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實驗新聞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實驗新聞[1]

  實驗新聞是指用實驗的方式來揭露真相的報道。從報道方式來定義實驗新聞,是指記者親自參與或見證實驗全過程,探求一些生活信息、生活現象的真偽,並通過對實驗過程、數據以及結果的報道,給讀者的生活以實用性指導意見。

實驗新聞的產生[2]

  在我國影響較大的早期實驗新聞代表當屬2009年成都公交大火之後,湖北《楚天都市報》所做的實驗。這一新聞案例足以說明實驗新聞在我國產生的必然,原因之一就是媒體充斥著浮躁、主觀化的傾向。中國媒體的現實令人擔憂,情緒化的、充滿偏見的表達與可信程度的低下是其基本特征。

  2009年6月,成都一公交車發生燃燒事故,造成25人死亡,76人受傷。面對這一涉及公共安全的事故,記者紛紛採訪專家遇險該如何應對。有專家建議,如果車上沒有裝安全錘,乘客可以採取用高跟鞋、皮帶扣等來敲破玻璃逃生。於是,這樣的話語充斥著報紙版面。隨後,《楚天都市報》首席記者張歐亞策划了實地砸車窗玻璃實驗。新聞實踐證明,專家所稱沒有根據,高跟鞋、皮帶扣無法擊破車窗。

  另外,我國公民科學素養較低造成流言紛飛,加上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這些流言被裂變式地轉發。目前,我國處於轉型期,轉型意味著不確定,意味著變化,如何得到全面而準確的信息公眾需求。2010年的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水平(3.27)相當於日本(1991年為3%)、加拿大(1989年為4%)和歐盟(1992年為5%)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這就為2011年3月在我國發生的“搶鹽”事件找到了註腳。日本因地震引發的核泄露,經由微博傳出的多食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的謠言在短短兩天之內席卷了我國,造成了搶鹽事件,給社會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如今,許多實驗新聞都是針對網路傳言進行的,從科學的手段來辨別網路信息的真偽。例如,前段時間在QQ群里被頻繁轉發的一條信息:廣東劫匪最新作案方式,用雞蛋攻擊駕駛人,提醒駕駛人一定不要啟動噴水功能和開動雨刷。因為雞蛋摻水後將呈現自色,阻擋視線高達92.5%,很難刮乾凈,車主將被迫停在路邊而成為劫匪的囊中物。《都市快報》的《好奇實驗室》記者對此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雨刮器也能將雞蛋清刮乾凈,網路傳言不可信。

實驗新聞的興起[2]

  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03年黨中央提出新聞報道“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來,民生新聞成為我國新聞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加之2010年之後,微博等新媒體大力發展,不僅衝擊著傳統媒體,網路流言也甚多,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實驗新聞在我國傳統媒體得到應用和發展。實驗新聞成為傳統媒體吸引讀者的又一個抓手,選題貼近日常生活,求證過程嚴謹,得出的結論讓人信服,整個報道過程註重與受眾產生互動,在形式上註重與新媒體的融合。

  在紙質媒體中。以杭州《都市快報》於2011年開設的《好奇實驗室》為代表。在內容上,該報將這個欄目定位於“做好看、實用的實驗新聞”;在形式上,走全媒體之路。“好奇實驗室”除了在《都市快報》的固定版面刊出,還由4位全媒體記者組成了實驗組,用多機位全程記錄,在電視臺播出。另外,快豹寬頻、“好奇實驗室”新浪微博也同步推出。新興媒體的聯動,既保證了節目的時效 ,又拓展了受眾面,增強了宣傳效果。

  從2011年2月到2012年7月共製作出167期《好奇實驗室》,深受讀者和觀眾的好評,已形成品牌效應,並被許多電視臺、網站模仿,許多獨家報道一經推出,即被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等網站轉載,2011年年底的尼爾森調查數據顯示,《好奇實驗室》的觀眾喜好度達到了83.1%。

  在電視媒體中,開設實驗新聞的分為兩類,一類是做民生新聞,一類是做科普新聞。前者如湖南衛視《播報多看點》中的求“真”欄目,以民生新聞為主。例如網上熱賣瘦肉精檢測卡,不少媒體記者的報道模式雷同,發現此熱賣現象,然後請專家解釋,結論是這種檢測卡忽悠人。但是求“真”欄目的記者為此做了實驗新聞,結果證明,正規廠家生產的檢測卡如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操作,確實能檢測出含有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精,但是瘦肉精並不是只有這一種,而且檢測過程繁瑣,用時長,此外,測試卡的價錢可能比買的豬肉還貴,並不適合普通家庭買來用。這樣的新聞操作方式自然比那種不加求證,輕信專家的模式可靠,讓人信服,也能吸引讀者、留住讀者。

  電視媒體中還有一種實驗新聞是科普類的,例如央視科教頻道的《原來如此》節目。該節目於2012年開播,打造了獨特的演播空間“實驗工場”,使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和可視性得到增強,並實現了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聯動,建立《原來如此》網路平臺,實現台網聯動、微博互動、實驗方案徵集等新舊媒體融合方式。

實驗新聞的局限與突破[2]

  1.選題較匱乏,可開拓思維,豐富選題視角

  目前,媒體關於實驗新聞的選題多來自日常生活。杭州《都市快報》的《好奇實驗室》選題定位在兩類,一類是日常生活。如《催熟的香蕉能吃嗎》、《熱水器三年不洗至 底有多臟》;一類是似是而非的說法,如《蛇真的怕雄黃嗎55;山東《魯中晨報》開設了《生活實驗館》欄目,定位於對讀者關註的生活類服務信息進行求證,如《你家菜板乾凈嗎》;湖北《楚天金報》的民生新聞多次採用做實驗方式,過程吸引人,結論有根有據,如《吃涮羊肉反被羊肉“涮”》;江蘇《宿遷晚報》在2012年推出的系列宴驗新聞,如《酒後到底多長時間能開車?》、《大蒜、冰箱、醬油能否測出地溝油?》等。

  縱觀以上選題多是與市民的衣食住行相關,由於實驗新聞沒有相對應的新聞來源,也鮮有報料,加之選題要求比較高,這就直接造成線索的匱乏。因此,在內容為王的前提下,應該開拓思維,拓寬選題空間。在這方面可以學習美國的一檔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它是一檔專門針對流言而進行實驗的節目。從選題上來看,《流言終結者》視角開闊,不僅關註生活中的流言,如“酒後運動能夠解酒”、“手機能導致飛機失事”,還關註科技領域中的流言,如“溫水煮青蛙”、“在聖誕樹上噴灑液體氮發生爆炸”等。“溫水煮青蛙”這個故事在我國各個領域流傳甚廣,寓意深刻,但是通過科學實驗發現,當熱水加溫到60度時,溫水中的青蛙都跳到杯外,根本不會像流傳中所說的慢慢死在溫水中。另外,《流言終結者》還關註電影中的一些流言,如“子彈會轉彎嗎”、“潛入水中就能不被子彈射中嗎”等,這樣的選題視角不僅增強了趣味性和科技素養,也開拓了大眾的視野。

  2.重服務,弱化了新聞

  目前我國的實驗新聞重服務,弱化了新聞。在實際操作中,在一些選題上可以強化新聞,讓新聞“硬”起來。

  例如《都市快報》所做的實驗新聞“吃蘋果到底削不削皮”,這本是一個重服務的新聞,但是記者並不滿足於實驗的結果(市場上的許多蘋果都被打蠟,吃蘋果最好還是削皮),還走訪了我國蘋果主產地的蘋果種植專家、賣水果人士、水果打蠟負責人等,瞭解我國蘋果市場上到底有多大的打蠟比重、打的蠟是食用級的還是工業級的、國外蘋果是否也打蠟等問題,從而擴展了新聞內容,讓新聞“硬”了起來。

  另外,在一些新聞策劃上也可以運用實驗新聞的方式,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少年,國人一直在指責國內學生英語學習現狀是啞巴英語,有專家指出英語教學的導向有問題,這是造成啞巴英語的原因之一。為了證明這一點,2005年,湖北《楚天都市報》在高考期間策划了一條新聞,讓5名老外做我國英語高考試題,這5人包括3名能熟練運用英語的國外留學生和2名教授英語的外教,結果是在滿分100分的情況下5人平均分79分,這個成績相當於國內中等學生的水平,這樣的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進而更加有力地說明當前英語學習現狀以及問題的緣由是什麼。

  3.部分實驗過程不嚴謹, 專業性和科學性有待提高

  實驗新聞對專業性的要求非常高,不論是實驗過程的設計、實驗器具的使用還是實驗結論的得出,都需要科學嚴謹。但記者畢竟不是專業實驗室人員,在實驗中.如果態度不嚴謹,不依靠強大的專業團隊,那麼實驗結果會誤導受眾。

  央視科教頻道《原來如此》開播以來,有些實驗遭到讀者的質疑。在該欄目的網路留言中.有觀眾這樣寫道:節目內容選材都好,可惜實驗設計通俗有餘,嚴謹不足,實驗大多以人為感受進行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的實驗結果。

  曾有媒體報道稱,一些不法餐飲經營者用牛肉膏來加工豬肉、雞肉,以此冒充牛肉。一時間,過量食用此類添加劑可致癌的說法讓百姓恐慌。2012年4月20目的《現代快報》和《瀟湘晨報》都報道了此事。並都做了實驗,可竟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現代快報》記者實驗的結論是:不管“牛肉膏”還是“羊肉膏”,豬肉、雞肉都不會變成牛羊肉。而《瀟湘晨報》記者調查和實驗的結論是:98分鐘,豬肉變“牛肉”。

  因此,媒體在做實驗新聞時,態度要嚴謹,方式要科學,應該和科研機構或者專業人士合作開展實驗新聞。《金陵晚報》在開設實驗新聞專版的同時.也陸續在南京市疾控中心、南京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學研究所等地掛牌“實驗基地”,與這些機構聯手做實驗;央視《原來如此》欄目組在2012年年底的媒體開放日上,節目組人員告知,該欄目將利用和發動科研人員、科研機構和其他社會力量共同製作節目。

參考文獻

  1. 張晨,馬良.實驗新聞三問[J].新聞傳播,2013(4)
  2. 2.0 2.1 2.2 邵娟.精確新聞理論下實驗新聞的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3(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Mis铭,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實驗新聞"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