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國際信息合作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國際信息合作

  國際信息合作是指信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組合、配置及於此有關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

國際信息合作發展的原因[1]

  國際信息合作從人類開始有跨國界經濟活動時就產生了,然而它的大發展卻有賴於幾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這就是國際信息合作直到近年來才受到人們重視的原因。首先,國際信息合作的發展是與信息這種生產要素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逐步顯現分不開的。從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的轉化,主要體現在信息產業的崛起、從事信息勞動人口的增加以及信息對傳統產業的滲透上。

  近10年來,世界信息產品服務日益擴大,1982年全世界信息產業的銷售額為2370億美元,1985年達4000億美元,1990年為6490億美元,並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到2000年則達到了9000億美元。在美國,信息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已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活動,2/3的美國工人從事與信息有關的工作,其餘的工人也在緊密依賴於信息的產業中工作,信息業的產值早巳超過GNP的50%以上。日本和歐盟國家信息業產值也已超過GNP的50%以上。這標誌著西方發達國家已率先邁人信息經濟時代,信息已成為現代經濟中頭等重要的生產要素。其次,國際信息合作的大發展是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產物。.

  經濟國際化要求在世界範圍內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從事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跨國經營等國際經濟活動,無不以暢通的全球信息網路為其首要條件,這就在客觀上提出了開展大規模國際信息合作的迫切要求。最後,信息傳輸手段的巨大進步為國際信息合作的大規模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手段。電報和電話的發明使人類步人了電信時代,信息傳輸的速度大大提高。

  可是,信息傳輸的通道(通道)仍然很狹窄,信息傳遞的成本很高。技術的飛速進步卻創造了奇跡,1965年一條橫穿大西洋的海底電纜能夠同時傳送130個電話,而今天的光纖電纜卻能夠同時傳送50萬個以上的電話。大容量、高性能的光纖通信衛星通信數據通信電腦網路的出現,使得信息的傳輸既快捷,成本又大大降低,信息傳輸的種類也由單一的語音、文字信息發展到電視、圖文、數據等多種信息。國際間的信息流動已經成為一件極其普通也極其平常的事。由於條件的具備和迫切的需要,廣泛地開展國際信息合作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現實。

國際信息合作對國際貿易的影響[1]

  國際信息合作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EDI(“電子數據交換”,又稱“無紙貿易”)的廣泛應用上。EDI是將商業和行政事務信息按照一個公認的標準加以規範化和格式化後,經過電子數據通信網路,在電腦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業務過程。對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來說,在建立了EDI系統後,只要在自己的電腦上一次性地輸人或接收必需的基本貿易信息,EDI就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自動處理和加工,及時向供應廠商發出訂單訂購貨物及零配件,向政府部門申領進出口許可證原產地證書,向貨運部門預定艙位,辦理保險和清關手續,並向客戶開出發票和通過銀行結匯等,從而完成整筆交易。

  EDI具有以下優勢:

  (1)簡化貨物流程,縮短商貿周期,加速資金周轉

  (2)通過提高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增加貨物銷售量,降低安全庫存量

  (3)降低商業單據的處理成本,提供準確的貿易信息,提高勞動生產率

  (4)有利於企業實現“適時庫存”或“零庫存”等新的商業戰略

  (5)減少由於錯漏而造成的商業損失。

  據統計,由於應用EDI,商業文件的傳遞速度提高了81%,文件成本降低了44%,由於疏漏造成的商業損失減少了40%,產品零售額提高了20%—28%,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了34%。此外,EDI的間接效益也可以達到全部貿易額的3%—5%,這主要是來自原來分散的業務加以統一而取得的規模經濟效益。到1997年世界已有40萬家企業使用EDI。美國和歐洲各國政府已決定從1992年起全面採用EDI辦理海關業務,凡不採用EDI方式的報關將被推遲辦理。可見,以EDI為中心的國際信息合作的廣泛開展,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將繼續促進國際貿易領域貿易方式經營管理的革命。

國際信息合作對國際金融的影響[1]

  資金乃是生產要素中具有較強流動性的一種。然而,早期的資金流動表現為貴金屬的直接輸出人,不僅費時,還需要可觀的運輸保險費用。後來,非現金結算的發展,使資金流動表覡為票據的流動,這使資金的流動性大為增強。但由於票據的傳遞以實物的形式進行,資金在途時間長,造成了很大的浪費。正是由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使資金的流動能夠以電子信息流的方式來實現,“電交換”以嶄新的高效率姿態正在替代著傳統的“紙交換”。

  電子自動數據處理系統應用於全球性銀行賬戶劃撥,導致1973年“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成立。當時由15個國家的239家銀行組成,現已發展到60多個國家的二千多家銀行(包括分支)。整個電腦網路分為“操作中心”、“地區處理站”和“會員銀行和用戶”三級層次,現已開發的電信傳遞處理的銀行業務有八類。SWIFT具有以下突出的優點:迅速便捷(每筆電訊從發到收只需25-45s)、安全可靠(雙線制度、嚴格檢查、自動測監和嚴格保密措施),費用低廉以及標準格式(可進一步保證高效和準確可靠)等。SWIF叩在全球的逐步推廣,已使傳統的國際清算和支付業務發生廠變革。當代的國際金融市場也是依賴於開展高效的國際信息合作而運行的。

  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絕大多數是一個沒有固定地點的市場,即無形市場。這個市場由眾多經營國際貨幣金融業務的機構組成。它們主要通過電話、電報、電傳和電腦網路等現代化通信工具進行各種金融交易。即使是一些有形市場,例如證券交易所,也相繼進行了電子化、自動化的改造。總之,當代國際金融市場實際上是一個通過高效率電子信息傳輸連接起來的國際信息合作網路。高效國際信息合作的開展,使得國際資金的流動性極強,大量資金不斷地在全球流動。據估汁,每天通過國際電子金融市場進行交易的股票貨幣證券總量達3萬億美元,為美國年預算的2倍。可以說,只有在廣泛地開展高效的國際信息合作後,國際金融才真正成為“國際化”、“全球化”的金融

國際信息合作對其他國際經濟合作方式的影響[1]

  正如當代國際資金的流動是以國際信息流來實現的一樣,其他國際經濟合作方式巾的生產要素跨國界直接流動,也正日益以信息流的方式來實現。當代的某些國際勞務合作已經可以不再需要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來實現,通過在信息網路上進行國際信息合作就可以達到目的:美國的醫學專家可以在本國通過信息網路對亞洲某國醫院中的病人實施診斷,甚至指導手術;印度的軟體設計工程師可以在本國的家中“上班”,將編製好的電腦軟體通過Intemet或其他網路傳送到雇佣他的某一家美國電腦公司。然而,受國際信息合作影響最大的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當首推跨國經營活動

  首先,跨國公司現在可藉助信息網路實施真正的全球經營戰略。當一些分散的國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合作時,資源、勞動力和資本所處的地理位置的意義就不再那麼重要了。許多汽車的部件是在好幾個國家製作的;一些百貨公司出售的看起來一模一樣的衣服,是在四大洲縫製的。原因在於管理信息市場信息的暢通,可以使質量的監控、生產協調等絲毫不受地理距離的限制。跨國公司尋求的不再是某一範圍內的最低成本,而是全球範圍內的“最佳低價”。為此,它可以將公司的生產部門、研究開發部門、營銷部門分設在不同的國家,彼此通過信息網路緊密地聯繫起來,這就是真正的“全球經營戰略”和“無國界經濟”。

  其次,國際信息合作的大發展使跨國公司的組織管理體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信息傳輸技術的進步,使得各種決策指令趨向於一步到位,公司的中間管理層次正在減少,較多的橫向協調關係將取代較多的縱向命令關係。20世紀50年代開始成熟的金字塔式的“公司王國”已經在消失;60年代、70年代“聯邦制”式的跨國公司也正在走下坡路;而新的表現為“全球網路”的“聯邦制”式的跨國公司卻正在萌生與發展。這些公司的“總部”往往只是一幢寫字樓中的一套房間,不僅不必冒煙,而且也不必有固定的車間與倉庫,所謂“生產經營”就是發出協調性的信息指令,這就是所謂“空心化”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崔日明,閆國慶.普通高等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規劃教材 國際經濟合作.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01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Yixi,HEHE林,KAER,连晓雾,Gaoshan2013,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信息合作"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