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間諜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力拓間諜門——一審宣判 胡士泰被判十年徒刑
目錄 |
力拓間諜門是2009年以來,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駐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胡士泰及該辦事處人員劉才魁等四人,採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事件。
- 胡士泰被判10年 律師稱其放棄上訴[1]
據臺灣“中央社”4月8日報道,轟動國際的力拓案經過上海法院一審判決後,即將進入上訴階段。被判10年徒刑的胡士泰委任律師施克強今天證實,胡士泰已經決定放棄上訴。據瞭解,力拓案4位涉案人員,除胡士泰放棄上訴外,其他3人都將繼續上訴。
- 力拓案一審宣判 胡士泰被判十年徒刑[2]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0年03月29日下午對被告人胡士泰等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侵犯商業秘密案作出一審判決,分別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數罪並罰判處被告人胡士泰有期徒刑十年,並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100萬元;王勇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520萬元;葛民強有期徒刑八年,並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80萬元;劉才魁有期徒刑七年,並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70萬元;違法所得均予以追繳。
- 力拓案核心人物胡士泰承認受賄[3]
2010年3月22日,力拓原中國區首席代表胡士泰等四人“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由上海市一中院進行審理。
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孔陶傑(Tom Connor)透露,胡士泰承認了收受賄賂的部分事實。
新華社報道稱,指控顯示,胡士泰被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646 萬餘元、葛民強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694萬餘元、劉才魁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378萬餘元,而王勇涉嫌收受賄賂7500萬餘元,合計9218萬元。
1.胡士泰(澳大利亞籍) 力拓鐵礦石部門負責人 澳籍華人,負責力拓在華礦石的銷售工作;同國內各大鋼廠及礦石貿易商都比較熟悉,與近期被抓的首鋼譚以新關係密切.
2.劉才魁(中國籍) 力拓經理.
3.王勇 (中國籍)力拓員工.
4.葛民強 (中國籍)力拓員工.
5.譚以新(中國籍) 首鋼礦業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負責首鋼鐵礦石進口業務。與力拓胡士泰關係密切.
世界鐵礦石供應主要由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壟斷,全球鐵礦石價格是基於全球三大鐵礦石生產商與其購買方之間商定的合約價格確定。
中國是全球鐵礦石最大買主,占全球貿易量一半,受金融危機影響,大中型鋼廠虧損巨大步履維艱。鐵礦石應降價已成為各方共識。2009年,商務部全權將年度鐵礦石談判事宜放手給中鋼協處理,1月9日,中鋼協就提出降價40%以上的降幅要求。中國鋼廠與日韓“君子約定”,三方不能單獨與三巨頭簽約。
5月26日,日韓變卦,接受33%降幅。6月5日,力拓單方面毀約,終止中鋁註資195億美元的註資協議,並與必和必拓組建鐵礦石合資公司,聯營施壓談判。
隨後,全球三大礦商停止對中國鐵礦石現貨供應,要求中國接受此前與日韓鋼鐵企業達成的首發價格。6月30日原本是鐵礦石談判傳統談判截止日期,但由於具體降價幅度談不攏,中國與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三大礦山的鐵礦石談判至今未能打破僵局。
2009年1月9日 中鋼協要求降價40%~45%
2月19日 中鋼協要求會員鋼企一致對外
4月7日中鋼協拒絕接受力拓降價20%
5月26日 2009年鐵礦石“首發價”敲定
6月2日 力拓和亞洲其他主要鋼廠達成協議
6月4日 力拓否決中鋁註資195億美元的交易
6月9日 中鋼協嚴查炒賣鐵礦石,中小鋼企集體“倒戈”
6月10日 中小鋼企被指無資格自簽協議
6月15日 商務部稱“兩拓”案涉壟斷
6月26日 中鋼協要求處罰日照鐵礦石交易中心
7月9日 力拓4員工涉嫌間諜罪被拘
8月11日 上海市檢察機關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4]
11月11日,澳大利亞外長Stephen Smith在新加坡參加APEC會議期間,對外公佈了力拓案延長偵查羈押的消息,延期時間為2個月。[5]
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10日表示,澳大利亞在謹慎處理中國指控4名力拓公司銷售人員竊密事件。在義大利參加八國集團峰會的陸克文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電臺採訪時說:“處理困難、複雜的外交問題,特別是在牽涉到他人生命的時候,需要謹慎和正確的手法。 ”。[6]
國際礦業巨頭力拓公司9日夜間發表聲明稱,力拓上海四名員工被公安部門帶走,但不清楚其被拘留的原因。其中一人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中國鐵礦石業務總經理胡士泰。力拓總部回覆和訊網稱,力拓公司願意全力配合中國有關部門計劃進行的任何調查。[7]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9日在此間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員工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一案是一起獨立司法個案,不應影響中澳經貿合作大局。[8]
“我們一如既往地本著積極態度支持中澳經貿合作,包括兩國企業間的合作,因為這些合作不僅有利於中國,而且有利於澳大利亞。”秦剛說。
秦剛指出,中澳經貿合作是互利雙贏的合作。有關方面不應將這一司法個案無限擴大,甚至政治化。
中澳領導人介入間諜案[9]
“力拓間諜案”所引發的澳大利亞政府層面的反響越演越烈。據有關媒體昨天報道,面對內閣壓力,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可能與中國領導人取得聯繫,就力拓上海辦事處4名員工被拘一事進行會談。
澳方召見中國駐澳大使
自“力拓間諜案”曝光以來,相比中方的低調,澳大利亞政府和相關企業反響不斷。
2009年7月13日,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斯蒂芬史密斯在澳大利亞堪培拉表示,澳大利亞外交部的官員們昨日召見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要求獲悉中國有關部門拘留力拓澳大利亞籍雇員胡士泰的更多細節。史密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表評論稱,澳政府官員們重申,胡士泰的案子應該得到迅速處理。
史密斯稱,這已經是澳大利亞外交部自上周一以來第三次與中國駐澳大使進行對話。他補充道,澳大利亞官員們同時也在向北京方面尋求此類信息。
史密斯表示,澳政府將繼續採取有步驟的、條理化的措施應對此事。
同一天,澳大利亞財政部長林賽坦納在澳大利亞悉尼對記者表示,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因“胡士泰案”而改變對海外資金在澳投資的評估程式。分析人士認為,在此敏感時刻,坦納所稱的“海外資金”可能就是特指“中國投資”。
目前,應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要求,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收購澳大利亞稀土礦業公司Lynas Corp51.66%股份的交易,正擬重新遞交申請。
鐵礦石談判沒有中止
就《悉尼先驅晨報》稱中國政府高層介入“力拓間諜案”調查,坦納表示,不知道有關報道是否屬實。
《悉尼先驅晨報》昨日在其網站上援引中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中國政府高層親自批准了中國國家安全部對“力拓間諜案”展開調查。該調查已導致四名力拓員工被捕。
報道稱,上述自稱瞭解“力拓間諜案”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調查早在力拓放棄接受中國鋁業 公司195億美元 投資交易前就已開始。
該報網站援引一位中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調查當然不是為了報複力拓與中鋁公司交易的失敗。調查是經過深思熟慮、針對一般資源問題的政府行動。政府在作出決定前,已考慮到了可能的國際反應。
坦納還表示,中國鋼鐵企業不大可能放棄當前與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之間的長期合約,而轉向現貨市場交易,“我認為這種設想不大可能發生,因為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重要的是擁有可靠而連貫的供應。因此我認為,過去一直存在的合約模式不太可能消失。”
現有的合約體系管轄著澳大利亞每年對中國價值140億美元的鐵礦石出口。目前該體系前途未卜,因為中國鋼鐵企業至今未能與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在內的主要鐵礦石供應商就今年的合約價格達成共識。
另悉,13日,代表中國鋼鐵企業進行鐵礦石談判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某不願署名官員在上海表示,中國鋼鐵企業和鐵礦石廠商之間緊張的價格談判仍在繼續。
澳大利亞金融服務部長鮑文12日表示,“力拓間諜案”可能會使澳大利亞企業認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不確定性增大。Bowen稱,這也應是中國政府關心的問題,如果海外企業感覺不確定性非常高,則會改變全球外國企業接觸中國企業的方式。
中國官方相對低調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委主任沙海林昨日對早報記者透露,11日在上海與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克林進行了當面會談,談及了胡士泰被拘的一些情況,但更多的是談到一些更廣範圍的合作問題。不過沙海林表示,該事件過於敏感,且並不由自己主管,並不願透露更多談話的細節。
沙海林還對早報記者表示,其代表上海與西蒙克林會談主要是考慮“商務貿易部門”對口的問題,並無其他方面的更多考慮。
力拓鋼鐵股聞風上漲[10]
正值中國鐵礦石價格談判的關鍵時刻,力拓上海代表處4名員工5日因“涉嫌間諜活動”被有關部門拘捕,包括力拓中國區首席代表胡士泰。與此同時,知情人士稱,首鋼一名負責礦業進出口的高管也因涉嫌泄密被抓。
鋼鐵股聞風而動,集體上漲,西寧特鋼、首鋼、唐鋼快速上漲,寶鋼和武鋼漲幅也超過1%,寶鋼漲幅近2%,明顯強於大盤。
體制之弊造就力拓“間諜門”[11]
澳大利亞力拓集團4名員工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被拘,震驚業界(7月12日《武漢晚報》)。
其事觸目驚心,其辱痛心疾首。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根深蒂固的體制弊端。
其一,從企業屬性上講,我國的大型鋼企,都是國有企業。而國企的特點,又決定了國企管理者除了獲得為企業服務的薪酬待遇,更有許多“以國家或企業受損為代價,個人獲得利益”的吃裡扒外機會,而在這樣的機會面前,政府的監管又往往力不從心;
其二,從企業運行上講,我國的鋼企,分屬不同的部門或地方,企業高管、企業本身、部門或地方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國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把這些不同的利益訴求統一起來,因此在對外經濟往來中,也就必然形成內鬥頻繁,一盤散沙的狀態。出賣國家機密,個人原因肯定是有的,但也不排除企業為了競爭需要,“爭取主動”的一種策略。
隱性原因就複雜點了。改革開放,企業與國外合作的機會多了,但因為人治為先,為公與為私往往被“邊緣” 得讓人難以分清。歷史上,被釘在恥辱柱上的,都是政治漢姦。對經濟漢姦,社會公眾既缺少足夠的警惕,也存在著不少糊塗認識。經濟漢姦只有發財的快感,而沒有過街老鼠般的恥辱感,步其後塵者又怎麼會少?
以“力拓間諜門”帶來的強烈衝擊來看,公眾除了希望徹查內幕外,更希望能夠拿出針對性強的根本性舉措。比如,政府能否改變“只批進口權,卻不管進口後倒賣,批文成了有價權力”現象?比如,政府能否以改革精神,對鐵礦石進口進行集中採購,統一對外談判?
力拓“間諜門”亟須拉直三個問號[12]
力拓竊密案發展到今天,不能簡單地說是一個“間諜門”事件。它涉及國家經濟安全機密、涉外商業賄賂以及鐵礦石交易的亂象。我們應跳出“間諜門”事件,直面亟待解決的三個問題:我國的鐵礦石貿易何去何從?國家經濟機密如何保證不再被輕易竊取?外企向中國企業行賄問題怎樣破解?
要想拉直這三個頗為棘手的問號,首先,要嚴厲整肅鐵礦石貿易。我國鐵礦石交易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窩裡鬥”、各自為戰、“內姦”頻出、市場機制嚴重扭曲等狀況,必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整合鋼鐵企業數量。目前中國共有大小鋼企1200家左右,排名前5 位鋼企的產量僅占全國總量的28.5%。相比而言,美國、歐盟各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排名前4位鋼企的產量占全國總量60%以上。因此,我們有必要加大鋼鐵行業整合力度,像日美和歐盟一樣,逐漸形成一批全球行業的鋼鐵“領袖”,那時,自然會在鐵礦石國際貿易中形成“拳頭”,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與此同時,對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實行“精兵簡政”。2005年,我國擁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企業超過了500家。去年9月,我國擁有進口資質的企業有所減少,但仍有112家,與日本僅兩三家企業參與鐵礦石價格談判的狀況相比,我國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實在太多了。只有“精兵簡政”,才能解決內鬥內耗,最終一致對外。
其次,堵住泄露國家經濟秘密的“管涌”。眼下恰逢醞釀修訂“國家保密法”,我們不妨利用力拓竊密案,梳理總結跨國公司在中國竊取國家經濟機密的流程和路徑,及時堵住泄露國家經濟機密的“管涌”,同時,制定國企人員泄露國家經濟機密的處罰條款。
最後,制定《涉外反商業賄賂法》。從美國朗訊公司在中國的行賄醜聞案,西門子公司在中國巨額行賄案,再到最近的力拓行賄事件,跨國公司在我國屢曝“賄賂門”。儘管《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對商業賄賂行為設有專門條款,但針對跨國公司的賄賂行為卻存在法律真空,從而導致了跨國公司在我國的膽大妄為。因此,有關部門應儘早制定《涉外反商業賄賂法》,遏制涉外商業賄賂的滋生蔓延。
力拓案背後:澳洲政壇博弈[13]
有公開數據顯示:每年在海外被捕的澳大利亞人,總數超過750個。但是,上周日,胡士泰這個在中國出生的澳大利亞人在上海被有關安全部門的拘留,卻成了唯一一個能夠在澳大利亞引發政治風暴的案例——在此之前,他是力拓鐵礦石中國部門的負責人。
雖然來自陸克文工黨政府的官方反應——按照它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系統、條理、明智且恰當”。但是,來自澳大利亞反對黨派——自由黨和國家黨——的更為強烈的聲音卻是:要求澳洲政府採取更加直接的、政治性的干預。
除此之外,澳洲當地旗幟鮮明的社論文章也指責——對於澳大利亞,中國政府採取了懷有敵意的政治行動。它們要求:對於陸克文政府來說,應該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來應對此事——這加劇了局勢的緊張。而這件爭端,或許已經具備了潛在的、嚴重威脅澳中之間商業及戰略關係的能力。
- ↑ 胡士泰因力拓案被判10年 律師稱其放棄上訴.2010年4月9日
- ↑ "力拓案"一審宣判 胡士泰被判十年徒刑.2010年03月29日
- ↑ 力拓案核心人物胡士泰承認受賄
- ↑ 澳大利亞力拓公司胡士泰等四人被上海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 ↑ 力拓案再延偵查羈押期
- ↑ 澳總理陸克文回應力拓員工被拘事件
- ↑ 力拓倫敦總部回應不清楚4人被拘原因
- ↑ 外交部:莫因司法個案影響中澳經貿合作大局
- ↑ 澳方召見中國駐澳大使 鐵礦石談判仍在進行
- ↑ 寶鋼股份(600019)力拓四員工被抓 聞風上漲
- ↑ 揚子晚報:體制之弊造就力拓“間諜門”
- ↑ 力拓“間諜門”亟須拉直三個問號
- ↑ 力拓案背後:澳洲政壇博弈.經濟觀察網(龐磊)
漢姦終會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