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競爭力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業競爭力理論(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目錄 |
產業競爭力,亦稱產業國際競爭力,指某國或某一地區的某個特定產業相對於他國或地區同一產業在生產效率、滿足市場需求、持續獲利等方面所體現的競爭能力。競爭力實質上是一個比較的概念,因此,產業競爭力內涵涉及兩個基本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比較的內容,一個是比較的範圍。具體來說:產業競爭力比較的內容就是產業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最終體現於產品、企業及產業的市場實現能力。因此,產業競爭力的實質是產業的比較生產力。所謂比較生產力,是指企業或產業能夠以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續生產出消費者願意接受的產品,並由此獲得滿意的經濟收益的綜合能力。產業競爭力比較的範圍是國家或地區,產業競爭力是一個區域的概念。因此,產業競爭力分析應突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包括產業集聚、產業轉移、區位優勢等。
任何理論研究都有其理論基礎和淵源,產業競爭力理論基礎主要有兩個:
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原理指出:商品的相對價格差異即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的基礎;特定國家應專註於生產率相對較高的領域的生產,以交換低生產率領域的商品。後來,赫克歇爾-俄林理論對傳統比較優勢理論進行了補充,指出國家之間要素稟賦的差異決定著貿易的流動方向。
波特認為,傳統經濟理論如比較優勢理論、規模經濟理論都不能說明產業競爭力的來源,因為“在產業競爭中生產要素非但不再扮演決定性的角色,其價值也在快速消退中”,“規模經濟理論有它的重要性,但該理論並沒有回答我們關心的競爭優勢問題”。進而他指出,必須採用競爭優勢理論來解釋產業競爭力問題。競爭優勢有別於比較優勢,它是指各國或各地區相同產業在同一國際競爭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市場競爭能力。
我們認為,儘管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是存在區別的一組概念,但兩者都是產業競爭力形成的基礎。兩者的區別是,比較優勢強調同一國家不同產業間的比較關係,而競爭優勢強調不同國家同一產業間的比較關係。前者強調各國產業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後者則強調各國產業發展的現實態勢。與區別相比,兩者之間的聯繫更為重要:一國一旦發生對外經濟關係,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會同時發生作用;一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往往易於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一國產業的比較優勢要通過競爭優勢才能體現。因此,比較優勢是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性決定因素,而競爭優勢是直接作用因素。比較優勢是產業國際分工的基礎,也是競爭優勢形成的基礎,但比較優勢原理卻不能直接用來解釋產業競爭力水平的高低,而競爭優勢原理作為一種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可直接用於解釋產業競爭力的形成機理。
波特對多個國家、多個產業的競爭力進行深入研究後認為,產業競爭力是由生產要素,國內市場需求,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等四個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為、機遇等兩個輔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前四個因素是產業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構成“鑽石模型”的主體框架。四個因素之間彼此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整體,共同決定產業競爭力水平的高低。“鑽石模型”構築了全新的競爭力研究體系,提出的競爭優勢理論包含了比較優勢原理,並大大超出了後者的解釋範圍。
國外學者將國際競爭力的形成機理描述為:國際競爭力是競爭力資產與競爭力過程的統一。用公式表示就是:國際競爭力=競爭力資產×競爭力過程。所謂資產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資源)或創造的(如基礎設施);所謂過程是指將資產轉化為經濟結果(如通過製造),然後通過國際化(在國際市場衡量的結果)產生國際競爭力。中國學者將這一競爭力理論加以改造,提出相應的產業競爭力分析模型,即產業競爭力=競爭力資產×競爭力環境×競爭力過程。
中國學者在以定量分析為主要研究工具完成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研究的基礎上,用定量分析中使用的具有數量表徵特性的競爭力指標體系來解釋產業競爭力的形成機理。競爭力指標有兩類:一類是分析性指標,這類指標是反映競爭力形成原因的指標;另一類是顯示性指標,是反映競爭力結果的指標。“間接因素指標→直接因素指標→顯示性指標”的邏輯順序勾畫出產業競爭力的形成機理:競爭潛力→競爭實力→競爭力的實現。
產業競爭力成因理論屬於產業競爭力理論的定性分析部分,將現代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引入產業競爭力理論研究,就可以形成產業競爭力的計量分析理論。產業競爭力計量分析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合理選擇評價指標,並對各指標科學分配權重,構建求和模型;然後,按各指標採集數據,經標準化處理後套入求和公式,即得競爭力量化評估水平。產業競爭力計量分析須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評價指標的選取和指標體系的建立;另一個是對各指標科學地賦予權重。其中,在指標賦權方面,可以直接借用統計學中的賦權理論,既可以採用傳統賦權方法,也可以採用主成分分析法等現代數學計量方法。中國有學者將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分為兩類:一類是顯示性指標,主要反映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另一類是分析性指標,又進一步分為直接原因指標和間接原因指標,直接原因指標主要反映生產率和企業營銷管理效率等,間接原因指標大體相當於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四要素”。在指標賦權問題上,他們既採用傳統經驗法則,也採用現代統計學中的主成分分析法。5.產業競爭力發展階段理論。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講,產業競爭力成因理論和產業競爭力計量分析理論都是靜態的產業競爭力理論,截取產業發展的某個橫斷面作為研究對象;動態的產業競爭力理論應以產業發展為研究對象,研究產業發展各階段的競爭力特性。研究產業發展的傳統理論是產業生命周期理論。生命周期理論將產業發展分為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結合產業生命周期理論,波特總結出產業競爭力發展的“四階段理論”,即要素驅動階段、投資驅動階段、創新驅動階段和財富驅動階段。四個階段是依次遞進的,也可能發生折返。
(我們認為,儘管國內外產業競爭力理論發展還遠未達到成熟,但產業競爭力理論框架已初步形成,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內容組成:一個是以波特的“鑽石模型”為代表的產業競爭力成因理論,該理論以定性分析為主要分析方法;一個是產業競爭力計量分析理論,國內外學者已在該領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產業競爭力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為我們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產業競爭力評價的原則[1]
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系統性,以及產業競爭力評價本身的目的性、實用性等特征,共同決定了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造及評價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在產業競爭力評價中,這一原則體現在對產業競爭力概念認識的正確性、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合理性、評價方法的邏輯嚴密性以及數據分析的準確性等方面。
(2)可行性原則。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的可行性主要是指指標體系的設置要儘量建立在波特鑽石理論基礎上,又要考慮產業競爭力指標體系的數據必須有現實的可達到的收集渠道,同時指標體系要簡繁適中,計算、評價方法簡便、明確、易於操作。
(3)過程指標和狀態指標相結合原則。過程指標是指那些反映產業競爭力提高過程的指標,而狀態指標指那些反映產業競爭能力或競爭結果的指標。由於產業競爭力具有明顯的動態性,只從靜態角度對其進行考察是不全面的。而只從靜態角度考察產業的發展規律,得到的評價結果又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因此,在評價產業競爭力時,既要有反映當前產業競爭力狀態的靜態指標,也要有能反映產業競爭力變化趨勢的動態指標。
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2]
產業競爭力是個相比較的概念,它是通過選擇一定評價產業競爭力的指標體系進行比較分析的。產業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基本出發點是,要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產業競爭力,儘可能利用現有統計資料提供的數據。指標體系的規模要適當,因為指標太少,雖然能夠減少評價的工作量,但是難以綜合反映評價對象的特征。指標太多,雖然有利於把握評價對象的特征,但是加大了評價的工作量,尤其是採用加性並和規則時,指標間的互補性會掩蓋評價對象之間的差異性。根據重點和準確相結合、科學性和可行性相結合、過程指標和狀態相結合的原則,從產業競爭力的構成出發,將指標體系設計如下,如下表所示。
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顯性指標 | 1.產業產品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 2.產業盈利能力(產業平均資產利潤率) | ||
隱性指標 | 直接原因指標 | 與生產率有關的 各項指標 | 1.勞動生產率 2.成本 3.價格 4.企業規模 |
與市場營銷有關 的各項指標 | 1.品牌商標 2.廣告費用 3.分銷渠道 | ||
與企業組織管理 有關的各項指標 | 1.售後服務網店 2.全球質量保證體系 | ||
間接原因指標 | 生產要素類指標 | 1.申請專利技術項目及其估價 2.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 比重 3.做出過技術發明和技術創新 的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及其 在專業人才中的比重 | |
需求因素類指標 | 1.需求規模指標和需求增長速 度指標 2.產品系列化指標 | ||
相關產業因素 | 相關產業和供應商的工業產出 絕對額及其占一國或一地區 工業總產出比重 | ||
企業戰略、結構 和競爭狀態因素 指標 | 1.行業平均工資水平 2.企業或行業債務率 3.企業的資本結構 4.行業的市場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