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的要求[1]。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既是對當下育人項目、載體、資源的整合,更是對長遠育人格局、體系、標準的重新建構。做好試點工作,不僅要鞏固優勢、擴大影響,更要破立並舉、善於創新。通過改革試點,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切實提高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建立規範、落實責任,一體化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簡稱“三全育人”)。
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 提高站位,以知促行,切實增強做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強化擔當,以行踐知,深入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見常態出實效[1] 。
三全育人的特征[2]
首先,“三全育人”是對高校育人現實問題的有力回應。目前,高校在開展育人工作中仍有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不僅包括思想問題,也存在實踐問題。但從核心內容來看,高校的育人問題主要在於不能將育人意識的主體放在學生上。從以往的工作來看,高校在育人工作方面的建設,承擔隊伍主要有兩支,分別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和麵向學生進行思政理論課教育的隊伍。在分工精細化的情況下,雖然高校中存在許多教師隊伍,但其他教職工對自身所承擔的育人責任有些模糊,甚至認為自身教學重點在於專業知識的講授,而輕視了對學生的育人建設。對此,提出“三全教育”,能夠更好地解決當前問題。在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下,發揮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內涵,培養高校的育人意識,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產生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變化。
其次,從“三全育人”的內涵來看,由於育人環境有所變化,其內涵更為豐富。目前,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和溝通更加激烈,從而展現出更為多元化的社會思潮。針對高校育人環境來看,其變化更為明顯。在新發展局面下,高校呈現出更多的育人資源與要素,從而展現出育人過程更為複雜的局面,但與此同時育人空間也得到拓展。針對這種情況,必須確保高校內教職工全員參與育人工作。同時,加入社會要素,調動方方面面力量,形成協同育人格局。除此之外,育人的時間和空間也應當進行延伸,線上線下、課內課外都應當以“如何更好育人”為主題,展開討論。謹防出現教師職工自認為無需承擔育人工作的情況出現。
最後,“三全育人”是新思政觀引領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作為培養國家新一代建設者的高等院校,加強育人工作的開展,並非部分教師工作者的責任,而需要確保全員參與、全過程貫穿、開展全面改革、綜合提升。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核心在於思政教育,認清和把握好思政工作的定位,讓各方育人資源得以充分利用,讓學生一切工作的觸發點在於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新青年。因此,每一位教職工都需要認清自身所承擔的育人使命,擔當育人職責,遵循育人規律,積極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建設。
三全育人的實施路徑[2]
從“三全育人”的理念來看,其是對育人工作的深化認識,也是新時代下高校開展育人工作的深入思考。深刻體現在高校開展過程中,必須抓住育人主體、做好過程管理、註重目標導向等的要求。
首先,內涵合力育人文化。對於高校而言,應當註重合力育人的意識提升,讓合力育人氛圍更加濃厚,從而推進合力育人成果的實現。不僅學生自身的主觀意識要加強,家長的育人職責也要跟上步伐,而其中最關鍵一環在於高校教職工育人能力的加強。從高校視角來看,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以考慮開展學習培訓,開展典例示範等。對思政課教師、各學院輔導員以及學校的教職工進行相關理論與其他院校育人成果的宣傳,讓其育人意識有所提升,育人能力有所增加。不僅如此,引導每一位教職工從自身做起,增強育人能力,發揮育人效用。
其次,拓展聯動育人資源。從育人資源的內涵來看,不僅包括主體,還伴隨育人渠道、育人載體等。確保上述資源之間的互聯互通,是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的基本保證。讓育人主體資源變得更加豐富,首先應當加強師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實現聯動育人。其次,校友、社會人士的潛能也應當充分展現,更好地用於育人工作中。最後,從大學生主體的特性出發,針對其普遍關註網路生活的特質,構建網路育人空間,做好互聯網陣地建設。確保大學生在引領、溝通和潛移默化中,完成“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標。
最後,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機制。只要機制建設落到實處,“三全育人”的實際成果才能得以實現。對此,首先應當成立領導工作小組。在一體化的機制中,讓頂層設計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同時根據相關文件,讓“三全育人”工作的制度變得更有規章可循。其次,設立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檢驗“三全育人”的實際效果。將立德樹人作為檢驗的關鍵性指標,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質量。針對部分教師存在師風師德問題,可以適當採取“一票否決制”,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最後,人才培養機制不能落後,讓育人成果得以量化展示。並通過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等方式,獎懲有度,以評促建,不斷提升高校育人能力,從而建設出一支業務水平高、育人能力強的專業化人才隊伍。
2018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公示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遴選結果。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18〕15號)要求,經報送單位推薦、專家審議遴選等程式,擬委托北京市等5個省(區、市)、清華大學等10個高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等50個二級院(系)開展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現將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9月12日至9月18日。
2019年1月2日,教育部辦公廳公示了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遴選結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