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EMBA全稱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通常稱為在職MBA
目錄 |
EMBA全稱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通常稱為在職MBA。它是由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首創。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餘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平相結合。其實質是一種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
在國外,如要就讀MBA需參加GMAT入學考試。但就讀EMBA只有71%的學校要求GMAT成績,平均過線分數為530分,而海外學生只需要托福550分成績即可。但這並不是說,EMBA入學非常容易,學校更看中的是學員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專家的推薦信和面試結果。
就讀EMBA的學生要求必須有工作經驗,他們很多人能得到公司的資助。在美國,讀EMBA學員來自各類公司,如製造部門、金融部門、貿易部門或政府部門,加拿大讀EMBA的學員來自政府部門的較多。他們的平均入學年齡為38歲,96%的人取得大學學士學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經驗,年收入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項目開設國際經營、貿易和金融方面的課程。還有10%的項目,學校會組織學生就某一國際問題專門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學術訪問。有些學院設立知名人士系列講座,請成功的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給學員演講並和學員交流。
在國外,繼續深造被看做是一項投資,讀EMBA的學員希望兩年幾萬美金的投資,學成之後能夠得到回報應該是不成問題。具有EMBA學習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目前,各學校的學費標準差別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學費為11000美金,著名的學校學費高達25000美元。
EMBA的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它的“天價學費”。按照國際慣例,EMBA的學費要比MBA高出一倍以上,國家教委對EMBA的指導價格為20萬元。而本土EMBA的價格也拉開差距,
上海交大23萬、復旦為23萬、清華25萬,而且這些費用中並不包括出國培訓的交通、食宿等費用。EMBA課程每月只有3到4天,這樣算下來,EMBA的收費標準約為3000元/天。EMBA憑什麼收費如此之高?有關專家表示,作為針對大中型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開辦的EMBA教育,它的目標學員就決定了這是一種精英教育,不是以普及為目的。教學設施、教師隊伍、教學內容都“精英化”,因而授課成本也要高出普通高等教育許多倍。據悉,如南大EMBA班將聘請國際一流的管理大師和營銷大師及業界著名人士來授課。按照國際慣例,一次課的授課費為2500美元。“天價學費”有很大一塊是名家的授課費。
三月是EMBA招生的黃金期,所有的EMBA項目都在使出“渾身解數”各亮招牌,而使得報名者“亂花漸欲迷人眼”。到底哪種EMBA適合自己呢?把這些EMBA項目分類細化,有助於讀者擦亮眼睛慎重地選擇。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企業面臨著更加複雜的競爭和更為嚴峻的挑戰,因而,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系統地學習管理知識、提高管理能力變得更加迫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日前首次批准國內30所高校開辦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教育,此舉對培養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完善MBA教育體系均具有重要意義。
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二者有一定的區別。由於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門檻大為降低。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只要是老闆、老總就可以讀EMBA,日前清華大學就曾將一名願出25萬美元就讀,但不符條件的老闆拒之門外。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
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方式,EMBA則更註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結合,因此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
- 荷蘭商學院(Business School Netherlands)
- 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 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 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Hong Kong UST Business School)
- 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
- 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 西班牙企業學院(IE Business School)
-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
-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GSB)
- 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Olin)
- 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 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北京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1]
- 清華大學[2]
- 中國人民大學
- 復旦大學
- 對外經貿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同濟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湖南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海事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南京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南財經大學[3]
- 大連理工大學[4]
- 重慶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東北財經大學
- 廈門大學
- 暨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 長江商學院
-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 第一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第二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第三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嶺南學院、廈門大學管理學院
- 第四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第五名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第六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 第七名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 第八名上海財經大學MBA學院
- 第九名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 第十名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中美合作EMBA項目未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