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精英教育是一種教育存在和處於一定社會階段的高等教育領域的現象。根據馬丁-特羅教授關於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著名理論,高等教育的發展可分為精英高等教育、大眾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三個階段。一般認為,我們所說的精英教育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是把精英教育作為一個高等教育發展階段,即與大眾化階段、普及階段相區別的一個高等教育發展階段(毛入學率15%以下);二是把精英教育理解為一種教育模式,是在大眾化平臺上的高層次教育。從邏輯起點的角度分析,作為階段的精英教育和作為模式的精英教育,具有不同的涵義。[1]
精英教育的邏輯起點[1]
(一)作為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精英教育的邏輯起點
作為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精英教育,是與一個明確而具體的數字(15%)相對應的。馬丁·特羅指出:一些國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規模擴大到能為15%左右的適齡青年提供學習機會之前,它的性質基本上不會改變。當達到15%時,高等教育系統的性質開始改變,轉向大眾型。如果這個過渡成功,大眾高等教育可在不改變其性質下,發展規模直至其容量達到適齡人口的50%。當超過50%時,即高等教育開始快速邁向普及時,它必然再創新高等教育模式。可見,精英教育作為一個教育發展階段,其邏輯起點是一個量的概念,嚴格的對應於15%(18~21歲適齡青年大學入學率)這個具體的數字。至於這個“量”的具體數字,特羅也作了大致的劃分。他指出,在高等教育的三個發展階段,高等教育機構的規模是大不相同的。英才型階段大學一般是2000—3000人的“共同體”。學生數超過3000人時。其內部被分割成許多自治的單位(歐美叫學院,日本叫學部)。代表大眾化階段的綜合制高等教育機構,學生和行政人員有三四萬人,與其說是共同體,不如說是一個“知識城”。而到了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機構的規模沒有限制,成為一個為接受訓練而登記的入學者的集合體。按照這個標準,在20世紀中期以前,西方大多數國家的高等教育屬於精英教育階段.而我國直到上個世紀末大學擴招後,才從精英教育階段逐漸過渡到大眾化教育階段。
因此,作為發展階段的精英教育的邏輯起點是一個量的概念,是對高等教育發展過程階段的劃分。即只要高教人學率低於15%,則所有跨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是精英。不論他們接受的是研究生教育還是本科教育,甚至專科教育,也無論傳授的是高深學問還是一般性知識,都認為他們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這是一種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教育權利的“量”的教育,並以培養精英人才為目標。這種確認也為社會和自我所認定,因此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但事實上,精英教育階段培養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精英”,更不是全體都是精英,它更多的只是一種寬泛的精英教育。如前所述,精英不僅需要具有高深學問等顯性知識,還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精英理念和精神等隱性知識,而這些並不是跨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所有人都具備的。
(二)作為一種教育模式的精英教育的邏輯起點
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以後,精英教育依然存在。“從精英向大眾、普及轉變,並不是意味著前一個階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轉變。在大眾化階段,精英高等教育機構不僅存在而且很繁榮。在大眾型高校中培養精英的功能仍在繼續起作用。”川但是,這裡的精英教育,已不是教育發展階段的精英教育,不再具有劃分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功能,而是專指存在於高等教育始終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與作為發展階段的精英教育關註“量”的概念不同,作為一種教育模式的精英教育,更多的是關註教育的“質”,更強調“質”的突破,在教育觀、教育功能、課程與教學形式、學生經歷、領導與決策、學術標準、學術管理、入學與選拔、院校管理等方面發生根本變化”。這時候,“精英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標誌已是教學與研究過程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畢業生較強的學術能力”。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培養擁有高深知識、處於知識學習和研究的尖端和前沿,同時具有優秀綜合素質的真正意義的精英人才。它的邏輯起點,無疑應該是“高深學問”。
作為傳授高深學問的精英教育,需要具備良好的條件,如經過嚴格選拔挑選出來的學生、有自然科學、經濟科學、管理科學等綜合學科的配套優勢、有學問高深、視野獨特的教師資源、有龐大的資金支持等等。但是歸根到底要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作為精英教育的教學,必須與普通教學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區別體現在多個方面。如制定具體的培養方案、小班化教學、導師制、開展專題研究等等。但最重要是兩點,一是必須保證授課教師的質量,從事精英教育的老師必須是知名教授,或者說,他們本身就必須是精英。二是必須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課程的設計要體現最新的科研究成果。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雪莉·蒂爾曼就曾表示,普大之所以能成為“美國最好的大學”,一是保證教師的質量,一是保證教師專註於教學。普大所有教授都得給學生上課,每個星期學生們都參加人的小班,由教授或助教帶領,複習一個星期的課程,所有三、四年級的本科生都要求從事獨立研究,接受老師一對一的輔導。在國內,名師指導也是一些高校實驗班的特色。如北大實驗班的學生可以得到由文、理科各院系資深教授組成的學生學習指導委員會的全程指導;清華的數理基礎科學班則邀請全校的兩院院士和知名教授作為本科階段的導師。
因此,作為教育模式的精英教育,只在“質”上具有規定性,而沒有“量”上統一的劃分標準。由於各國教育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其精英教育規模不可能用一個標準或尺度衡量,它是一個動態數值。這時的精英教育培養的是理論性、學術型人才,在理論基礎寬厚的基礎上有所專,是真正的創新拔尖人才。與之相對,大眾化教育培養的則是實用性、職業型技術人才,這類人才著重於職業知識技能的培養,為以後成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有一定技術的專門人才打下基礎,在理論上,只求夠用,不求精深。在精英教育的範圍界定上,有的學者把所有高於本科層次的碩士生、博士生教育視為精英教育,而把所有本科、大專、高職層次的教育均統一到大眾教育”’;有的學者則堅持精英教育至少有兩大塊。一塊是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另一塊則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所培養的本科精英人才,也應屬於精英教育。還有一些學者指出,精英教育涵蓋國家的整個教育層次系統,即不論初等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存在精英教育。我們認為,大眾化階段的精英教育體系指研究型教育機構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而且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乃至普及化,本科教育的精英性會更加淡化。同時,精英教育日益表現出國際化趨勢,現代性和開放性更加顯著,對精英學生的吸納也跳出了本國的界限。表現出跨國界、多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