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長期主義者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长期主义)

目錄

什麼是長期主義者

  長期主義者的英文單詞是long-termist,牛津詞典的網站給出的定義是:基於長期的目標或結果而行動或制定決策的人,採用長期觀點的人。

  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辭彙,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被英國的《金融時報》使用。

  它的傳播要歸功於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Jeff Bezos),他在1997年給股東的第一封信中就明確提出:一切都是關於長期價值的。並基於長期價值,提出了一系列亞馬遜的經營、決策和投資原則。

  接下來,隨著亞馬遜火箭般的崛起,“長期主義”這個詞迅速傳播開來。

三種典型的長期主義者[1]

  1.金錢投資的長期主義

  據說,有一次AirbnbCEO 布萊恩·切斯基亞馬遜的CEO貝佐斯坐下來聊天,兩個人談到了他們共同的偶像巴菲特

  於是,切斯基問貝佐斯:“你覺得巴菲特給過你的最好建議是什麼?”

  貝佐斯說:“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有種腦袋被擊中的感覺

  的確,當我們在給自己的投資設立期限時,有誰不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一個當天收益的具體數值,又有誰不是希望在自己30、40歲時就已賺到了足夠多的錢?

  但其實,即使是股神巴菲特,99.8%的資產也是在他50歲後賺到的。

  同樣,即便我們都知道亞馬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而它的股票上市時到現在已經漲了1000倍。

  可如果能有機會在它上市之初,也就是1997年時就購買這隻股票,我們也很難一直將它握到現在而不賣掉。

  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價格並不是線性上漲的,而是在跌跌撞撞、起起落落後才上漲到今天的價格的,其間也曾有超過99%跌幅的時候。

  從上市到現在一共22年,而股價的極速上漲其實也就是最近五六年的事。

  試問,就算當初你在1997年買進了它的股票,你真會一直握住它從此不賣嗎?

  相信99.99%的答案都是“做不到”,我也一樣。

  所以,99.99%的人,即使知道了“巴菲特”的致富秘密,也不可能成為“巴菲特”。

  這就是“長期主義”對於投資理財的重大意義。

  2.自我成長的長期主義

  在自我成長的長期主義上,有一個人一直在激勵著我。

  他就是約瑟夫·坎貝爾。

  1929年,紐約股市暴跌,由此引發了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

  這場危機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公司破產工廠倒閉,農場破產

  在這場異常嚴重的經濟危機中,約瑟夫·坎貝爾也沒能找到工作

  原本,可以在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他,卻因為覺得單一學科會讓人變得平庸,於是拒絕了。

  隨後,他帶著自己的妹妹和朋友,隱居到了森林里。

  在森林里,他一待就是五年,這是五年既沒有工作也沒有錢的日子。

  如果換作一般人,待在荒無人煙的森林里,面對沒有盼頭的生活,與嚴重匱乏的質,一定會有萬念俱灰之感。

  然而,坎貝爾卻不一樣。

  他給自己制定了非常嚴格的作息時間,他說:

  在沒有工作或沒有人告訴你該做什麼的時候,你要自己找到該做的事情。

  我把一天分為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四個小時。

  我只在其中三個時段看書,另外一個時段自由活動

  如此規律的日子一過就是5年,在這5年裡,雖然窮苦,但坎貝爾的內心卻無比喜悅。

  他每天都沉浸在學習與思考中,並最終創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神話學理論《英雄之旅》。

  經濟大蕭條剛一結束,坎貝爾立刻就被莎拉勞倫斯學院聘為文學教授,開始了為期38年的教書生涯。

  就像他自己寫的“英雄之旅”一樣,5年的經濟大蕭條正是坎貝爾必須完成的“英雄之旅”的試煉,而此時的他已帶著關於神話學的完整理論“王者歸來”。

  他寫了好幾本關於神話學的著作,其中多本被翻譯成了20多種語言,其中的《千面英雄》還被評為20世紀最重要的100本書之一。

  坎貝爾不但擁有眾多超級粉絲,包括作家、編劇、導演,他的書還幫很多人找到了心靈的力量。

  好萊塢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在創作《星球大戰》時參照了坎貝爾的書。

  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他的母親,《哈利波特》的作者 J.K.羅琳,以及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夫人傑奎琳等,都是他的超級粉絲。

  他就是將“長期主義”貫徹到個人成長上的超級典範。

  3.事業發展的長期主義

  現在我們知道亞馬遜是家偉大的公司,是家有原則的公司。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亞馬遜成立以來,對它的質疑聲就從未間斷。

  貝佐斯交出的短期成績常常不如人意:儘管銷售持續增長,但季報卻屢屢虧損

  創業起家的風險投資人馬克·安德森這樣回憶說:

  “2000年後有段時間,我在分析師會議上聽到基金經理公開嘲笑他。這家伙瘋了,這家公司肯定破產。”

  的確,有那麼幾年,華爾街嚴重懷疑亞馬遜是否真的能夠生存。

  換做一般人,如此巨大的壓力肯定扛不住,但貝佐斯卻扛住了。

  這個壓力正是來自於企業界和管理界的長期爭論焦點,即“CEO如何平衡短期業績與長期目標的關係?”

  關於這一點,貝索斯用堅定的行動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著眼於長遠目標,做一個長期主義的領導者

  他也正是這樣做的。

  1997年,亞馬遜上市之初,貝佐斯就對公司股東表示:

  “亞馬遜立志做一家有長遠發展的公司。公司所做的一切決策也將立足於長遠的發展而非暫時的利益,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家我們的子孫們都能夠見證的偉大的公司。”

  之後,他在2011年年報中說:

  “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台競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七年,那麼可以和你競爭的人就很少了。因為很少有公司願意做那麼長遠的打算。”

  反觀現在,大多的投資人,追逐的都是快進快出的快速獲益。

  第一年進入,第二年上市,第三年退出。

  於是,創業者投資方的壓力下,也就形成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價值觀與目標,從而也就喪失了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機會。

長期主義者的特征

  由於採用長期視角,長期主義者就像戴上了一副特殊的眼鏡,看到的世界、做出的思考、採取的行動都會與非長期主義者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五點最顯著的特征:

  (1)註重長期價值。

  長期主義者不太在乎短期得失,特別是當短期利益會傷害長期利益時。

  (2)註重真實和誠信。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在《原則》中強調:人要對自己真實,找到能夠反映真實性格和價值觀的原則,並依照這些原則做事;同時要言行一致,對人誠信,因為虛假行為終究會被人發現,從而失去自尊和他人的信任。知行合一,不僅可以指導自己的行為,還有助於他人理解你的原則,從而和你更有效地互動。

  (3)註重學習和成長。

  長期主義者相信自身的成長會提升未來的價值,用於積極開放的學習心態,甚至不去計較學習的是不是“無用功”。

  (4)註重理性分析、思考未來。

  不能深入思考未來,註意力始終放在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上,就會被困在永恆的當下。長期主義者極力避免這種狀態,他們追求的是如何“活在未來”,即預見到未來會有怎樣的結果,並提前按照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從而使自己部分“活在未來”。

  思考當下和判斷未來,不能建立在感性和知覺的基礎上,而是要建立在理性、系統的分析和客觀檢驗的基礎上。從這個角度說,做長期主義者,靠的也不是信仰,而是在認真思考權衡價值觀之後做出的理性選擇,靠的是邏輯推理和冷冰冰的計算。

  (5)重視時間、擁有耐心。

  長期主義者明白,複利的威力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放大,因此他們都非常重視時間,且在需要時間積累的事情上擁有非凡的耐心。

為什麼要做長期主義者[2]

  1、長期主義可以帶來澎湃動力

  在談到成功時,我們往往會強調客觀條件的重要性。比如,對一個產品或一家公司來說,你認為成功的必需要素是什麼?

  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是:資金、人才和市場環境。讓我們一起來看個故事:

  在20世紀初,對動力載人飛機的追求就像是21世紀初的互聯網公司,每個人都在嘗試,其中有兩個團隊。

  一個是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他擁有我們認為成功所必需的要素——他有資金:美國陸軍部給他5萬美元用於研發;他有人才:他在哈佛大學(Harvard)占有一席之地,併在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工作,人脈非常廣,認識當時所有的大人物,聘請了金錢所能找到的最優秀的人才;他有非常好的市場環境:《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到處跟著他,期待他的成功,每個人都支持他。

  另一個是萊特兄弟(Orville and Wilbur Wright),他們沒有我們認為的成功要素——他們沒有錢:只能靠自行車店的收入追逐夢想;包括兄弟倆在內,他們的團隊中沒有一個人上過大學;市場上沒人看好他們,更別提《紐約時報》了。

  不同的是,萊特兄弟是被一個事業、一個目的、一個信仰所驅使的。他們相信,如果能製作出這架飛行器,將會改變世界。蘭利則不同,他一直在追求結果,他在追逐財富和名聲。

  結果呢?追求改變世界,給了萊特兄弟的團隊無窮動力。今天,所有人都知道是萊特兄弟發明瞭載人動力飛機;而擁有一切有利條件,但只是追求財富和名聲的蘭利呢?幾乎沒有人知道他。

  特斯拉(Nikola Tesla)在他的自傳中寫道:

  我發現,自己後來的發明,幾乎都是在我原始的本能推動下進行的,我的這種原始本能——利用大自然的力量為人類謀福利——成為我以後發明創造的主要推動力。

  很難想象,蠅營狗苟的人會產生非凡的創意。也許正是因為把“為人類謀福利”這樣高尚的目標當作本能,特斯拉才能迸發出如此強大的創造力,成為發明瞭交流電、無線遙控、X光攝影等改變了人類歷史的技術,擁有1000多項專利的天才發明家。

  可見,追求長遠崇高的目標是動力之源:它賦予工作偉大的價值,會使人產生強大的力量。

  2、長期主義可以帶來堅定信念

  成功很難一蹴而就,偉大的成功尤其如此。缺乏堅定信念的人,很難持之以恆,遇到挫折就容易半途而廢。而長期主義者的選擇基於對未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因而會對自己的選擇擁有強大的信念,而強大的信念,可以進一步:

  帶來超凡的耐心。祖沖之採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把圓內一直切割到正24576邊形,那可是南北朝時期,精密的測量工具、算盤和複雜的筆算公式都還沒有出現,他只能依靠擺放數以萬計的算籌計算,一點錯誤就要重頭再來。祖沖之不知耗費了多少歲月和數字作鬥爭,硬是把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數字,這一記錄直到一千多年後的15世紀才被打破。

  帶來敏銳的細心。居裡夫人(Marie Curie)和丈夫在1898年12月宣佈“鐳”的存在,為了證明他們的發現,需要提煉出鐳。鐳存在於瀝青鈾礦中,但含量極低,而且瀝青鈾礦中還含有和鐳相似的鋇,提煉難度非常高。居裡夫人經過幾萬次提煉,處理過數十噸材料,最終於1902年從1噸瀝青鈾礦中分離出0.1克氯化鐳,完成了堪比大海撈針的任務,在1910年又分離出純金屬鐳。

  促進知識融會貫通。德國化學家凱庫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自1861年開始研究苯的結構,一直未能找到答案。只到三年後,也就是1864年的冬天,他在打盹時夢到了一條咬住自己尾巴的蛇,這一景象驚醒了凱庫勒,讓他產生了環形結構的假想,最終確定了苯的結構式。我們現在知道:持續的研究思考,使潛意識在人休息時繼續進行知識的碰撞,觸發了靈感。

  可見,由長期主義帶來的堅定信念,會幫助人們持之以恆地走向目標。

  3、長期主義可以帶來堅強意志

  人生旅途中,我們難免遇到崎嶇坎坷,遭受意外的打擊。雖然劉歡在《從頭再來》中唱到: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但現實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大多數人受到致命打擊後,從此一蹶不振;那些能夠卷土重來、東山再起的只是少數傑出人物。

  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 立志編撰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從1621開始,歷時20餘年,前後“六易其稿,匯至百捲”,完成一部編年體明史,共500萬字,取名《國榷》。1647年,書稿在付印前被偷,談遷已53歲,打擊異常沉重,他每天以淚洗面、寢食難安,但他沒有放棄,而是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矢志不撓,終於完成新稿。

  1922年,紀錄片電影《北方納努克》大獲成功,其作者弗拉哈迪( Robert Joseph Flaherty)由此成名,後來被稱為“紀錄片之父”。

  而弗拉哈迪對因紐特人的拍攝在1913年去貝爾徹群島探險時就已開始,他拍攝了3萬英尺的膠片,卻不幸在一場火災中全部燒毀。但他沒有氣餒,而是決定製作一部新電影,直到1920年他才找到了資金支持,去拍攝了後來成為《北方納努克》的電影。

  1999年,71歲的“中國煙草大王”褚時健因經濟問題被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02年,他保外就醫後與妻子承包荒山開始種橙第二次創業,期間獲得多次減刑,並於2011年刑滿釋放。2012年,他種植的“褚橙”通過電商開始售賣,由於品質優良,常被銷售一空。褚時健成為“中國橙王”,此時他已84歲。

  為什麼這些長期主義者擁有如此強悍的抗打擊能力?《從頭再來》的另一句歌詞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長遠的目標,使我們心有所屬,夢有所歸。長期主義,讓我們能夠從廢墟中站起,擦去血淚,壓下傷痛,奮勇從頭再來。

如何成為長期主義者[1]

  1、清晰的認知

  認識兩點:

  第一,知道你的目標是無法一蹴而就達成的。

  第二,知道你的目標終究能夠被達成。

  通過第一個認知,你能做到不再“著急”、避免“焦慮”,因此也就避免了因為每天情緒起伏而帶來的時間浪費和註意力流失。

  通過第二個認知,你能做到堅定的前行,保持持之以恆的決心與勇氣。

  2、堅定的信念

  在有了清晰的認知後,就是保持堅定的信念 - 對以上兩點認知的堅定信念。你需要非常相信你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同時相信它的實現需要你付出足夠長時間的努力。

  3、根據信念制定原則

  在有了清晰的認知與堅定的信念後,就要依據信念去制定原則。

  對個人投資而言,當你確定要開始做金錢上的長期投資時,就要先做很多研究,根據你的研究結果去制定投資原則:百分之多少投在貨幣基金,百分之多少投在個股,百分之多少投在債券基金,百分之多少做指數基金……以及一共投資多少年、每月拿多少錢來做投資等。

  對一個公司而言,如果按照“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來看,最重要的是:財務客戶流程、內部學習與成長。而現實中,財務與客戶這兩者間的關係在短期內常常矛盾,於是就需要CEO去制定自己的原則並長期執行。比如:亞馬遜的CEO貝佐斯就選擇了“客戶”,這就是他為自己和這家公司確立的原則。

  顯然,原則不是隨便拍腦袋決定的,而是在認真研究與不斷嘗試下最終確定的。

  4、根據原則嚴格執行

  “執行”看起來是最容易的一步,只要去做就好了,但其實恰恰相反。

  就像很多好公司的股票一樣,就算你在它價格很低的時候就買了,在周圍人都悉數賣出、主流媒體看空股市的時候,你還能堅持不賣嗎?

  當周圍人都在買房買車,買第二套房、換第二輛車的時候,你還能堅守自己制定的“自我成長”原則,每年將很多時間和金錢放在自我成長上,堅定的成長與學習長達五年之久嗎?

  當華爾街看衰亞馬遜、亞馬遜股價連續下跌的時候,如果你是它的CEO,還能繼續堅持“客戶第一”的原則毫不動搖嗎?

  當這三個問題問出的時候,相信99.99%的人都在搖頭。

  所以,只有在經歷了“執行”這一步的考驗後,你才可能真正化繭成蝶。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長期主義者"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