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金水工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金水工程[1]

  金水工程即水利信息化建設系統工程,又稱“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工程”,具體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水利信息的採集、傳輸、存儲和處理,全面提升水利事業活動的效率和效能。

金水工程的目標[2]

  金水工程的近期目標:用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全國水利系統的水利信息網路。全面開發水利信息資源,建設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礎資料庫,健全信息化管理體制,形成法規、標準規範和安全體系框架,全面提供準確、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重點建成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全國水利政務信息系統、國家水質監測和評價信息系統、國家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全國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等,並部署實施其他應用系統的建設。建立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訓體系,培養和造就一批水利信息化技術和管理人才。在七大流域機構、經濟發達省份、國家重點工程、大城市率先實現水利信息化

金水工程建設背景[3]

  水利是國民經濟基礎設施。21世紀的中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污染嚴重等水資源三大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製約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瞭解決好新世紀水的問題,《全國水利發展“十五”計劃和到2010年規劃》中要實現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化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在這個歷史性轉變過程中,水利信息化作為水利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水資源科學管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的基礎和前提。

  金水工程水利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水利信息的採集、傳輸、存儲和處理,全面提升水利事業活動的效率和效能。

金水工程建設內容[3]

  (1)水利公用信息平臺建設。

  水利公用信息平臺為各個應用系統的開發和運行提供統一的軟、硬體環境,以避免重覆建設,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用,包括:

  水利信息標準化建設。在廣泛採用國際和國家標準的同時,重點是建立起水利系統適用的信息化標準體系。制定和完善水利信息採集標準與規範。在水利信息源中,大多數種類的信息缺乏統一的標準、規範,要開展不同層次的信息需求調研,分類整合現有水利信息指標體系,合理規範信息採集渠道,對於一些不適合信息化要求的已有標準、規範,必須進行修訂和完善,在此基礎上,研究建立適應信息化的水利信息採集標準和規範。

  加快研製水利信息化關鍵技術標準與規範。對信息的存儲、傳輸、共用及應用軟體的開發與網路建設相關的關鍵信息技術進行研究,結合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建立水利信息化關鍵技術標準與規範。該技術標準與規範適用於各級水利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保證信息資源的共用及應用軟體的相互兼容,實現各級各類水利信息處理平臺的互聯互通。

  基礎資料庫建設。基礎資料庫是可供多個應用系統共用的資料庫,主要包括國家水文資料庫、水利空間資料庫和基礎工情庫等。

  ①國家水文資料庫建設。國家水文資料庫存儲經過整編的歷年水文觀測數據,是各種水利專業應用系統的基礎。在現有基礎上要重點解決測站編碼、庫結構,水位基準、水量單位的統一,與整編程式的介面等問題,儘快建成中央節點庫,完善流域和省級節點,依托水利信息網路,實現上網運行,提供信息服務。②水利空間資料庫建設。水利空間資料庫是描述所有水利要素空間分佈特征的資料庫。在國家空間資料庫基礎上建立l:25萬、1:5萬比例尺覆蓋全國的水利空間資料庫,在防洪重點地區建立l:l萬或1:5000比例尺的水利空間資料庫。逐步實現“數字流域”或“數字水利”。③基礎工情庫建設。基礎工情庫是描述所有水利工程基礎屬性的資料庫,包括設計指標、工程現狀及歷史運用信息。建成省、流域和中央三級基礎工情庫,形成涵蓋全國水利工程、分佈存儲的資料庫群。

  水利信息網路建設。水利信息網路是為防汛抗旱、政務、水資源管理水質監測水土保持等各種水利應用提供的統一傳輸平臺,是最重要的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之一,其建設按三級網路構架進行。

  ①建設全國水利信息骨幹網。依托公用電信網,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建成覆蓋水利部機關、七個流域機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水利(水電、水務)廳(局)、部直屬單位的寬頻多媒體網路,並通過鏈路加密等技術,將骨幹網分割為涉密骨幹網和普通骨幹網。爭取前兩年骨幹網初步建成,實現互聯互通,並實現與國際網互聯,後三年,骨幹網達到兆位(Mbps)級,國際出入口達到lOMbps。②建設地區水利信息網路。依托公用電信網,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建成聯結各流域機構和省(直轄市、自治區)水利(水電、水務)廳(局)所在地與所屬單位的廣域網路。③建設完善各單位部門網。按照各級網路中心的要求,採用現代組網技術因地制宜地完善全國地區以上各級水利部門的部門網,流域機構和省級以上的部門網必須分建涉密網和普通網,普通網與涉密網實現物理隔離。

  建設各級接入網,擴大網路的應用範圍。中國水利信息網路從國家防汛指揮系統項目的實施中開始建設,並不斷擴充完善,為各個應用系統提供網路服務。其他應用系統不再重覆進行網路建設。④完善和建設各級水利信息網路中心。在水利部機關建設中國水利信息網路中心,提供對整個網路的運行管理和技術支持,負責網路安全和Intemet網出人口管理,負責中國水利信息網節點IP地址的規劃分配功能變數名稱的管理工作。

  在各流域和地區建設流域、地區水利信息網路中心,負責本流域、本地區的網路運行管理和技術支持。網路中心的建設要打破部門分割,為本流域、本地區的各種應用系統提供網路管理和服務,要充分重視網路中心的配置,理順關係,充實專職人員,使其成為本流域、本地區水利信息網路的樞紐。

  (2)重點應用系統的建設。

  建成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完成3002個中央報汛站測驗和報汛設施的更新改造;完成927個工情採集點、5個移動工情採集站、1265個旱情採集點和1800個旱情監測站的建設;完成224個水情分中心、228個212'晴分中心和267個旱情分中心的建設。在我國建成一個覆蓋七大江河重點防洪地區,輻射全國重點易旱地區,信息源佈局基本合理的高效、可靠、先進、實用的防汛抗旱信息採集系統,爭取在半小時內把各類防汛水情信息傳遞到各級防汛部門。

  建立和完善氣象產品應用系統、洪水預報系統、防洪調度系統、災情評估系統、信息服務系統、汛情監視系統、防汛會商系統、防汛抗旱管理系統、抗旱信息處理系統,建成統一的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使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防汛和抗旱部門的工作效率質量、效益和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完善並建成全國水利政務信息系統。依托中國水利信息網路,建設連接水利部機關與各流域機構、各省(市、區)水利廳(局)以及部直屬各單位,具有統一技術標準和統一服務界面的水利政務信息系統。水利政務信息系統由辦公、計劃財務人事、科技、外事等於系統組成。各子系統按其政府職能,通過水利信息骨幹網,與上、下級對口部門實現互聯互通;同時,通過水利部機關部門網向部領導提供決策支持信息。其主要工作是根據水利政務的特點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制定信息傳輸交換的標準,建立政務資料庫,開發相應的管理軟體,從而提高水利政務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水利政務信息交換的電子化,最終形成全國水利行政事務處理、部門業務管理和具有科學決策服務功能的綜合性的政務信息系統。

  水利政務信息系統的建設中,要特別重視運行安全和信息保密。

  建設國家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依托水利公用信息平臺,建立包括七大流域和31個省(市、區)分散式的水資源資料庫系統及相應的地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有關的地理、社會、經濟信息;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已建和在建的供水工程;用水戶和用水定額;供水、用水、耗水、污廢水排放量及水價等信息。併在此基礎上開發水資源需求分配的預測、分析、模擬模擬、優化等應用模型,逐步形成國家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直接為國家編製水資源中長期供求計劃、水資源合理配置方案、流域或區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規劃以及水資源巨集觀管理決策服務。同時向社會提供公共信息服務。

  基本建成國家水質監測和評價信息系統。在全國173條主要水系及其省際斷面上,建設5218個水質監測站;30個供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在全國7大流域、31個省(市、區)重點建設250個水質分析實驗室和水利部水環境監測評價中心實驗室。

  制定滿足全國水質監測和評價需要的水質信息採集、傳輸和管理的標準,建立全國水質監測和評價信息系統,以能定時、快速收集水質信息,靈活地提供水質歷史資料和水質趨勢預測;及時進行水質監測和預警預報,確定主要污染源,提供應對措施預案併進行評估,發佈水質信息和評價結果。

  建成全國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以中國水利信息網路為依托,以'3S”(GISGPSRS)技術為手段,建設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對流域及不同層面的行政區域的水土流失現狀進行多時相動態監測,對不同分級的水土保持信息進行管理,對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進行評價。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為水土保持區域治理和小流域治理的工程設計、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服務,提高水土保持監測、設計、管理和決策的水平。

  基本建成全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全國水利工程資料庫,併在此基礎上建設全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信息系統。其中包括各類水利工程設施的歷史資料、現狀信息的收集、整理、入庫,檢索與查詢。存儲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的設汁方案、管理現場、技術規範以及進度控制質量管理、招標活動、技術專家庫,建設與管理的政策法規,建設、施工、監理、咨詢等水利工程建設市場主體的資質資格等動態信息,提供信息鏈,提高水利基本建設的管理水平和規範化程度。

  圍繞農村水利建設與管理所需的各類信息,建立全國農村水利決策支持系統及相關資料庫,包括灌溉、排水、節水、農村飲水、鄉鎮供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

  建成全國水利信息公眾服務系統。加強水利系統各級網站建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建設全國水利信息公眾服務系統,向社會宣傳水利,提高水利部門辦公的透明度、樹立水利部門的良好形象、促進水利部門的廉政建設。通過該系統的建立,提高水利為社會公眾服務的意識和水平,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爭取社會對水利的支持,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建設全國水利規劃設計信息系統。根據綜合分區和標準體系,在充分利用其他信息系統資源的基礎上,建立勘測、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所需的水文、地質、工程和社會經濟等基礎資料的信息管理系統,為滾動規劃服務。

  建設水利數字化圖書館。水利文獻信息資源是水利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水利系統所需的圖書、期刊等文獻進行聯合編目、統一採購,按統一標準進行數字化加工,逐步形成能夠在網路上實現遠程查詢、異地閱覽的水利系統文獻保障體系,最終建成能夠進行網上瀏覽、網上下載的“水利數字化圖書館”。

  (3)完善和建設水利信息安全體系。

  隨著數字化、網路化的發展,要切實解決好水利信息化的安全問題。高度重視網路的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嚴格執行關於信息網路安全的各項指令和法規,加強信息化安全教育崗位培訓,普及信息化安全知識。

金水工程建設情況[2]

  (1)金水工程已取得的成就金水工程在“九五”期間取得成績包括

  ①全國水利系統初步實現了從水情雨情信息的採集、傳輸、接收、處理、監視到聯機洪水預報,併在國家的防汛抗旱工作中逐步發揮了作用;

  ②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建成了“國家水文基礎資料庫”和一些其他專業資料庫。

  ③辦公自動化的水平在逐步提高,一些單位已開始實行遠程文件傳輸、公文管理和檔案管理。目前,部機關新一代的辦公自動化和檔案管理軟體已經完成開發,正在進行人員培訓,很快將投入運行。

  ④1995年開始建設的全國實時水情傳輸電腦廣域網,已連接全國重點防洪省市和流域機構的水利部門,在近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1998年抗洪鬥爭中,在充分發揮全國實時水情電腦廣域網作用的同時,還充分利用了國家應急通信系統,保障了國家防總對抗洪鬥爭的指揮調度。

  ⑤水利部和一些流域機構、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已建立網站併進入了互聯網路,向社會提供水利信息服務。

  ⑥覆蓋全國的“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工程”,已完成了總體設計,部分項目已付諸實施,目前正在對方案進行優化,積極爭取整體立項。這個系統工程將是水利信息化的骨幹工程和龍頭工程,它的實施將為水利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金水工程未來五年計劃

  金水工程計劃用五年左右時間,搭建一個先進、實用、高效、可靠並且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金水系統將覆蓋七大江河重點防洪地區和易旱地區.能為各級防汛抗旱部門及時、準確地提供各類防汛抗旱信息,並能較準確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預測報告,為防洪抗旱調度決策和指揮搶險救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21世紀辦公室主任實用全書.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 2.0 2.1 張銳昕等編著.公務員電子政務必修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1.
  3. 3.0 3.1 樊博著.電子政務.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连晓雾,jane409,y桑,Gaoshan2013,Mis铭,寒曦,Tracy,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金水工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