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信調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資信調查是指專業機構對企業的註冊登記情況、股權結構、人力資源、經營業績、管理水平、財務狀況、行業聲譽、以往信用情況等進行調查研究,必要的時候進行實地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出具信用報告並對其信用等級給予評定。
客戶資信調查的內容[1]
尋找合適的交易對象,並與其建立長期友好穩定的業務關係,是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所期望的。企業通過各種渠道找到國外客戶後,必須先對客戶的資信情況進行調查,以避免今後給企業造成損失。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客戶的資金、信譽、經營商品的品種及地區範圍、從業人員的數量、技術水平及擁有的業務設施、經營管理水平、財務管理制度、提供售後服務和市場情報的能力等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再選擇目標客戶並與其建立業務關係。
資信調查的項目主要有三種:“商業道德”(character)、“經營能力”(capacity)和“資金實力”(capital),即所謂的“3C”(three C’s)。
(1)商業道德
買方如缺乏良好的商業道德,不但在履行契約的誠意方面容易發生問題,而且會藉故對各方面進行挑剔。
(2)經營能力
買方如經營能力不佳,在銷售及競爭方面經常容易失敗,以致賣方的貨物在進口地不易售出,將嚴重影響以後的銷路。
(3)資金實力
資力雄厚的買方不但有較好的支付能力,而且有較強的推銷能力。
一般來說,外貿企業對國外客戶的調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客戶政治情況。主要瞭解客戶的政治背景、與政界的關係、公司企業負責人參加的黨派及對我國的政治態度等。
(2)客戶的組織機構情況。包括企業的性質、創建歷史、內部組織機構、主要負責人及擔任的職務、分支機構等。調查中,應弄清廠商企業的中英文名稱、詳細地址,防止出差錯。
(3)客戶資信情況。這是客戶資信調查的主要內容。特別是對中間商更應重視。客戶資信情況包括客戶擁有的資本和信譽兩個方面。資本指企業的註冊資本、實有資本、公積金、其他財產以及資產負債等情況;信譽指企業的經營作風、履約信譽等。
(4)客戶經營業務範圍。主要是指客戶的企業生產或經營的商品及品種,經營的性質是代理商、生產商還是零售批發商等。
(5)客戶經營能力。指客戶業務活動能力、資金融通能力、年營業額、經營方式、銷售渠道以及在當地和國際市場上的貿易關係等。
(6)客戶的經營場所。主要調查客戶經營場所的位置、性質、用途等,這是客戶經營的實體,有經營場所的話,就可以排除客戶所在的公司為“皮包公司”的可能。
此外,對客戶資信進行調查後,應建立檔案卡備查,分類建立客戶檔案。總之,要善於利用不同類型客戶的長處,為我服務。
目前,對客戶資信進行調查主要通過以下一些途徑:
(一)國內往來銀行
按照國際慣例,調查客戶的資信情況屬於銀行的業務範圍。目前,銀行間業務往來頻繁,銀行間可以相互委托來調查客戶資信。比如中國銀行,其在海外有很多的分行,那麼,國內的企業可以委托中行來調查國外客戶的資信情況,如調查客戶的創立年份、組織機構、財務狀況、營業範圍、資本大小以及與該銀行的往來等詳細資料。
(二)國際商會或進出口同業公會
國際商會或進出口同業公會可以通過其在對方國家的同業組織、商會、貿易協會等進行調查,但有可能因為國外的同業組織出於保護會員利益的考慮而拒絕提供真實資料,因此,通過這種渠道得來的資信,需要認真分析,不能輕信。
(三)國外資信調查機構
這些機構以調查信用為其主要業務,通過提供信用調查服務,向委托人收取手續費。這些機構在世界各地派有常駐人員,負責就地調查,將調查的結果編成專冊,準備隨時應用,其提供的資料較為準確,而且速度較快,但資信調查機構的分佈欠廣泛,同時手續費較高。
(四)委托政府駐外國使館及商務人員代為調查
通過駐外機構和在實際業務活動中對客戶進行考察所得的資料,一般比較可靠具體,對業務的開展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五)其他途徑
可以利用交易會、洽談會、客戶來華談判、派出國代表、推銷小組等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此外,外國出版的企業名錄、廠商年鑒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瞭解客戶的經營範圍和活動情況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 張平,李學榮主編;楊成平,王帆,呂飛副主編,國際貿易實務,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08,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