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經濟區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經濟區位

  經濟區位是指地理範疇上的經濟增長帶或經濟增長點及其輻射範圍。

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因素

  1.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自然風景旅游資源、以及生態環境條件等。

  2.社會經濟條件:包括人口及人力資源、市場條件、區位、交通、民族、文化、歷史發展基礎、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條件等。

  3.政策與制度環境:包括投資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價格政策、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等。

  4.經濟活動區位影響因素的綜合評價

  (1)熟悉區位影響因素的具體內容

  (2)掌握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瞭解海洋資源、自然風景旅游資源、以及生態環境條件等對自然條件的影響

  (3)掌握人口及人力資源、市場條件、區位、交通、民族、文化、歷史發展基礎、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條件等社會條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4)熟悉技術條件所涵蓋的內容。

  (5)瞭解政策制度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熟悉我國目前的一些重大經濟決策

  (6)熟悉經濟活動區位影響因素綜合評價的方法

  (7)能夠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辯證分析各影響因素的相互關係及作用強度的變化

經濟活動區位及其理論基礎

  區位理論是關於人類活動占有場所的理論。人類活動多種多樣,包括有經濟、政治、社會等,其中經濟活動是人類活動中一項最重要的活動。傳統區位理論一般是以經濟活動作為區位主體而展開的,像我們將在其後詳細介紹的關於農業活動的農業區位理論,關於工業活動的工業區位理論,關於商業活動中心地理論等。

  經濟活動區位研究在於解釋經濟現象的空間現象,把握經濟活動的地域結構,從而形成其作為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經濟活動區位作為人類活動區位的一個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間之中存在,同時地理空間也通過經濟活動區位而發生作用,地理空間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經濟活動的範圍。儘管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擴大了經濟活動的空間,但空間的有限性並沒有改變。同時,“一個場所一個區位” 的空間特征,產生了圍繞經濟活動的區位競爭。

  經濟活動受空間的制約除了上述有限性外,也受空間移動的制約,即不管是水平還是垂直方向的空間移動,都受到空間摩擦(friction of space)或距離摩擦(friction of distance)存在的制約。剋服這種摩擦需要花費時間、費用以及勞動,而時間、費用以及勞動對人類都是有限的,因此由於受空間移動的限制,決定著各種各樣經濟活動的區位。以後各章節介紹的經濟活動區位理論,都是基於空間移動的制約而決定區位為基礎的區位理論。這些理論都是構築一種使社會全體的空間摩擦最小化的合理經濟區位,或者是在這種空間摩擦制約下的能夠達到最大合理性的經濟區位模型(體系)的理論。

市場對經濟區位的影響

  (1)市場規模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首先市場規模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持續以及經濟合理性。經濟活動無論是生產活動還是服務活動都要求達到一定規模,這一規模也就是所謂的需求門檻

  市場規模也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合理性,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在起作用。規模經濟一般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內部規模經濟是指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而產生的平均生產成本的降低。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生產的專業化以及產品的標準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生產規模的擴大,可以平攤生產的初始成本

  外部規模經濟是一種空間集聚經濟,即多數不同的工廠、企業在同一空間地域內的集聚與聯繫,產生平均生產成本的降低和經濟效益的產生。外部規模經濟出自於兩個方面:第一是類似的工廠或企業在同一空間範圍內的集聚,第二是不同類型的工廠或企業在同一空間範圍內(往往是大城市)的集聚。

  其次,市場地域範圍大小直接影響經濟活動的類型與規模。

  (2)市場戰略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市場戰略是企業競爭戰略的重要方面。不管企業規模與類型如何,為了企業活動的維持與發展,獲取超額利潤的競爭活動是極其重要的。一般而言獲取超額利潤的競爭有價格競爭非價格競爭。價格競爭為以比其它企業低的價格增加銷售額而獲取超額利潤的做法。為使低價格變為可能,必須實現低成本化。非價格競爭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不僅僅註重成本節約,也特別註重收入增加。通過適應各地域市場不同需求,通過壟斷控制市場,增加市場占有率,來達到其獲取超額利潤的目的。

  (3)市場特性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市場特性往往是由消費者消費需求偏好的特點而引起。在不同的區域,由於不同的消費習慣和其它不同因素,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層次往往並不相同。

  (4)其它市場條件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①市場競爭環境

  競爭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提高勞動生產力

  ②市場秩序管理

  市場需要競爭,但也需要秩序,良好的市場秩序是經濟活動的激勵機制得以發揮的前提。市場秩序和管理均需要以法治為基礎,市場的法制環境對於經濟活動尤其是提供知識服務的現代高科技企業而言,尤為重要。

  ③市場意識

  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市場的認識是大不相同的,在消費者市場意識強的地區,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從而有利於經濟活動不僅在量上擴充,更註重從質量上求精,有利於其綜合競爭能力的形成。同時,由於受挑剔性市場環境的熏陶,在此成長起來的勞動者一般具有較好的勞動素質,有利於從事經濟活動的企業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人力資本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咪小鸭,Yixi,泡芙小姐,连晓雾,KAER,y桑,Gaoshan2013,Mis铭,Lin,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經濟區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