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科普產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科普產業

  科普產業的內涵和外延較全面的界定是:以滿足科普市場需求為前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向國家社會和公眾提供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它是以一定文化基礎的科普內容和科普服務為核心產品,自科普產品的創造、生產、傳播和消費四個環節組成,為社會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並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的產業。

科普產業的功能分析

  科普產業不論是對總體經濟部門還是對整個社會系統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功能,正是這種功能才使得科普產業的存在具有意義和價值,同時它的這些功能又直接決定了科普產業的屬性或特征,因此,在研究科普產業的特征之前,先探討科普產業的功能是一條有效途徑。

  具體而言科普產業的功能是指科普產業系統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能適應和滿足社會和個人多種需要的重要作用。科普產業的功能是科技知識和文化在自身屬性基礎上對社會環境的作用能力,它是科技對社會發生作用的基礎和前提。總的來看,科普產業具有社會功能、經濟功能和政治功能。

  專家們普遍認同科普具有公益性和經營性雙重屬性,分別對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實現。當然,作為一個產業部門,科普產業自然具有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

  在社會功能方面,科普產業採用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廣泛吸引社會資金來推進科普事業的發展,不僅有助於滿足人民群眾Et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和科學文化需要,還為更多的社會大眾提供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文化活動和休閑娛樂。

  在經濟功能方面,科普產業作為一個綠色新興產業,以其獨特的知識性、文化性和政策性優勢,藉助其交叉性、輻射性、可持續性的特點,必將成為經濟部門新的增長點,並創造更多的人力資源、工作崗位、消費市場和國民收入

  我們認為科普產業還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也就是服務於國家政治導向、穩固主流意識形態、支撐國家發展戰略(如創新型國家建設、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等)的功能。這將前瞻性和長遠性地促進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和國家政治效益的實現。從當前和短期角度來看,科普產業能夠從意識形態方面配合教育部門和文化部門實行民眾教化、保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從而總體上保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科普產業作為一項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眾受益的新興產業,具有一些明顯的行業特征,並且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性,這些特征不僅得益於當今科普內容與形式上的極大豐富和創新,還因為科普產業是一個多業態交叉的高度集成產業,最為關鍵的是科普產業在利用市場運行機制、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肩負著國家交付、公眾期盼的社會責任。科普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有利於我國科技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還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科普產業只是手段,通過科普產業發展來進一步實現科普事業的健康發展,才是目的。因此科普產業要以滿足國家、社會、個人的科普需求為前提,通過市場運作和營利的手段,向科普消費者提供科普商品和服務。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舉的模式決定了科普產業具有一些有別於一般產業的特征。通過對科普產業社會功能的分析,從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兩方面進行考慮,總結梳理出科普產業的社會性特征及產業性特征。社會性特征主要指為實現社會效益,在滿足公民文化需求、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科普事業發展中所表現出的福利特征;產業性特征主要指為實現經濟效益,作為藉助市場機制、採用營利模式參與市場競爭的經濟部門所表現出的行業特性。

科普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1.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繁榮科普事業,發展科普產業,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正確處理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的關係。應該不斷加大公共財政對公益性科普事業的投入。科普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科普產品具有商品屙I生,必須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重視科普產品的經濟效益,努力實現兩者的最佳結合。

  2.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相促進

  應當根據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的不同屬性,採取分類指導和不同的政策措施,一手抓科普事業的繁榮,一手抓科普產業的發展,使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要不斷加大對公益性科普事業的投入,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基本的科技文化權利;還要剋服單純依賴政府投入辦科普事業的傾向,大力發展科普產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科普的多樣化需求。

  3.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

  發展科普產業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從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全局出發,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全面推進。要以構建產業服務平臺、創建產業發展的基本條件為基礎,以強化產業源頭、發展新興科普產業業態為突破口,做到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全面推進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共同發展。

  4.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協調

  科普產業的發展要改革傳統的科普事業發展方式,走出一條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科普產業發展道路。制定科普產業政策,要體現獎勤罰懶、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要有利於培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科普產業經營機制;要充分考慮科普內容產品的生產和科普服務的特點,尊重其自身發展的規律;要充分體現助科普、扶事業、興產業的要求,有利於增強科普產業的“造血”功能;要堅持加快發展與加強管理並舉,切實發揮政府巨集觀調控的作用和市場對科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培育科普產業主體,促進科普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科普產業發展中的問題

  我國科普產業發展進程主要面臨著以下諸多問題:

  (1)觀念滯後。長期以來,文化被視為由國家養育的事業單位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的經濟價值被忽略。實際上,文化產業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信息產業,正在成為新世紀的主導產業文化資本正在走向與貨幣資本並駕齊驅的地位。在科學文化主導文化的時代,作為文化產業一部分的科普產業,必定有其廣闊的前景。我們應當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科普產業的重要性。

  (2)思想障礙。普遍認為科普本質上是一種公益性事業,不應走產業運作的路子。事實上科普的絕大部分資源屬於產業文化的範疇。北京大學葉朗教授對公益文化和產業文化的區別的論述:公益文化主要指文化中這樣一些部分——是具有非常強烈保護需求的、民族共有的、能滿足公共教育需求或滿足生存需要的大投資而低回報的文化資源;在這些公益文化之外的、可再生的、可創新的文化資源都可歸為產業文化。

  (3)對科普“營利”的偏見和誤解。營利是產業化經營的基本條件,科普產業同其他產業一樣,要以營利為目的。但“營利”和“以營利為目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公益性的科普不以營利為目的,但也可以在接受政府和社會捐助的同時,進行某種適當的營利性經營,把經營所得的利潤用於其事業的維持和發展。

  (4)對其市場前景的顧慮。隨著科教興國的深人人心,文化消費在向健康型和知識型發展,科普產業的市場前景很廣闊。

  (5)制度性的障礙。如行政壟斷妨礙公平競爭、對民營企業的不信任、束縛創新人才的手腳、產業類別的合法陛不認同等,此外政府的法律政策規章制度的不配套也是影響科普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6)多領域磨合。科普產業化是一個多渠道投資的過程,它涉及科普與旅游、科普與藝術、科普與媒體的多種結合。由於科普產業與一般文化產業之間的差別,不同職業領域人員之間共謀科普大業,必有一個相互理解和磨合的過程。

促進科普產業發展的對策

  1.正確定位,轉變理念現有政策法規明確了科普產業發展的合法性地位,國家也明確提出堅持公益性科普事業和經營l生科普產業並舉的方針,指出了科普產業發展的方向。科普產業的發展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力量,優化配置科普資源,細分和繁榮科普服務市場,豐富科普產品和服務,提高科普產品和服務品質。要遵循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打造和建設產業鏈,廣泛藉助服務產業發展的空間,豐富科普產業發展的內涵,擴展科普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發展科普產業必須要轉變觀念,強化科普產業服務意識,將科普產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轉向服務公眾的科普需求、服務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軌道上來。

  2.支持研發。鼓勵創新應當出台優惠政策,支持科普企業和服務機構開展科普研發工作,鼓勵科普企業和服務機構開展科普創新。主要措施有:科普園區、各類科技園區內新辦科普企業,按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各類機構和個人服務於科普產業的技術轉讓等所取得的服務收入,暫免征收所得稅;加大對科普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前抵扣力度;允許科普企業加速研究開發設備的折舊;支持有條件的科普企業設立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

  3.推動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實施。建立健全科普產業的準入制度研究制定落實《科普法》規定的政策措施,細化科普法的相關規定實施辦法,增強執行力,為科普產業的發展提供切實有力的法制保障。開展科普產業準入制度的研究,制定和發佈斛普產業投資指導目錄》,明確鼓勵、允許、限制和禁止投資的科普項目,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和領域,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科普產業。加強科普產品標準體系和科普產業認定、認證制度的研究,儘快建立對科普產業集聚區、重點科普企業、科普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企業、科普產品、科普活動、科普傳媒等的規範的認定製度,並推動制定和實施相關優惠政策,形成與科普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規範有序的市場準人制度。

  4.完善統籌機制。加強組織協調完善科普產業發展統籌機制,加強科普產業發展組織協調,形成科普產業發展的協同推進機制。建議成立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牽頭的科普產業促進中心,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科普產業。對科普產業的發展做出規劃,明確科普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重點、保障措施。建議成立中國科普產業協會,致力於維護科普產業市場秩序,規範科普企業行為,提高科普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能力,提高科普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促進中國科普產業的健康、穩步和可持續發展。

  5.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建議設立科普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政府重點支持方向的科普產品、服務和項目予以扶持。加大對科普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普類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制。為科普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融資創造條件。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普企業改製上市。

  6.採取有力措施拓寬科普服務領域,拉動科普市場需求擴大對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的政府採購範圍,支持和鼓勵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場館等在採購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時,優先採購經過認定的科普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科普服務。鼓勵和支持有創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開拓國際市場。對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業績突出的企業予以獎勵和支持。充分發揮科普組織的網路優勢,培育輻射國內外的科技界、科普界和全社會科普產業營銷網路體系。鼓勵經營性科普設施打破分割,發展新興科普業態,發展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的現代市場營銷系統。

  7.建立健全市場體系,積極推動科普產業優化資源配置選擇全國科普資源富集、科普產業發展基礎好的地區認定一批科普產業集聚區。科學規範地認定一批重點科普企業,鼓勵重點科普企業承擔科普產業的共性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等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推動地方政府對經認定的重大項目,安排資金予以支持。積極整合和盤活存量科普資源,挖掘具有經營價值的科普資源發展科普產業。積極推進科技產業資源轉向經營性科普資源。

  8.加強研究工作,強化科普產業發展的理論支撐應當加強科普產業的科普需求調研,定期發佈科普產業發展報告,適時引導科普產業發展。建立健全科普產業統計制度及統計指標體系,研究制定科普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及時準確地跟蹤監測和分析研究科普產業發展狀況。加強科普產業的理論研究和政策法規研究,多維度地揭示科普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為科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強科普產業發展的實踐研究,總結科普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和發展模式。

  9.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要強化對科普創新和科普創作的知識產權激勵。有效利用知識產權的權利界定機制,分解不同的科普創新、創作主體,界定其權利內容和權利形式,並通過其特殊的權利登記系統,搭建科普資源資料庫和科普知識產權資料庫,以避免科普資源分散、整合集成效率低,以及避免重覆研製、開發和加工等現象。採取有力措施建立科普知識產權許可和利益共用機制,保護科普人才創新、科普創作的合法權益,建立科普知識產權的救濟機制。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科普產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