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教育建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教育建築(Educational Building)

目錄

什麼是教育建築

  教育建築是指人們為了達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興建的教育活動場所。[1]即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小學校、托兒所、幼兒園等。[2]

教育建築發展的歷史進程[3]

  知名學者John P.Eberhard認為,總體而言,教育建築的歷史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農耕階段(1650—1880)、城市化階段(1880—1940)和現代階段(1940年至今),這三個階段是與社會、經濟和政治歷史發展的三個階段緊密聯繫的。就美國來說,自殖民地時期開始起的兩百多年時間里,小規模的、只有一間教室的鄉村學校所擁有的建築,就已經很好地滿足了小規模的農村社群在教育和社會方面的基本需求。當第一批歐洲移民抵達北美大陸的新英格蘭時,他們創建了美國最早的拉丁語法學校和學院。最正式的教育建築出現在當時殖民地時期的學院和大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636年創建的哈佛學院,即今日的哈佛大學,以及1963年創建的威廉和瑪麗學院。在19世紀之前,由各州強制建立起來的公立教育和公立學校系統當時還沒有出現。隨著歷史的車輪進入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開始在美洲大陸上全面興起,給教育建築帶來了新的社會挑戰,在人口聚集的城市中心,對教育有強烈需求的人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滿足規模越來越大的受教育群體的教育需求開始成為教育建築面臨的主要課題,規模巨大、多層的教學樓宇在那個時代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嬰兒潮中出生的一代人帶來的社會挑戰創造了對學校建築前所未有的需求。隨著以杜威教育思想為基本指南的進步教育運動在教育遞送方式上的創新,學校的建築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變得越來越以兒童為中心,越來越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

  與John P.Eberhard的觀點相似,喬治亞大學的教育學者Kenneth Tanner也把教育建築的發展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殖民地階段(1650—1849)、工業革命階段(1850—1949)和信息時代階段(1950年至今)。殖民地時期的特點是,在一個農業社會中,很多人都不重視正規教育。教育活動主要發生在非正式的場合中,比如家庭或教會等,其重點是教孩子做生意或掌握某種謀生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鄉村學校裡面的教育建築通常是只有一間教室的平房,這構成了殖民地時期最典型的教育建築。19世紀中葉,只有一間教室的校舍已經成為鄉村地區最常見的教育建築。因為當時的社群規模通常都很小,因此幾乎所有年齡階段的學習者都在同一所學校接受教育。相應地,一般也只有一位教師主持教學工作,其重點集中在覆述和直接指導上。那個時候的學習都是以死記硬背為基礎的,步調和進度由學習者自己控制,學習的績效取決於學習者個人的發展水平。那些只有一間教室的學校通常只有一些非常簡單的桌椅板凳,學習空間的空氣通透性一般都很差。相似的建築結構在城市地區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為了容納更多的學習者,這些建築通常都包含兩個或更多獨立的教室。隨著城市的發展,為規模更大的學習者群體提供教育的需要變得越來越迫切。為瞭解決這一難題,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育模式——“蘭凱斯特導生系統”(Lancasterian Monitorial System)應運而生,它讓年齡較大的學習者擔任督導員,教授指導年幼的學習者,如此一來,便可以讓一位教育工作者能夠給數百名學習者授課。由此可見,正如丘吉爾所言,起先是我們塑造了建築,後來則是建築塑造了我們。教育建築的不同形式對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乃至整個教育系統的發展範式都有著非常重大而直接的影響。

  隨著配置了大工業生產設備的工廠在美國全面擴張和發展,工業革命就此在北美髮生。大工業生產顯然對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1840年至1880年間在美國興起的普通高中運動就是對這樣一種信念的回應,即主要由家庭成員或者通過學徒制提供的教育已經不能夠滿足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對熟練工人的強烈需求,傳統的教育模式沒有能力讓受教育者為即將在工廠和辦公室裡面的工作做好準備。在這種情況下,包括Henry Barnard和Horate Mann等人在內的教育改革家們認為,公立教育對於國家的經濟成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規模普及公立教育成為一項當政者必須優先考慮的事務。直到19世紀中葉,學校一般由教室和走廊構成,但是到了19世紀末,學校的建築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禮堂和行政辦公樓之類的專門空間場所就被納入了學校的建築藍圖。這些專門的教育設施出現於工業革命的時代潮流之中,一方面體現了現代工業文明的進步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深刻影響,另一方面也表明瞭教育開始受到大工業社會分工方式的衝擊,在教育系統內部,社會分工也日益精細,教育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校園教育建築的發展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19世紀晚期興起的進步教育運動把焦點主要集中於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實踐上,在教育建築上則高度關註如何為學習者創建一個靈活的教育空間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伴隨著微電子技術革命,人類步人了信息時代(1950年至今)的歷史發展新階段。信息時代是這樣一個社會,即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喜歡到處跑,非常欣賞多樣性,試圖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整合在一起,實現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一體化。嬰兒潮中出生的一代人對教育的迫切需要促使了戰後一大批新學校的出現,這些新的學校通常都是以儘可能快速和廉價的方式建起來的,結果導致了學校建築物的質量比較低,給學校教育活動造成了負面影響。從19世紀50年代一直到19世紀70年代初,開放課堂一直都非常流行,團隊工作和團隊教學受到了大力鼓勵,但是教室設計卻沒有伴隨教學方式所發生的這些變化產生相應革新,結果導致教師抱怨不斷,教育改革的效果也不佳。由此也可以看出,教育建築對教育實踐的重要影響可謂是非同一般。在19世紀60年代,教育界出現了這樣一種批評的聲音,那就是公立學校沒有充分地解決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學習者對教育的需求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學校,比如可以自由入讀的學校和街道自由院校。很多人認為,這場運動對後來很多其他的教育改革造成了深刻影響,其中包括特許學校的出現及其大規模發展,學工一體化的探索以及最近又重新興起的家庭教育等。隨著政府機構試圖利用納稅人的錢建立為社會公眾共同使用的基礎設施,社區學校的概念如今已經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社區學校的建設,這樣一來,當地社區學習者的教育需求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信息時代,電腦已經成為學習者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必需品。我們可以觀察到,電腦現在已經遍佈校園的每一個地方,無線網路掌上電腦技術的普及讓每一個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學習。這種新的教育範式的崛起必然會對學校校園裡的教育建築產生新的影響。

  縱觀整個美國教育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教育改革家們變革教育現實的努力通常都會遭到強力的抵制和反對,他們提出的教育理論也往往是面臨著一片質疑和批評的聲音,在教育實踐中的推廣和應用則更為艱難和曲折。即使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被接受和採用,也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讓學校的物理環境做出相應改變,以適應學校在教學上的改變。從這一視角來看,既有的教育改革之所以要麼舉步維艱,要麼半途而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儘管教育的思想、理論變化了,但是相應的物理空間即教育建築營造的教育和學習環境卻並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這樣一來,就會使新教育的推行非常困難,而且效果也大打折扣。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任何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須高度重視學習空間環境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只有最基本的物理環境改變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夠得以貫徹實施。步入21世紀之後,教育發展的時代潮流對教育建築的設計與規劃提出了新要求。

  Kenneth R.Stevenson認為,以下十二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對教育建築和設施的規劃建設提出了新路向。第一.自主擇校和教育公平重新成為教育建築規劃和建設的指導原則。第二,小而精的教育建築取代了對規模龐大之校舍的追求。第三,削減班級規模對教育建築提出了新要求。第四,信息技術成為教育建築設計和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第五,教育目標和教育使命的改變要求教育建築隨著改變。第六,教育對個性和個體差異的尊重和強調要求教室必須能夠進行重裝和再組合。第七,終身學習理念的興起要求教育建築必須把學校打造成一個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開放的學習型場所。第八,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讓紙張在教育設施中銳減。第九,學制的改變要求教育建築也必須做出相應的革新。第十,對特殊教育的關註讓教育建築更加註重殘障人士對教育設施的特殊需求。第十一,早期教育的興起讓針對幼兒的教育建設和設施獲得了長足發展。最後,家庭教育正在讓教育建築和設施發生靜悄悄的變化。這些都應該成為21世紀教育設施設計、規劃和建設必須考慮的基本背景。

  教育建築是育人的環境空間,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誌。因此,教育建築的功能首先應滿足以學習者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與學、各種活動、師生間及學習者間的相互交流、師生生活、社會終身教育等的物質需要;其次,就是建築師賦予校園環境的人文性、藝術性,並使其具有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給師生以精神營養和潛移默化的熏陶;其三,要具有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功能,以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高校是思想的市場,為了創造學術自由以及交流和發展思想的機會,必須提供便於師生交流和思辨的活動場所,而不同規模和形式的學習區就是維持這種知識傳授最重要的實體結構。在數字化學習共用空間中,通過把學習和工作環境結合在一起,我們所創造的空間便具備了人文的親和性,更加具有轉換的便利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張曉燕,李春青主編.建築學專業課程設計指導.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11.
  2. 劉雲月,馬純傑主編.建築經濟.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07.
  3. 張建軍,廉蓮主編.第二章多學科視野中的數字化學習共用空間數字化學習共用空間概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0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y桑,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教育建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