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制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工資制度(Wage System)
目錄 |
工資制度是指與工資決定和工資分配相關的一系列原則、標準和方法。它包括工資原則、工資水平、工資形式、工資等級、工資標準、工資發放等內容。
工資制度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
(1)根據其特征不同可分為工資等級制度、工資升級制度、工資定級制度。
(3)根據其對象不同可分為機關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企業單位工資制度等。
(4)根據其特點不同分為績效工資制度、能力工資制度、資歷工資制度、崗位工資制度和結構工資制度。
在現實中,不同組織可有不同的工資制度。但不論組織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工資制度,都必須遵循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1)按勞取酬原則
(2)同工同酬原則
(3)外部平衡原則
(4)合法保障原則
(1)組織付酬原則與政策的制定。
(2)工作分析。
(3)工作評價。
(4)工資結構設計。
(5)工資狀況調查及數據收集。
(6)工資分級與定薪。
(7)工資制度的執行控制與調整。
(1)工作評價的方法
工作評價是工資制度設計的關鍵步驟。工作評價的結果,將產生表明各項工作的勞動價值或重要性的順序、等級、分數或象徵性的貨幣值。常見的工作評價方法有五種。即經驗排序法、因素綜合分類法、因素比較法、因素評分法和市場定位法。
(2)工資結構線的確定方法
經過工作評價後,我們為組織內部各項工作確定了一個表示其勞動價值或重要性大小的工作評價值。這個工作評價值可以是順序、等級,也可以是分數或象徵性的貨幣值。接下來的工作是,要為這些工作評價值確定一個對應的工資值。也就是說,要把這些工作評價值轉換為實際的工資值。在理論上表現為,決定工資結構線的形狀,包括斜率、截距等。
(3)工資分級方法
工資分級的典型辦法是,把那些通過工作評價而獲得相近的勞動價值或重要性的工作,歸併到同一等級,形成一個工資等級系列。儘管這些工作的勞動價值或重要性並不絕對相等,但因差別不大,因此對它們加以歸併組合,可以大大簡化操作,便於管理。等級劃分的區間寬窄及等級數多少的確定,取決於工資結構線的斜率、工作總數的多少,以及企業的薪酬政策和晉升政策等因素。總的原則是,等級的數目不能少到相對價值相差甚大的工作都處於同一等級而無區別,也不能多到價值稍有不同便處於不同等級而需作區別的程度。這是因為級數太少,難以晉升,不利士氣,而級數太多則晉升過多,刺激不強,不利於管理。現實中,企業的工資等級系列一般在10-15級之間。
我國現行的工資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內容:
1、工資等級制度。
指根據工作的複雜程度、繁重程度、風險程度、精確程度等因素將各類工作進行等級劃分並規定相應工資標準的一種工資制度,是其它工資制度的基礎,也稱基本工資制度。其主要特點是從勞動質量方面來反映勞動差別。
2、工資調整制度。
工資調整制度是工資等級制度的補充。其主要內容有考核升級、自動增加工資、考核定級、提高工資標準等。使工資制度在變動中趨向平衡和合理。
3、工資支付制度。
指計算支付職工工資的有關原則,標準和具體立法的一種制度。主要包括支付原則、各類人員的工資待遇和特殊情況下的工資處理的等內容。
4、工資基金管理制度。
工資基金指用人單位從其經營或者利潤中提取的用於職工工資的那部分基金。通常所說的工資基金管理指國家規定一系列的工資基金審批程式和監督措施,地各單位工資基金的使用進行監督、審計等行政管理活動。我國現階段企業執行的基本工資制度主要有等級工資制、崗位工資制、結構工資制、崗位技能工資制等。
我國工資制度是國家依據按勞分配原則所制定的勞動報酬制度,體現個人消費品的分配關係和分配原則。
我國以等級工資製為基礎,採取計件工資、計時工資和工資加獎勵、津貼等工資形式。工資制度要隨著生產設備、工藝過程、勞動組織、勞動條件的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和改革。
工資制度是為了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計量勞動者勞動消耗和計算勞動報酬而建立的準則和方法。根據其特征可分為工資等級制度、工資升級制度、工資定級制度;根據其地位可分為基本工資制度、輔助工資制度;根據其對象可分為政府機關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和企業單位工資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