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媒介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媒介化(Mediatization)

目錄

什麼是媒介化

  媒介化是一個理論概括,指多種形態的媒介和信息技術得以應用,構成了當下公共生活的基礎設施;也是因果關係的概括即媒介技術的邏輯已經並正繼續改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傳播形態、傳播倫理,以及傳播發生和形成的關係。如同英國社會學家湯普森(JohnB.Thompson)所分析的,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內容及這兩個範疇的邊界都在媒介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不斷被重構。

  “媒介化”作為概念術語,最早出現在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學術研究中。

媒介化的具體表現

  媒介化是指這樣一種歷史情境:即媒介不僅是自立的社會機構,而且還深入到其他社會機構的運作中。媒介在制度化和技術化的過程中通過傳播行動產生了塑造力,進而成為媒介化過程的一部分。這一過程既反映了媒介和傳播的變化,也反映了文化與社會的變遷。由於媒介技術的不斷更新及其在各個領域的滲透,社會、文化、媒介和政治不再是獨立的子系統,而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

  舒爾茨將媒介化進一步具體化、過程化,認為它是一個延伸、替代、融合和接納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帶來傳播媒介和社會的變化。其中,延伸是指媒介技術延伸了人類溝通和傳播的界限,人們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接受信息,並產生延時互動。

  替代則是說媒介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了社會行動以及社會機構,且因此改變了這些行動或者機構的原貌和特質。例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問政平臺、政府網站、政務微博和微信為民眾開拓了參政議政的渠道。同時,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應對新的傳播格局挑戰,開通了官方微博和政務微信公眾號,主動向網民推送信息,以便能夠與民眾更好地互動和溝通。這意味著傳統社會組織的運轉機制發生了式微,代表民間利益的社會行動也試圖從媒介空間中尋找合法性。

  融合則是說媒介行動與非媒介行動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媒介滲透到了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專業化領域之中。例如,因為互聯網技術的擴散和滲透,人們的出行除了依靠交通工具,還通過手機進行導航或叫車。

  而接納則是經過了一個調試的過程之後,人們更加願意遷就媒介形式,因為媒介存在導致了社會的改變,各種不同專業領域裡面的組織或者個人必須依照媒介操作信息的方式進行互動。如今大部分人在互聯網上自發生成的信息交流實踐,其實都順應了網路媒介系統的特性。

媒介化的相關內容[1]

  1.媒介化表徵

  媒介化的表徵是落實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的,它是形成媒介化社會的基礎,也是媒介化社會不同階段的指示器。從經驗層面的分析來看,可在一定程度上以操作化指標來表述某個具體領域中的媒介化表徵。例如有學者提出一套媒體內容中象徵性政治指數來衡量政治媒介化,但僅僅以某些量化的指標來界定“媒介化”或者“媒介化社會”是有局限的,一是在某種程度上是把媒介化當作既定事實來呈現,二是如果缺乏整體觀的指導和分析聯結,即容易將巨集觀的系統問題零碎分化為對單個現象的孤立描述。

  2.媒介化社會

  從信息來源、權力機構、媒介內容生產和媒介邏輯等四個維度來描述媒介化社會,將其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媒介成為最重要的信息和溝通渠道;第二個階段是媒介邏輯得到重視,媒介的獨立性增強,新聞的專業主義開始增強;第三個階段是媒介成為具有爭議性的信息和溝通渠道,各種社會單元來適應媒介的不同規律;最後一個是採納階段,把某種媒介邏輯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並融入到各種生活方式中去。他認為就從媒介化的角度來講,發達國家處於第三個階段,而中國仍處於第二個階段。

媒介化在網路社會中的應用[1]

  媒介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信息傳遞導致了時空變化,快速的信息傳播剋服了空間的局限,同時對人們傳播的空間和該空間下的傳播方式產生了影響,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全球化空間已經產生了媒介化趨勢,全球化空間的聯結無法忽略互聯網的存在,媒介邏輯和網路化邏輯占據了空間的核心位置。理解全球化空間的媒介化這一巨集大的變遷,需要從探究日常傳播活動與空間實踐的新面向入手。

  1. 日常生活中媒介的遍在性與多重空間的套疊和分離

  從報紙到廣播再到電視媒體時代,傳播介質在不斷變化,每一次技術革新都證明介質的特征與介質侵入生活的程度息息相關。當介質與人的勾連越無縫、越徹底的時候,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之間的界限也就消失得越迅速。以電視為例,電視對日常生活的滲透並不會造成實體的物理空間、想像的心靈空間以及關係建構的社會空間這三者的絕對分離,三種空間統一的可能性很大。相對於紙質媒介,以電視為代表的電子媒介超越了限於時間向度上的信息內容傳遞而有了空間生產的意味,但是,這種空間生產本質上是複製性的,是現實空間的複製和再現的位移,且在同一時點上藉由電視所呈現出來的空間是單一的,不具有多元性。

  而在互聯網連接的網路社會,媒介介質有了新特征,比如更加擬人化、運作模式去組織化等。大多數時候,人們處於異質的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中,卻又在網路空間相遇。互聯網技術將網路與個人勾連起來,人們通過處於不同位置的不同電腦接入,分享、討論同樣的網頁信息。而以微信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其使用則全面貫穿於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超越了類似於以往媒介的功能性信息接收、查閱和回應,基於各種關係節點的聯結和互動而建構起打破多種邊界的中介化場域,處於不同物理空間的使用者因此而有了空間面向上的群體存在感。網路空間混合、雜糅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信息,在這個空間中進行的交流與互動,同樣亦構築了物理空間、心靈空間和社會空間。這意味著,網路可以使得三種不同的空間套疊,但是空間統一的可能性卻低於傳統媒體時代,因為這種空間的套疊也往往同時意味著分離,此空間的在場也可能同時意味著彼空間的不在場。即使是同一微信使用者,身處某一物理空間,在同一時點上可以藉由微信實現基於關係聯結的多重心靈空間和社會空間的在場,並且這種空間並非現實空間的複製,而是基於日常生活實踐的重組和再生產。

  媒介邏輯並不是天然嵌入在系統的社會模式之中的,而是媒介格式和視角向其他生活領域滲透的結果。當社會越來越倚重媒介及其邏輯,媒介的力量會顯得越來越大。因為媒介的“符號權力”和“符號資源”有著建構現實的力量,具有影響人們的所為以及人們描繪事情的能力。因此,媒介邏輯其實暗含著權力的博弈。正是通過“媒介化”聚集並擁有了權力,權力通過媒介邏輯在社會和文化活動中滲透。這一權力的實現與政府組織、教育機構、宗教傳播、家庭關係等領域的媒介化密不可分。

  2. 由媒介邏輯向網路化邏輯的延伸

  在網路社會中,以互聯網發展為代表整個媒介生態環境已發生了重構性的變革,在此環境之下媒介邏輯變得複雜多樣。以獨立的媒介發展脈絡來看,媒介因為技術基礎的不同而存在媒介邏輯的差異。而貫穿其中的總體共同邏輯則是媒介的中介性,所有的信息連接和流動都必須通過技術節點,這些節點有些是物理的媒介形式,有些是具有能動性的機構。另一方面,傳統的媒介邏輯得以承繼依托的是停留在媒體組織操作和運轉層面上的各種語法和原則。媒介化理論中,媒介邏輯在中層和微觀層面上的涵義之一是傳統媒體組織怎麼包裝好報道材料,如何吸引受眾、如何獲得註意力,以使所要傳遞的信息內容更好地為受眾所接收和接受。

  網路社會,媒介邏輯已經超越了媒介組織的層面,因為互聯網是一種激活個人元素的“高維媒體”,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傳播力量被激活。因而在社會其他領域按照媒介語法的規則運行這點上,網路化邏輯在媒介邏輯的基礎上有了延伸,具體體現在更加個人化、自由化、註重聯結等方面。網路化邏輯中最關鍵的是“聯結”思想。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媒介,更本質的意義還在於它是一種重構世界的結構性力量。網路社會中的聯結不僅僅是人與介質的聯結,還包括透過介質與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的勾連。

  在這樣一種新的傳播生態環境下,網路化邏輯發生了目標轉移。從傳播的角度看,以往媒介邏輯的背後是試圖取得較好的傳播策略和效果,重在傳播內容的表達和傳遞,因而本質上是一種以時間面向為主導、以傳播效果為目標的單向技術邏輯;而網路化邏輯的目標已不再止於獲得受眾,而是幫助用戶實現空間意義上關係的並置和聯結,以及用戶被網羅其中的主動需求,因此,網路化邏輯在很大意義上是基於日常生活的以空間面向為主導的多元實踐邏輯。網路技術帶來的便利已經滲透進了生活和工作,改變了大部分人思維模式和認知方式。但是互聯網在聯結的同時也有斷裂,聯結了這個空間,也阻斷了另一個空間的溝通。例如,過度沉迷於網路空間的互動,可能會造成現實交往障礙,因此有部分人試圖切斷部分聯結,例如用戶選擇停用微信朋友圈的情況就是例證。

  雖然對於“互聯網+”的詮釋眾說紛紜,但其邏輯背後的實質卻都是“用戶”二字。“互聯網+”的內涵是如何激活用戶互動,如何將網路化的用戶互動關係與媒介聯結起來,從而構建出各種生活實踐空間,包括新聞生產和消費空間。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互聯網定義為一種物物、物人、物與信息之間互動的中介設備。互聯網的發展變化不僅是技術的更新,更是一種將媒介去介質化的綜合認識和思維過程。

  3. 超越技術邏輯的媒介化社會空間轉型

  基於Web2.0技術的社會化媒體在日常生活中將空間問題放大,由此引發從空間視角來重新審視傳統理論的媒介化問題的學理需求。從空間實踐的視角出發,可以浸入社會化媒體語境下的生產實踐,從而帶來一種可能的學術視角和理論框架。學界已經達成普遍共識,即空間已經超越了幾何學與傳統地理學的自然概念,它是一個社會關係重組再生產過程,是一個具有生成性的、社會秩序實踐性的建構過程,是一個具有行動能力的活的實踐空間。媒介化背景下的社會空間則是基於媒介積極地構築和營造日常生活的合理性空間和正當性。

  媒介化的社會空間體系因為信息聯結的網路化而產生了變化。網路社會錶面上是媒介技術延伸的結果,其實質卻是社會互動關係的投射。一方面因為媒介化過程中媒介滲透和媒介邏輯的作用,使得網路社會的物理空間、心靈空間和社會空間都發生了位移和融合;另一方面,在由社會互動關係而形成的流動空間中,技術支持決定了網路社會中的物理空間,網路核心信息節點影響了心靈空間的結構,而互聯網的參與性和包容性弱化了與社會空間的界限。空間形塑社會互動亦為社會互動所再生產,聯結空間與社會的是人的社會實踐。所謂的 “媒介化社會”把穿越空間的想象力推演到極致,人類在拓展了的、再造了的空間中展開包括傳播活動在內的社會生活,傳播與空間二者經由人類交往實踐呈現出一種互相建構的關係。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媒介化社會表現出與以往有所不同的特征,如社會的移動性、空間的流動性和多元套疊性、以及移動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空間再生產方面的強化作用等。因此,把傳播活動與其所嵌入的及其所生產的特定空間情境結合起來,可以超越用技術邏輯來分析傳播媒介

相關條目

中介化

參考文獻

  1. 1.0 1.1 周翔,李鎵.網路社會中的“媒介化”問題:理論、實踐與展望[J].國際新聞界,201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媒介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