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生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國防生產是指製造軍品的活動,主要包括武器裝備和各種軍需物資。軍民通用品在生產行業、技術指標、效用等方面沒有特殊要求,與民品基本沒有區別,完全可以通過交換而進入國防消費,這類產品的生產在理論上不屬於國防生產的範疇。國防生產是社會生產中的一個特殊部分,它既不製造用於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也不製造用於生活消費的消費資料,而是用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消費,所以,國防生產與民品生產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規律。
國防生產是國防經濟活動的環節之一,這一地位決定了國防生產必須依賴其他環節的配合,必須具備一定的外部條件。由於國防生產既不生產生產資料,也不生產個人消費資料,它所需要的物質資料從價值形式上看是社會對剩餘價值的扣除,從實物形式上看分別來源於社會生產的兩個部類,即國防生產所需要的原料、材料、機器等生產資料來源於第一部類,國防領域人員的消費資料來源於第二部類,這就形成了社會生產的一個特殊部門,它與社會再生產過程的聯繫是一種單向流通過程。從國防生產與社會生產的聯繫可以看出,國防生產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條件才能展開。
1.物質條件
國防生產的首要前提是具備一定的物質資料,其中包括生產需要的生產資料,即機器、設備、原料和輔助材料等,也包括勞動者的生活資料。在物質資料中,戰略資源尤為重要。為了使國防生產能夠正常地、不間斷地進行,就必須保證物質資料不間斷地供應。從這種過程的特點可以看出:
(1)國防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來源於社會中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它是建立在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的,即第一部類的總產品除了本部類和第二部類的需要外,才能用於國防生產。如果由於戰爭的因素要擴大國防生產,而第一部類的生產部門沒有更多的剩餘產品,就會壓縮其他生產部門的規模。
(2)國防生產所需的生活資料來源於社會中生產生活資料的部門,如果第二部類的產品除本部類和第一部類的需求外,沒有更多的剩餘產品供國防消費,在這種情況下,要麼縮小社會再生產的規模,要麼縮小國防生產的規模,二者必居其一。
(3)國防生產中勞動力甚至整個國防人力,也是由社會經濟部門所提供的剩餘產品量決定的。在不能維持自身生活需要或者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剩餘產品的情況下,勞動力是不可能從社會經濟部門轉移到國防部門的,否則既影響社會生產的發展,也會使國防部門的人員缺乏必需的生活資料。我國人口眾多,但國防人力卻由於勞動生產率較低而受到較大限制。如果無視這種限制,既會影響社會再生產的進行,也會造成武器裝備與軍事人員的有機構成不平衡。國防生產與社會再生產的這種客觀比例關係,是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以及戰爭經濟動員的理論依據之一。
2.科學技術條件
國防工業始終是處於技術前沿的部門,特別是在現代條件下,國防工業是高技術運用最廣泛的部門。這個領域集中了國內第一流的科技專家、技術工人、先進的勞動工具及其他優越的生產條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是由於國防生產和軍品使用價值的特殊性以及安全需要先於其他需要決定的。可以說,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就沒有國防生產和現代化的武器裝備。
3.資金條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資金是生產的起點。國防生產也具有這種特點,國防投資是國防生產的重要前提。民品生產者可以通過商品交換取得資金,但國防生產就不同了,國家和軍隊是軍品的惟一消費者,國家財政撥款是國防生產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這種撥款不管是採取直接方式(國家直接撥給國防生產企業),還是採取間接方式(國家撥款購買軍品而使國防生產企業得到補償),其實質是一樣的。從長期看,軍品價值的實現同國防撥款的數額在量上是相等的。此外,信貸、發行債券、國防企業從事民品生產的積累等,也是國防生產資金的來源,這些來源對國防生產具有很大作用。但值得指出的是,從這些渠道取得的資金都必須從國防撥款中得到補償(對外軍火貿易除外),因為軍品只能由國家和軍隊購買,國家和軍隊購買軍品的貨幣只能是財政撥款。
第一,國防需求是國防生產的直接動力。國防生產的結果是軍品,軍品主要用於滿足軍事和戰爭活動的物質需求,在社會的一定歷史階段,戰爭與和平交替發展,軍事需求量在戰時與平時相差很大,它不具有不斷增長的趨勢,而具有不平衡、跳躍性的特點。和平時期需求量相對較小,甚至萎縮,而戰時需要急劇擴大。因此,國防生產規模、產品數量和結構也不得不隨戰爭因素的變化而呈現出擴大一縮小一擴大一縮小的運動規律。
第二,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國防生產勞動仍然具有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和創造價值的勞動的統一。價值規律、利潤等經濟範疇在國防生產中必然具有重大意義。但由於社會經濟關係的性質不同,社會主義國防生產與資本主義國防生產具有不同的性質。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國防生產勞動是為軍火資本家的勞動,它所形成的價值仍然反映了雇佣勞動的關係,從根本上反映了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由於生產資料公有制,國防生產勞動是為社會成員共同安全利益而進行的生產性活動,是勞動者為自己的勞動。雖然這個領域也通行著商品貨幣關係,軍品也採取商品的形式,但這是國防生產的勞動者為取得生活資料而同其他勞動者進行交換的一種必然形式。國防企業的勞動者都有著自己的經濟利益,但這種各自的利益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防企業和勞動者的經濟利益,是促進國防生產發展的一種內在推動力。
第三,由於國防產品的特殊使用價值和特殊消費形式。國家對國防生產的控制職能表現得尤為強烈。在資本主義國家,國防生產一般由國家壟斷,主要表現在:在生產過程開始,軍品的數量、品種、生產速度等都由國家提出;生產過程結束後,成品均由國家購買,軍品出口也由國家嚴格控制。在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控制的範圍更廣,深入到了生產過程之中。國防生產的這種特點和機制,使國防生產的計劃性相對其他部門表現得更為明顯。
國防生產對於國家安全和戰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此.恩格斯有一著名論斷:暴力的勝利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武器的生產以整個生產為基礎。
國防生產的生產成果是軍品。軍品是供軍事消費的產品,是軍事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軍品軍事活動就不具備基本前提。國防生產是軍品的基本來源,軍品貿易只能作為一種補充。在和平時期,國防生產可以滿足軍隊訓練對各種武器裝備器材以及軍事人員生活的需要,加強武器裝備的技術改造和更新換代,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保持一定的生產規模應付局部戰爭的發生;在戰爭時期,滿足全民和軍隊動員對武器裝備的追加需要,隨著戰爭的進展,為軍隊源源不斷地輸送武器裝備和各種物資。國防生產不管在平時還是在戰時,對於軍事行動都具有重大制約作用。歷史和現實的事實表明,沒有強大的國防生產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強大的軍事實力。有的國家大量購買西方的現代化武器裝備,看起來軍事力量很強,但卻缺乏堅實的生產基礎,極容易受外國的製裁。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現代戰爭的情形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武器裝備的改進,戰爭的物資消耗量有很大增長,物資消耗結構更加複雜,這對國防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寧曾指出:現代戰爭中經濟組織更具有決定意義。這種經濟組織的核心和重點就是國防生產組織。
國防生產除產出軍品外,在巨集觀經濟中還具有多重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具有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原因在於,國防生產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同社會生產存在著爭奪生產要素的矛盾;新技術發明一旦運用於軍事領域或被鎖進軍用保險柜,為了國家安全利益和保持軍事優勢,很難或者相當短時間內不能用於社會生產部門,不能轉化為民用生產力。另一方面,國防生產對社會經濟又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國防企業不但可以生產軍品,也可以生產技術相近或用途相近的民品,國防經濟部門是民品生產的一支重要力量;國防生產技術一般比較先進,如果適時向民用經濟部門轉移,就可以大大促進民用技術的發展和民品的更新;國防生產在一定時期可以創造多方面的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帶頭部門,還可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對於解決失業和社會穩定問題有一定的作用。
- 劉義昌著,國防經濟學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