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掛名股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名义股东)

目錄

什麼是掛名股東

  所謂掛名股東,是指一方與他方約定,同意僅以其名義參加設立公司,實際上並不出資,公司註冊資本均由他方投入,該不出資一方即為掛名股東。掛名股東也叫名義股東,有時還叫人頭股東,通常的表現是實際出資人,邀請若幹人同意出借他的姓名或者名稱,作為公司的股東,實際上不履行出資的義務,出資的義務由實際出資人去履行,公司的管理也不參與;但是個別情況下則表現為由名義股東出來參與公司的管理,但是要把其分到的股息紅利,轉給實際出資人,有的實際出資人甚至連名義股東都不是,而是在幕後指揮,這樣就非常容易產生實際出資人和名義出資人之間的衝突。

掛名股東的特征

  1、掛名股東在形式上具備了作為公司股東的所有要件,不僅在公司章程中、在公司的工商登記材料中,而且在公司股東名冊中均反映為股東;

  2、掛名股東名下資金屬實際出資人所有,它既沒有實際出資,也沒有以欺詐或欺騙手段出資;3、掛名股東名下的資金是實際出資人為規避法律而投入的。

掛名股東的表現形式

  1、被借名而掛名的股東

  根據實際出資人借名的不同原因分為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實際出資人為規避法律,由於自已的身份受到有關法規、政策的限制不宜公開,而借用他人身份設立公司。如在《公司法》修訂前的實質一人公司卻登記為兩人或兩人以上股東的大多屬此種情況;

  二是實際出資人出於其他原因不願公開身份而借用他人名義開設公司。在實踐中,被借名者大多是親屬、朋友或者在管理、產權等方面有關聯關係的自然人與法人單位

  2、約定掛名的股東

  這種形式大都出現在股權轉讓過程中,為規避稅收、規避對股東人數的限制及其他法律規定等不同原因,約定在股權轉讓後不辦理工商登記,從而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記材料及股東名冊上轉讓方成了掛名股東。而受讓方雖不具備股東資格的形式要件,但卻具備參與公司治理、收取資本收益股東資格的實質要件。

掛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1、被借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如果有證據證明經登記註冊的股東僅僅是被別人借名而掛名,並未參與公司的治理,未享有過真正的股東權利,也未履行過股東義務,那麼法律不會保護其作為“股東”而應享有的權利。因為對公司履行出資義務是享有股東權利的基礎,而並未實際出資的掛名股東,則不會享有基於出資而享有的公司知情權、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轉讓出資權、收益權等股東權利。相反,在公司資不抵債時,因為其股東身份已向社會公示,實際出資人與掛名股東之間的這種私下借名行為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所以掛名股東不但不會享有股東的權利,卻存在在其出資範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風險

  2、約定掛名的法律責任

  因為約定掛名的形式主要體現在股權轉讓的法律行為中,所以因約定掛名而在實務中發生的糾紛則往往涉及到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對於股權轉讓後未進行登記而是否影響股東資格的取得,筆者認為應根據在股權轉讓後當事人的行為狀況來確定,不能簡單肯定或否定。但一般認為在各種要件具備的前提下,僅僅未進行工商變更登記,應當肯定其股東資格。根據我國《合同法》及其解釋的立法精神,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登記後生效的,才依此認定合同的效力,比如《擔保法》中關於抵押權生效的規定。否則適用當事人合意成立即合同自由原則,只要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或者符合《合同法》第37條規定的情形,合同即為成立。因此,股權轉讓協議成立的要件應當是當事人合意,與合同是否經過工商登記沒有直接關係。工商登記是國家對法人進行行政管理的一種方式,是社會公信力的具體體現,這種證權性登記僅旨在向社會宣示股東資格的證權功能,起到對抗第三人的錶面證據功能,而不具有設權性功能。所以,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前提下,法律同樣不會保護約定掛名股東的股東權利,而已履行受讓對價義務,實際享有股東權利並履行股東義務的受讓方其股東資格則應受到法律保護。

掛名股東的股東資格

  存在掛名股東的公司中股東資格的確認

  1.不論是否實際出資人,凡是通過股東名冊或者工商登記證明自己股東資格的股東,就應被推定為公司合法股東,和其他股東一樣,依法享有股東權益,有權在公司贏利時分取紅利。同時,也應該履行出資的義務,承擔公司經營的風險,至於名義股東和實際股東之間的借款關係,那是另外一個法律關係,通過另外一個訴訟去解決。

  2、為了規避法律而掛名。此種情況分兩種情況來分,如果內部股東發生矛盾,則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否認股東資格的存在。如果公司與外部發生矛盾,如債權人追債等,這種情況則承認掛名股東的資格。同時,由掛名股東和隱名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3、當除掛名股東以外的實際股東人數為兩人以上時,掛名股東多是為了某個隱名投資人的利益而設立,如隱名投資人為不得經商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此時為了遏制惡意規避法律的行為,應當否認掛名股東的股東資格進而切斷隱名投資人獲得不法收益的通道,但隨之產生的三方面問題也需要解決:一是隱名投資人已經獲得的收益如何處理?二是隱名投資人的投資能否收回以及如何收回?三是公司債務如何承擔?對於隱名投資人已經獲得的收益,由於屬於非法所得,因此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應當收歸國有,這一點比較簡單;對於隱名投資人已經投入到公司中的資本,因與所得的收益相對,因此應當允許其收回,但收回的方式應當以不影響公司的存續為基本前提。

  掛名股東股東資格的取得

  股東資格的取得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實質條件如有取得股東資格的真實意思表示、實際履行出資義務等,形式要件如在股東名冊上進行了記載、在工商登記簿上進行了登記等,因此從理論上說,任何實質要件或形式要件的欠缺都會導致股東資格的無法取得。所以,只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有文件證明(諸如註冊會計師出具的驗資報告)掛名股東出了資;第二,股東名冊或者工商登記證明上有掛名股東的名字,則不管事實上該掛名股東是否出資,就應該推定為該掛名股東已經實際出資並確認該掛名股東具有公司的股東資格。

  出資不到位的掛名股東資格

  公司股東含掛名股東出資不到位,所設公司否定法人資格,股東以及掛名股東對社會和債權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Zfj3000,Dan,Yixi,Vulture,鲈鱼,KAER,Gaoshan2013.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掛名股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