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 社交本地移動)
目錄 |
SoLoMo是形容三種概念混合的產物,即: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動的),連起來就是SoLoMo,社交本地移動,即社交加本地化加移動,它代表著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
2011年2月,IT風險投資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第一次提出這個概念“SoLoMo”。他把最熱的三個關鍵詞整合到了一起,隨後,SoLoMo概念風靡全球,被一致認為是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更早之前,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師瑪麗·米克(Mary Meeker)就預言,移動互聯網將於5年內超過桌面互聯網。人們用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時間顯著上升,與此相伴,“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於用戶當時位置的服務將會呈蒸蒸日上之勢。
如果說把社交、本地化與移動這三者單獨作為個體來看,其衍生出來的產品應該早已為人所熟知。“Social”即是以Facebook、renren以及新浪微博等為代表的社交類網站;“Local”意味著在採用iOS系統以及採用Android系統等智能手機中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應用,其代表即是Foursquare、街旁等;“Mobile”是隨著3G乃至4G網路發展越來越融入人們生活的移動互聯網。當這三者聯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它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呢?
1.更加社會化(Socialization)
如果說常見的SNS網站是由分散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關係相對於鬆散的用戶群體所構成,那麼SoLoMo無疑是提煉出了同一地區經常能夠見面的細分群體。可以說,這一群體的線下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在社交網站上交流溝通的時間、空間方向的延伸。SoLoMo更加緊密的社會化交流溝通是贏得更多潛在顧客的有效方法,這一點上無疑比它的先輩SNS社交網路更富有魅力。
2.更加本地化(Localization)
近年來LBS已經被廣泛使用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就像有的網民總結的那樣??朋友聚會,可以用大眾點評網的應用搜索附近數百米內評價口味星級最高的餐館;可以用Google地圖尋找最便捷的行車路線;在街旁網簽到分享與友人大快朵頤的照片;發一條新浪微博並添上自己所在的位置;高德導航可以輕鬆取代車載GPS,迅速指向下一個玩樂的目的地。可以說LBS是SoLoMo的雛形,為今後服務向本地化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3.更加移動化(Mobilization)
高德納咨詢公司《2001-2013年全球預測分析:移動設備》指出,到2013年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其中高級智能手機,也就是規格和功能經過一系列優化後能夠全面支持數據的使用、擁有更大的顯示屏、更強大的處理器以及更多的嵌入式存儲器的智能手機將會占據更大的比重。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都將成為無線互聯網終端的使用者,成為品牌潛在客戶。雖然人們登陸互聯網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但是實質上卻擴大了與其接觸的時間面。移動無疑是SoLoMo概念的核心,它體現了從靜止到移動、從桌面到手持終端、從單一到多元化的轉變;它依托智能手機為載體,改變了人們桌面時代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互聯網新時代的變革。
從Facebook到QQ這樣的"So"已經無處不在;而"Lo"則代表著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為基礎的各種定位和簽到,它是Foursquare或者街旁,也包括Facebook Places和人人報到;"Mo"則是拜智能手機帶來的各種移動互聯網應用。那麼,三者如何關聯到一起?
1.三者合一,產品先行
Social毫無疑問是當下乃至未來的潮流,而"Lo"和"Mo"則更多的是建立在Social的大平臺下獲得快速的發展。國內以人人網為例,其月度覆蓋用戶過億,而每天有30%的用戶是通過手機訪問(人人網)。在如此之大的用戶量面前,各大手機品牌爭相內置手機人人客戶端,廣告宣傳中間也無處不談"社交"二字。手機人人網也成為最熱門移動社交應用的佼佼者。2010年11月,基於手機人人網的"人人報到"LBS產品一經推出,數據量就突飛猛進,人人網也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LBS服務提供商。
2.不僅僅是報到,"關係"才是核心
再回到用戶的層面,他們為什麼要在報到?除了利益驅動,更多的是一種社交方式。當然這種方式存在風險,畢竟位置信息的隱私性較高。作為以真實關係為基礎的SoLoMo產品,人人報到有著其他LBS服務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用戶更加願意與真實生活中的朋友分享他們在哪,正在做什麼,或者分享身邊的商業活動;而同樣因為是真實朋友的分享,這些內容往往更能被信任。所以相比其他LBS產品,人人報到融合了人人網用戶的真實社交關係,使得報到行為不僅僅是單純的地理位置標註,而且促進了好友之間以地點為契機的交流。同時手機人人用戶還可以分享帶地理位置的狀態和照片,可以說,"位置"已經融入了人人網最核心的社交產品之中。
3.商業演繹更精彩
市場人永遠是最敏銳的,他們也很快意識到SoLoMo趨勢之下對於營銷的挑戰;已有的一些商業演繹更加將SoLoMo變成現實。清華大學總裁班特聘網路營銷專家分享:無法說清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對於社會化網路和移動化網路來說更是如此,說社交化促成了移動化沒錯,說移動化促成了社交化也沒錯,手機擴大了實現本地化、社交化的需求的渠道,實際上,solomo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他早已深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隨著新技術的開發和新趨勢的出現,需求也會隨之改變,作為三者融合的新形式solomo也會有諸多的新表現。
1.Mobile移動:
傳統的理解認為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因為現有互聯網而後有移動互聯網。但是我認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2015年後互聯網就是移動互聯網,因為智能手機+無線寬頻帶來了四個“PC互聯網不具備的特質”。1,基於SIM卡和運營商網路的個人身份;2,基於3G/4G和WiFi網路的總是線上;3,基於GPS和基站定位的用戶位置;4,基於內置及外配感測器無限擴展的應用服務。所以當馬化騰說所有行業都會互聯網化的時候,我的理解是所有行業都會移動互聯網化!未來,理想的信息流動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將合適的信息,以合適的方式,傳遞給合適的人!移動互聯網讓這“5個合適”的實現離我們越來越近。
2.Local本地:
消費是用戶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而消費決策總是需要“信息”的輔助。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使命就是在:“加快信息傳播”和“消滅信息不對稱”!為了讓生活更美好,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獲取需要的信息,作為消費決策的參考依據,而今天的互聯網發展還遠遠不夠,即便我們隨時拿出手機可以搜索網路,但是我們得到的信息還是有很多缺陷:
- 網站根本沒有精確的信息(比如一家健身中心某私人教練的簡介,某款汽車配件在4S店和2S店的比價,某個美髮師的專項特長,某家按摩院的經營資質,某旅行社被投訴的所有事件,某整形醫院的所有醫療事故等等,你準備吃的豬肉是在哪裡養殖的,你喝的酒是真的還是假的);
- 精確的信息被無關信息淹沒;
- 虛假信息取代了精準信息出現;
這就要求新時代的IT工作者要設法讓越來越多的精準的,有價值的信息出現在網路上,並且在用戶檢索的時候能精準地出現在手機屏幕上,甚至不需要檢索就能自動出現,比如當一個用戶正要踏入一家被投訴多次的不誠信商戶時,手機彈出提醒用戶不建議在此消費。。。這就需要在每一個細分的線下消費領域,有創業者去搜集整理這些信息,或者設立某種機制讓這類信息通過UGC(User Generate Content)的方式有序、有質量、有組織地生成,並以合適的方式提供給潛在消費者參考。
3.Social社交:
信息的生成和傳播都需要消費者的參與,消費者生成信息稱之為:UGC,消費者傳播信息稱之為:Sharing(分享)!“消費者的身份”、“消費者產生的信息”、“消費者傳播信息的動作”構成了“社會化信息”的三要素,所以我在微博上曾經提到:Social is not only about Sharing. 因為Sharing僅僅是三要素之一。
- 消費者的身份:微博的出現,將消費者在某個領域的專業能力,影響力,關係人脈,他/她的喜好,習慣,職業甚至家庭等等信息都“數字化”,“網路化”並“量化”(粉絲數,評論數,轉發數等等)。社交的第一要素就是“社交者的身份”, 這個身份“量化”,“數字化和網路化”之後對線下消費又是非常好的促進。過去無數的線下商家用CRM(客戶關係管理)體系來提高老用戶重覆消費比例,他們為了搜集用戶信息絞盡腦汁,但是回頭看看,線下商戶搜集到的消費者信息僅僅是“聯繫方式”和本店“消費記錄”而已,跟微博上赤裸裸暴露的消費者信息,天壤之別。這給我們的啟發也很直接,為什麼不拿微博賬號來當做消費者線下消費的“會員卡ID”,我們蓬勃發展的“切客”(Check in)服務能否從中得到啟發?把一個社交娛樂的應用轉變為Social CRM的初級版本?商戶可不可以根據用戶的粉絲數量(影響力要素之一)來對應給出不同的消費折扣和服務待遇?
- 消費者產生的信息:消費的過程就是信息生產的過程,只是過去從來沒有太多移動應用專註在這個細節上,但是內容的生成過程每複雜一步都會大大地降低消費者的生產動力,這就要求在操作容易程度,動機挖掘等方面多做文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拍照可以生產內容,點擊觸摸屏給商戶打分也可以生產內容,甚至將語音轉換為文字降低輸入門檻也可以刺激更多的消費相關內容產生。 動機方面,一部分消費者生成信息是為了給自己看的,收藏也好,記錄也罷,總是並沒有分享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消費者是為了參與互動,促使餐廳變的更好,比如評論留言和打分;還有一部分消費者生產信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分享傳播,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或者僅僅是炫耀,總之就是要分享。
- 消費者傳播信息:說到傳播,其動機和動力也是不盡相同,或許為了“曬單”炫耀、或許為了“求助” 決策 、或許為了“推薦”消費,或許為了“投訴”泄憤。不管出於何種動機和目的,消費者產生的消費信息的傳播有助於“消滅信息不對稱”,過去一個不誠信的黑商戶理論上可以把所有路人都騙一遍,而在未來,一個商戶的生命周期中,它只要一次不誠信經營可能就會導致再無消費者進店,這就是信息不對稱被消滅後的美好未來。而對於那些真正把用戶當做上帝對待的優質商家,藉助微博等社會化媒體的病毒式口碑傳播,可以迅速名滿天下。而優質商戶對於消費者傳播信息,也要有很好的激勵機制,比如每次消費達到平均消費水平後,消費者獲得給商戶評論打分許可權的同時,如果願意同步評論信息到該用戶的微博,那麼下次消費時將會基於這一條微博在這短時間內產生的“商業價值”給出一個折扣上的折扣。第一個折扣來自消費者的微博粉絲數(影響力指數),第二個折扣來自該條微博的覆蓋面(轉發數,評論數,瀏覽數等)。
這樣,不遠的未來每個消費者到線下商戶消費的時候,都會用“微博簽到”獲得第一道折扣,並且在結算離開前“分享消費經歷,評論和評分”為下次消費申請第二次折上折 ;同時,線下商戶也會在日積月累的經營中,將一個個本來“陌生”的消費者變成“微博粉絲”,更加瞭解每一個消費者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加人性化的信息互動方式(發微博或者發私信比打電話發簡訊要更加被消費者接受)。
SoLoMo為什麼更加適合草根創業者作為創業切入點?因為雖然創業者沒有天然的線上流量,但是可以針對某個細分的線下消費領域開發一個Social CRM平臺,幫助線下商戶“提高老用戶重覆消費比例達到50%”,“讓老用戶帶來新用戶消費的比例也提高50%”。帶著這樣的理念,在掃街尋找合作商戶的同時收集真實的客戶需求,提煉共性,完善產品,提高實用性,在少數合作商戶基礎上反覆實驗論證,優化“用戶體驗”,提高新用戶“到達率”和老用戶“返回率”,幫助商戶提高收入的試驗成功後,正式推向市場,成為該細分領域的“大眾點評2.0”!
最後,SoLoMo是寄生於Local(本地商戶)基礎之上的,跟傳統商業有很緊密的結合,步調也更加需要務實,選擇在SoLoMo領域創業的時候,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