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流通加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目錄

什麼是流通加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流通加工是物品在生產地到使用地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誌、拴標簽、組裝等簡單作業的總稱。

  流通加工是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進入流通領域後,按客戶的要求進行的加工活動,即在物品從生產者向消費者流動的過程中,為了促進銷售、維護商品質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對物品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流通加工通過改變或完善流通對象的形態來實現“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種特殊形式。隨著經濟增長,國民收入增多,消費者的需求出現多樣化,促使在流通領域開展流通加工。目前,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中心或倉庫經營中都大量存在流通加工業務,在日本、美國等物流發達國家則更為普遍。

流通加工功能的內容

  1、剋服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分離,更有效地滿足消費需求。這是流通加工功能最基本的內容。現代經濟中,生產和消費在質量上的分離日益擴大和複雜。流通企業利用靠近消費者,信息靈活的優勢,從事加工活動,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使少規格、大批量生產與小批量、多樣性需求結合起來。

  2、提高加工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集中進行流通加工,可以採用技術先進、加工量大、效率高的設備,不但提高了加工質量,而且提高了使用率和加工效率。集中進行加工還可以將生產企業生產的簡單規格產品,按照客戶的不同要求,進行集中下料,做到量材使用,合理套裁,減少剩餘料。同時,可以對剩餘料進行綜合利用,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提高物流效率。有的產品的形態、尺寸、重量等比較特殊,如過大、過重產品不進行適當分解就無法裝卸運輸,生鮮食品不經過冷凍、保鮮處理,在物流過程中就容易變質腐爛等。對這些產品進行適當加工,可以方便裝卸搬運、儲存、運輸和配送,從而提高物流效率。

  4、促進銷售。流通加工對於促進銷售也有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流通加工成為重要的促銷手段。例如,將運輸包裝改換成銷售包裝,進行包裝裝滿加工,改變商品形象以吸引消費者;將蔬菜、肉類洗凈切塊分包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對初級產品和原材料進行加工以滿足客戶的需要,贏得客戶信賴,增強營銷競爭力

流通加工的產生原因

  1、流通加工的出現與現代生產方式有關

  現代生產發展趨勢之一就是生產規模大型化、專業化,依靠單品種、大批量的生產方法降低生產成本獲取規模經濟效益,這樣就出現了生產相對集中的趨勢。這種規模的大型化、生產的專業化程度越高,生產相對集中的程度也就越高。生產的集中化進一步引起產需之間的分離,產需分離的表現首先為人們認識的是空間、時間及人的分離,即生產及消費不在同一個地點,而是有一定的空間距離;生產及消費在時間上不能同步,而是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生產者及消費者不是處於一個封閉的圈內,某些人生產的產品供給成千上萬人消費,而某些人消費的產品又來自其他許多生產者。彌補上述分離的手段則是運輸、儲存及交換。

  近年來,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現代生產引起的產需分離並不局限於上述三個方面,這種分離是深刻而廣泛的。第四種重大的分離就是生產及需求在產品功能上分離。儘管“用戶第一”等口號成了許多生產者的主導思想,但是,生產畢竟有生產的規律,尤其在強調大生產的工業化社會,大生產的特點之一就是“少品種、大批量、專業化”,產品的功能(規格、品種、性能)往往不能和消費需要密切銜接。彌補這一分離的方法,就是流通加工。所以,流通加工的誕生實際是現代生產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

  2、流通加工不僅是大工業的產物,也是網路經濟時代服務社會的產物

  流通加工的出現與現代社會消費的個性化有關。消費的個性化和產品的標準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使本來就存在的產需第四種形式的分離變得更加嚴重。本來,彌補第四種分離可以採取增加一道生產工序或消費單位加工改製的方法,但在個性化問題十分突出之後,採取上述彌補措施將會使生產及生產管理的複雜性及難度增加,按個性化生產的產品難以組織高效率、大批量的流通。所以,在出現了消費個性化的新形勢及新觀念之後,就為流通加工開闢了道路。

  3、流通加工的出現還與人們對流通作用的觀念轉變有關

  在社會再生產全過程中,生產過程是典型的加工製造過程,是形成產品價值使用價值的主要過程,再生產型的消費究其本質來看也是和生產過程一樣,通過加工製造消費了某些初級產品而生產出深加工產品。歷史上在生產不太複雜、生產規模不大時,所有的加工製造幾乎全部集中於生產及再生產過程中,而流通過程只是實現商品價值及使用價值的轉移而已。

  在社會生產向大規模生產、專業化生產轉變之後,社會生產越來越複雜,生產的標準化和消費的個性化出現,生產過程中的加工製造常常滿足不了消費的要求。而由於流通的複雜化,生產過程中的加工製造也常常不能滿足流通的要求。於是,加工活動開始部分地由生產及再生產過程向流通過程轉移,在流通過程中形成了某些加工活動,這就是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出現使流通過程明顯地具有了某種“生產性”,改變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價值及使用價值轉移”的舊觀念,這就從理論上明確了:流通過程從價值觀念來看是可以主動創造價值及使用價值的,而不單是被動地“保持”和“轉移”的過程。因此,人們必須研究流通過程中孕育著多少創造價值的潛在能力,這就有可能通過努力在流通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時,卻以很少的代價實現這一目標。這樣,就引起了流通過程從觀念到方法的巨大變化,流通加工則適應這種變化而誕生。

  4、效益觀念的樹立也是促使流通加工形式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

  本世紀60年代後,效益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過去人們盲目追求高技術,引起了燃料、材料投入的大幅度上升,結果新技術、新設備雖然採用了,但往往是得不償失。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發生證實了效益的重要性,使人們牢牢樹立了效益觀念,流通加工可以以少量的投入獲得很大的效果,是一種高效益的加工方式,自然得以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所以,流通加工從技術上來講,可能不需要採用什麼先進技術,但這種方式是現代觀念的反映,在現代的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流通加工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目的,流通加工具有不同的類型:

  1、為適應多樣化需要的流通加工

  生產部門為了實現高效率、大批量的生產,其產品往往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要求。這樣,為了滿足用戶對產品多樣化的需要,同時又要保證高效率的大生產,可將生產出來的單一化、標準化的產品進行多樣化的改製加工。例如,對鋼材捲板的舒展、剪切加工;平板玻璃按需要規格的開片加工;木材改製成枕木、板材、方材等加工。

  2、為方便消費、省力的流通加工

  根據下游生產的需要將商品加工成生產直接可用的狀態。例如,根據需要將鋼材定尺、定型,按要求下料;將木材製成可直接投入使用的各種型材;將水泥製成混凝土拌合料,使用時只需稍加攪拌即可使用等。

  3、為保護產品所進行的流通加工

  在物流過程中,為了保護商品的使用價值,延長商品在生產和使用期間的壽命,防止商品在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等過程中遭受損失,可以採取穩固、改裝、保鮮、冷凍、塗油等方式。例如,水產品、肉類、蛋類的保鮮、保質的冷凍加工、防腐加工等;絲、麻、棉織品的防蟲、防霉加工等。還有,如為防止金屬材料的鏽蝕而進行的噴漆、塗防鏽油等措施,運用手工、機械或化學方法除銹;木材的防腐朽、防乾裂加工;煤炭的防高溫自燃加工;水泥的防潮、防濕加工等。

  4、為彌補生產領域加工不足的流通加工

  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許多產品在生產領域的加工只能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完全實現終極的加工。例如,木材如果在產地完成成材加工或製成木製品的話,就會給運輸帶來極大的困難,所以,在生產領域只能加工到圓木、板、方材這個程度,進一步的下料、切裁、處理等加工則由流通加工完成;鋼鐵廠大規模的生產只能按規格生產,以使產品有較強的通用性,從而使生產能有較高的效率,取得較好的效益。

  5、為促進銷售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也可以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比如,將過大包裝或散裝物分裝成適合依次銷售的小包裝的分裝加工;將以保護商品為主的運輸包裝改換成以促進銷售為主的銷售包裝,以起到吸引消費者、促進銷售的作用;將蔬菜、肉類洗凈切塊以滿足消費者要求等等。

  6、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許多生產企業的初級加工由於數量有限,加工效率不高。而流通加工以集中加工的形式,解決了單個企業加工效率不高的弊病。它以一家流通加工企業的集中加工代替了若幹家生產企業的初級加工,促使生產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7、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損失的流通加工

  有些商品本身的形態使之難以進行物流操作,而且商品在運輸、裝卸搬運過程中極易受損,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加以彌補,從而使物流各環節易於操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損失。例如,造紙用的木材磨成木屑的流通加工,可以極大提高運輸工具的裝載效率;自行車在消費地區的裝配加工可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損失;石油氣的液化加工,使很難輸送的氣態物轉變為容易輸送的液態物,也可以提高物流效率。

  8、為銜接不同運輸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

  在幹線運輸支線運輸的結點設置流通加工環節,可以有效解決大批量、低成本、長距離的幹線運輸與多品種、少批量、多批次的末端運輸集貨運輸之間的銜接問題。在流通加工點與大生產企業間形成大批量、定點運輸的渠道,以流通加工中心為核心,組織對多個用戶的配送,也可以在流通加工點將運輸包裝轉換為銷售包裝,從而有效銜接不同目的的運輸方式。比如,散裝水泥中轉倉庫把散裝水泥裝袋、將大規模散裝水泥轉化為小規模散裝水泥的流通加工,就銜接了水泥廠大批量運輸和工地小批量裝運的需要。

  9、生產——流通一體化的流通加工

  依靠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聯合,或者生產企業涉足流通,或者流通企業涉足生產,形成的對生產與流通加工進行合理分工、合理規劃、合理組織,統籌進行生產與流通加工的安排,這就是生產—流通一體化的流通加工形式。這種形式可以促成產品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充分發揮企業集團的經濟技術優勢,是目前流通加工領域的新形式。

  10、為實施配送進行的流通加工

  這種流通加工形式是配送中心為了實現配送活動,滿足客戶的需要而對物資進行的加工。例如,混凝土攪拌車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把沙子、水泥、石子、水等各種不同材料按比例要求裝入可旋轉的罐中。在配送路途中,汽車邊行駛邊攪拌,到達施工現場後,混凝土已經均勻攪拌好,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流通加工的特點

  與生產加工相比較,流通加工具有以下特點:

  1、從加工對象看,流通加工的對象是進入流通過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屬性,以此來區別多環節生產加工中的一環。流通加工的對象是商品,而生產加工的對象不是最終產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或半成品

  2、從加工程度看,流通加工大多是簡單加工,而不是複雜加工,一般來講,如果必須進行複雜加工才能形成人們所需的商品,那麼,這種複雜加工應該專設生產加工過程。生產過程理應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動,流通加工則是對生產加工的一種輔助及補充。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絕不是對生產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3、從價值觀點看,生產加工的目的在於創造價值及使用價值,而流通加工的目的則在於完善其使用價值,併在不做大的改變的情況下提高價值。

  4、從加工責任人看,流通加工的組織者是從事流通工作的人員,能密切結合流通的需要進行加工活動。從加工單位來看,流通加工由商業或物資流通企業完成,而生產加工則由生產企業完成。

  5、從加工目的看,商品生產是為交換、為消費而進行的生產,而流通加工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消費(或再生產)所進行的加工,這一點與商品生產有共同之處。但是流通加工有時候也是以自身流通為目的,純粹是為流通創造條件,這種為流通所進行的加工與直接為消費進行的加工在目的上是有所區別的,這也是流通加工不同於一般生產加工的特殊之處。

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通過流通加工進行集中下料,將生產廠商直接運來的簡單規格產品,按用戶的要求進行下料。例如將鋼板進行剪板、切裁;木材加工成各種長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優材優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明顯地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有很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2、方便用戶

  用量小或滿足臨時需要的用戶,不具備進行高效率初級加工的能力,通過流通加工可以使用戶省去進行初級加工的投資、設備、人力,方便了用戶。目前發展較快的初級加工有:將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將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門窗、鋼板預處理、整形等加工。

  3、提高加工效率及設備利用率

  在分散加工的情況下,加工設備由於生產周期和生產節奏的限制,設備利用時松時緊,使得加工過程不均衡,設備加工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而流通加工面向全社會,加工數量大,加工範圍廣,加工任務多。這樣可以通過建立集中加工點,採用一些效率高、技術先進、加工量大的專門機具和設備,一方面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另一方面還提高了設備利用率

流通加工的地位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

  流通加工在實現時間效用和場所效用這兩個重要功能方面,確實不能與運輸和保管相比,因而,流通加工不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另外,流通加工的普遍性也不能與運輸、保管相比,流通加工不是對所有物流活動都是必需的。但這絕不是說流通加工不重要,實際上它也是不可輕視的,它具有補充、完善、提高與增強的作用,能起到運輸、保管等其他功能要素無法起到的作用。所以,流通加工的地位可以描述為:提高物流水平,促進流通向現代化發展。

  2、流通加工是物流的重要利潤來源

  流通加工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的加工方式,往往以簡單加工解決大問題。實踐中,有的流通加工通過改變商品包裝,使商品檔次升級而充分實現其價值;有的流通加工可將產品利用率大幅提高30%,甚至更多。這些都是採取一般方法以期提高生產率所難以做到的。實踐證明,流通加工提供的利潤並不亞於從運輸和保管中挖掘的利潤,因此我們說流通加工是物流業的重要利潤來源。

  3、流通加工在國民經濟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

  流通加工在整個國民經濟的組織和運行方面是一種重要的加工形式,對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完善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具有一定的意義。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義是實現流通加工的最優配置,也就是對是否設置流通加工環節、在什麼地方設置、選擇什麼類型的加工、採用什麼樣的技術裝備等問題做出正確抉擇。這樣做不僅要避免各種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優。

  1、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點設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點設置即佈局狀況是決定整個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為銜接單品種大批量生產與多樣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點設置在需求地區,才能實現大批量的幹線運輸與多品種末端配送的物流優勢。如果將流通加工地設置在生產地區,一方面,為了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會出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由產地向需求地的長距離的運輸;另一方面,在生產地增加了一個加工環節,同時也會增加近距離運輸、保管、裝卸等一寫列物流活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如由原生產單位完成這種加工而無需設置專門的流通加工環節。

  另外,一般來說,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環節應該設置在產出地,設置在進入社會物流之前。如果將其設置在物流之後,即設置在消費地,則不但不能解決物流問題,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轉環節,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產地或需求地設置流通加工的選擇是正確的,還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範圍內的正確選址問題。如果處理不善,仍然會出現不合理。比如說交通不便,流通加工與生產企業或用戶之間距離較遠,加工點周圍的社會環境條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對象、流通加工工藝、流通加工技術、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確定實際上是與生產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來應由生產加工完成的作業錯誤地交給流通加工來完成,或者把本來應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業錯誤地交給生產過程去完成,都會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對生產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種補充和完善。所以,一般來說,如果工藝複雜,技術裝備要求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產過程延續或輕易解決的,都不宜再設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就可能會出現生產爭利的惡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餘環節

  有的流通加工過於簡單,或者對生產和消費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時由於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樣未能解決品種、規格、包裝等問題,相反卻增加了作業環節,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現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過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它有較大的投入產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補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過高,則不能實現以較低投入實現更高使用價值的目的,勢必會影響它的經濟效益

  2、實現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徑

  要實現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加工和配送結合

  就是將流通加工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業流程中分貨、揀貨、配貨的重要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到配貨作業,這就無需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這是當前對流通加工做合理選擇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產品的流通中已經表現出較大的優勢。

  2)加工和配套結合

  “配套”是指對使用上有聯繫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應給用戶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當然,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生產企業,如方便食品中的速食麵,就是由其生產企業配套生產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個生產企業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盤菜、湯料等。這樣,在物流企業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為供需橋梁與紐帶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運輸結合

  我們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銜接幹線運輸和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幹線運輸或幹線運輸轉支線運輸等這些必須停頓的環節,不進行一般的支轉乾或乾轉支,而是按幹線或支線運輸合理的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從而大大提高運輸及運輸轉載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結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從而使商流合理化,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結合,通過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進了銷售,使加工與商流合理結合。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加工形成方便的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難處,都是有效促進商流的很好例證。

  5)加工和節約結合

  節約能源、節約設備、節約人力、減少耗費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慮因素,也是目前我國設置流通加工並考慮其合理化的較普遍形式。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是看其是否能實現社會的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流通企業更應該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的觀念,以實現產品生產的最終利益為原則,只有在生產流通過程中不斷補充、完善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價值。如果只是追求企業的局部效益,不適當地進行加工,甚至與生產企業爭利,這就有違於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屬於流通加工的範疇。

流通加工的成本構成

  1、流通加工成本的主要構成

  1)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設備購置費用。

  2)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流通加工過程中需要消耗一些材料的費用。

  3)流通加工勞務費用:流通加工過程中從事加工活動的管理人員、工人及有關人員工資獎金等費用的總和。

  4)流通加工其他費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電力、燃料、油料等費用。

  2、流通加工成本分析

  1)流通加工成本分析的常用方法

  ①比較分析法:通過指標對比,從數量上確定差異的一種分析方法。

  ②比率分析法:通過計算和對比經濟指標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種方法。

  ③連環替代法:用來計算幾個相互聯繫的因素對綜合經濟指標變動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④差額計演算法:是連環替代法的一種簡化形式。

  2)流通加工成本表的結構和編製方法

  流通加工成本表分為基本報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

  基本報表部分:反映各種可比和不可比產品本月及本年累計的實際加工量、實際單位加工成本和實際加工總成本。可比產品是指流通加工中心過去曾經加工過,有完整的成本資料可以進行比較的產品;不可比產品是指流通加工中心過去未曾經加工過,或缺乏可比的成本資料的產品。

  補充資料部分:填列本年累計實際數。

  可比產品加工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加工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可比產品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加工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加工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加工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3)流通加工成本表的分析

  對全部流通加工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總括評價。通過總評價,一是對流通加工中心全部產品加工成本的完成情況有個總括的瞭解;二是通過對影響計劃完成情況因素的初步分析,為進一步分析指出方向。

流通加工的成本計算

  1、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費用的計算

  1)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費用的內容。

  2)材料消耗量的核算。

  3)消耗材料價格的核算。

  4)直接材料費用的歸集。

  5)直接材料費用的分配。

  2、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費用的計算

  1)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費用的內容

  2)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費用的歸集

  3)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費用的分配

  3、流通加工製造費用的計算

  1)製造費用的內容

  2)製造費用的歸集

  折舊費用是通過編製“折舊費用計算彙總表”,計算出各生產單位本期折舊費用以後,計入製造費用的。

  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一般可以直接計入當月該生產單位的製造費用。

  3)製造費用的分配

  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有:生產工時分配法機器工時分配法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生產工時分配法,是以加工各種產品的生產工時為標準分配費用的方法。

  機器工時分配法,是以各種加工產品(各受益對象)的機器工作時間為標準,來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計劃分配率分配法,是按照年初確定計劃製造費用分配率分配製造費用,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與按計劃分配率分配的製造費用的差異年末進行調整。

  4、加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1)在產品數量的計算。

  2)在產品加工成本的計算。

流通加工與生產加工的區別

  首先,加工的對象不同。生產加工的對象的原材料、零部件、半產品,流通加工的對象主要是進行流通過程的成品或最終產品。當然,流通加工當中的組裝加工等也是以零配件為對象的,但這些零配件是作為成品的組成部分存在的。

  其次,加工的目的不同。生產加工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產品形態,流通加工的目的是為了完善產品的形質,有時純粹是為了物流的便利,為提高物流效率創造條件。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流通加工"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59.124.158.* 在 2013年10月11日 21:22 發表

寫得很好很實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