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第一次石油危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於當年12月宣佈收匯石油標價權,並將其擊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此次危機被稱為第一次石油危機

  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的背景

  石油危機是指經濟危機在世界石油領域的一種表現。所謂經濟危機是指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衡或產生劇烈震蕩。1950~1973年期間,原油價格被七大公司人為地壓得很低,平均每桶約1.80美元,僅為煤炭價格的一半左右。經過OPEC的鬥爭,到1973年1月才上升到2.95美元一桶。產油國對資本主義舊的石油體系,特別是價格過低很不滿。西方世界對石油的需求急劇增長,但是,西方石油公司卻不肯對主要生產石油的發展中國家的提價要求作出讓步,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大有劍拔弩張之勢。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紛紛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改變對以色列的庇護態度,決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訓西方大國。10月1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提高石油價格,第二天,中東阿拉伯產油國決定減少石油生產,並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因為當時,包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西歐和日本用的石油大部分來自中東,美國用的石油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東。石油提價和禁運立即使西方國家經濟出現一片混亂。提價以前,石油價格每桶只有3.01美元,兩個月後,到1973年底,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1.651美元提價3~4倍。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發展歷程[1]

  阿拉伯國家石油武器的使用是與其政治要求聯繫在一起的。根據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中東形勢的發展脈絡,石油危機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這個時期主要是通過運用石油武器要求美國等支持以色列的國家放棄其既有立場,壓以色列改變對阿拉伯國家的政策、退出其所占領的阿方領土。第二個階段則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即在解決第四次中東戰爭的餘波過程中石油武器的使用。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阿拉伯國家除了繼續要求以色列退出所占領土、恢復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益之外,其主要目的在於壓美國推動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談判取得進展。因此,石油武器的使用主要是圍繞美國等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展開的。

  1.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的石油鬥爭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產油國開始利用石油作為實現阿拉伯國家作戰目的的另一種武器。阿拉伯國家使用石油武器的原則是“不對自己的朋友造成傷害”,而其目的即在於通過運用石油武器迫使美國等國家放棄支持以色列的立場,壓以色列徹底從1967年6月占領的阿拉伯領土中撤出,恢復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從總體上來說,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最初階段,儘管阿拉伯產油國同意使用石油武器,但尚未形成有力而一致的舉措,從而未形成鉗制美國和以色列的有效力量,這也是第四次中東戰爭初期美國對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禁運未予重視的原因。

  1973年10月14日美國向以色列空運武器的公開化、19日美國向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成為阿拉伯產油國逐步採取提高油價、削減產量及石油禁運等措施的拐點。在美國軍援以色列的行動公之於眾之後,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6個海灣產油國於10月16日在科威特城召開會議,決定將輕原油價格提高17%,即提高到每桶3.65美元。石油公司認為,產油國單方面決定石油牌價勢必會對消費國的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也會造成未來油價的不穩定。事實上,這僅僅是石油危機的開始,隨之而來的產量削減、石油禁運進一步將石油危機推向高潮。17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在科威特城舉行會議,決定各成員國每月減產5%。18日,沙特決定立即將石油產量削減10%。阿聯酋、利比亞、卡達等國也先後進行了相應的產量削減。然而這並沒有阻擋住美國的援以行動,19日,尼克鬆政府決定向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軍事援助。此時埃及軍隊正陷於困境,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也正處於以色列的進逼之下,因此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成為促成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的動因。鑒於戰爭爆發後西方各國的不同立場,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將西方國家分為三類進行選擇性禁運:第一類是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和荷蘭,對其實行完全禁運。從10月18日到31日,大多數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對美國和荷蘭實施了石油禁運。第二類是享有特許權的國家。由於英法兩國早在10月18日之前就表明瞭不支持以色列和美國的立場,因此英法享有出口特許權,不受出口削減限制。第三類為歐共體的其他國家和日本,對其將每月減少出口5%。從10月6日戰爭爆發到26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採取了提高油價、削減產量及實施禁運等令世界石油市場交錯跌宕的措施,但這並沒有改變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政策。因此,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阿拉伯國家繼續使用石油武器,試圖以此實現戰場上未能達到的目的。

  2.戰爭結束後石油武器的運用

  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為實現埃及、敘利亞與以色列的談判,阿拉伯國家繼續運用石油武器來施加政治壓力。1973年11月4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在科威特城再次宣佈,各成員國一致同意在9月份產量的基礎上削減25%,到12月則將繼續削減5%,但這不會影響到對阿拉伯國家友好的國家的出口份額。到1974年1月,阿拉伯產油國的原油產量從預期的每天2230萬桶,下降到1790萬桶,下降幅度為19.7%,比1973年9月的產量下降了11.8%。除了以上措施外,石油輸出國組織還採取了令世界石油市場更為激蕩的措施:提高油價。1973年12月22—2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各成員國的部長,在德黑蘭決定將石油價格由每桶5.12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基辛格稱之為“第二次石油衝擊”,是“20世紀的關鍵性事件之一”;石油輸出國組織在48小時內的決定,就使美國、加拿大、西歐和日本一年多支付400億美元。面臨空前能源壓力的西方國家,紛紛表明自己的立場。

  1973年11月6日,歐共體的9個成員國在布魯塞爾發表共同聲明,要求以色列結束對阿拉伯國家領土的占領。日本政府也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以色列繼續占領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而對於美國提出的旨在緩解石油供應壓力的建立國際能源行動組織的建議,西歐各國及日本都反應冷淡。事實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美國就對石油危機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的評估,如何解決石油危機也成為尼克鬆政府外交決策的主要內容。而阿拉伯方面所關心的阿以和平問題卻成為美國解除石油危機的籌碼,這也使基辛格在促進阿以和解方面僅限於原則問題而非具體方案的探討。進入1974年後,伴隨石油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談判陷於僵局,基辛格看到瞭解決石油危機與實現脫離接觸的機會,這促成了基辛格的穿梭外交,也最終實現了埃及、敘利亞與以色列的脫離接觸及石油危機的解決。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

  1.對發達經濟體的影響

  這次石油危機對美國等少數依靠廉價石油起家的國家產生極大衝擊,加深了世界經濟危機。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慢。1974年的經濟增長率,英國為-0.5%,美國為-1.75%,日本為-3.25%。但發動石油戰爭的阿拉伯國家卻因此增強了經濟實力,數百億石油美元流向中東據統計,僅提價一項,就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

  經過這次石油危機,西方各國普遍強烈感到了石油對各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普遍感受到了過去那種把一國的石油生產、供應、提煉和銷售等活動主要聽憑少數一體化的大跨國石油公司主宰的做法已經不能再適應新的形式了。這些公司,即使是在本國註冊甚至本國政府在其中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但由於他們在世界各國有著錯綜複雜的多方面的利害關係,在關鍵時刻往往也並不是能為本國利益服務的。因此,西方各國普遍大幅度地修改了各自的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本國的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這期間,日本、南韓、加拿大、英國、丹麥、挪威、馬來西亞、蘇聯等國紛紛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到二十世紀末先後誕生了100多個國家石油公司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西方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新的石油危機,1974年2月11日~12日,在美國倡議下,13個國家聚集於華盛頓,召開石油消費國會議,決定成立能源協調小組。後來成立國際能源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其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或稱戰略石油儲備;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2.對中東的影響

  自從發現石油以來,中東人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特別是經過這次石油危機之後,巨額財富潮水般涌入中東,仿佛一夜間,中東產油國就從赤貧過渡到了暴富。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的政府財政收入,1971年只有14億美元,而石油危機爆發後已超過1000億美元。隨著石油美元滾滾而來,中東產油國過去幾十年間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資金投入和超過尋常的建設規模,開始了全方位的經濟大開發,大幅增加國家福利待遇。如今,這一地區現代工業初具規模,沙漠農業搞得有聲有色,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由於財政收入增加,中東產油國近年來紛紛把財政盈餘用於償還國內債務和建設基礎設施。在沙特和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外國企業參加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相繼開工,項目融資的資金需求十分龐大。在沙烏地阿拉伯,單是電力項目,今後十餘年就需要1000億美元資金。富裕的海灣國家是其它阿拉伯國家出口商的最大市場,也是其它阿拉伯國家資本和投資的主要來源。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劉合波.王黎.生存資源與國際危機:第一次石油危機探析.國際論壇,2012年7月第14捲第4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第一次石油危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