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規部門生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非正規部門生產是指非國家勞動、人事部門安排的單位或規模較小的只有幾個人的單位進行的生產活動。在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非正規部門是整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經濟轉型國家,人口增長率較高,城市化進程較快,而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非正規部門為許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與正規部門相比,它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更少的數量提供貨物和服務,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非正規部門還是一個勞動力的“蓄水池”。在經濟不景氣時期,非正規部門吸納了大量從正規部門退出的勞動力;當經濟形勢開始好轉時,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又重新進入正規部門。比如,在中國,近年來的國企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大量下崗工人,此外還有數以億計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他們中許多人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沒有失業救濟金或失業救濟金不足以維持生活,只能靠從事一些小規模的臨時性工作謀生,如探鞋、擺雄、打零工等。當然,除了這些需要很少或不需要資金和技術的小型活動,非正規部門也涉及一些需要一定技術和投資的活動,如裁縫、汽車修理、運輸等,甚至包括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的專業服務,如自我雇用的醫生、律師、會計人員、建築師、工程師等提供的服務。
非正規部門生產的分析及與地下活動區別[1]
大多數非正規部門從事的話動是提供貨物和服務,這些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分配完全合法,這一點是非正規部門活動與非法生產的區別。非正規部門活動和地下活動之間也有區別,但這種區別可能更為模糊。非正規部門從事的活動不一定是為了故意逃避稅收和社會保險繳款,或者觸犯勞動法或其他法規。不過,非正規活動與地下活動之間可能會有交叉,因為有些非正規企業為了避免遵守規章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寧願不登記註冊或不領取營業執照o
SNA(1993)描述的住戶非法人企業的特征與非正規部門的概念很相似。具體地說,這些企業使用的固定資本和其他資本不屬於生產單位,而是屬於其所有者;企業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與其他單位進行交易、簽訂合同或發生負債;所有者必須自己承扭風險籌集必需的資金,同時還要以個人名義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負債或義務承擔無限責任;生產支出與住戶支出常常無法區分,同樣,建築物或汽車等資本品是用於企業還是用於住戶也無法區分。因此,從可操作性的角度考慮,第15屆國際勞動統計學家大會將非正規部門劃為住戶非法人企業的子部門。
雖然所有的非正規部門企業都可以看成住戶部門非法人企業,但並不是所有的住戶部門非法人企業都屬於非正規部門企業。
此外,第15屆國際勞動統計學家大會的另一個意圖是,從經濟行為和進行分析所需要的數據兩方面來保證非正規部門包含的活動儘可能同質,並且保證這些型據確實能夠收集到。非正規部門活動可以根據以下兩個標準來確認:
1、企業田產出必須至少有一些是市場產出。
2、雇主企業至少滿足下述標準中的一個:
(1)企業的從業人員、雇員或長期雇員的人數小於指定規模;
(2)企業未按國家法卻(如工廠或商業法案、稅法或社會保障法、專業團體規章條例或者類似的由國家立法機構制定的法案、法律或規章)的要求登記註冊;
(3)企業雇員由於沒有雇佣名同或學徒工合同而未登記註冊,這些合同要求雇主代表雇員繳納相關的稅款或社保障繳款,或者使雇佣關係受勞動法規的保護。
- ↑ 劉丹丹著,未觀測經濟:測算方法與實證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10,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