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購買力平價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購買力平價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目錄

什麼是購買力平價法

  購買力平價法也叫國際比較項目法(ICP),是以國內商品價格同基準國家同種商品價格比率的加權平均值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ICP是由聯合國統計局、世界銀行等組織主持的一項旨在提供GDP及其組成部分的國際一致價格和物量的跨國比較體系。ICP經歷了由雙邊到多邊,再到分區域比較(區域內多邊比較,再聯合成全球性比較)的發展過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價格調查並利用支出法計算的GDP作為基礎,測算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真實比率(以PPP為貨幣轉換繫數),從而取代匯率,把一國的GDP轉換成以某一基準貨幣國際貨幣表示的GDP。

購買力平價法的產生背景

  隨著國際間的技術與經濟交往的不斷擴大和加深。國際間的經濟對比越來越廣泛和頻繁。在對不同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價格水平或收入水平進行比較,或者在對一些國家的價值指標進行彙總時,由於各國幣制不同,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對各國的貨幣進行換算。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採用匯率換演算法。匯率換演算法包括直接匯率法、轉換繫數法和調整匯率法。以直接匯率法為例,我國1995年匯率為1美元兌換8.33元人民幣,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57733億元人民幣,按照這種方法計算,我國1995年按美元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為57733/8.33=6930億美元。轉換繫數法和調整匯率法在直接匯率法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但是,無論是直接匯率法、轉換繫數法還是調整匯率法,都有十分明顯的缺陷,就是匯率很難準確反映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的真實比率,從而造成所換算的價值指標偏差較大,甚至嚴重扭曲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

  匯率難以準確反映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的真實比率的主要原因是:

  (1)匯率及其波動固然與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有關,但它主要是受國際市場上貨幣購買力和物價水平的影響,而與各國的國內市場狀況並無顯著關係;

  (2)匯率的形成與波動不僅受國際市場狀況的影響,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國經濟政策和人們預期的影響。例如,在當今世界上,貿易壁壘外匯限制比比皆是,特別是一些國家非貿易性官方匯率制度的存在,貨幣匯率與其實際購買力相去甚遠;

  (3)國際上的經濟往來並不限於商品交易,還包括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國際信貸國際投資資本交易,後者的狀況對匯率的形成和波動也有很大影響,卻不屬於貨幣購買力的範圍。由此,匯率的形成只是部分地與貨幣購買力有關,因而無法準確地反映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的實際差別。

  既然匯率換演算法不能準確地進行國際比較,就需要一種更加有效的方法來代替匯率換演算法,購買力平價法應運而生。從60年代後半期開始,聯合國統計司、世界銀行、美國賓州大學研究組吸取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購買力平價計算方法。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決定採用購買力平價法逐步開展國際問生產、收入的支出總量的比較,從而揭開了國際比較項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的序幕。所謂購買力平價法,是指在國際比較項目中。通過價格調查並利用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作基礎.測算出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真實比率,即貨幣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以取代官方匯率。從而順利實現國際比較的一種方法。儘管購買力平價法還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其理論框架和具體計算方法的科學性已基本獲得國際統計界和經濟界的認可。

購買力平價法的原理

  購買力平價法是基於購買力平價理論而提出來的。該理論最早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G·Casse1)於1922年提出。卡塞爾在《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將購買力平價作為一種匯率決定理論。他認為,兩國的兌換比率由各國貨幣所具有的購買力決定,購買力平價(均衡價格)由兩國價格水平的相對比率決定,而價格水平的變換則導致匯率的相應變化。該理論的前提是“一價定律”(Law of onePrice)。

  計算購買力平價一般需要下列幾個步驟:

  1.對支出法GDP確定統一的詳細分類

  目前,國際比較中採用的分類基本上以SNA為準,僅作局部調整(如將政府消費中用於居民健康、教育、文化服務社會福利的部分轉入居民最終消費中)。將全部最終商品和服務項目分為居民最終消費支出、社會最終消費支出、固定資產總形成、流動資產增加和凈出口五個支出大類,再在每個支出大類中劃分小類,共分163個基本分類。其中,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分128類,社會最終消費支出分3類,總資本形成分31類,國際收支差額l類。

  2.按上述基本分類搜集基礎數據

  在各基本分類中確定代表商品和服務項目,並調查、搜集代表商品和服務項目全國的平均價格。在確定代表商品和服務項目時,既要遵循商品同一性、可比性和相同代表性的原則,又要考慮各國的消費習慣和結構。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對比國家或地區的商品規格、等級型號、包裝、材料、沒計及銷售條件等應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則要求所調查的規格品在對比國家或地區之間應有較高的代表性。

  3.計算各支出類別和總體的各種指數

  這裡所說的指數與通常意義上的統計指數有所不同,它們不是對同一事物作動態上的比較,而是揭示事物在空間上的差別。例如,人均GDP指數是指分別按兩國名義貨幣計算的人均GDP比值、國際經濟對比中按照所比較對象多少的不同,可以分為“雙邊對比”和“多邊對比”,前者只涉及兩個國家,後者涉及多個國家。“艤邊對比”和“多邊對比”指數的計算方法不同,後者更複雜一些。這裡重點介紹“雙邊對比”指數的計算方法。

購買力平價法的意義

  購買力平價法可以用於各種類型的國際經濟比較.概括起來.購買力平價法有以下作用:

  1.評定各國經濟的承受能力

  除了比較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量,把人均名義GDP指數除以貨幣購買力平價這一價格指數就可得出人均實際GDP指數,它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不同國家經濟實力的差別,可以作為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確定貸款項目和會員國繳納會費的一個重要依據。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人均GDP也已經成為國際上許多有關綜合國力比較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標。如聯合國每年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所據以計算的三大項指標之一,就是按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的人均GDP

  2、把貨幣的實際購買力與匯率進行對比,可以判斷一衝貨幣幣值是否高估或低估.為制定正確的匯率政策提供依據

  一個國家的貨幣幣值的高估或低估,都會對這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產生明顯影響。如果這個國家原先正好處於充分就業狀態,貨幣定值過高,會使凈出口減少,從而使就業量和國民生產總值以乘數的方式下降,造成經濟蕭條。不僅如此,貨幣定值過高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定值過高造成的氣泡最終會爆炸,產生經濟動蕩。如果這個國家原先就處於蕭條狀態,幣值高估會加劇蕭條,失業的問題更加嚴重,加劇經濟動蕩。當經濟原先處於充分就業狀態時,幣值過低將導致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使通貨膨張卒上升,也就是說在從國外“進口通貨膨脹”。因此,藉助於購買力平價可以準確判斷本國貨幣的匯率水平,這對於制定正確的匯率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比較不同國家的價格水平、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

  通過計算人均實際GDP指數、人均實際收入指數、人均實際支出指數等人均數量指數,可以較為科學、準確地評判不同國家價格水平的差異,從而為確定不同國家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依據;為正確核算國際收支資產,核算國外投資的實際價值,進行國際投資提供決策服務。

多邊比較時購買力平價法的應用

  多邊比較是對三個及三個以上國家所進行的比較。多邊比較在涉及到PPP計算內容的數量和價格指數的確定時,應滿足如下四個限制要求:

  ①基準國不變性。即無論以哪個國家作為比較的基準國,所得的比較結果應該是一樣。

  ②傳遞性。若以I代表指數,j,k,m分別代表三個國家,三國進行比較應該有:

  \mathbf{I_j/I_k=\frac{I_j/I_m}{I_k/I_m}}

  ③矩陣一致性。即在任何一個代表國家縱列中,經各類目PPP減縮的各支出類目之和,應與該國經總PPP減縮的總支出是相等的。

  ④ 代表性。既比較時應以兩個比較國最具代表性的項目為樣本。

  多邊比較方法不必將兩兩國家分別作分n(n一1)/2次的對比,而是直接將多個國家同時進行比較,具體步驟:

  ①將各比較國按ICP的分類,分解其GDP的總支出,並找出與各類相對應的價格資料。

  ②依各國提供的代表規格品的價格資料,計算各細類的PPP。

  ③根據各類PPP和各國的支出數據,計算GDP的PPP。按照PPP理論,任何國家間的貨幣購買力應該是相等的,由此推算PPP的變動應該等於各國價格指數的變動。因此,對於PPP的計算,使用的方法是利用物價指數外推,利用以下公式計算:

  \mathbf{{}_h^{t_1}\!P_j/{}_h^{t_0}\!P_j={}_{t_0}^j\!I_{t_1}/{}_{t_0}^h\!I_{t_1}}

  式(1)的左邊分子表示j國基於h國t。期PPP,分母表示j國基於h國t0期PPP;上式的右邊分子表示J國t0期到t1期物價指數,分母表示h國t0期到t1。期物價指數。在多邊比較中,關於價格彙總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GK法、Van Yzeren法和EKS法。

購買力平價法在我國的應用情況

  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6年至今,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我國的經濟迅速穩定增長,因此吸引了國際組織和各國的經濟學家們對我國的的經濟規模進行了估算。1992年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提出,按PPP計算的中國的經濟規模相當於美國的45%;1994年美國正式提出,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立場,這一聲明使我國終未能在關稅和貿易總協定轉變成為WTO之前人關;2002年世界銀行公佈,按PPP測算我國的經濟總量為57320億美元,位居世界的第2位,僅次於美國等等。這些中國強國輿論使我們意識到一點,就是要理解和研究國際比較的方法,正確估計我國的經濟指標,認清我國的實際國情,不要處於一個被研究被誇大的被動局面。

  由於PPP計算很麻煩,要把GDP細分類,每個細目包括的商品品種又有多種,這就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在中國統計學會的統一部署下,經過有關地區ICP機構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以及我們廣大ICP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們己完成了3次ICP試點性調查任務。這項工作開始首先選擇了廣東與上海,分別與香港和日本進行雙邊比較,來測算PPP;然後,增加了北京、重慶、哈爾濱、武漢、西安5個城市,擴大到7個城市進行國際比較;最後又增加為11個城市。這三次的比較工作,至少在三個方面成績很突出:

  一是終於有了我們自己測算的國際比較結果,使我們對按PPP法來測算的GDP及其在國際上位次變化,做到了心中有數,並及時地報送給國家的有關部門,為巨集觀政策提供參考;

  二是初步掌握了國際比較方法,越來越多地參與了ICP的國際事務工作,我國的國家統計局已成為世界銀行亞行ICP執行委員會成員。由於我國的經濟實力比過去強大了,於是越來越成為國際比較事務中各方關註的焦點,如果缺乏中國的參與,ICP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三是培養了一批ICP的人才。通過從事這項工作,對什麼是ICP,如何組織調查,如何調整各種參數,如何協調各種關係,如何選擇比較對象,都初步地積累了一些經驗,有了一批骨幹力量。

  可見通過多年來的努力和辛勤耕耘,PPP法在我國的應用效果還是很顯著的,隊伍在不斷擴大,試點城市也在不斷增加。而且按PPP法測算的結果也逐步得到國家巨集觀決策者的重視,在經濟政治的決策時予以考慮。

購買力平價法的局限性

  儘管如此,由於受購買力平價法的前提條件的制約,我們目前對其的應用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1.購買力平價法會高估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購買力

  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正處於經濟轉型階段,對外開放程度相對較低,以建築產品、服務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非貿易品占相當大的比重。而且,這些非貿易品質量較差,其價格相應也低於國際價格。如果將這部分非貿易品與國際市場上質優價高的商品服務相比較,必然會高估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購買力,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政府對教育、醫療、房租、工資項目給以不同程度的補貼,價格機制不甚完善,價格扭曲較為嚴重,有相當一部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偏低。這樣也會造成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購買力的高估。

  2.規格品的代表性難以保證

  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存在較大的差別,不同國家間的產品質量差異很大,要在各國選取絕對相同的貨物和服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並且產品的代表性也很難保證,對於一國來說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對於其他國家則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3.權數確定受發達國家的影響

  在整個世界的經濟中,發達國家擁有全部經濟總量中的絕大部分,處於主導地位,只要比較中將價值指標作為計算權數的基礎,發達國家的影響就不可避免。儘管ICP為消除發達國家對權數的影響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發達國家在權數確定中依然起著決定作用。

  4.價格資料的收集和處理具有相當的靈活性

  對於價格資料的收集,不可能對各國作出嚴格統一的規定。由於各國缺乏統一的原則,這就使各國平均價格的計算具有很大靈活性,如樣本城市和平均方法的選擇都有很大的調整餘地。一個國家可以從某種目的出發,人為地拉高或調低該國的平均價格,這就使ICP處於一種兩難境地:如果將比較結果用於政策目的,各國將產生“修正”數據的傾向,而如果僅用於研究目的,各國對之的興趣不大。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購買力平價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30.209.6.* 在 2013年2月15日 04:50 發表

Why academic litetures should company with bureaucratic tones!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