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購買力平價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購買力平價理論(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目錄

購買力平價理論概述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在1802年提出,其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G·Cassel , 1866~1945)加以發展和充實 ,併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作了詳細論述。它已成為當今匯率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這一理論的要點是:人們所以願意買進外幣,是由於這種貨幣在該國對商品和勞務擁有購買力。而本國貨幣則對本國的商品和勞務具有購買力。因此,兩國貨幣的匯率取決於兩種貨幣在這兩國的購買力之比。當兩種貨幣都發生通貨膨脹時,名義匯率將等於原先的匯率乘以兩國通貨膨脹率之商。雖然可能出現背離這個新的名義匯率的情況,但匯率的變動趨勢始終是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因此,必須把用上述方式計算出來的匯率,看作是兩種貨幣之間新的平價。這一平價即購買力平價。這一理論看到了紙幣的購買力同紙幣所代表的價值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繫,併進而認為通貨膨脹的變化影響了匯率的變化。但其理論基礎是貨幣數量論,忽視了物價和匯率之間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關係。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核心觀點[1]

  本國人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或外國人之所以需要本國貨幣,是因為這兩種貨幣在各發行國均具有對商品的購買力;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就是決定匯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據”;匯率的變化也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的變化而決定的,即匯率的漲落是貨幣購買力變化的結果。這個理論又分兩部分:       

  1.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的均衡匯率等於本國與外國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間的比率。

  公式表示:Ra=Pa/Pb或Pa=Pb×Ra
  Ra:代表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的匯率
  Pa:代表本國物價指數
  Pb:代表外國物價指數

  它說明的是在某一時點上匯率的決定,決定的主要因素即為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

  2.相對購買力平價是指不同國家的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相對變化,是匯率變動的決定因素。認為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國家之間貨幣購買力或物價的相對變化;同匯率處於均衡的時期相比,當兩國購買力比率發生變化。則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就必須調整。

  公式表示:

                     本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
  本國貨幣新匯率 = 本國貨幣舊匯率× ------------------------
                     外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


                     本國物價指數
          = 本國貨幣舊匯率×-------------------
                     外國物價指數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假設前提

  購買力平價理論要成立,必須有四種假設前提:

  1. 國際間的貿易必須完全自由
  2. 所有的商品價格均呈同幅度的變動
  3. 物價為影響匯率的唯一因素
  4. 影響購買力的因素只有貨幣數量而已

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價

  該理論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時期,是世界經濟動蕩不安的產物。當時各國相繼從金本位制改行紙幣流通制度,隨之而來的就是通貨膨脹。此時提出該理論是適時並有一定道理的。具體表現在:

  1. 該理論較令人滿意地解釋了長期匯率變動的原因。
  2.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在物價劇烈波動、通貨膨脹嚴重時期具有相當的意義。因為它是根據兩國貨幣各自對一般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力比率,作為匯率決定的基礎,能相對合理地體現兩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另外,從統計驗證來看,相對購買力平價很接近均衡匯率。
  3. 該理論有可能在兩國貿易關係新建或恢復時,提供一個可參考的均衡匯率
  4. 它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唯一的傳統匯率決定理論。為金本位制崩潰後各種貨幣定值和比較提供了共同的基礎。

  70多年來在匯率決定理論中一直保持著重要的地位,對當今西方國家的外匯理論和政策仍發生重大影響。今天,許多西方經濟學家仍然把其作為預測長期匯率趨勢的重要理論之一。但是,在許多方面仍受到批評,具體表現在:

  1. 理論基礎的錯誤:其理論基礎是貨幣數量論,但貨幣數量論與貨幣的基本職能是不相符合的。
  2. 把匯率的變動完全歸之於購買力的變化,忽視了其他因素。如國民收入、國際資本流動、生產成本、貿易條件、政治經濟局勢等對匯率變動的影響,也忽視了匯率變動對購買力的反作用。
  3. 該理論在計算具體匯率時,存在許多困難。主要表現在物價指數的選擇上,是以參加國際交換的貿易商品物價為指標,還是以國內全部商品的價格即一般物價為指標,很難確定。
  4. 絕對購買力平價方面的“一價定律”失去意義。因為諸如運費、關稅、商品不完全流動、產業結構變動以及技術進步等會引起國內價格的變化從而使一價定律與現實狀況不符。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國際金融學.第二章 外匯與匯率.第四節,匯率理論及其評價.廈門大學金融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購買力平價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3.123.196.* 在 2009年10月7日 19:01 發表

由一個疑問,相對購買力平價決定中,本國舊匯率是否寫反了?             本國物價指數 絕對購買力PPP = 本國貨幣舊匯率×-------------------             外國物價指數 因為物價指數和購買力應該成反比吧?

回複評論
Angle Roh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0月8日 16:15 發表

因為物價指數和購買力應該成反比吧?

不是很明白

回複評論
112.96.143.* 在 2010年5月1日 15:22 發表

是太複雜了,真不容易懂!

回複評論
209.121.44.* 在 2010年11月15日 07:06 發表

實際公式應為 本國新匯率= 本國舊匯率 X 本國新CPI/ 他國新CPI, 通貨膨脹必然是發生在你舊匯率之後

回複評論
113.106.195.* 在 2011年1月21日 10:43 發表

大概應該是這樣的,簡單的東西搞複雜了 所謂的經濟學家就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蒙人而已

回複評論
180.168.110.* 在 2011年2月14日 14:38 發表

貌似就是: 不同國家拿自己的一攬子特色產品來比較 物物比較 而把貨幣SIDE AWAY了

回複評論
Jslygrock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9月7日 19:11 發表

頂樓上的朋友

回複評論
140.133.70.* 在 2011年10月14日 12:41 發表

123.123.196.* 在 2009年10月7日 19:01 發表

由一個疑問,相對購買力平價決定中,本國舊匯率是否寫反了?             本國物價指數 絕對購買力PPP = 本國貨幣舊匯率×-------------------             外國物價指數 因為物價指數和購買力應該成反比吧?

對!我也是覺得是樓上講的那樣

回複評論
90.220.207.* 在 2012年6月29日 02:08 發表

123.123.196.* 在 2009年10月7日 19:01 發表

由一個疑問,相對購買力平價決定中,本國舊匯率是否寫反了?             本國物價指數 絕對購買力PPP = 本國貨幣舊匯率×-------------------             外國物價指數 因為物價指數和購買力應該成反比吧?

沒錯啊,物價指數和購買力成反比,但和匯率是成正比的。因為匯率增加,本國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

回複評論
58.63.114.* 在 2013年1月6日 14:59 發表

是不是還有一個一價定律沒有涉及到

回複評論
61.164.159.* 在 2015年2月19日 14:39 發表

不是很難嘛,不過也不是這麼簡單。

回複評論
183.12.51.* 在 2019年11月18日 21:18 發表

公式反了。大家請註意。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11月19日 09:24 發表

183.12.51.* 在 2019年11月18日 21:18 發表

公式反了。大家請註意。

請問方便留下正確的公式嗎?感謝!

回複評論
123.160.232.* 在 2022年11月18日 16:25 · 河南 發表

不相符合 // 不想符合

回複評論
陈cc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11月21日 10:17 · 福建 發表

123.160.232.* 在 2022年11月18日 16:25 · 河南 發表

不相符合 // 不想符合

已修改~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