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購買力平價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相對購買力平價(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Relative PPP)
目錄 |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Relative PPP)是卡塞爾在1918年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通貨膨脹率和匯率變動關係時提出的一個經濟學理論。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強調,即期與遠期之間的通貨膨脹率差別必須等同於這個期限內匯率的差別。
如果不一致,就會出現套利情況,直到匯率調整到兩者一致為止。在實際應用中,計算購買力平價可以用消費者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或GNP縮減指數表示物價水平。
公式表示:
本國貨幣新匯率=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外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
=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物價指數/外國物價指數)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各有其使用的範圍: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用來說明匯率的決定,相對購買力平價用來解釋匯率的波動。
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因為物價指數就是兩個時點物價絕對水平之比,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例如,基期和報告期的匯率都等於絕對購買力平價的二分之一,這時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但是絕對購買力平價不成立。
購買力平價理論揭示了通貨膨脹率與匯率變化之間的關係,為匯率預測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即預期的匯率變化應該等於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差異。但由於匯率變動不僅受到通貨膨脹差異的影響,還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且由於運輸成本、交易成本和因貿易壁壘和非貿易壁壘引起的國際市場的分割,導致基於購買力平價前提條件的公式在現實中很難完全成立。因此,匯率在短期內的變動經常背離購買力平價理論。但如果能夠準確地預測通貨膨脹率,則該理論在長期中以及通貨膨脹很高的經濟中還是能夠成立的,在確定貨幣的均衡匯率和預測長期匯率變動趨勢中有一定作用。
相對購買力平價的含義是,匯率的升值與貶值是由兩國的通貨膨脹率的差異決定的。以中美兩國為例,若中國通貨膨脹率超過美國,則人民幣將貶值,反之人民幣將升值。根據易綱、範敏的研究, 從1980年~1996年17年中,除了1980年~1984年,1990年~1991年間美國的通脹率高於中國通脹率外,其餘年份里中國通脹率均高於美國。當美國通脹率高於中國通脹率時,人民幣匯率並沒有如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所言而升值,反而貶值了。而在人民幣升值的年份,中國通脹率卻高於美國通脹率。由此可知,人民幣匯率與購買力平價是背離的,中美兩國通脹率的變化與匯率變化之間的關係不符合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
人民幣匯率與購買力平價背離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政府干預占主導因素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