躉售物價指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WPI)
目錄 |
躉售物價指數或稱批發物價指數是通貨膨脹測定指標的一種。躉售物價指數為通貨膨脹的徵兆。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的三種物價指數之一。觀察方法與CPI、PPI基本相同。
註:躉,漢語拼音:dǔn
釋義:1.整,整數:~批。~賣。 2.整批地買進:~貨。現~現賣。
躉售物價指數是根據大宗物資批發價格的加權平均價格編製而得的物價指數,反應不同時期生產資料和消費品批發價格的變動趨勢與幅度的相對數。包括在內的產品有原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與進出口品,但不包括各類勞務。
批發價格是在商品進入零售,形成零售價格之前,有中間商或批發企業所訂,其水平決定於出廠價格或收購價格,對零售價格有決定性影響。因此有經濟學家認為批發價格指數比消費物價指數具有更廣泛的物價變動代表性。批發物價指數既可按全部商品綜合編製,也可按不同部門或各類商品分別編製,包括在內的產品有原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與進出口品,但不包括勞務價格。
美國勞工統計局編製度躉售物價指數包括2400多種商品批發價格變動狀況,其中有機器、金屬、木材、皮革、紙張、輪胎、燃料、服裝、化學製品和農產品等。此外,還另為一些主要工業部門和單項產品編製批發物價指數。我國尚未公開發佈批發物價指數資料。
- 對商品流通比較敏感。
- 統計範圍狹窄,所以許多國家沒有將批發物價指數列為測定通貨膨脹的代表性指標。
第一個字念什麼。。。叫批發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