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紡織工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紡織工業(textile industry)

目錄

什麼是紡織工業[1]

  紡織工業是指紡織原料或其製成品進行加工的工業部門,包括棉、毛、絲、麻和化學纖維五大門類。

紡織工業的三次飛躍[2]

  自古到今,“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四大要素。紡織品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的“衣”脫離了“獸皮樹葉遮體”的原始狀態。

  紡織工業從石器時代,開始用“紡輪”、“紡車”紡紗到手搖紡車、多錠腳踏及水轉紡車直到珍妮紡車紡紗,完成了紡織工業的第一次飛躍;之後隨著蒸汽機的發明,紡紗由手工作坊到機械化工廠生產,直到環錠紡紗機的出現,達到了第二次飛躍。近代的“產業革命”,首先從紡織工業開始,從而開創了大工業生產的現代化時代;發展至今,紡織工業逐步向“原料模擬化、機器設備智能化、紡紗工藝集成化、產品功能化”邁進,逐步實現紡織工業歷史上的第三次飛躍。

  現代紡織工業正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向“技術密集型”演進。

紡織工業的分類[3]

  紡織工業按原料和產品性質,可分為棉紡、絲紡、毛紡、麻紡和化纖紡織等五大類;

  按生產工藝又可分為纖維原料加工、紡紗、織布、印染等部門。

紡織工業佈局的影響因素[1]

  影響紡織工業佈局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

  (一)原料因素:紡織工業原料的產地分佈和質量,直接影響著紡織工業佈局、生產規模產品質量。目前,我國紡織工業原料,主要來自農牧業地區的天然纖維。由於天然纖維初加工失重較大,因此,紡織工業佈局,特別是初加工工業,一般要求佈局在天然纖維原料產地。而化學纖維是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為原料,化纖紡織工業佈局則往往與石油化工煤化工工業相結合。

  (二)消費因素:紡織工業品需求量的大小、花色品種的多少等消費因素,因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消費水平的差異而各不相同。因此,紡織工業佈局宜趨向消費區,以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生產。

  (三)勞動力因素:紡織工業是機械化和手工操作相結合的勞動密集型工業,需要較多的勞動力,特別是女勞動力。因此,勞動力因素是紡織工業佈局必須考慮的條件之一。

  (四)技術因素:科技水平和勞動力技術熟練程度是影響紡織產品質量高低、品種多少的重要因素。因此,紡織工業佈局,特別是高檔、出口紡織工業,應佈局在科學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

  (五)運輸因素:紡織工業原料、產品運輸量很大,因此,紡織工業佈局宜選擇交通便利的地區。

  (六)其他因素:紡織工業生產對氣候、水源和能源條件有一定的要求。紡織工業對氣候條件要求較高,有一定的濕度和溫度要求,如在紡織和紡布過程中,以空氣相對濕度60%,氣溫在21℃~27℃時為宜,否則,纖維宜斷,從而增加生產成本。因此,紡織工業宜佈局在具有溫暖濕潤氣候條件地區。此外,紡織工業生產用水、耗能較多,在佈局時,必須充分考慮水源和能源問題。

紡織工業與信息技術[4]

  一、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及其分析

  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的應用中,目前較能促進紡織業發展的主要有三個方面:

  1.信息技術在紡織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1)紡織機械與生產過程的電子與電腦監測與控制

  紡織機械與生產過程的電子與電腦監測與控制是提高紡織生產率和紡織品質量的最基本手段,它幾乎在紡織、印染、服裝、化纖等各生產工序都有應用。國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搶占中國市場的大量新型紡織機械大多採用了各種形式的電腦監測與控制系統,紡織機械的速度、功能、質量得以大幅度提高。我國紡織企業目前採用這種新型紡織機械比例與國外有很大差距。例如,採用電子技術的世界先進水平自動絡筒機已達90%100%,而我國只有13%。另外,我國4000多萬棉紡錠中約有1/4是急需淘汰落後設備。我國近年出口紡織品出現一系列質量問題,除了原材料等級下降與管理不善之外,裝備落後是主要原因。這些影響了我國出口紡織品價格提高。例如,我國20支棉紗比巴基斯坦每件低30~50美元,32支精梳棉紗比香港每件低100美元左右。我國急需的具有電子與電腦測控的紡織機械有一個很大的市場需求,不能全靠進口價格很高的國外紡織機械來實現,需要通過引進、消化、創新,根據實際需求加速研製價格適中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紡織機械,改變我國紡織企業裝備的落後面貌,並能打入國際市場。為了技術領先、功能完善,還要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及激光、紅外等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等其他科技新成果,研發紡織過程的線上檢測技術,進一步實現機電一體化優化設計,對紡織機械與生產過程的關鍵技術進行攻關。

  (2)電腦輔助紡織設計(紡織CAD)與電腦輔助紡織分析(紡織CAE)

  紡織CAD與紡織CAE是我國紡織信息技術較易攀登國際先進水平的一個領域,它在提高紡織生產適應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擴大紡織品花色品種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前在印花CAD、織物CAD/CAE、紡織面料CAD/CAE、服裝CAD/CAPPCAM、三維紡織品CAD/CAM等領域都有很快發展。要在這個領域攀登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是信息技術與紡織技術人才的聚集與組織,以及面向市場的更多強有力的企業化基地的形成與發展。

  (3)紡織CIMS及智能紡織系統

  紡織CIMS及智能紡織系統是信息技術在紡織生產過程的綜合應用,智能紡織系統更強調各種智能技術在紡織過程中的應用。我國除紡織機械企業外,在紡織、印染、服裝、化纖等企業還沒真正實現這一應用。這類紡織生產過程與機械類工業及流程工業的特點不同,在實現紡織CIMS與智能紡織系統時要在一般CIMS與智能製造系統基礎上考慮紡織不同的特點與要求。我們若在這方面有創新,不僅對我國紡織信息技術攀登國際先進水平有貢獻,對我國CIMS與智能製造系統的創新研究也有很大作用。

  2.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目前許多紡織企業都在開展企業管理信息系統(MIS)、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aM)、企業數據管理(EDM)等不同形式的工作。紡織行業是傳統產業,以規模化生產為主,組織結構存在層次多、信息傳遞不快、對外界變化反應遲緩,不能適應目前變化大的市場環境。信息技術具備了網路化、開放性、對等化的特點,它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使這些特點強有力地滲入企業的運行與管理,從而導致企業組織形式的巨大變革,推動了業務流程再造與組織結構的重構,原有的塔形(遞階)管理結構將逐漸被扁平化(匯流排式)的動態網路管理結構所取代,使企業對市場快速反應能力大大增強。

  3.電子商務在紡織業的應用

  電子商務是涉及有關技術、經貿、管理、法律、社會、經濟文化等問題的綜合性應用,又由於紡織業是最早對外開放的行業之一,以及我國即將入世,紡織電子商務可能對紡織工業與紡織經濟發展起很大推動作用,成為把紡織工業第三次革命引向深入的重要手段。我國紡織電子商務剛剛起步。1999年我國在全球電子商務中僅占0.6%,我國紡織領域在其中僅占1%,而且主要是網上零售(B2C)交易。目前國內紡織綜合信息網站達200多家,獨立建立網站的紡織企業6 095家,占全國企業總數10%,多是發佈產品等信息,除了一般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如電子支付可信度、相關法規的完善、用以支持網上直接支付的全國通用銷售卡、網路安全等)以外,還有缺乏網上鑒別紡織品質量與款式的有效手段,因而目前要採用補充手段讓用戶進行瞭解或可線上瞭解。我國紡織業實現電子商務將經歷啟動期、發展期、完善期三個階段。啟動期是在電子商務環境還不完善時,建設滿足當前企業一些需求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進行不完全的電子商務;發展期是在電子商務逐漸完善,輔以補充手段逐步擴大紡織品電子商務;完善期是使電子商務手段完善,實現紡織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全面解決。

  二、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的未來展望

  展望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未來發展中的作用,人們充滿希望,列舉三個方面:

  (1)寬頻互聯網與無線網路技術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

  目前電子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主要還停留在單機生產過程、企業或固定位置的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數據傳送。寬頻互聯網與無線網路為我們開闢了廣闊空間,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包括移動環境)與任何火進行語音、數據、圖像方面的通信。這恰好是開放度較高的紡織電子商務、紡織電腦管理與檢測所需要的。基於寬頻網與無線網,紡織機械製造將會有更大變革。一臺紡織機械的生產過程可在萬里以外進行監控、排除故障,企業管理人員可在海、陸、空等移動環境下通過手機掌上電腦等瞭解與指揮企業活動。由於高速寬頻網路色彩通信與數據技術的發展,服裝等紡織品色彩、立體視覺感、手感都能通過網路快速傳遞,紡織生產與營銷可在全球範圍內方便地進行。

  (2)信息技術與現代材料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相結合在紡織工業中的綜合應用

  信息技術與現代材料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相結合在紡織工業中的綜合應用是21世紀現代紡織發展的重要趨勢。例如,“智能軍服”等。智能軍服具有包括納米材料的超微電腦裝置,頭盔作為信息中樞,軍服備有激光、生化等感應儀可監視士兵心率、血壓及體表溫度,辨別出血部位並使該部位周邊軍服膨脹、收縮起到止血作用,士兵傷情可無線傳送給戰地醫生。

  (3)新型紡織信息產業的誕生

  由於紡織有很大特殊性與文化性,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中應用的深化與拓寬將形成紡織信息產業。紡織信息產業的形成,不僅因為在信息與紡織兩種技術的交融與界面上有許多科技問題與產業機會,而且因為紡織具有文化性,我國的服裝與紡織品要從來樣加工轉變提高為創立自己的國產品牌,將中國人民的文化內涵、審美觀念、民族神韻糅合進去,提升其地位與價值,使其成為一朵絢麗的東方奇葩,形成信息與紡織相結合的內容產業。這些要靠信息技術作為平臺加以推進。

  三、發展紡織信息技術是促進我國成為世界紡織強國之路

  一直仿照發達國家紡織是不能使我國從世界紡織大國成為世界紡織強國的,必須走持續創新之路,提高我國紡織業的綜合競爭力。

  1.深化信息技術與紡織技術的交叉,走持續創新之路

  我國紡織工業創新能力不強是阻礙我國成為世界紡織強國的根源,表現在重生產輕開發、重硬體輕軟體、重設備輕人才、重投入輕市場,尤其是紡織產品模仿多、獨創少的問題十分突出。信息科技發展有一個特點:一個創新概念與技術的產業化往往會誕生一個新企業。以新代老、以弱勝強、由小變大的例子屢見不鮮,這種現象也會在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發生。我們要充分挖掘與開展有自主知識產權並有生命力的紡織新工藝和新技術,並大力鼓勵紡織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信息技術要千方百計地在這些領域內尋找結合點。我國紡織信息技術也可與我國購買的國外紡織新工藝、新技術的專利進行結合,集成為新的紡織新裝備,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2.抓住入世新機遇,變差距與挑戰為市場需求,提高紡織綜合競爭力

  我國入世後,傳統紡織業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通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紡織行業,產業競爭力得到恢復;另一方面來自於更具紡織比較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如巴基斯坦等。入世後,我國在紡織裝備、差別化纖維開發、世界名牌、企業對市場快速反應以及體制與機制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所呈現的矛盾愈來愈突出。我們要努力變挑戰與差距為市場需求,這也是我國紡織信息技術與紡織信息產業的市場需求。

  3.培養外向型複合型的創新人才是發展紡織信息技術的當務之急

  信息技術在紡織工業中應用的深化與拓寬,不僅需要有大批信息技術與紡織技術人才的聚集與組織,還需要外向型、複合型,既懂紡織技術,又掌握信息技術,熟悉市場的開拓創新型人才。這種人才我國極為缺乏,需要在高校、企業等部門大力開展這類人才的培養,加速其成長。

參考文獻

  1. 1.0 1.1 楊武主編;王潔,曹磊副主編.第五章 中國工業地理 中國經濟地理 第二次修訂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08.
  2. 竺韻德,俞建勇,薛文良等著.第一章 緒論 集聚紡紗原理.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08.
  3. 謝光輝,熊小蘭編著.第四章 中國輕工業地理 中國經濟地理(修訂本).湖南省供銷中專(中技)教材委員會,1998.07.
  4. 邵世煌著.紡織工業的第三次革命 登攀路上轉折年代校長的回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方小莉,y桑,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紡織工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