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7个条目

現代農業物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現代農業物流(Modern Agriculture Logistics)

目錄

什麼是現代農業物流

  現代農業物流是指以滿足顧客需求為目標,運用現代化的物流手段,對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等實體相關服務及信息,從供應源到消費源所進行的組織、控制與管理的經濟活動過程。它是由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採購、生產、運輸、流通加工、儲存、配送、分銷與信息等一系列動作環節組成,併在整個過程中實現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保值、增值的目標。

現代農業物流的作用

  一是使農民生產的農產品能實現其價值使用價值

  二是使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增值;

  三是降低農產品生產與流通成本,提高市場反應速度,提高客戶滿意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

現代農業物流存在的問題[1]

  1、缺乏對農業物流的科學認識。現階段,全社會的物流觀念還沒有完全樹立起來,很多人把現代農業物流理解為農產品的倉儲、運輸和裝卸等,沒有認識到現代農業物流是蘊涵農業生產佈局、結構調整、品種流向、農資和農產品實體運動所必須的裝卸、儲運、加工增值及相關服務與信息的環節鏈系統;沒有認識到現代農業物流在降低流通成本交易費用,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的獨特作用。認識上的片面性導致農業物流因環節鏈的脫節無法實現整體上的科學、合理運作。

  2、農業物流成本過高。我國農業生產大多是單戶經營的形式,很難達到經濟規模。農業生產資料分散採購和農產品的分散銷售方式也具有自發的盲目性。很容易導致利用率低,生產要素的供應時間長而不穩定,物流成本過高。如我國農產品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的30%—40%,鮮活農產品達到60%以上,而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3、農業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低。交通動力不足,缺乏農業專用運輸工具。存儲、保鮮技術落後且條件差,加工處理水平低。例如,我國80%以上的生鮮食品是採用常溫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據統計,常溫流通中果蔬約損失20%—30%,糧油15%、蛋15%、肉乾耗3%,加上食品的等級間隔、運輸及加工損耗,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約上千億元。美國農產品加工前後增值比為1∶3.8,而我國僅為1∶1.8。

  4、農業物流信息化滯後。儘管涉農部門建立了一些農業信息網路,但網路在鄉、村出現斷層,農業物流資源信息不集中,發佈與更新不及時,導致農業物流信息共用度低,信息流通不暢。從全國看,農業物流缺乏經過統一規劃設計的信息系統,信息技術還沒有在農業物流中普遍應用,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信息化差距大,電子商務發展不足。

  5、農業物流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無論是農資生產企業還是農產品生產企業,仍然熱衷於自營物流,農民更是如此。雖然他們向運輸企業或倉儲企業尋求服務,但這些都僅限於一次性和臨時、分散的物流服務,本質上仍然追求自己內部生產與物流的結合,制約了第三方農業物流的發展。同時由於缺少足夠的用戶,數量有限的第三方農業物流的規模和實力都較小,只能簡單地提供運輸、倉儲和初加工服務。缺乏需求預測、精深加工、物流信息服務、成本控制和物流設施網路設計等增值服務,尤其是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還沒有開展。

  6.農業物流標準化程度低。目前,我國仍未建立起適應農業物流發展的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農業物流非標準化裝備、設施、行為仍相當普遍。比如,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裝備標準不統一;包裝標準與運輸實施標準不配套;不少農產品的分類、分級、分等大多憑人工感覺,誤差過大。這種狀況給農產品的儲存、運輸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難,嚴重影響了農業物流活動的質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國際農業物流活動的通暢。

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對策[1]

  1、增強現代農業物流意識。現代農業物流涉及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涉及農業的現代化與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現代農業“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在提高市場反應速度、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提高效率、增強農業產業鏈整體效益、提升競爭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跳出農業、加工業、流通業相互分離的傳統產業思維模式,從而促進農業、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的相互協調以尋求最佳產業效益,高起點地發展現代農業物流。

  2、提高農業物流的技術水平。技術問題始終是制約中國農業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物流技術是物流各項功能實現和完善的手段,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在物流研究方面的經驗,在研究院所、高校以及物流企業配備專門人員,加大對農業物流技術、物流系統的研究力度,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中國實際大力推廣。著力開發和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對物流各環節進行適時跟蹤、有效控制全程管理,以增強農業物流供應鏈的透明度和控制力,提高農業物流信息化水平。

  3、加強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及物流技術裝備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涉及面廣泛,主要包括:①交通、通訊設施建設與農村道路建設;②加強倉儲設施建設;③合理規劃和發展農業物流基地物流園區物流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配送中心連鎖超市的建設;④加強農產品儲運工具的開發生產;⑤提高設施和裝備的利用率。

  4、積極培育和發展第三方農業物流。培育和發展專門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提供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的第三方企業和組織,使之成為中國農業物流發展的示範者和中小物流企業資源的整合者。應採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方法,打破地域、行業界限、儘快培育和發展一批第三方農業物流。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間、龍頭企業與商業、運輸業、倉儲業企業間的聯合,著力打造一批優勢農業物流企業;推進傳統儲運企業、糧食系統企業、供銷系統企業、農業系統農資經銷單位向第三方農業物流企業轉變;大力扶持營銷大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專業協會;積極吸引國外優秀的物流企業,加快農業物流信息企業的發展。

  5、抓好現代農業物流標準化建設。現代農業物流的各項建設,應按照標準化的要求組織實施,把農業物流的全過程納入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大力推進農業物流業設施和裝備的標準化建設,加緊對農業物流用語、技術標準、計量標準、數據傳輸標準、作業和服務標準的研究,儘快形成統一的農業物流國家或行業標準國際市場接軌。

  6、強化政府對農業物流的調控和服務職能。①理順農業物流管理體制,明確主管部門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整體統籌,制定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總體規劃,統一協調全國農業物流的組織和運行;②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與政策,約束農業物流組織者、參與者的行為,規範和監督運作過程,協調和處理所發生的農業物流糾紛;③加大對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④ 為農業物流提供信息服務和政策指導,以減少和避免實際工作中的盲目性。

  7、加強對現代農業物流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現代農業物流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行業,科學研究的水平和從業人員的能力對其發展有著直接影響。今後科學研究重點應放在:①研究不同農資和農產品的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尋求最適合的物流模式;②研究農產品物流,實現增值;③研究城市農產品加工配送物流。有關高校應密切關註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動態,增設相關課程和專業,重點培養物流技術、物流企業管理、策劃以及物流信息系統開發方面的人才。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聘請國外專家參與國內農業物流的經營與管理,在交流與合作中提高國內專業人員的水平。

現代農業物流三大典型案例[1]

  農業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國傳統農業物流整體還處於低水平運行,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長。為了進一步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一些農業物流企業開始運用現代化的物流手段,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

  農業集成商模式:上海農工商集團全方位打造農業物流鏈條

  上海農工商集團是一個農業龍頭企業群,該集團擁有光明乳業、農工商超市、都市農商社、上海鮮花港、海豐米業等5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涵蓋了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各個環節。按照該集團發展集成商的經驗,主要措施有三個方面:一是藉助品牌魅力擴大生產基地;二是利用平臺優勢吸納資源;三是拓展合作伙伴做大經濟增量。

  農產品物流園區模式:鄭州“大廚房”物流港實現從糧倉到廚房大跨越

  2006年6月3日,“2006中國·鄭州大廚房文化節暨現代廚房用品博覽會、農副產品交易會”在鄭州市大廚房農副產品物流港拉開帷幕。在此次交易會上,一個最引人註目的主題,就是變“中國糧倉”為“國人廚房”。鄭州大廚房農副產品物流港是政府發展鄭州西區的重點工程,包括廚具、酒類、調味品、農副產品、平價中心五大專業市場,是一個集廚房商業文化及相關產業綜合運營的品牌,“大廚房”具備了展示交易、國內外貿易、電子商務、品牌宣傳、文化傳播等多重覆合功能,將致力於打造規模空前,全國領先的“食文化”商業基地。

  雙向流通模式:蘇果超市開始把農戶和加工企業納入農村流通體系

  為了響應商務部開展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江蘇蘇果超市近年來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上山下鄉”活動,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雙流通”農產品物流模式,併成為全國供銷系統的一個典型。為了開啟現代農村物流止,蘇果超市一方面成功運作基層供銷社改製,建成農村營銷網路。另一方面,蘇果超市突破傳統經營理念,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以訂單農業的形式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一種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值得註意的是,前不久“新合作模式”在遼寧受阻表明,基於行政化模式,用低級的資本運作手段取得“超常規”發展速度的擴張,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在現代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中,各地要積極引進現代農業物流新模式,改造傳統形式上的農業物流企業,要以企業為主體,進一步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平臺、信息網路平臺和政策平臺的支撐,創新農村物流運行體制和機制,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物流平臺。

本條目相關鏈接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趙勤,佟光霽.淺議中國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商業經濟(哈爾濱),2005年6期.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現代農業物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33.52.30.* 在 2008年11月18日 17:04 發表

拿著一種自上而下的語氣來教訓現實 其實文章里也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啦 一看作者就是混飯吃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