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物資需求總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物資需求總量的含義

  物資的需求總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定價格水平下,全社會對物資的購買力。或者說是在一定的計劃期內,全國的生產、基建、交通運輸、科學技術、對外貿易和其它事業按其一定的發展規模和所具有的貨幣支付能力,對各種物資的總需要量。

物資需求總量的影響因素[1]

  對物資需求總量發生影響的因素,一般說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方面。主要指:

  (1)社會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和發展速度。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主要是通過固定資產的增加而實現,同時,也需要增加流動資產。在進行全社會物資供求綜合平衡時,應依據先生產、後基建的原則,安排適當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2)社會生產結構的合理性。社會生產結構包括部門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部門結構即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比例關係。生產結構即各產業或各行業之間的結構比例關係。產品結構即各種產品之間的配套性、齊備性以及直接或間接的依存關係。社會生產結構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物資能否得到完全合理的利用。

  (3)社會擴大再生產的方式。馬克思把社會擴大再生產區分為內涵擴大再生產外延擴大再生產兩種類型。社會擴大再生產中兩種方式各自比重的大小,會影響全社會對物資的需求總量。目前,我國的情況,內涵擴大再生產應當是擴大再生產的主要手段。

  (4)財政預算銀行信貸的規模。國民財政預算對經濟建設、國防、科技、文教等撥款的數額以及銀行對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產的貸款數額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全社會的物資需求總量。(5)物資價格的變動。物資價格的變動直接影響到社會對物資需求的購買能力,對物資需求總量尤其是需求構成的影響很大。

  2.技術方面。主要指:(1)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一定的技術政策。(2)部門間、地區間技術結構的變化。(3)資源綜合利用的成效。

  3.政治經濟方面。主要指:(1)國家的對外經濟政策。(2)國際形勢總的趨向。(3)經濟體制的變革。

  4.社會方面。主要指:(1)人口數量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的發展。(3)為維護社會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所必需的國防和行政管理事業的發展。

  在眾多複雜的影響物資需求總量的因素中,經濟和技術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影響著物資需求總量及其構成。因而分析研究全社會物資需求量的形成和變動,需要對經濟和技術的因素予以格外重視。

物資需求總量確定的一般方法[1]

  確定物資需求總量,事實上就是計算全社會物資購買力總額,這是一件複雜而艱巨的工作。在一定計劃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通過市場購買物資的貨幣支付能力到底是多少,在計算時難度很大,因為兩點:計算的方法有待改善;資料的取得比較困難,往往是不全不准。

  從理論上說,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經過分配和再分配過程,最終形成三種基金:即補償基金積累基金消費基金補償基金是物質生產部門在生產過程中已消耗的生產資料的貨幣表現。為了保證社會簡單再生產的進行,必須補償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從而形成一定的購買力。積累基金主要用於生產資料積累,但也包括生活資料的儲備增加額等,因此,必須從中扣除這一部分,才是來自積累基金的物資購買力。由此可見,物資購買力總額等於補償基金形成的購買力加上來自積累基金的生產資料購買力

  對物資購買力總額的計算,大體說來有下述三種方法:

  1.按經濟用途分類計演算法。物資按經濟用途分類,包括以下幾項:(1)生產需用能源及原材料所形成的購買力。這涉及流動資金的大小及其周轉次數,同時也涉及銀行貸款。(2)基本建設所需機器設備及建築材料所形成的購買力。這涉及到財政撥款銀行貸款、地方和企業自籌等渠道所形成的固定資產投資額。(3)挖潛、革新、改造所需物資形成的購買力。這涉及企業按國家規定所提取的更新改造資金及其他資金。(4)經營維修所需生產資料形成的購買力。(5)外貿對物資的收購額。(6)其他物資購買力,其中包括事業單位和居民所需物資的購買力。將上述各項加總,即為生產資料購買力總額。

  2.按部門分類計演算法。按生產領域和非生產領域各部門分別計算。例如,生產領域中,工業部門內部的鋼鐵機械、輕工、紡織等部門(包括國有企業、集體和鄉鎮企業合資企業私營企業);農業部門內部的農、林、牧、副、漁等部門;交通運輸中的鐵路、公路、內河、海運、航空等部門;非生產領域中的文教、科技、衛生等部門等。對其所需物資形成的購買力分別計算然後加總。

  3.按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分類計演算法。簡單再生產所需物資形成的購買力,可按報告期統計資料計算;擴大再生產所需物資而形成的購買力,則依據計劃期投資及其他有關資料計算。二者分別計算出來後,加總即得。

物資需求總量的調節方法[1]

  物資需求總量的調節是物資市場巨集觀調控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於影響物資需求總量的因素很多,所以對物資需求總量的調節方法也有很多,主要方法如下:

  1.通過改變積累基金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可以調節物資需求總量。積累率提高,則增加物資需求總量;積累率下降,則減少物資需求總量。

  2.通過改變貨幣的投放量來調節物資需求總量。物資需求總量是對物資的購買力總和,受可支付的貨幣能力的制約。增加貨幣投放量,企業取得貨幣較易,物資需求總量上升;抽緊銀根,企業獲取貨幣困難,物資需求總量下降。

  3.改變利率來調節物資需求總量。調高利率,投資減少,物資需求總量下降;降低利率,投資增加,物資需求總量上升。

  4.通過調整物資的價格水平來調節物資需求總量。調高物價,需求下降;降低物價,需求上升。

  5.通過稅收政策調節物資需求總量。一般而言,增加稅收,會降低物資的需求總量,因為稅收增加,企業投資的預期利潤率會降低,企業主會減少或放棄投資。

  6.通過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或先進的管理手段,降低物耗水平,可以使物資需求總量下降。

  7.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改變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的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可以調節物資需求總量。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國內貿易部人事司.物資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再版本)[M].經濟管理出版社.ISBN:7-80118-017-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KAER,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資需求總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