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責任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物流責任成本[1]
物流責任成本指以物流責任中心為對象所歸集的該責任中心責任範圍內各項可控物流成本之和。
物流責任成本的計算[1]
物流責任成本的計算應在明確物流責任中心的基礎上,按企業實際情況根據管理需要分層次進行計算。首先計算各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然後彙總各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形成企業總的責任成本。在計算各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時,可以根據管理需要,將責任中心劃分相應的層次,先計算每個層次的責任成本,最後彙總計算該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例如,企業運輸部門下設運輸分隊、運輸班組兩個層次的成本中心,則責任中心運輸部門的責任成本可逐級彙總如下:
- 運輸班組責任成本=車輛油耗+司機工資+班組其他可控費用
- 運輸分隊責任成本=各運輸班組責任成本+分隊其他可控費用
- 運輸部門責任成本=各運輸分隊責任成本+運輸部門其他可控費用
計算物流責任成本時,需要理清各項物流耗費與物流責任中心之間的關係。對於可以直接判別責任歸屬的物流耗費項目,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相應的物流責任中心;對於不能直接劃歸相應物流責任中心的物流耗費項目,則應採取相應的分配方法,依據合理的標準進行分配;對於既不能直接歸屬於某個責任中心,又找不到合理的分配標準分配至各物流責任中心的物流耗費項目,可考慮建立專門的物流成本中心進行控制,而不向特定物流責任中心進行分配;對於不能歸屬於任何物流責任中心的有關固定物流耗費,不對其進行分配,可將其作為不可控成本暫時不加以控制。
物流責任成本預算[1]
物流責任成本預算是以物流責任中心為主體,以其可控物流成本為對象編製的預算。通過編製物流責任成本預算,可以明確各物流責任中心的成本責任,同時也為控制和考核物流責任中心物流成本管理活動提供依據。物流責任成本預算是物流成本總預算的補充和具體化。
物流責任成本預算的編製程式有以下兩種:
(1)以物流責任中心為主體,將物流成本總預算在各物流責任中心之間層層分解,形成各物流責任中心的物流成本預算。它實質上是自上而下實現物流成本總預算目標。這種自上而下、層層分解物流成本指標的方式是一種常用的預算編製程式,其優點是使企業整個物流活動形成一體,便於物流成本的統一管理和控制;不足之處是可能會遏制各物流責任中心管理物流成本的積極性。
(2)各物流責任中心自行列示各自的物流成本預算指標,層層彙總,最後由企業專門機構或人員進行彙總和調整,確定企業的物流成本總預算。這是一種由下而上、層層彙總、協調的預算編製程式,其優點是有利於發揮各物流責任中心參與物流成本管理的積極性;不足之處是各物流責任中心只註意本中心的具體情況,造成彼此協調困難,同時層層彙總和協調的工作量大,協調成本高,影響物流成本預算編製的質量和時效。
物流責任成本的考核[1]
物流責任成本考核是以物流責任成本報告為依據,分析、評價各責任中心物流責任成本預算的執行情況,發現差距,查明原因,從而考核各責任中心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成果,並實施獎罰,促使各責任中心積極糾正行為偏差,完成物流責任成本預算的過程。
- 1.物流責任成本考核指標
企業物流責任成本考核指標包括物流責任成本差異額和物流責任成本差異率兩項,其公式如下:
物流責任成本差異額=物流實際責任成本-物流預算責任成本
物流責任成本差異率= | 物流實際責任成本-物流預算責任成本 | |
物流預算責任成本 |
由於技術性物流成本中心的投入量與產出量有密切關係,且只對既定物流服務量的物流耗費負責,所以對於技術性物流成本中心來說,公式中的物流預算責任成本可以根據實際物流工作量或產出量和各物流成本項目的標準成本進行預計。如果物流實際責任成本低於預算責任成本,則一般說明該物流責任中心的物流成本管理業績是良好的。
酌量性物流成本中心的投人與產出關係不明顯,其業績評價涉及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因此,對於酌量性物流成本中心來說,公式中的物流預算責任成本有賴於了餌情況的專業人員的合理判斷。具體來說,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採用零基預算,即詳盡分析物流成本中心每一項物流成本開支的必要性以及合理的開支數額;二是採用增量預演算法,根據歷史經驗來確定物流預算責任成本;三是考察同行業類似職能的物流成本支出水平來確定物流預算責任成本。對於酌量性物流成本中心而言,如果其物流實際責任成本低於預算責任成本,並不一定說明該責任中心的物流成本管理業績就是良好的,有可能是提供服務質量和數量低於計劃的要求而導致的,這時還應結合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對其物流服務水平所作出的判斷,客觀地進行評價。
- 2.物流責任成本報告
物流責任成本報告是根據會計記錄編製的反映物流責任成本預算實際執行情況,揭示物流責任成本預算與實際執行差異的報告。物流責任成本報告的形式主要有報表、數據分析和文字說明等。將物流實際責任成本、預算責任成本及其差異用報表予以列示是物流責任成本報告的基本形式。
物流責任成本的考核要通過編製物流責任成本報告來完成。一般而言,當物流實際責任成本大於預算責任成本時,形成不利差異;當物流實際責任成本小於預算責任成本時,形成有利差異。物流責任成本的考核應根據有利和不利差異及其差異的數額實施相應的獎懲。在揭示差異時,還要對重大差異予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並根據分析的原因提出改進建議。
物流責任成本報告一般按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編製,在報告中區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列示各物流成本明細項目的實際數、預算數、差異額和差異率等,揭示物流預算責任成本的完成情況,並用文字說明物流成本差異產生的原因。值得註意的是,由於物流責任成本為責任中心的各項可控物流成本之和,所以,利用物流責任成本報告實施考核主要以其中的可控物流成本為依據。物流責任成本報告的基本格式如表所示。
項目 | 實際數 | 預算數 | 差異額 | 差異率 | 原因 |
可控成本 | |||||
車輛油耗 | |||||
司機工資 | |||||
… | |||||
不可控成本 | |||||
折舊費 | |||||
保險費 | |||||
… |
- 3.物流責任成本考核應註意的問題
(1)確定物流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物流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是指企業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權利並承擔相應責任的各級物流組織和物流管理人員。為做好物流責任成本考核工作,企業應按可控性原則,合理劃分和確定物流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明確規定其權利和責任範圍,以確保其在許可權範圍內,獨立、自主地開展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確保物流責任成本考核工作的順利實施。
(2)合理編製物流責任成本預算。物流責任成本考核是揭示物流實際責任成本與預算責任成本之間的差異,並實施獎懲的過程。所以,合理編製物流責任成本預算是實施物流責任成本考核的前提。企業應對物流成本總目標按照物流責任單位或責任人進行分解、落實和具體化,使之成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開展日常物流成本管理的準繩,成為企業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施物流成本考核的基本標準。
(3)合理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為分清責任,便於正確評價和考核各物流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業績,各物流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之間相互提供物流服務或勞務時,應使用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進行結算。企業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時,應根據各物流成本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物流活動的特點,在綜合考慮全局性、公平性、自主性和重要性原則的基礎上,可採用市場價格、協商價格、雙重價格和成本轉移價格等作為內部轉移價格。
(4)合理激勵。物流責任成本考核要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勵制度,根據各物流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的物流成本管理業績好壞進行激勵,做到功過分明、獎懲有據。物流責任成本考核激勵方式包括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正強化是對超額完成目標物流成本行為的獎勵,即對物流實際責任成本低於預算責任成本產生的有利差異的獎勵。正強化的兩大手段是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這兩種手段的統一能夠調動物流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積極性。與之相對應,負強化則是對未完成目標物流成本行為的懲罰,即對物流實際責任成本高於預算責任成本產生的不利差異的懲罰。負強化的懲罰手段包括批評、扣發獎金、降級、降職以及免職等。
物流責任成本的意義[2]
責任成本法是根據不同級別的物流管理人員和管理部門應負的責任,收集彙總和報告其有關的會計資料,對企業物流成本進行控制的有效方法;採用責任成本法,對於合理確定與劃分各物流部門的責任成本,明確各物流部門的成本控制範圍,進而從總體上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一)使物流成本的控制有了切實保障
建立了責任成本制,由於將各責任部門、責任人的責任成本與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密切結合,可將降低成本的目標落實到各個具體的物流本部門及個人,使其自覺地把成本管理納入本部門或個人的本職工作範圍,使成本管理落到實處。
- (二)使物流成本的控制有了主動性
建立責任成本制,可促使企業內部各物流部門及個人主動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積極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新設備,充分依靠科學技術來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