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氣候智能型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氣候智能型農業(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目錄

什麼是氣候智能型農業

  氣候智能型農業能夠持續地提高生產能力、收入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乃至消除溫室氣體排放,進而促進國家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農業。”

氣候智能型農業產生的背景

  1.氣候變化。使糧食安全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世界平均溫度正在升高,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人類所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氣候變化能改變降水、蒸發、水土資源等基本環節和要素,進而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據測算,如果溫度升高1~3℃,糧食生產能力會增加,然而,升溫超過這一幅度,糧食生產能力則會降低。不同緯度地區受到影響存在差異,在中高緯度地區,當溫度升高1~3℃時,糧食生產能力會略有提高;而在低緯度地區,特別是季節性乾旱和熱帶地區,即使小幅升溫1~2℃,也會導致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生產能力下降。在氣候變化導致糧食生產能力下降的同時,世界人口卻在不斷增加。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突破90億。所以說,氣候變化間接使世界糧食安全面臨威脅。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為例,根據世界銀行報告《降低熱度:極端氣候、區域性影響與增強韌性的理由》的分析,到2030年,乾旱和酷熱將使目前玉米種植面積的40%不能繼續種植玉米,同時,氣溫上升可能導致大片的熱帶稀樹草原消失,進而威脅牧民的生計,為此,到2050年,營養不良人口所占比重預計會增加25%~90%[3]而根據南非農林漁業部長蒂娜·喬馬特·彼得森的估計,到2050年,氣候變化將使非洲農業產量下降10%~20%,糧食價格將會持續上升,很多貧困人口會陷入饑餓困境。

  2.農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任重道遠農業不僅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也是溫室氣體的重要排放源。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公佈的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約占世界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3.5%,且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另外,據FAO2006年的估計,僅從種植和養殖環節來看,種植業中耕地釋放的溫室氣體已超過世界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養殖業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世界總排放的比重則達到18%。因此,要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農業重任而道遠。

  3.氣候智能型農業謀求“三贏”。不難發現,農業生產與氣候變化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妥善處理農業生產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為此,2010年FAO發表題為《氣候智能型農業———與食品安全、適應和緩解相關的政策、措施及融資》的報告,正式提出了致力於實現糧食安全、氣候適應和減少排放“三贏”的氣候智能型農業,對其制度、政策選擇以及投資和融資模式做了介紹,並圍繞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漁業都市農業等方面總結了一些典型案例。

氣候智能型農業的主要內容

  一是通過能實現協同作用和互利共贏的一體化政策選擇,解決由糧食安全、社會發展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綜合挑戰,而且,所做出的政策選擇是由特定國家的國情、國力以及所推廣應用地區的具體社會、經濟和環境條件決定的。

  二是評估不同部門及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選取重點領域,權衡相關利益,致力於實現多重目標。再次,依靠政策、戰略、行動和激勵等要素的支撐,剋服政策選擇在應用過程中的阻礙,並通過更大範圍的政策實施、金融投資制度安排,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在此條件下,向農戶提供知識、資源金融市場等服務,以不斷改善農村民生。

  三是鑒於氣候變化與農業和農村發展之間具有一定相關性,因此,要提高農業應對衝擊的能力,特別是應對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衝擊的能力,並努力減緩氣候變化。

氣候智能型農業的主要做法

  在《氣候智能型農業資料》中,FAO提出了一個全面、系統的氣候智能型農業實施框架,包括了灌溉水管理、土壤管理、能源管理、基因資源管理等對策以及氣候智能型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等生產系統,而且,每項對策和生產系統下麵,都具體提出了一系列技術措施。

  在FAO等機構的推動下,上述氣候智能型農業發展措施已經在非洲多個國家進行實踐,並取得較好經濟社會效益。例如,在喀麥隆北部,當地的稷、高粱和玉米無法適應因氣候變化導致的乾旱少雨,為此,在FAO的支持下,農業科研機構研發了能適應變化的早熟品種。在此基礎上,農民組建了公司來生產有質量保障的種子,並銷售給周邊幾個村的村民。儘管生產環境不佳,新品種仍帶來了較好的產出。受到鼓舞的農民紛紛購買新種子,導致需求量大增,公司於是擴大規模。後來,有68家社區企業創立,雇佣人數超過1000人,年生產種子達到200t。

發展氣候智能型農業對中國的啟示

  1.著眼大局考慮農業發展問題農業的產生背景可以看出,氣候變化和農業生產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

  一方面,農業生產排出大量溫室氣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氣候變化;另一方面,氣候變化也會影響農業生產的相關要素條件,進而降低農業生產能力。由此可見,農業生產問題不是簡單的投入與產出的產業問題,而是整個人類所面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挑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農業發展問題時,也應當從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大局入手,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產業發展的模式。也就是說,在推動農業發展時,不應忽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之外的因素,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另外,在想方設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斷強化糧食安全的同時,還要考慮到農業生產對氣候、環境的影響,因為除了衣食住行外,適宜的氣候和自然環境也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決定性條件。

  2.提高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氣候變化是世界性挑戰,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中國人多地少,糧食供求一直處於緊平衡的狀態,保障糧食安全的壓力非常大。在氣候變化不斷加劇,導致農業生產條件惡化、生產能力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國必須緊急應對,借鑒發展氣候智能型農業的理念和經驗,逐步提高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採取具有包容性、協調性的對策措施通常情況下,與農業相關的政策都是由各個部門分散制定的。

  這些政策服務於各自的不同的目標,相互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聯繫,無法做到相互協調和包容,因此,很難在實現各自目標的同時,達到更為綜合性的目的。例如,要想推動農業生產,加大農產品供給,保障糧食安全,則一般由農業部門出台政策;要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則一般由環保、氣象部門出台政策;而要想加大科技創新,提高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則一般由科技部門出台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出台後,只能服務孤立的目標,難以相互融合,從而實現糧食安全、氣候適應和減少排放“三贏”的統一目標。因此,需要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推動出台一體化政策或採取聯合行動,增強工作目標的一致性。

  4.加快氣候智能型農業的科技創新2013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

  作為一種促進農業實現多重目標的新發展途徑,氣候智能型農業同樣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例如,培育耐旱、耐熱等能更加適應氣候變化的新品種,研發提高水、土地等自然資源使用效率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探索能降低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新的生產模式等。所以,要促進農業生產和氣候環境的協調發展,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

  • 要增強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對氣候智能型農業的認識,提高其開展相關領域創新的積極性。
  • 要促進農業領域和氣候環境領域科研資源的整合,為跨學科研究創造條件。
  • 要擴大對氣候智能型農業技術領域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步伐。
  • 要加強宣傳引導,讓廣大農業生產者意識到發展氣候智能型農業的重要意義,為相關科技成果的應用提供土壤。

氣候智能型農業與其他概念的區別和聯繫

  在氣候智能型農業一詞出現之前,政策界和學術界已經普遍使用了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農業等相關概念,可以說,氣候智能型農業與這些概念之間既有區別,又存在聯繫。

  (1)與可持續發展農業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在FAO1991年發佈的《關於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動綱領》中,可持續發展農業被定義為“採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及後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的農業。”它包含經濟、環境和社會3個維度。在FAO看來,氣候智能型農業能通過前瞻性的方法,同時應對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等問題,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同發展,可以說融合了可持續發展農業的3個維度,從而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和具體。但是,氣候智能型農業既不是一種新的農業系統,也不是一種新的實踐模式。它只是一種新的途徑,即通過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生產適應能力,引導當前農業系統做出必要改變,以共同解決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問題。

  (2)與綠色經濟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10年的《綠色經濟》報告中,綠色經濟被定義為“能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同時顯著降低環境風險和生態匱乏的經濟發展模式”。從實踐角度講,綠色經濟就是在降低碳排放和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避免破壞生態多樣性和削弱生態服務功能的同時,實現擴大就業和增加收入的目標。不難看出,綠色經濟同樣融合了可持續發展農業的3個維度。而且,同氣候智能型農業一樣,它們重點關註的是那些能夠而且必須立即解決的地方性問題,而不是能產生世界性、長期性影響的問題。因此,它們都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更加具體和貼近實際。

  但是,除了關註和應對地方性挑戰,如推動某一地區適應氣候變化,氣候智能型農業還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解決問題,如倡導節能減排以減緩氣候變化。為此,需要整合現有的實踐、政策制度資源,增強政策和實踐的包容性及同步性,以應對農業在當前及未來所面臨的多重挑戰。另外,要做好內部利益權衡,避免出台相互矛盾和衝突的政策措施,並強化政策措施的協同性,以實現多重目標。

參考文獻

  • 龔晶.劉佳.氣候智能型農業的內涵、實踐與啟示[D].世界農業.201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氣候智能型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