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

  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是指機關後勤服務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和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等價交換的原則,根據自身實際和市場價格,合理確定機關後勤服務價格和核算標準,與機關服務對象逐步建立起有償服務核算關係,打破傳統的機關後勤服務模式,建立面向社會的有償服務競爭機制,從而優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確保機關高效運轉的後勤需求。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是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的特點

  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具有以下基本特點:一是機關後勤服務單位的服務社會化。現有機關後勤服務單位,脫離機關行政本體後,一方面按照機關後勤服務的要求,搞好機關有償服務,另一方面面向社會,參與市場競爭,擴大服務範圍,達到服務社會獲取經濟社會效益。使後勤服務單位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二是機關後勤服務內容社會化,按照雙向發展、雙向服務、優勢互補的方針,在發揮機關後勤服務單位服務優勢的同時,積極引進社會專業力量為機關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專業服務,從而逐步實現服務對象的社會化,服務價格的市場化。

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的依據

  1、市場經濟規律是機關後勤社會化的主要動因。馬克思認為,服務也是商品。因此,服務適用於市場經濟規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生產力發展,產品日益豐富,消費者有權要求生產者和服務者提供更加優質、廉價、物美、服務良好的有形產品無形產品,而消費者的消費取向,又直接決定了生產者與服務者的前途和命運。所以,後勤服務社會化就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後勤部門必須遵循價值規律,用社會化的方式以最優的價格生產最好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2、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製為目標。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各項事業和工作圍繞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軸心,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取得了顯著成績。機關後勤從管理體制的改革到服務經營機制的轉變,從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到保障實力的增強,都是以市場為導向,在市場經濟規律的支配下實現的。過去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了以封閉式,供給制、福利型為主要特色的傳統後勤體制,造成了機構臃腫、資源浪費、效益低下等多種弊端。這種體制既嚴重地阻礙著機關後勤資源的合理配置,又直接制約著後勤保障水平的提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國際交流的日趨擴大,特別是隨著市場開發的城市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和新型社會保障體系的確立,客觀上要求機關後勤服務市場的出現,要求在後勤服務的具體實踐中,通過市場這雙看不見的手來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在機關與後勤部門之間建立完備的商品交換關係,促使後勤服務商品化經營、市場化動作和貨幣化交換。

  3、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是社會第三產業發展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服務行業蓬勃發展。比如,在餐飲、住宿、會務、幼教、汽修等方面,基本滿足於機關後勤服務的需求;汽車租賃物業管理等產業也方興未艾。來自第三產業急需膨脹和賣方市場買方市場漸變的壓力,對機關調整後勤產業結構,提高服務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機關後勤服務賣方社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

  4、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是機構改革的內在要求。1993年以來,機關後勤在轉變服務單位運行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前,新一輪機構改革正在進行,隨著政府機構改革力度的加大,職能轉變、精簡機構、人員分流等必然促使一部分機關後勤單位脫離機關本體,走向社會、進入市場,參與競爭。機關後勤事業單位將逐步由事業型、供給型向企業型、經營型轉變。經營業績將成為後勤服務單位興衰存亡和職工收益多少的決定性因素。市場日益取代行政手段,在機關後勤事業發展中

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與政府責任[1]

  一種錯誤的認識需要澄清:那就是很多人認為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就是把機關現有的後勤服務設施和人員全部交給社會。這種觀念沒有抓住後勤服務社會化的真正內涵,也脫離了機關後勤的實際情況。在操作上只強調把機關後勤服務單位分出去交給社會,機關後勤服務全靠社會提供,這在實際條件下既不可能也不現實。事實上,無論是在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進程中還是社會化完成後,政府機關都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後勤服務社會化過程中的政府責任

  1.各級政府領導在思想上、政策上給予支持。各級政府領導要高度重視,大力扶持後勤管理改革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提供在人事、財務等各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為推進服務社會化創造良好的環境。各級領導要選派得力的優秀幹部搞後勤,同時要簡政放權,鼓勵後勤部門的幹部職工對改革進行探索、研究,對後勤管理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做實事求是地分析,給予客觀的評價。

  2.健全和完善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政策法規體系,保障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有序進行。一是要加強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立法工作,在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建議國家立法部門將後勤服務社會化有關問題納入立法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人為本的、有利於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和後勤產業發展的法規,使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根據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矛盾及時出台相關政策,補充、修訂後勤管理體制、機制、財務等規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學合理、標準統一、程式規範的後勤管理服務的規章體系。

後勤服務社會化後的政府責任

  即使後勤服務社會化完成後,政府的責任仍然存在。首先,機關後勤服務交給社會上的服務行業後,承包商代理人都有可能因為自身謀求利益的需要而假公濟私,欺詐貪賄,社會化為不法官商勾結提供了土壤。其次,社會上的服務行業關心的是利潤的獲得,對不具有經濟效益的服務,往往規避取巧,而只從事比較有利的事項,這就使得其提供的服務無法滿足機關工作人員的需要。再次,由於信息不對稱,政府部門往往缺少被委托者的有效監控,在此情況下,容易出現“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因此,即使在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後,政府的引導和適當干預是應該而且必要的。後勤服務社會化後的政府責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轉變職能,建立健全服務質量監督管理體制。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以後,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與機關後勤服務保障機構由行政關係轉變為經濟關係。如何在社會化條件下加強對服務的監管,可持續地提高機關後勤服務保障的質量,是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此時,政府就應該建立相應的監督與評估機制對其進行引導,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該調整其職能設置,由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監管。一些地區成功的做法有增設服務質量監管處,負責代表機關與服務保障機構簽訂合同及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管,對服務保障提出質量標準要求,並組織實施檢查、評估,在體制上確保機關後勤服務質量有人管。

  2.制定相關規範,提高服務的規範化水平。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該制定相關規範對機關引進社會服務具體標準做出規定,以提高服務的規範化水平。比如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就與財政部門聯合制定了《上海市市級機關引進社會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市級機關引進社會服務的內容、範圍、資質要求、方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同時還把機關後勤服務質量管理納入考試體系,組織力量編寫了專用教材,開設了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職業資格專業考試,使服務質量管理作為一門科目而規範化系統化,為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葉啟成.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機關後勤服務的社會化改革.網路財富,2008年09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Tracy,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