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景觀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景觀農業

  德國著名生物學家和地理學家特羅爾(C,Trol1)被推舉為景觀生態學的創始人。他把景觀定義為將底圈、生物圈和智能圈的人類建築和製造物綜合在一起、供人類生存的總體空間可見實體,認為景觀代表生態系統之上的一種尺度單元,並代表一個區域整體。

  從景觀定義出發,景觀農業(Landscape Agriculture)是草地、耕地、林地、樹籬及道路等多種景觀斑塊的鑲嵌體,表現為物種生存於其中的各類破碎化棲息地的空間網格。

  從影響因素看,景觀農業是人類為其生存通過較完善的生物和技術活動,對土地長期或周期性經營的結果。

  從系統角度出發,俄國生態學家A.P.謝爾巴科夫提出“景觀農業是在農業景觀中調節物質與能量的一種系統,它可以保證農業景觀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首先是提高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產量”。也就是說,景觀農業的本質是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在一定自然景觀上的有機結合,它是按景觀生態學原理規劃的,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高穩定性和實現能量與物質平衡的一種新型農業。

景觀農業的特征

  景觀農業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空間異質性。它是指在景觀中,對各類景觀單元的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的各種性狀的變異程度。異質性是景觀功能的基礎,它決定空間格局的多樣性。

  2.迴圈再生性。構成空間鑲嵌體的不同景觀單元之間具有相互作用,即生態流,它包括物流、能流和信息流。景觀農業在確定景觀中能流、物流動態基礎上,儘量擴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3.人類主導性。景觀農業既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又受到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和干預。其中,人類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是景觀農業演進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在城市化、土地經濟收益、社會經濟和政策因素。

  4.價值多重性。理想的景觀農業具有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觀賞價值、體驗價值教育價值和保健價值等。

景觀農業的發展過程和趨勢

  中國景觀農業的發展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即農業前景觀、原始景觀農業、傳統景觀農業和現代景觀農業。從根本上講,農業前景觀和原始景觀農業是一個自給自足、自我維持的內穩定系統,人地矛盾不突出,人們未意識到合理利用土地的必要性,景觀農業規劃更無從說起;在傳統景觀農業時代,幾十年的集約化經營方式造成生物棲地多樣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觀的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方式的變化使得景觀農業的美學和生態效益遭受嚴重損害。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和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幹意見》公佈,提出農業發展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突破了傳統農業完全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部門分割、管理交又、服務落後的局限性;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從景觀農業的發展過程,我們得出傳統景觀農業僅僅體現了農村景觀資源提供農產品的第一性生產的功能,而現代景觀農業的發展除立足於農業生產功能外,更強調保護及維持生態環境平衡的功能,以及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觀光資源的功能。因此,理想的景觀農業規劃應能體現出農業生產、環境維護和旅游開發三個層次的功能。

景觀農業構建

  (一)構建目標

  景觀農業既具有一般景觀的基本特點,又突出地表現為人類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結果,俄國生態學家w.L.泰勒結合景觀農業的特征,提出了實施農業生產與滿足景觀農業要求的三項原則意見。根據w.L.泰勒的三項原則意見,我們提出,景觀農業的構建應該追求以下目標:

  1.提高景觀內各系統總體生產力。正確估價各項農業要素,合理配置作物品種,規劃控制土地利用強度,改良土壤和耕作方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能量與物資投入的效率。

  2.加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擴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控制肥料農藥的使用,減少農業污染,實現農業高效、可持續地發展。

  3.發揮景觀農業的綜合價值。保護和促進包括生物多樣性在內的景觀多樣性,併為農業觀光旅游開發提供資源保證,實現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因此,理想的景觀農業應該追求經濟價值(經濟活力)、生態價值(環境優美)和社會價值(社會期望)三者的統一。

  (二)構建原則

  1.提高經濟價值

  經濟產出作為主導功能,要求整個景觀農業具有較高的生產率以及容納更大物質和能量流動的結構。景觀農業的構建應該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相互聯繫在一起,延伸農業的產業鏈,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農業經濟佈局,發展和運用高新技術,學習和應用新的概念和模式,如生態農業、觀光旅游農業、精細農業迴圈農業等,以此來提高經濟價值。具體表現在:(1)加強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增強農工商的緊密結合;(2)提倡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佈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3)實現一個全方位、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4)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農產品優勢區域佈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方針,真正實現工農良性互動,城鄉共同發展,從而使農村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和蓄水池。

  2.維持生態價值

  生態平衡功能要求景觀農業具備較好的穩定性、較高的物質和能量利用效率、較少的廢棄物和多餘能量排放,對人類環境具有正面生態貢獻,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最小的環境負效衝擊和較小的非農產品投入。同時,生態保護必須結合經濟開發來進行,通過人類生產活動有目的地進行生態建設,比如土壤培肥工程、防護林營造、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等。因此,生態價值的維持措施可以走“社會一經濟一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的生態整合道路,按照自然系統是否合理、經濟系統是否有利、社會系統是否有效的目標集來設計最優的土地利用格局和資源生產方式,規劃土地優化利用的滿意景觀。具體可以執行以下措施:(1)建設高效人工生態系統,實行土地集約經營,保護集中的農田斑塊;(2)控制建築斑塊盲目擴張,建設具有宜人景觀的人居環境;(3)重建植被斑塊,因地制宜地增加綠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塊,補償恢復景觀的生態功能;(4)在工程建設區要節約工程用地,重塑環境優美、與自然系統相協調的景觀。只有按照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在巨集觀上設計出合理的景觀格局,在微觀上創造出合適的生態條件,才能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及農業的持續發展。

  3.提升社會價值

  社會持續功能要求景觀農業能綜合考慮社會習慣、人口就業、景觀美學和戶外教育價值。國外景觀農業的規劃設計中就充分考慮到了人們“重返鄉村”和“親近自然”的情結,建造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農業模式,如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精細農業等構成的觀光農業。根據景觀生態學原理,任何形式的農業活動,包括觀光農業都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地域空間上,構成各類農業景觀。近年來國內涌現出結合中國農村特色的觀光農業——農家樂休閑旅游,通過建立和發展觀光農業,對提高景觀優美度,提升景觀農業美學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了有效嘗試。

  農家樂休閑旅游是以農村自然環境、農業生產活動、農民生活方式為旅游吸引物,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乾農家活、享農家樂”為核心內容的旅游經營項目。根據景觀農業的特點和要求,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1)堅持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上做到六個結合。把促進“三農”全面發展與拓展旅游業發展空間有機結合;把發揮休閑旅游業優勢與發展農業產業化有機結合;把建設休閑旅游設施與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機結合;把開發休閑旅游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有機結合;把鼓勵廣大農民投資創業與吸}I工商企業投資發展有機結合;把堅持市場運作與強化政府管理服務有機結合;(2)制定產業政策行業標準,加強規範管理。通過設立農家樂休閑旅游研究中心、檢測中心、認證中心、培訓中心、數據中心等,正確引導這一新興模式向著持續、有序、健康軌道前進;(3)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技術服務平臺來整合資源。通過服務平臺,建立共用機制和管理秩序,包括市場信息管理培訓、企業推介、網上預訂等,逐步做到資源有效利用。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景觀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