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McClell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也稱三種需要理論(Three needs theory)、成就需要理論(Achievement Need Theory)、後天需要論

目錄

成就動機理論簡介

  成就動機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C·McClelland)通過對人的需求和動機進行研究,於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麥克利蘭把人的高層次需求歸納為對成就、權力和親和的需求。他對這三種需求,特別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

  成就需求:爭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麥克利蘭認為,具有強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的是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剋服困難、解決難題、努力奮鬥的樂趣,以及成功之後的個人的成就感,他們並不看重成功所帶來的物質獎勵。個體的成就需求與他們所處的經濟、文化、社會、政府的發展程度有關,社會風氣也制約著人們的成就需求。

  麥克利蘭發現高成就需求者有三個主要特點(性格特征):

  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歡設立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不喜歡憑運氣獲得的成功,不喜歡接受那些在他們看來特別容易或特別困難的工作任務。他們不滿足於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和隨遇而安,而總是想有所作為。他們總是精心選擇自己的目標,因此,他們很少自動地接受別人——包括上司——為其選定目標。除了請教能提供所需技術的專家外,他們不喜歡尋求別人的幫助或忠告。他們要是贏了,會要求應得的榮譽;要是輸了,也勇於承擔責任。例如:有兩件事件讓你選擲骰子(獲勝機會是1/3)和研究一個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是1/3),你會選擇那一樣?高成就需求者會選擇研究問題,儘管獲勝的概率相同,而擲骰子則容易得多。高成就需求者喜歡研究、解決問題,而不願意依靠機會或他人取得成果。

   他們對成功有強烈的需要,但同時也擔心失敗,傾 向於設定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中等難度的目標,對風險採取了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因為如果目標過低,伴隨著成功的是較少的成就滿足感;而目標過高,則風險很大,成功的機會過於渺茫,會使他們難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②高成就需求者在選擇目標時會迴避過分的難度。他們喜歡中等難度的目標,既不是唾手可得沒有一點成就感,也不是難得只能憑運氣。他們會揣度可能辦到的程度。然後再選定一個難度力所能及的目標——也就是會選擇能夠取勝的最艱巨的挑戰。對他們而言,當成敗可能性均等時,才是一種能從自身的奮鬥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與滿足的最佳機會。喜歡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不依賴偶然的機遇坐享成功。高成就需要的人,重視的是個人成就而不是成功或報酬本身。他們喜歡獨自解決問題,一有時間就考慮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些,在工作中相信自己的能力,敢於作出決斷,願意承擔責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這樣他們才會有成就感。

  ③高成就需求者喜歡多少能立即給予反饋的任務。目標對於他們非常重要,所以他們希望得到有關工作績效的及時明確的反饋信息,從而瞭解自己是否有所進步。這就是高成就需求者往往選擇專業性職業,或從事銷售,或者參於經營活動的原因之一。 他們對工作的結果非常關註,希望立即得到信息反饋,因此他們不願意從事成果要很長時間以後才見分曉的工作。

  麥克利蘭指出,金錢刺激對高成就需求者的影響很複雜。一方面,高成就需求者往往對自己的貢獻評價甚高,自抬身價。他們有自信心,因為他們瞭解自己的長處,也瞭解自己的短處,所以在選擇特定工作時有信心。如果他們在組織工作出色而薪酬很低,他們是不會在這個組織呆很長時間的。另一方面,金錢刺激究竟能夠對提高他們績效起多大作用很難說清,他們一般總以自己的最高效率工作,所以金錢固然是成就和能力的鮮明標誌,但是由於他們覺得這配不上他們的貢獻,所以可能引起不滿。

  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對工作的勝任感和成功有強烈的要求,同樣也擔心失敗;他們樂意,甚至熱衷於接受挑戰,往往為自己樹立有一定難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標;他們敢於冒風險,又能以顯示的態度對待冒險,絕不會以迷信和僥幸心理對待未來,而是要通過認真的分析和估計;他們願意承擔所做的工作的個人責任,並希望得到所從事工作的明確而又迅速的反饋。這類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歡長時間、全身心的工作,並從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即使真正出現失敗也不會過分沮喪。一般來說,他們喜歡表現自己。麥克利蘭認為,一個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求的人,那麼,公司就會發展很快;一個國家如果有很多這樣的公司,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就會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就需求的特征和表現也就不盡相同,對此,麥克利蘭未作充分表述。

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

   權力需求:影響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麥克利蘭還分析了人們對權力的需要。成就需要和權力需要都會使人們有傑出的表現,但二者還是有區別的。人們對權力需要的基本特點是希望影響他人,希望控制向下、向上的信息渠道,以便施加影響、掌握權力。他們對政治感興趣,而不像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樣關心改進自己的工作。

  權力需求是指影響和控制別人的一種願望或驅動力。不同人對權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權力需求較高的人對影響和控制別人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喜歡對別人“發號施令”,註重爭取地位和影響力。他們常常表現出喜歡爭辯、健談、直率和頭腦冷靜;善於提出問題和要求;喜歡教訓別人、並樂於演講。他們喜歡具有競爭性和能體現較高地位的場合或情境,他們也會追求出色的成績,但他們這樣做並不象高成就需求的人那樣是為了個人的成就感,而是為了獲得地位和權力或與自己已具有的權力和地位相稱。權力需求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麥克利蘭還將組織中管理者權力分為兩種:一是個人權力。追求個人權力的人表現出來的特征是圍繞個人需求行使權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時的反饋和傾向於自己親自操作。麥克利蘭提出一個管理者,若把他的權力形式建立在個人需求的基礎上,不利於他人來續位。二是職位性權力。職位性權力要求管理者與組織共同發展,自覺的接受約束,從體驗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得到一種滿足。

  權力具有兩面性,即社會化權力和個人化權力,前者的出發點在於為他人著想,後者則以實現個人統治為核心。

  權力的消極面或者說個人化的權力,其主要特征是“統治一服從”的關係,征服、侵犯他人,把被領導者看成工具而不是動力。自認為工具的人只能被動地遵守命令,這種統治只能給領導者帶來膚淺的滿足。

  權力的積極面或者說社會化的權力,其主要特征是通過深切瞭解群眾的需要和願望,幫助群體確定共同的目標意志,並主動提供達到目標的途徑,讓群體成員感到自己是強者,有能力實現目標,把被領導者當作動力而不是工具。社會化的權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被領導者的積極性,有益於整個社會。

親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

  親和需求:建立友好親密的人際關係的需求。

  親和需求就是尋求被他人喜愛和接納的一種願望。高親和動機的人更傾向於與他人進行交往,至少是為他人著想,這種交往會給他帶來愉快。高親和需求者渴望親和,喜歡合作而不是競爭的工作環境,希望彼此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他們對環境中的人際關係更為敏感。有時,親和需求也表現為對失去某些親密關係的恐懼和對人際衝突的迴避。親和需求是保持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麥克利蘭的親和需求與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求、奧爾德弗的關係需求基本相同。麥克利蘭指出,註重親和需求的管理者容易因為講究交情和義氣而違背或不重視管理工作原則,從而會導致組織效率下降。

成就動機理論提出

  麥克利蘭在1955年對馬斯洛理論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戰,對該理論的核心概念“自我實現”有無充足的根據也表示懷疑。戴維·麥克利蘭認為,很多的需要都不是生理性,而是社會性的,且社會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的,得自於環境、經歷和培養教育等。

  戴維·麥克利蘭經過20多年的研究得出後天需要論的結論說,人類的許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會性的,而且人的社會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的,得自於環境、經歷和培養教育等。很難從單個人的角度歸納出共同的、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時代不同、社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當然就不同,所謂“自我實現”的標準也不同。馬斯洛的理論過分強調個人的自我意識、內省和內在價值,忽視了來自社會的影響,失之偏頗。

  麥克利蘭通過試驗研究,歸納出三大類社會性需要:對成就的需要、對(社會)交往的需要和對權力的需要,尤其對成就需要和權力需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他的理論觀點主要體現在其代表作《渴求成就》(1966)和《權力的兩面性》(1970)兩篇論文中。

  麥克利蘭指出,人的成就需要是可通過後天培養而得到加強的,成就需要可以創造出富有創業精神的人物,他們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全社會都應當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努力建功立業,取得成就。

成就激勵理論的推斷

  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麥克利蘭對成就需求與工作績效的關係進行了十分有說服力的推斷。

  首先,高成就需求者喜歡能獨立負責、可以獲得信息反饋和中度冒險的工作環境。他們會從這種環境中獲得高度的激勵。麥克利蘭發現,在小企業的經理人員和在企業中獨立負責一個部門的管理者中,高成就需求者往往會取得成功。

  其次,在大型企業或其它組織中,高成就需求者並不一定就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原因是高成就需求者往往只對自己的工作績效感興趣,並不關心如何影響別人去做好工作。

  再次,親和需求與權力需求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關。麥克利蘭發現,最優秀的管理者往往是權力需求很高而親和需求很低的人。如果一個大企業的經理的權力需求與責任感和自我控制相結合,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成功。

  最後,可以對員工進行訓練來激發他們的成就需求。如果某項工作要求高成就需求者,那麼,管理者可以通過直接選拔的方式找到一名高成就需求者,或者通過培訓的方式培養自己原有的下屬。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在企業管理中很有應用價值。首先,在人員的選拔和安置上,通過測量和評價一個人動機體系的特征對於如何分派工作和安排職位有重要的意義。其次,由於具有不同需求的人需求不同的激勵方式,瞭解員工的需求與動機有利於合理建立激勵機制。再次,麥克利蘭認為動機是可以訓練和激發的,因此可以訓練和提高員工的成就動機,以提高生產率。

  高成就需要的人當中,很少產生率領眾人前進的領導者,原因非常簡單:成就需要強烈的人,習慣於獨自解決問題,無需他人。一個高成就需要的人,未必能領導企業取得成就,因為經理的責任是激勵眾人取得成功,而不是只顧自己的工作成就。激發他人的成就感需要有完全不同的動機和技巧。如果說成就需要對應著創業精神,那麼權力需要就對應著各種領導,因為領導者的首要任務是影響別人,對權力的需要顯然是他們的主要性格特征之一。

成就動機理論的評價[1]

  成就動機有利於心理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成就動機都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麥克利蘭不僅強調了成就動機的作用,還指出成就動機是在一定的社會氣氛下形成的。成就動機有個人取向的成就動機和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之分。個人取向的成就動機有這樣的特點:成就目標和評價標準主要由個人自己來決定;選擇什麼樣的行為來達到成就目標,也是由個人自己來做主;成就行為的效果也由個人自己來評價,評價標準也是由個人自己來制定;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的內化程度比較高,成就的功能自主性比較強,即追求成就本身是一種目的。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的特點有:強調個人的成就目標和評價標準主要由他人或所屬的團體來決定;選擇什麼樣的行為來達到目標,也是由他人或團體來決定;成就行為的效果由他人或團體來評價,評價標準也是由他人或團體不定期制定;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的內化程度比較弱,成就的社會工具性比較強,即追求成就是一種手段,是為了讓他人或團體高興。

  這兩種取向的成就動機各有長短。在社會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的成就動機過於偏向某個極端,可能就會產生一些不良後果。這時的成就動機就不一定會推動社會的發展,甚至會起反作用。研究發現,個人取向成就動機過高的人在組織中往往表現得並不很出色。由於強調個人取向,這些人用自己個人的業績標準來衡量成就,也因為個人目標的實現而得到滿足。因此,他們更願意獨立工作,因為這樣做可以使得任務的完成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的努力。這一特點可能會降低這些人在團隊中的工作表現。在組織中,非常需要能夠妥協、順應、將自己的成就需要與組織目標結合起來的人。一個組織如果個人取向成就動機的人占的比重太大,則這個組織肯定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成就動機理論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成就動機理論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2]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和農村急需的專門人才。”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由於高職學生從小開始一直在同齡學生中學習成績處於偏下,加上社會評價體系等諸多原因,高職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一般比較低。因此,把當前的高職學生培養成具有高水平成就動機的人,對於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21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至關重要。

  (一)為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優異目標

  大家一般都贊同這樣的觀點: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往往發展得越快。這裡的目標與我們所說的成就動機是一致的。如果當學生在成就動機形成的初期能夠確定一個適合自己情況的較高的起點,往往就會對其以後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在學生年齡小的時候,這種優異目標大多是由家長或教師為其確定的。

  例如,一個學生說:“我長大要上北大清華!”“我要當博士!”這樣的目標與父母、教師從小就對其提出的高標準有著直接關係。因此,一方面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形成一種追求成功的意識,這對於他們日後的成長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學生的成就動機應與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水平相符合。這主要是因為如果成就動機標準過高,超出了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他們可能就會由於受挫而失去追求成功的信心,或產生逃避失敗的心理。對於高職學生來說,從小經歷的挫折、失敗要比學習優秀的學生多,對其確定的目標太高,他可能會認為根本達不到而不去努力。所以,如何幫助高職學生樹立自信心,確立適合自己的優異目標至關重要。在為學生確定優異目標時,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第一次目標定得不能太高,一旦學生達到目標以後,往往就會產生追求成功的自信心。然後,教師再將目標逐步提高,充分發揮目標的激勵作用,一步步將學生引向優異。

  例如,對於一個大一學烹飪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一下子給他們提出一個當大廚師的高目標,這個目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個“優異過度”的目標,因為這個目標對於學生來說是太遙遠、太高不可攀了。從而對學生的成就動機發展沒有多大作用。

  比較合理的做法是,教師可以在這個大目標之下為學生確定許多小目標,分解為一個個近期可以達到的目標,讓學生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步步達到終點。總之,教師在確定學生的優異目標時,應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

  (二)對學生進行獨立訓練

  獨立訓練和成就訓練是培養學生成就動機不可缺少的兩種方式。獨立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而成就訓練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巧妙地把事情做好的能力。這兩種能力是高職院校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時所必須重點強調的。高職教育強調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夠用”為準,但對其技能訓練則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在每學期要有一定的實訓時間。按照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在實訓期間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實施獨立訓練和成就訓練對其將來的成就水平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一般而言,高職院校在第一學期就應開始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獨立訓練的方法很多,例如,鼓勵學生獨立做實驗、自己撰寫實訓報告、自己處理與同學的關係等。在教育過程中,學生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儘量讓他自己去做,而不再是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記的“滿堂灌”,從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培養其獨立性。例如,學導游的同學要能夠獨立帶團出去旅游;學烹飪的同學必須做到獨立地選料、加工以及烹制出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飯菜;學機電的同學,如果電機出了問題,必須能夠迅速、準確地找出原因和修理好。

  (三)實施鼓勵性教育

  麥克利蘭在比較高成就動機與低成就動機的學生之間的差別時發現,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如何,與教師對其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的評價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或者說經常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那麼,這部分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往往較高。這主要是因為教師的鼓勵性評價,可以促使學生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具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從而發揮了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和激勵性功能,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既然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職教育中應對學生多一些表揚、鼓勵,培養學生不斷追求、開拓進取的自信心,開啟其成功的第一步。

  (四)實現由外在的成就動機向內在的成就動機的轉化

  外在的成就動機是一種由他人推動學生追求成功的動機,例如,學生為了達到父母和老師的要求或者為了得到他人的表揚而努力學習。這種外在成就動機的被動性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經常需要外力的不斷推動,一旦外界的推動力量不存在了,學生就可能會中止自己的某種行為。

  內在的成就動機是一種學生自覺追求成功的動機,具有這種動機的學生往往能夠為自己確立一個奮鬥目標,激勵自己不斷努力達到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無需別人的監督、鼓勵,能夠持之以恆地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這種內在的成就動機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特別是具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激勵作用。例如,許多學習優秀學生的一個主要特點是他們能夠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而不是被人逼著學、趕著學,這種學習的自覺性主要就是來自於內在的成就動機。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鄒海燕 柳禮泉 張君.第五章 需要、動機和挫折.《社會心理學》
  2. 魏雲祥.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及其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中國冶金教育.2004年第02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81.96.200.* 在 2009年11月7日 05:49 發表

where is the avoidance

回複評論
202.103.243.* 在 2015年12月11日 20:34 發表

麥克利蘭發現高成就需求者有三個主要特點內容中 第一點與第二點難道不是同一個觀點?

回複評論
94.119.64.* 在 2018年12月17日 04:36 發表

第一個第二個難道有人認為是同一個觀點?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