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失業滯後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失業滯後論概述

  新凱恩斯學派所提出的失業滯後理論是一個迥異於傳統理論的新就業理論。它認為,長期均衡就業與實際就業率的滯後量相關。傳統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派以及貨幣主義學派都認為長期的就業率與短期的就業率無關。但是這種觀點無法解釋滯脹現象。失業滯後理論研究了勞動力市場失業工資的相關性,通過局內-局外人模型闡明:工資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職工人而不是失業工人,而且長期失業者對工資調整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失業滯後論的內容

  1. 純局內人的工資調整。

  局內人是指目前已經在職的雇員,或暫時被解雇但與在職雇員同屬於某一利益集團的人。局外人是指長期游離於企業之外的失業工人或短期在職的臨時工,局外人不受企業或行業工會的保護。局內人受各種勞動轉換成本的保護。轉換成本的存在,使廠商在用局外人代替局內人時要付出較為昂貴的代價。因此,儘管局外人願意接受比局內人更低的工資,但是,由於轉換成本較大,壓低工資的所得不足以補償轉換成本。所以,廠商不願意低工資沒有經驗的局外人,而樂於繼續雇用高工資的局內人。這樣,與局外人相比局內人就具有就業上的實際優先權,從而使局內人在勞動市場上獲得市場力量。而且,這種市場力量還因局內人的合作而加強。局內人所擁有的市場力量迫使廠商先雇用局內人,在所有的局內人都被雇用後,廠商才會去雇用局外人。

  純局內人的工資調整是指局內人在調整工資時,一點也不考慮局外人的利益,僅僅是為了維護局內人的利益而變動工資。比如,工會代表局內人與雇主談判時,往往只考慮工會的利益,極少考慮非工會成員的利益。在非工會的談判中,局內人自己也有力量迫使雇主讓步。雇主要考慮雇用局外人時他付出的轉換成本。另外,雇用局外人時,局內人不再努力工作而造成效率下降。局內人與局外人不能很好地合作,產生內耗,等等。這些情況都會給廠商帶來隱形損失。在每個廠商的局內人的力量強大到足以完全不考慮局外人的反應時,局內人就能單方面與廠商進行工資談判,提高工資。局內人通過調整工資,使期望就業的人數等於局內人成員數。如果經濟的衝擊僅是名義貨幣量變動,工會在與雇主談判時僅關心局內人。那麼,總就業等於上一期的實際就業加上名義貨幣量變動引起的隨機擾動。換言之,在忽略隨機擾動的情況下,均衡就業等於上一期的實際就業。此時,經濟並不顯示回到任何固定的均衡就業率的傾向,經濟中的就業狀態沒有傳統就業理論所說的自動恢復到原有均衡狀態的特征。

  上述情況的隱含機理是很清楚的:當需求減少時,在職工人不願意削減工資。在需求收縮而工資不變時,需求的減少會引起勞動引致需求減少,就業率下降。當需求增加時,局內人都被雇用後,仍有對勞動的引致需求,此時,願意接受較低工資的局外人才會被雇用。這些需求的衝擊,形成了就業的實際變化。當衝擊過去後,就業並不回到長期均衡狀態,仍停留在變動後的實際就業狀態,該狀態一直持續到另一個衝擊來改變它。經過失業的經驗數據的檢驗,證明這種實際就業會持續的結論是正確的。

  2. 有局外人壓力的工資調整。

  新建企業中不存在局內人。在新老廠商競爭時,老廠商中的局內人會被迫接受較低的工資。此外,局外人還可以通過兩個渠道來影響局內人的工資:

  第一,較高的失業率意味著被解雇後有令人沮喪的再就業前景。這會誘使局內人接受低工資以維持較高的就業機會。

  第二,較高的失業率隱含著廠商可以用一組新的較低工資的局外人取代相當部分或絕大部分局內人。這就會大大地削減局內人在工資調整時所擁有的力量。

  不過,對這兩種情況的後果都不能估計過高。搞不好,廠商就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廠商利用失業和就業之間足夠大的工資差別,提高其在工資談判中的地位,增強廠商談判能力

  局外人對局內人的影響與總勞動量、期望的就業水平有關。短期失業對工資調整的影響越強,工人對就業水平的期望值越高,名義工資就越低。有局外人壓力時,就業水平遵循一個在勞動總量附近的一階變動過程。因此,如果勞動力數量隨時間變化,失業也可以近似地由一個自回歸方程來描述。失業狀態的持久度由參數b來描述,它是總勞動與期望就業(或實際就業)之差的稀疏。隨著b的遞增,失業的持久性減低。如果在一個反向衝擊後,實際失業增加,那麼,均衡失業也隨之增加。在衝擊消失後,均衡失業的持續性下降,提高的短期失業均衡,會逐步消失,然後回到某種均衡就業水平。但是,一個同樣信號的連續衝擊能改變失業均衡,如果b是小的,一旦失業均衡改變後,它只能雙方緩慢地回到原均衡狀態。恢復到均衡的速度是十分緩慢的,以至下一個經濟周期到來之際,失業率還遠離原均衡失業態。

  3、失業的持久性和工資調整。

  失業持續時間影響著工資調整。短期失業者和長期失業者對工資調整有不同的影響。短期失業者能對工資調整施加壓力,而長期失業者卻不能。長期失業不影響工資調整,將使某些時期內的失業率提高。 

  長期失業不影響工資調整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技術上的可行性。因為長期失業如果能壓低工資,這將會影響到局內人的工作效率,使廠商蒙受重大損失。

  第二,長期失業者習慣於失業救濟,並對再就業感到希望渺茫。這削弱了他們對調整工資的影響力,增加了局內人對工資的影響力。

失業滯後論的評價

  以局內人-局外人模型為基礎的失業滯後論比隱含合同論簡明,也可發展為進一步的理論來解釋複雜問題。該理論主要是總量的研究,其進一步拓展將可以有更大的解釋力。該理論沒有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議,但是提出了明確的就業政策原則:政策應該重視失業者的權利,特別是長期失業者的權利。失業滯後論認為,實際失業不可能自動地趨於長期均衡失業,而是隨機地形成就業均衡,所以,經濟中的隨機衝擊會引起失業,如果聽任勞動市場自行其是,失業會維持在較高水平上。因此,就業政策應該通過增加名義貨幣或其它增加需求的辦法刺激就業,使失業率下降。就業政策要奏效,必須註重失業者的權利,特別是長期失業者的權利,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並設法增強他們在勞動市場上的力量,幫助長期失業者獲得重新就業的機會。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Dan,鲈鱼,Yixi,KAER,连晓雾,方小莉,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失業滯後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