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國際貨幣體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国际货币秩序)

國際貨幣體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目錄

國際貨幣體系的概念

  國際貨幣體系就是各國政府為適應國際貿易與國際支付的需要,對貨幣在國際範圍內發揮世界貨幣職能所確定的原則、採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組織形式的總稱。它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各國貨幣比價即匯率的確定

  2、各國貨幣的兌換性和對國際支付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對經常項目、資本金融項目管制與否的規定,國際結算原則的規定

  3、國際收支的調節

  4、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

  5、黃金外匯的流動與轉移是否自由等

  貨幣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因為需要而逐步演化而成的,從最終的物物交換、到貝殼、羽毛、石頭、煙草等原始貨幣,再到自中世紀(公元476-1453年)以來的銅幣、鐵幣、金幣及銀幣等貴金屬的金屬貨幣,再到與黃金掛鉤的英鎊、美元等有黃金背書的紙幣,以及以政府信用為擔保和背書的信用貨幣時代,以及未來可能的數字貨幣時代……

  但無論貨幣的形式如何演化,其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計價、交易、儲存、流通等基本功能沒有發生變化。國際貨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被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構成這一體系的就是“國際貨幣體系”;良好的“國際貨幣體系”在維護國際貨幣市場的秩序和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供國際信貸以應對各種意外的衝擊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時,它也是聯繫各國經濟政治和生活的重要紐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是以【金本位制】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各國的經濟往來及國際資本的流動管制很少;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隨著政治經濟環境的改變,各國開始了嚴格的資本管制,努力想恢復“金本位制”下的貨幣的穩定性,形成了【新金本位制】;二戰以後,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世界經濟和貿易環境,以美英兩國為首的各國,確立並接受了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新型的國際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並逐步放鬆了資本管制;但隨著20世紀70年代,美國關閉黃金視窗,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固定匯率轉向浮動匯率,國際資本的流動進一步加大。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演進

  (一)一戰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容與特點

  1、是國際金本位制度,具有“三自由”特征:金幣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黃金自由輸出入;

  2、具有既統一又鬆散的特點。統一性表現為黃金是最主要的國際儲備,其國際間支付原則、結算制度是統一的,各國貨幣都有各自的含金量,因此都必然是固定匯率制。鬆散性表現為沒有一個公共的國際組織的領導與監督,各國自行規定其貨幣在國際範圍內發揮世界貨幣職能的辦法。

  (二)一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容與特點

  1、是嚴重削弱的國際金本位制,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建立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特點是:

  (1) 政府停止鑄造金幣。

  (2) 不許金幣流通,代替金幣流通的是中央銀行發行的銀行券

  (3) 銀行券不能兌換金幣,只能兌換金塊,並且有兌現的最低限度(因規定兌換限度大,非一般人所能及,故稱“富人本位制”)。

  (4) 黃金仍可自由輸出輸入。

   金匯兌本位制的特點是,其它貨幣在國內不能兌換黃金,而只能兌換與黃金有聯繫的外匯(英鎊,美圓),外匯在國外(倫敦,紐約)可以兌換黃金。這實際上是把黃金存於國外,國內中央銀行以外匯作為準備金髮行紙幣流通。但一般人們難以直接到國外用外匯去兌換黃金,故稱“虛金本位制”。

  這時的匯率制度仍然是固定匯率制,國際儲備除黃金外,外匯(主要是英鎊美元)占有一定比重。黃金仍是最後的支付手段

  2、此時期的國際貨幣體系仍具有統一性和鬆散性特征。

  3、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國際金本位制度瓦解。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金匯兌本位制——佈雷頓森林體系

  佈雷頓森林體系內容:

  “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並建立固定比價關係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雙掛鉤”的具體內容是:

  1、美元與黃金掛鉤:①官價:35美元=1盎司黃金;②美國准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隨時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③其它國家的貨幣不能兌換黃金。

  2、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①各國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比價,通過黃金平價決定固定匯率;②各國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不得超過金平價的上下1%,否則各國政府必須進行干預。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

   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在美國經濟實力雄厚,國際收支保有大量順差,黃金外匯儲備比較充足,而其他國家普遍存在“美元荒”的情況下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轉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1、美國國際收支必須順差,美元對外價值才能穩定;2、美國的黃金儲備充足;3、黃金必須維持在官價水平。這三個條件實際上不可能同時具備。這說明佈雷頓森林體系存在不可解脫的內在矛盾——“特裡芬難題”(由美國經濟學家特裡芬在其著作《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指出):如果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則國際儲備資產不敷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形成“美元荒”; 如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易引起美元貶值,發生美元危機,形成“美元災” 事實上,美國從1950年代起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國際市場上美元大量過剩,從60年代到70年代曾發生多次美元危機.

國際貨幣體系史年鑒[1]

古典金本位制:

1717年:英國實行金本位制;
18世紀60-70年代---19世紀末:英國工業革命;
1890年:巴林銀行危機;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古典金本位制崩潰;

新金本位制:

1925年:各國重建被戰爭破壞的金本位制;
1931年9月19日:英鎊貶值,金本位制崩潰;

佈雷頓森林體系:

1944-1971年8月15日: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及結束;
1947-1957年:10年期的美元荒;
1947年:馬歇爾計劃,並最終於1948年下半年執行,總計推出131.5億美元援助歐洲及日本,由歐洲經濟及合作組織實施;
1948-1949年:美國經濟衰退,衰退減少了美國對歐洲商品的進口,導致美元缺口進一步擴大;
1958年:各國恢復可兌換性;
1961-1976年:歷時14年的越南戰爭,導致美元大量增發,造成三次美元危機和美元災;
1971年8月15日:美國尼克鬆總統關閉黃金兌換視窗,標志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束。
1971年12月:十國財長達成了《史密森協定》,規定1盎司黃金按照38美元進行兌換,美元貶值被控制在8%的適度水平,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且兌美元的浮動區間控制在1.25%,但不久之後的1973年2月,《史密森協定》崩潰,這也標志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最終消亡;
1970-1980年:美國經濟陷入滯漲(低增長高通脹),經濟增長緩慢,就業壓力增加及銀行擠兌;
1973年2月:《史密森協定》崩潰;
1973年3月:第四次美元危機爆發,各國拋售美元兌換黃金,布林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
1973年10月16日:以沙特為中心的阿拉伯產油國發動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此次危機直接導致了以美歐為主導的國際能源機構(IEA)的建立,開始了石油儲備;
1974年秋天:基辛格確立了石油美元,卡特繼尼克鬆之後成為美國總統;
1976年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牙買加會議上通過了《牙買加協定》,協定規定:廢除黃金官價,黃金不再作為貨幣定值標準,黃金買賣可以自由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取消對IMF必須用黃金支付的規定,出售IMF組織1/6的黃金;設置特別提款權(SDRs)代替黃金用於會員國與IMF之間的某些支付等。《牙買加協定》於1978年4月1日正式啟動生效,宣告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徹底消亡。

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消亡後:

1979年:伊朗爆發了霍梅尼革命,美國凍結伊朗在美聯儲的黃金儲備,世界金價沖高至800美元/盎司;保羅.沃爾克被任命為美聯儲主席。
1980年:海珊發動兩伊戰爭(伊拉克和伊朗),兩伊戰爭期間爆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美國出現石油和食品短缺,匯率不穩,通脹嚴重,經濟瀕臨崩潰;
1980年:里根當選美國總統並放鬆了對金融領域的監管,鼓勵金融創新,提供利率以控制通脹,消減個稅,增加軍事開支,預算赤字的增加導致了美元利率提高;
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署,日元和馬克針對美元升值,推動美元貶值;
1987年2月:盧浮宮會議;
1990年:IT技術的發展帶動美國經濟複蘇;
1992-1993年:歐洲危機;
1997-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柯林頓政府實現了一年的財政盈餘;
1991-2001年:美國經濟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擴張,年均增長率3.4%,通脹維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
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
2001-2007年:美國先後經歷了IT泡沫和房地產泡沫;
2003年: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依次爆發,美元再一次擴張;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此時美國的整體債務(包括私人、公司和國家債務的總數)超過了50萬億美元,幾乎等於全球的生產總值;而在本次金融危機期間,各國沒有袖手旁觀,幾乎都進行了救市,其中:美國先後投入了7000億及6000億美元的流動性;歐盟投入2.2萬億歐元,中國投入了4萬億人民幣;日本投入了26.9萬億日元,並隨後在2011年的地震中又再次投入54萬億日元以上的流動性,全球進入了量化寬鬆時代,一直延續到2019年的幾乎負利率時代。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

  現行貨幣體系是佈雷頓森林體系70年代崩潰後不斷演化的產物,學術界也稱之為牙買加體系

  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步入漫漫長途。1976年IMF通過《牙買加協定》,確認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浮動匯率制的合法性,繼續維持全球多邊自由支付原則。雖然美元的國際本位和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領導地位和國際儲備貨幣職能仍得以延續,IMF原組織機構和職能也得以續存。但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五個基本內容所決定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的準則與規範卻支離破碎。因此現存國際貨幣體系被人們戲稱為“無體系的體系”,規則弱化導致重重矛盾。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引發金融市場全球化趨勢在90年代進一步加強時,該體系所固有的諸多矛盾日益凸現。

  現行貨幣體系下固定匯率制浮動匯率制的優劣   

固定匯率制

  目前的固定匯率制主要表現為釘住匯率制。它是指一國採取使本國貨幣同某外國貨幣或一籃子貨幣保持固定比價關係的做法。這種釘住不同於佈雷頓森林體系下釘住美元的做法,因為那時美元是與黃金掛鉤的,而美元的金平價又是固定的。而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一些國家所釘住的貨幣本身的匯率卻是浮動的。因此目前的固定匯率制本質上應該是浮動匯率制。

   固定匯率制的優缺點:

   1、優點:

  (1)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

  (2)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

  2、缺點:

  (1)匯率基本不能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

  (2)為維護固定匯率制將破壞內部經濟平衡。比如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幣匯率將下跌,成為軟幣,為不使本幣貶值,就需要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但這種會使國內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失業增加。

  (3)引起國際匯率制度的動蕩和混亂。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就是一例。

浮動匯率制

   1、優點:

  (1)簡便易行

  (2)匯率基本可發揮調節國際收支的經濟杠桿作用,且具有連續的調節能力。

  (3)保證了國內政策的自主性,不會產生以犧牲內部平衡來換取外部平衡。

  (4)可避免通貨膨脹國際傳播

  (5)減少了官方對國際儲備的需要和依賴。

  2、缺點:

  (1)浮動匯率調節國際收支的能力是有限的

  (2)不利於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因為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存在很大風險。助長了外匯投機活動,會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與混亂。 ==數字貨幣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效應[2]

正向效應

  第一,網路外部性。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對貨幣的需求存在規模經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持有貨幣的效用隨之擴大,也即持有貨幣帶來的效用具有網路外部性。當網路越來越大的時候,貨幣的功能越來越強,持有較少的貨幣即可滿足較多的交易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通過互聯網技術,擴大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廣泛、靈活、高效地開展金融業務,重視個體選擇自主性的變革理念。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貨幣的網路外部性效用更為強烈,相比傳統的法定貨幣,數字貨幣更具優勢。

  第二,去中心化,公平交易。當今國際貨幣體系占主導地位的是以美元為主的發達國家貨幣,發達國家貨幣政策主要是根據本國利益和巨集觀經濟狀況調節,而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又會作用於其他國家的巨集觀經濟,甚至對其他國際經濟產生負向作用。這就導致了貨幣政策制定國與貨幣政策承受國之間的不對稱性。數字貨幣通過網路中心公開交易信息,不設定特定的發行機構,所有使用數字貨幣的國家根據自身需要自由交易,從技術層面解決了貨幣發行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不對稱性問題。

  第三,點對點交易,成本低。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貨幣發行國,獲得大量鑄幣稅收入。普遍認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獨攬鑄幣稅收入存在不公平性。目前,互聯網已經遍及世界各個角落,而基於網路技術的數字貨幣可以在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進行交易。用戶使用數字貨幣交易時,在網路上進行點對點交易,沒有發行機構,不需要通過中央結算所或金融研究機構,交易過程自由,不會產生額外費用。數字貨幣這種低成本的交易模式有利於提升國際貿易效率,降低成本,促進經濟全球化。

負向效應

  第一,去中心化問題。數字貨幣構建了一個人人參與、所有節點參與監管職責的去中心化的安全支付系統。然而,貨幣的本質是標準化、可流通,並且受到民眾信任的債權。這就需要信譽良好的發行人。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的發行權分散給了具有特定運算能力的主體,數字貨幣去中心化的特征,將會使中央銀行職能弱化,傳統貨幣政策失效。但是,數字貨幣去中心化並非完全不需要國家背書,若缺乏主權國家信譽擔保,數字貨幣就無法在全球流通,數字貨幣無法實現信用貨幣框架下的發行和總量調節。

  第二,價格波動。數字貨幣自產生以來,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在 2009 年誕生之初時價格僅 5 美分左右,而到 2013 年 4 月11日,比特幣價格上升 264 美元。隨後幾天,由於持幣人拋售,其價格又跌至 54 美元左右。而國際貨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要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比特幣目前這種過山車般的價格波動,相比而言,適合投機,而不適合投資。要成為國際上的流通貨幣,比特幣在價格穩定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如比特幣穩定性的保證、國際收支調節手段等。

  國際貨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要 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而比特幣目前這種過山車般的價格波動,適合投機不適合投資。要成為國際上的流通貨幣,比特幣在價格穩定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第三,網路安全問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其交易平臺通常是一個網站,網站一旦遭黑客擊破,其後果不堪設想。2011 年 6 月19 日,Mt.Gox 比特幣交易中心因黑客從感染木馬的電腦上盜用了該用戶 MtGox 的證書,導致1比特幣價格一度跌到 1 美分,有相當於超過 8750000 美元的賬戶受到影響。2011 年 8 月,另一家比特幣交易的處理中心MyBitcoin 宣佈遭到黑客攻擊,並導致關機。超過 78000 比特幣(當時約相當於 80 萬美元)下落不明。在比特幣發行的 4年多時間里,全球已經發生多起由於遭受黑客攻擊導致比特幣被盜的案例。可見,網路技術安全問題的解決是數字貨幣得以流通和交易的前提與保障。

  第四,信息不對稱與外部監管問題。數字貨幣通過公開密鑰技術進行交易,交易中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交易,無法跟蹤。另外,數字貨幣交易不通過任何金融或政府機構,沒有第三方能夠控制數字貨幣交易。在用戶並不真正清楚工作原理和風險的情況下,加上法律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缺乏監管,這些事實容易引起信息不對稱,導致高風險。數字貨幣容易引發諸如黑市交易、洗錢等犯罪活動,不利於經濟穩定。歐洲銀監局指出,數字貨幣對用戶、非用戶市場參與者、金融穩健、支付系統和支付服務提供商以及監管當局造成潛在風險。若作為真正的流通貨幣,尤其是全球性的交易貨幣,數字貨幣這種潛在的交易風險必須加以控制,這就需要進一步的技術控制及法律監管。

參考文獻

  1.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歷史》.納覓戰略研究院
  2. 楊望;馮賀霞.《數字貨幣如何影響國際貨幣體系?》.當代金融家.2017年04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貨幣體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莊莊莊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2月5日 20:06 發表

浮動匯率制優點的序號排錯了……

回複評論
刘维燎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2月6日 09:05 發表

莊莊莊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12月5日 20:06 發表

浮動匯率制優點的序號排錯了……

已經改正,MBA智庫是人人可以參與編輯的,歡迎註冊。

回複評論
182.129.236.* 在 2017年5月9日 23:13 發表

固定匯率制的優缺點:

   1、優點:

  (1)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

  (2)有利於國際貿易、國際信貸和國際投資的經濟主體進行成本利潤的核算,避免了匯率波動風險。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