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博士後(Post Doctorate)
目錄 |
博士後是指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一定時期研究工作的階段;也指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行專題研究的人員,並不是指學位。
1876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設立了一項研究基金,用以資助優秀的青年學者在較好的研究條件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由於在最初基金資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經獲得了博士學位,故人們稱之為“博士後”。
1983年至198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兩次致信鄧小平同志,建議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1984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李政道,並仔細聽取其關於實施博士後制度的意見和方案,當即表示:“這是一個新的方法,是培養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國務院批准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試行博士後制度方案——博士後制度在我國正式確立。
1.管理與制度
博士後制度是指在國內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或大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留學人員創業園和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設置一些特殊職位,挑選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人員到這裡,在規定的期限內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博士後工作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歸口管理。
2.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以下簡稱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
3.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准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
4.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條件
申請設立工作站的大型、特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區等單位須具備以下一些基本條件:
1、具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健全的研究與開發機構,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隊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項目;
2、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重視人才工作,能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較好的科研條件和必要的生活條件。
5.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程式
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根據國家科技、教育、經濟發展需要和博士後工作發展情況,適時下發申報設站的通知並由全國博管辦組織設站評審工作。
各單位在接到申報設站的通知後,須按照通知要求的條件、範圍、組織程式提出申請,在填寫相關表格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報送有關部門。
全國博管辦組織有關專家按照公開、公平、擇優的原則,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報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審定。
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特點。博士後研究人員是指經批准併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註冊,在流動站或工作站里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的人員。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博士後”表明的是一種經歷。博士是最高學位,不能把“博士後”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對博士後研究人員不能再授予其它任何名義的學位稱號,同時“博士後”也不是專業技術或行政職務。
2、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而這種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開拓、創新性質。
3、博士後研究人員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而不再是學生。他們在博士後研究期間要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
4、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第十三次會議研究決定,給期滿出站,並且工作達到一定標準的博士後(一般為兩年)研究人員頒發《博士後證書》。“博士後”是一種工作,而擁有“博士”學位是申請成為“博士後”的必要條件。
5、博士後指的是一些新近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在他成為正式的專職研究人員之前,經過競爭而獲得有關部門提供的津貼,在一所水平較高的研究機構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經驗。一般稱這些人為博士後研究人員,簡稱“博士後”。
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使人才特別是青年高級研究人才的培養備受各國重視,博士後制度成為許多國家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徑。
1.情況
中國博士後制度的成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初,全國已在包括全部“985”和“211”高等院校、各主要科研院所的415個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46個,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8萬多人,出站博士後絕大多數成為相關領域和單位的科研骨幹和學術技術帶頭人。
全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站學科覆蓋理、工、農、醫、軍事、社會科學等12大學科門類的全部89個一級學科。在大型企業、科研型事業單位、高新園區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158個,覆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國防科技、經濟金融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博士後研究人員年招收人數達到1萬多人,博士後研究人員已經成為許多設站單位科研工作的骨幹力量,成為許多設站單位培養、吸引、使用、篩選高級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
全國招收的博士後研究人員中已有24人當選為院士,在“長江學者”、“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獲得者等重大人才和科研計劃中博士後研究人員入選比例在20%左右。博士後研究人員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科研團隊中的比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引進教師和教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後經歷的人員比例都在逐年提高。
“博士後制度是我國有計劃、有目的培養高層次青年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我國自1985年建立博士後制度以來,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質的博士後人才隊伍;博士後研究人員主持和參與一批重大科研項目,成為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博士後制度形成5個鮮明的特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和使用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政府調控和社會參與相結合、註重培養造就創新人才。
2.中國博士後發展目標
20多年來,我國的博士後工作成效顯著。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博士後工作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博士後研究項目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工程項目結合得還不夠緊密;博士後研究人員在企事業單位科研團隊中的比例還偏低、作用還不夠突出;博士後制度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引進中的作用還不夠明顯;博士後研究人員國際交流還不夠廣泛、國際化水平還不夠高;博士後考核評估機制與服務體系建設亟待加強等等。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博士後工作將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改革完善制度,著力提高質量,優化佈局結構,鼓勵多元投入,健全服務體系,造就創新人才,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跨學科、複合型和戰略型的博士後人才隊伍,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博士後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還包括:努力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大力推行“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結合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培養人才,建設以博士後研究人員為中堅的創新團隊;大力加強企業博士後工作,引導優秀博士後人才向企業流動,推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推進博士後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繼續辦好中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實施“香江學者計劃”和中非博士後交流項目,擴大招收留學人員和外籍博士後;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積極爭取政府財政加大投入,鼓勵和引導地方、部門和設站單位加大對博士後工作投入力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經費投入機制和激勵機制;加強博士後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解決博士後社會保障問題,加大博士後公寓建設力度,加強博士後服務視窗建設,推進博士後工作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