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馮濤——上海聯創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目錄 |
馮濤,1967年出生在上海。是入選《財富》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的4個中國人中,年紀最輕的。(其他3位是37歲的李亦非、37歲的田溯寧和38歲的張朝陽。)
初中就讀於上海市嘉定縣第一中學,高中就讀於上海市重點中學--復旦附中,高中畢業後去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哈工大讀了2年,本科還沒畢業就出了國。
出國後,他先去了溫哥華,然後去了多倫多大學讀書,93年畢業後與別人創辦了艾豐豪投資集團,專業從事礦業的風險投資,同時也投了其他一些行業,例如新浪網,取得一些成功的經驗。”據瞭解,出售新浪網股份,獲取5000萬美元的收益,是馮濤頗為得意的一筆投資。
在《財富》的報道中,有一幅照片,馮濤穿著西裝騎在自行車上,身後是上海灘日新月異的背景。“風險投資是舶來品,我們一直在探索它在中國的成功模式。”
一個王體“之”字在馮濤的名片上赫然可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改變了中國書法傳統,他們之後鮮有創新。”創新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在中國現有環境做風險投資商,馮濤也想創新,這註定了他將要沿著“之”字曲折攀緣。創辦聯創之前,馮濤就是業內小有名氣的風險投資商。
1967年,馮濤出生於上海。高中就讀於復旦附中。高中畢業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學習自控專業,只讀了兩年,1988年底就出國了。
出國以後馮濤在加拿大的阿爾伯特大學讀碩士,後來在多倫多大學讀博士。讀了兩年,也沒畢業。馮濤學的是數學,讀完了以後還是找不到工作,所以乾脆自己創業,自己給自己找工作。
1993年馮濤和兩個朋友一起收購了加拿大的一家上市公司。這家公司是做礦業的,他們投資了一些有潛力的礦山,當時礦業很熱。兩年後IT業熱起來,他們把公司轉讓給了一位投資家。1995年馮濤加入了加拿大最大的風險投資家——芬豪集團,擔任集團的高級副總裁。
“對我事業影響最大的是艾芬豪的老闆,叫羅伯特·伏瑞蘭德。”艾芬豪公司是一家國際化的跨國公司,羅伯特是一位富有創意的人,馮濤說,許多創新的精神來自於他。
1996年初,王志東請到著名的投資銀行羅伯遜·斯蒂文斯公司做當時四通利方的融資顧問,牽線人是馮濤的弟弟馮波。1997年,艾芬豪和華登一起投資了新浪,馮濤是新浪最早的海外董事。據說,那一次是中國第一筆國際風險投資。馮濤非常得意的是艾芬豪在新浪掙了5000萬美金。
1998年7月,艾芬豪業務轉移,馮濤離開公司,出來自己創業。期間做過廣告公司、旅游公司,多多少少都能賺錢。
大概是這年9月的時候,嚴義塤找到馮濤,與他探討在中國搞風險投資的可能,這就有了以後上海聯創的故事。
上海聯創有兩個股東,一個是國家的科技基金,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經濟基金委員會;另一個股東是上海聯和投資公司,上海市政府屬下的一家公司。兩家股東共投資5000萬人民幣,各占50%股份。這是第一批國家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
聯創的股東代表很開明,很多人在國外讀過書,公司一開始就從社會上招聘人才。他們看中的是馮濤國際化投資運作的經歷。而馮濤認為在中國做風險投資必須和熟悉中國國情的人一起做。他沒有理由拒絕這次機會。1999年8月,在中環廣場22層,聯創正式成立,嚴義塤任董事長,馮濤任總裁。
時值網路時代高峰期,風險投資炙手可熱。風險投資商看中了一個項目,將其重組、整合,通過公開上市,將擁有的私人股份轉換成公共股權,獲得市場認可後,轉手實現資本增值。公開上市是風險投資退出、並轉入下一輪投資的最佳渠道。
然而2000年全球股市進入10年來表現最糟的年份:標誌高技術產業發展速度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一路猛跌,全年下挫39%。倫敦《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全年下跌10%;紐約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全年下跌6%,是20年來跌幅最大的一年。德國、法國、日本、南韓、香港等股市的表現也奇差無比。中國股市雖以30%的漲幅一枝獨秀,但上市門檻奇高,一般創業企業很難達到標準。《公司法》規定投資人和創業者形成的法人股三年內不能全額流通,使風險投資很難退出。因此風險企業大多擠向上市門檻較低的二板市場。但由於各國股市、特別是二板市場的不景氣等等因素,中國二板市場遲遲沒有推出。
風險投資的獲利主要來自於資金的高效運轉,如果沒有退出機制,資金無法運轉,風險投資幾乎沒有獲利的可能。
馮濤把聯創比作一個嬰兒,剛剛出生就面對行業的災荒。“就像60年代初出生的人,剛好遇到自然災害,連雞蛋都沒有吃過,但這樣的小孩一旦長大,會非常實際,而且心存感激。能夠獨立思考,勇於創新。”三年多的實踐,馮濤發現美國的那一套在中國並不適用。什麼樣的風險投資才適於中國國情呢?“我們相信總有一條路能夠到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