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供應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信息技術供應鏈是指信息技術的產生、銷售、購買和消化吸收、再創造、再迴圈的整個過程,從採購信息技術開始,通過消化、吸收,最後由信息技術源頭把信息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信息技術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信息技術供應鏈是一條連接供應方到用戶的增值鏈,給相關各方帶來收益。信息技術供應鏈的鏈運載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條件約束下,信息技術供應鏈中信息技術輸出、吸收和轉化的總體能力,它受到接收方消化吸收能力、提供方輸出能力和轉移百通期刊網情景等因素的制約。
信息技術的供應鏈可以使用圖1來表示。
反饋1的作用是信息技術接收者對轉移的知識進行選擇和吸收,對接受方式投入、成本進行調整,其接受的信息技術量與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具有正相關關係;反饋2的含義是信息技術的提供者在瞭解知識轉移雙方的收益之後,再作出是否繼續向對方輸出信息技術的決定,並對需要轉移的信息技術進行挑選,改變信息技術的輸出形式等,其信息技術的轉移量與轉移意願和發送能力正相關。
結合以往的研究文獻的分析,本文給出了影響信息技術供應鏈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信息技術供應方的供給能力、信息技術傳播渠道的擴散能力和信息技術接收方的消化接收能力,具體可以分為信息技術提供者因素、信息技術傳播途徑因素、信息技術接受者因素和信息技術自身特性。綜合國內外研究人員關於信息技術轉移影響因素的研究,從信息技術供應鏈的一般過程中研究分析影響知識轉移效果的各種因素,主要包括:組織的特性,知識發送者的動機、發送能力,知識接受者的動機、知識學習和吸收能力,轉移知識的特性,轉移情境因素等。信息技術供應鏈的主要影響因素如圖2所示。
通過信息技術的供應鏈,組織通過付出一定的成本獲得並消化吸收一定數量的信息技術。組織通過對外合作獲取外部信息技術,合作成為國家或企業間獲取信息技術的重要方式。技術轉移創造了各方之間人員相互交往的平臺,使有價值的信息技術順利在企業間進行轉移,這種轉移的前提是雙方各自獲得一定的收益。暫不考慮信息本身的因素,將建立技術轉移關係的雙方分為知識發送者和知識接受者,提供方的信息技術增長主要由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決定,接收方的信息技術增長由信息技術吸收和信息技術轉移共同決定。組織間信息技術上轉移的系統動力學因果關係見圖3所示(圖中+、一分別表示變數間的正、負相關關係;S、R分別代表信息技術提供方和接收方)。轉移信息技術量受到信息技術的提供能力、傳播能力、接收方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轉移情境因素的共同影響,信息技術轉移量與這幾個因素間都是正向關係。信息技術的輸出能力表明瞭信息技術提供者的信息水平和轉移意願;信息技術接收者較高的消化吸收能力能夠確保信息技術轉移量的增加,提高信息技術轉移效率。
圖3中包含的主要反饋迴路有:
S信息技術存量、S信息技術創新率、S信息技術再創量、S信息技術存量;
R信息技術存量、R信息技術創新率、R信息技術再創量、R信息技術存量;
R信息技術存量、R接收方吸收能力、信息技術轉移量、R信息技術存量。
信息技術供應鏈的演化模擬與分析[1]
為了進一步分析信息技術供應鏈的影響因素和相互影響關係,使用系統動力學模擬軟體Vensim實現本文構建的信息技術供應鏈的系統動力學模型。設定模擬模型的運行時間為100,單位為year,步長為1。這樣可以觀察信息經濟社會中,長時期內信息技術供應鏈的發展和變化狀況。
1.消化吸收能力、偷出能力和轉移情景的綜合影響
首先設定在[0,1]之間取值的消化吸收能力、輸出能力和轉移情景輔助變數的影響常量:S人力資源、S組織特性、S技術水平、S創新能力、S輸出意願、合作程度、管理差距、文化差距、制度差距、R人力資源、R管理水平、R制度因素、R文化因素、R組織性質、R內部需求的取值分別在小於0.5,0.5~0.7之間、0.7~1之間,以便於進一步分析消化吸收能力、輸出能力和轉移情景對信息技術供應鏈演化的影響。
當設定這些常量的取值在0.7~1之間、0.5~0.7之間、小於0.5的時候,可代表此時的信息技術供應鏈的鏈運載能力(消化吸收能力、輸出能力和轉移情景)處於1理想、2一般、3較差的狀態,此時,得到3種狀況下的模擬對比結果如圖5所示。
信息技術供應鏈的運載能力(消化吸收能力、輸出能力和轉移情景)處於1理想、2一般、3較差的3種不同狀態下,R信息技術存量、信息技術差距、信息技術轉移量有比較大的差異。
在設定的其他條件不改變的條件下,隨著信息技術供應鏈的鏈運載能力狀況的提升,在理想的狀態下,信息技術差距會逐漸縮小,甚至經過長時間的演化,雙方的信息技術差距會出現逆轉,同時接收方的信息技術存量會逐漸增加,且呈現較快的增長勢頭;而且此時的信息技術轉移量呈現先遞增後遞減的趨勢,到最後信息技術的輸入和輸出方雙方的角色甚至發生了互換,即原來的信息技術接收方可能變成了信息技術的輸出方,因為雙方的信息技術差距出現了逆轉。在一般和較差的狀態下,長時期內雙方的信息技術差距會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而接收方的信息技術存量增長緩慢,和在理想的狀態下相比,此時的信息技術轉移量呈現緩慢的上升趨勢。
這為我們現實發展中國家採取趕超式經濟發展模式,步入信息經濟社會,對信息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應通過努力提高合作程度,減少管理差距、文化差距和制度差距,提高接收方的人力資源水平、管理水平,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組織性質、內部需求等方面因素,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提升信息技術供應鏈的鏈能力。
2.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影響
為了考察信息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加對信息技術供應鏈的影響,我們將接收方的信息技術創新率增加一倍,並將原來的信息技術創新率定義為狀況1:創新能力低;將增加後的信息技術創新率定義為狀況2:創新能力高。此時,得到兩種狀況下的模擬對比結果如圖6所示。
從以上的模擬可以看出,儘管期初雙方存在較大的信息技術差距,但由於接收方具有較高的技術創新能力,那麼若幹年後,通過這種引進消化吸收的方式,接收方具有較高技術創新能力的優勢將逐漸地得到發揮,到最後信息技術的輸入方和輸出方雙方的角色甚至發生了互換,即原來的信息技術接收方可能變成了信息技術的輸出方,因為雙方的信息技術差距出現了逆轉。
這為現實發展中國家採取趕超式經濟發展模式,步入信息經濟社會,對信息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發展中國家處於技術劣勢時,應不斷地進行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同時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要始終把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作為最根本的舉措。
- ↑ 李艷.基於系統動力學的信息技術供應鏈的演化模擬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