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伯尔蒂尔·俄林)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
放大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經濟學家,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
歷屆獲得者
1969拉格納·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簡·丁伯根
(Jan Tinbergen)
1970保羅·薩繆爾森
(Paul A. Samuelson)
1971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s)
1972約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Kenneth J. Arrow)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4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綱納·繆達爾
(Gunnar Myrdal)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
佳林·庫普曼斯
(Tjalling C. Koopmans)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Bertil Ohlin)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James E. Meade)
1978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
(Sir Arthur Lewis)
西奧多·舒爾茨
(Theodore W. Schultz)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
(Lawrence R. Klein)
1981詹姆斯·托賓
(James Tobin)
1982喬治·斯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983羅拉爾·德布魯
(Gerard Debreu)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
(Richard Stone)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1986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Jr.)
1987羅伯特·索洛
(Robert M. Solow)
1988莫裡斯·阿萊斯
(Maurice Allais)
1989特裡夫·哈維默
(Trygve Haavelmo)
1990默頓·米勒
(Merton H.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91羅納德·科斯
(Ronald H. Coase)
1992加里·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93道格拉斯·諾斯
(Douglass C. North)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1994約翰·福布斯·納什
(John F. Nash Jr.)
約翰·海薩尼
(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1995小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Jr.)
1996詹姆斯·莫裡斯
(James A. Mirrlees)
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7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1998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
1999羅伯特·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2001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
邁克爾·斯賓塞
(A. Michael Spence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2002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2003克萊夫·格蘭傑
(Clive W.J. Granger)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III)
2004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2005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
羅伯特·約翰·奧曼
(Robert John Aumann)
2006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7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羅傑·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里奧尼德·赫維茨
(Leonid Hurwicz)
2008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2009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奧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E. Williamson)
2010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爾·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編輯]

目錄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的人生經歷

  • 1899年,4月出生於瑞典.先後在隆德大學,斯德哥爾摩商學院,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學習和深造。
  • 1930年,應聘到斯德哥爾摩商學院任經濟學教授
  • 1938年,當選為議員,俄林不僅是經濟學家,而且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動家
  • 1944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對黨自由黨的主席,在聯合政府中任貿易部長,連任自由黨主席達23年之久
  • 1979年,8月於書桌前逝世。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的傳奇人生

  俄林在經濟學研究方面的特點是,不做已有理論的奴隸、勇於探索和創新。他認為,後來者的任務不是對名有的理論僅僅做些解釋,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創新、突破。他登門求教於陶西格,但他並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貿易理論;他贊賞赫克塞爾的開放貿易理論分析,但他又在此基礎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因此,俄林所提出的貿易理論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經濟學中關於區域和國際分工貿易理論體系第一次較完整的闡述。

  1925年,俄林參加了獲取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經濟教授的競爭。按照挑選委員會的規定,參加競選者必須在三個月內就指定的題目寫一篇論文,在48小時之內準備一篇講演。結果,競選時,俄林以三比二的優勢獲勝。這樣,年僅26年的俄林,成了當時最年輕的教授。1930年,他應聘回到母校斯德哥爾摩商業經濟學院,接替他的老師赫克塞爾任經濟學教授,從此擔負這一職務達35年之久。

  俄林不僅是一位經濟學家,還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他一直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爬上首相的寶座。他剛任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不久,就當上自由青年協會的主席,一舉成為政壇上引人註目的活躍人物。1938年,俄林當選議會議員。1944年,他出任瑞典主要反對黨自由黨的主席。同年,在聯合政府中任貿易部部長。他連任自由黨主席達23年之久。但是,使他失望的是,他想當首相的宿願一直沒有實現。

  馳騁政壇並未使俄林中斷對經濟學的研究。他不負盛名,探索不止。自進入政界之後,他不僅擴大了研究範圍,寫出了大量論著,而且多次出國講學。

  為了表彰俄林對經濟學,特別是對國際貿易理論所做的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977年授予他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他一起獲獎的還有英國劍橋大學詹姆斯·愛德華·米德。評選委員會認為他們“對於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運動理論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俄林從16歲跨入經濟學的大門到獲得諾貝爾獎金,奮鬥達60餘年。1979年8月3日,也就是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三年,他與世長辭了,享年80歲。

  俄林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運動運動理論作出了開拓性的研究。

  早在1922年,他在其博士資格預選論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國際貿易理論初步大綱,成為他後來關於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1924年,在其博士論文及答辯中,他提出的貿易理論被認為是第一次較完整地闡述了資產階級經濟學關於區際和國際分工貿易理論體系。1931年,他把自己的貿易理論體系進一步加以充實、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稱世界經濟學壇的著作《區際貿易和國際貿易》。至此,最終形成俄林貿易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很快就被寫進當時世界上一些最有影響的經濟學教科書里,被稱為赫克塞爾—俄林模型

  俄林標榜自己是社會自由主義者。實際上他的一系列理論都與凱恩斯主義非常相似。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大危機時期,他多次發表論文或為政府起草報告,均極力強調國家壟斷干預對於解決失業和複蘇經濟的關鍵作用。

  例如他的《貨幣政策、公共工程、補貼和關稅是消除失業的工具》一文,就對瑞典政府當時制定政策起了重要作用,被認為與凱恩斯1936年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的基本思想一脈相承。

  1969年——1975年,俄林擔任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主持頒發這項資金的評選工作。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的研究成果

  貝蒂·俄林從師於赫克歇爾(Eli F Heckscher,1879-1952),與赫克歇爾一起最早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他們的理論被命名為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簡稱H-O定理)。俄林的理論受他的老師赫克歇爾關於生產要素比例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影響,併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T.H.Williams)的指導下,結合瓦爾拉斯卡塞爾一般均衡理論進行分析論證,在《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論》中最終形成。因此,俄林的國際貿易理論又被稱為赫克歇爾-俄林理論

  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國際貿易理論方面:

  • 《國際貿易理論》1924
  • 《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1925)
  • 《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1931), 揭示了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形成的原因、指出國際貿易中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
  • 《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論》美國哈佛大學出版1933
  • 《國際經濟的復興》(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construction)1936
  • 《國際經濟重建》(1936)
  • 《資本市場和利率政策》1941
  • 《穩定就業問題》(1949)
  • 《對外貿易政策》(1955)等。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戈特哈德·貝蒂·俄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