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智库百科:知名人物推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雷·克洛克——麦当劳之父,快餐巨人雷·克洛克(Ray Kroc)出生在洛杉矶橡树园的克洛克,1917年的时候,是一个急于上战场的15岁少年。到了1922年,他开始正式为莉莉特利普制杯公司(Lily Tulip Cup Co.)做推销工作。当他碰到成卡车购买莉莉公司纸杯的厄尔·普林斯时,得知普林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5轴多功能奶昔搅拌器,他用房子的抵押款和积蓄设法从普林斯那里取得了独家代理权。 接下来的17年,他穿越美国全境,不知疲倦地推销这种搅拌器。时间一晃,雷·克洛克52岁了,兢兢业业的30年推销员生涯,看起来可以光荣退休了。
1954年,他见到了迪克·麦当劳和马克·麦当劳兄弟。从此就跟麦当劳结下不解之缘。1961年,克洛克最终说服麦当劳兄弟以270万美金的低廉价格将餐馆转让给自己。这位自诩的一战老兵对于自己眼光的信心坚不可摧。他曾经如此描绘这段往事:“我当时已52岁,有糖尿病、早期关节炎,在早年的推销生涯里摘除了胆囊和大部分的甲状腺,但我始终相信,生命中最好的时光,还在前面。”>>>详细介绍<<<
阿兰·乔治·雷夫利——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宝洁的“并购狂人”。
阿兰·乔治·雷夫利(A.G.Lafley),1969年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历史专业,随后开始在弗吉尼亚攻读文艺复兴历史方向的博士学位。不过,他只念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1977年从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同年加入宝洁公司,从碗碟清洗剂的品牌助理做起,之后23年中不断升迁,先后负责宝洁公司香皂和洗涤分部、亚洲分部、北美分部的领导工作。2000年6月出任宝洁公司CEO,2002年成为宝洁集团董事长。经过这个以生产洗涤用品闻名的企业中23年的浸泡,他从一个品牌助理升到了常务副总裁。在提倡内部人提拔而绝少用“空降兵”的宝洁,他的升迁显得顺理成章。
雷夫利在23岁时加入了海军,海军军需官的生涯教会了雷夫利一点,那就是再复杂的生意也有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就是那些能带来大部分现金、大部分利润的业务。秘诀就在于找到那些畅销商品,并把它们尽可能多地卖掉。这与他成为首席执行官以后执行的经营策略异曲同工。>>>详细介绍<<<
- 最新资讯:雷夫利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卸任宝洁CEO,由麦睿博 (Robert A. McDonald)接任,雷夫利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1]
郭鹤年(Robert Kuok):亚洲糖王、马来西亚首富、嘉里集团董事长、香格里拉之父
郭鹤年,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盖山郭宅村,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其父郭钦鉴在16岁时从家乡泛海到新山,初当店员,后与兄长经营糖、米、杂货。郭鹤年早年念宽柔华文小学及英文中学,后转入新加坡的莱佛士学院,因日军南侵,无法完成大专教育。战后,先在父亲的公司服务一段时间,然后即自行创业,于1949年4月,与叔伯堂兄在新山创办郭氏兄弟私人有限公司,从事米、糖、面粉贸易。
1952至1955期间,郭鹤年考察了伦敦商品交易所与当地企业的经营方法,尔后在大马北部设立糖厂、面粉厂及种甘蔗等。1970年,他在世界糖价上升之前,进行白糖期货投机赚了不少钱,过后,他控制了大马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场的10%,享有“亚洲糖王”之称。70年代,郭鹤年开始进军酒店业,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自1971年首家香格里拉大酒店在新加坡开业以来,先后在泰国、香港、斐济、汉城、菲律宾、印度尼西来及中国大陆建设管理近30家大酒店。目前,郭鹤年在全世界共有1万余间客房在营业,尚有9 家酒店、4000余间客房正在兴中。香格里拉集团已成为亚太区最大的酒店集团,“酒店业巨子”的桂冠又戴在了郭鹤年的头上。>>>详细介绍<<<
摩尔枭雄、亚洲第一商城操盘手、闽系房地产巨鳄、慈善的房地产巨鳄、中国慈善第一人——黄如论
黄如论1951年9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连江县,旅菲归国华侨,高级工程师。现任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同时身兼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华商联谊会名誉副会长、重庆华商会会长、云南省人民政府顾问、四川省华商会名誉会长等诸多社会职务。其著有管理文集《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书法集《黄如论书法集》。连续4次荣获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第一名,被誉为“中国慈善第一人”。“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世纪金源集团黄如论、黄涛父子因现金捐赠第一(捐款27393.3万元)又获得“中国首善”称号。[2]
诚信乃创业之本,育人为立国之基,融二者为一体,方能运筹帷幄。经营之道贵在把握时机,既要勇搏善战,又须严谋明断。创业与守业不仅要审时度势、缜密思考和果断追求,还须时刻谨记守信用,重诺言,做事诚恳,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方能信孚中外,近悦远来。正直的人,也是诚恳的人,他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同时还承担社会道义之责任,古今中外皆然。——黄如论 >>>详细介绍<<<
曹德旺——福耀玻璃董事长、中国玻璃大王
曹德旺,福建福清人,生于1946年,汉族,初中文化水平。曹德旺曾在家乡一家生产水表玻璃的企业做采购员。1984年他承包了这家企业。 1987年他联合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开始生产汽车玻璃,是国内较早涉足这个行业的企业。后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在10年间,曹德旺不断引进技术,其产品除了在国内占有55%以上的市场份额,还从1990年开始出口,占据了北美市场约10%的份额。个人资产6.6亿元。1993年,福耀集团作为第一家民营的中外合资企业在上海证交所上市。2000年福耀集团的销售收入达7.5亿元。2004年10月,与美国人打赢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反倾销第一案在“世界经理人峰会上”获得了“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目前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福建省总商会常务职委,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协调委员会主任,中国平板玻璃协会副会长。
曹德旺认为一个企业家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有做人的原则。一个人真正有追求、有愿望、有很大的理想,对其他赚钱的行业、赚钱的机会,就能抵制住诱惑,因为他追求的是产业、事业,而不是钱,钱来自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不是为了享受而赚钱。>>>详细介绍<<<
何鸿燊(Stanley Ho)——澳门赌王、澳门首富
何鸿燊出身于香港赫赫有名的何东大家族。他的父亲何世光是香港的著名富商,担任渣甸洋行的买办,还是立法局议员及华东三院主席。当年的何鸿燊,过着衣食无忧的少爷生活,就读于香港最好的学校——皇仁书院,有花不完的钱,心思自然不在读书上了,这是富家子弟的常见病,何鸿燊当时未能幸免,成绩是很差的。如果不是何鸿燊的父亲一夜之间破产,家道破落,变得一贫如洗,可能就没有今天苦苦奋斗出来的何鸿燊。
何鸿燊是澳门的首富,全国政协常委。其资产总值在亚洲地区均排行前列。根据福布斯官方网站,2005年他在全球富豪榜中排第151。他在港澳两地均拥有不少物业,以及营办不少业务,其范围包括旅游、航运、地产、财务、空运等。至2005年,他的净资产总值达36亿美元。2008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他是香港第十九位富豪。2009年2月福布斯杂志指出他的身家因金融海啸暴跌近9成。>>>详细介绍<<<
任正非——军人总裁、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华为总裁
任正非1978年,从部队转业。1987 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迅猛,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计为5亿美元。2005年他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建设者与巨子”100名排行榜,他是中国唯一入选的企业家。同一档位的有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传媒大亨默多克、俄罗斯石油巨头阿布拉莫维奇。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任正非执掌下的华为几乎从来不主动宣传自己,哪怕遇到攻击的时候,也不“争辩”。
“华为的冬天来临了吗?”任正非喜欢用这样一句语提醒华为。可以说,正因为他始终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使他的照片看起来都很老相,即使穿上挺括的西装。不过,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电信大佬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出奇低调,土狼、军人、硬汉、战略家……各种光怪陆离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赋予其“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头衔。 >>>详细介绍<<<
亨利·福特(Henry Ford,1863—1947):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汽车大王
亨利·福特(1863—1947),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于1903年创立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 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一些社会理论学家将这一段经济和社会历史称为“福特主义”。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在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21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详细介绍<<<
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杰夫·伊梅尔特出生于1956年2月19号,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毕业于Dartmouth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后获得过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0年11月被任命为通用电气公司(GE)总裁兼候任董事长,并于2001年9月正式接替杰克·韦尔奇出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0年4月,通用电器第8任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其任职20周年之际宣布从其岗位引退,其新任接班人杰夫·伊梅尔特正式上任(2000年7月份,GE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伊梅尔特为下任CEO),成为通用电器第9任董事长兼CEO,新任总裁杰夫·伊梅尔特是幸运的,他的当选向全世界宣布了通用电器历时六载的选拔CEO工作终于结束。这场激动人心的接班人大赛,当时其关注程度不亚于美国的总统选举。
人们之所以关注通用电器公司选拔接班人,不仅因为其全球最大的商业公司,也不仅因为韦尔奇本人是全球最佳的CEO,更重要的是韦尔奇选拔的这一接班人的素质代表了未来全球企业领袖的要求。>>>详细介绍<<<
本田宗一郎——日本“经营四圣”之一、本田汽车创始人、日本的福特
本田宗一郎(1906年11月17日-1991年8月5日),1906年11月17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磐田郡光明村(后改为天龙市,现为滨松市天龙地区)。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企业家。本田宗一郎与索尼公司的井深大作为日本战后技术型企业家而享誉全球。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有一种荷利奖,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机械工程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迄今为止,该奖项一共颁发过两次--1936年奖励了有“汽车大王”之美称的美国人亨利·福特;1980年奖励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据此,人称本田宗一郎为“日本的福特”。
本田宗一郎自幼便对机械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偏好。高小毕业后,16岁的他不顾父亲坚决反对,毅然来到东京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6年学徒生涯结束后,他回到家乡在滨松市开设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技术商会滨松支店”。由于他技艺高超,待人诚恳,生意非常兴隆。然而,目光远大的他在修车店生意十分兴旺的时刻毅然关闭了自己的修理厂,因为他觉得修理汽车不会有太大出息,自己应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制造业。>>>详细介绍<<<
杰西·利弗摩尔——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和“最大的空头”;“少年作手”和“华尔街巨熊”;并有“投机之王”之称;华尔街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股票作手回忆录》里的主人公。
杰西·利弗摩尔(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 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于1877年出生在新英格兰,14岁时在波士顿一家经纪行打工,第一次接触股票和债券交易。在工作中,他发现了自己预测、判断某些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天赋,就放弃工作,从波士顿地区的庄家商店(可供下注者赌博股票价格运动的彩票公司)赢取资本。凭借自己数字方面的天才和猜测趋势的策略体系,利弗莫尔让波士顿的庄家公司认识了他。最后所有的庄家公司都拒绝让他参与,他即使乔装改扮也无法混进大门。21岁的利弗摩尔被迫怀揣着2500美元,单枪匹马闯入纽约华尔街。
1929年在他的办公室中。在 1929 年在 "股市大崩溃" 中,他做空赚了一亿美元。 他的力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从此后开始走下坡路;1940年11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房东又来找杰西逼讨房租。他喝下仅剩的半瓶威士忌,从寓所溜了出来。杰西走进一家大旅馆的卫生间,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朝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留下的遗书写道:"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详细介绍<<<
山姆·沃尔顿——世界零售业的“精神大师”
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1918年—1992年)1918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当过报童。1936年,山姆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并担任过该大学学生会主席。于1951年7月和妻子海伦在阿肯色州本顿威尔开了一家名为"5&&10"的商店。1962年,沃尔顿在罗杰斯城创办了第一家沃尔玛(Wal Mart)折扣百货店,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70万美元。并最终于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92年,沃尔顿获得美国自由勋章,同年4月5日辞世。
作家福利森在《如何成为亿万富豪》中指出,要成为亿万富豪,其中一大秘诀就是脸皮要锻炼得很厚。在解释这条秘诀时,福利森是以沃尔顿为例的:他经常扰乱市场价格。一旦逮到机会,他便伺机向供应商杀价。所以供应商们都知道和沃尔玛做生意不容易。因此,如果你想当好好先生,最好打消富豪梦。千万别以为这是对山姆·沃尔顿的贬低,事实上当您知道这位“小气鬼”曾经向美国5所大学捐出了数亿美元,并设立奖学金时,你对于山姆的看法肯定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详细介绍<<<
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汽车业“双料”CEO
卡洛斯·戈恩,法国人,黎巴嫩后裔,1954年3月9日出生于巴西,现任法国雷诺汽车公司CEO、日本日产汽车公司CEO。1972年,进入法国国立高等综合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物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1978年,加入米其林集团公司;1996年,出任雷诺汽车公司副总裁;1999年6月,担任日产汽车公司COO,次年兼任日产株式会社社长,2001年6月升任CEO。将日产汽车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成为全球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2005年5月,出任雷诺汽车公司第九任CEO,自此,戈恩成为同时执掌横跨8个时区、相隔近万公里的两大国际汽车巨头的双CEO。
卡洛斯·戈恩率领日产公司走出困境,并借此当选“《财富》2001年度亚洲商人”。他扛下有史以来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企业整顿大任,仅以两年时间便让岌岌可危的日产汽车脱离破产边缘,再度扭亏为盈。这是一项震撼全球的非凡成就,因为他是一位西方人,却成功改造了一家观念闭塞、作风保守的日本巨型企业。戈恩的多国背景对他为日本的事业十分有利。他曾在四大洲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会说法语、英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日语。>>>详细介绍<<<
苏茜·欧曼(Suze Orman)——全球第一理财师、从女招待到亿万身价理财师,“影响美国股民的金融五大鳄”之一
苏茜·欧曼被《今日美国》誉为“女性理财权威”,她所著的三本理财图书连续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她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的个人理财编辑以及苏茜欧曼节目的主持人,她还是《奥普拉》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现代社会里假装没有钱也能拥有快乐,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势利眼。”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人生第一课让苏茜·欧曼从不讳言金钱的魅力。在她看来,金钱是一种世界语言,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金钱就是金钱,它的功能完全一样。
苏茜·欧曼是理财三部曲《财富之路》、《致富的勇气》和《九步达到财务自由》的作者。她1997年写的《九步达到财务自由》是当年美国最畅销的非小说类书籍,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近一年,发行量超过210万册。其实,早在2年前.她的第一本著作《挣到了,就别失去》就已经大卖特卖-之后再版25次。她的个人理财经典之一《THE 9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还在《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详细介绍<<<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钢铁大王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在美国,与“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等大财阀的名字列在一起,被誉为“钢铁大王”。
美国钢铁公司的前身卡内基钢铁公司,是通过白手起家建立成一个生产钢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获得优势,且数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钢铁厂的地位,几乎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从不名一文的移民到堪称世界首富的“钢铁大王”,而在功成名就后,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成长记录: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名字是个传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荣传统的家族。
卡内基在成名之后,有新闻记者访问他,问他是怎样工作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卡内基回答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贫苦之家,小时候常常吃饱了这一顿,不知道下一顿的食物在哪里?我晚上常听见父母为了应付面对的穷困而叹息。所以我从小就力求上进与发奋,决心到长大之后要从我手中击败穷困。第二、凡事不论大小,都要认真的去做。我12岁时做过纺织工人,我努力地要把纱纺好。后来我又做过邮差,我尽量记住我那邮区里每户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后来几乎我每一家都熟识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认真的做好它,以后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给你了。”
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前总裁,世纪霸主
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昵称比尔·盖茨(Bill Gates) 是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先供应商-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前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200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盖茨的资产净值:400 亿美元,重回全球首富。
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他和两个姐妹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William H.Gates II是西雅图的一名律师。他们的已故母亲Mary Gates曾任中学教师、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校务委员以及United WayInternational的女主席。 比尔·盖茨曾就读于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个人计算机软件的职业经历,13岁就开始编写计算机程序。 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一年级,在那里他与Steve Ballmer住在同一楼层,后者目前是微软公司总裁。在哈佛期间,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BASIC语言是John Kemeny和Thomas Kurtz于六十年代中期在Dartmouth学院开发的一种计算机语言。三年级时,盖茨从哈佛退学,全身心投入其与童年伙伴Paul Allen一起于1975年组建的微软公司。他们深信个人计算机将是每一部办公桌面系统以及每一家庭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并为这一信念所指引,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2006年 6月15日,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宣布了他个人的退休计划,由技术长Ray Ozzie 继任他原先担任的软件架构长一职,而他将在2008年退出微软日常运作,但仍将继续担任微软董事长。 >>>详细介绍<<<
阿尔·里斯(Al Ries)——定位理论的创始人,享誉世界的美国营销大师,被《公共关系周刊》杂志评为20世纪100个最有影响力的公关人物之一。
阿尔·里斯(又译赖兹)是世界最著名的营销战略家之一,目前是里斯和里斯(Ries&Ries)咨询公司的主席,美国工业广告协会(现商业营销协会)会长以及纽约广告俱乐部主席,他还担任Andy Awards俱乐部的主席。1989年,国际市场营销主管授予他“高等营销”奖,1999年,《公关周刊》授予他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公关专家的称号。
1950年阿尔·里斯于毕业于Depauw大学,之后,他进入通用电气公司纽约分公司的广告与销售部门工作。1955年,他加盟了Needham, Louis&Brorby公司,作为Worthington 和Peugeot公司的销售代表。1961年,他加盟Marsteller公司担任客户主管。1963年,他在纽约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广告代理公司:Ries Cappiello Colwell公司。1972年,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了《定位新纪元》一文,令“定位“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79年,里斯将其公司更名为特劳特和里斯广告(Trout & Ries Advertising)公司,自己担任公司主席。1980年他们再度联手合作,出版了《定位:头脑争夺战》,再次引领市场营销学界的“定位“潮流,该书也成为了广告学界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艾尔·里斯的广告营销思想:“定位法”是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解决传播问题的首选思路。“很少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详细介绍<<<
松下幸之助(1894-1989,日本)——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假名:まつした こうのすけ,罗马字:Matsushita Kōnosuke)1894年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1918年创建松下公司;1961年辞去董事长职位,就任会长;1989年96岁的松下幸之助以松下公司顾问身份辞世。
松下幸之助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少年时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因父亲生意失败,曾离开家到大坂去当学徒,1918年,23岁的松下在大坂建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接连推出了先进的配线器具、炮弹形电池灯、电熨斗、无故障收音机、电子管、真空管、晶体管等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产品,7年之后,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从那时起,直到1988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入均为日本第一位,有6年居第二位,1989年他逝世时,留下了15亿多美元的遗产。 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松下幸之助独特的经营之道:
松下认为,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声言,“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业当作宗教事业来经营。松下经营秘诀中,有三项是最突出的,即自来水经营理念、水坝式经营法和玻璃式经营法。>>>详细介绍<<<
- 相关条目:松下幸之助的实践经营理论、松下公司、松下企业文化、苦难是金
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柳传志,1944年 4月29日生,祖籍江苏镇江市。1967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董事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亚洲最佳商业人士”、“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商界领袖”等称号。1984年,柳传志先生与其它10位计算所科研人员以20万元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柳传志的管理思想:柳传志先生在十余年的企业管理生涯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联想“贸工技”的发展道路,总结出“管理三要素”、“培养领军人物”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这些理论对于联想从早期的“大船结构”发展为舰队结构,并逐步成为一间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
2009年2月5日13:00消息,联想集团公布:柳传志重新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CEO接替威廉·阿梅里奥的职位。[3]
阿兰·乔治·雷夫利——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宝洁的“并购狂人”。
阿兰·乔治·雷夫利(A.G.Lafley),1969年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历史专业,随后开始在弗吉尼亚攻读文艺复兴历史方向的博士学位。不过,他只念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1977年从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同年加入宝洁公司,从碗碟清洗剂的品牌助理做起,之后23年中不断升迁,先后负责宝洁公司香皂和洗涤分部、亚洲分部、北美分部的领导工作。2000年6月出任宝洁公司CEO,2002年成为宝洁集团董事长。经过这个以生产洗涤用品闻名的企业中23年的浸泡,他从一个品牌助理升到了常务副总裁。在提倡内部人提拔而绝少用“空降兵”的宝洁,他的升迁显得顺理成章。
雷夫利在23岁时加入了海军,海军军需官的生涯教会了雷夫利一点,那就是再复杂的生意也有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就是那些能带来大部分现金、大部分利润的业务。秘诀就在于找到那些畅销商品,并把它们尽可能多地卖掉。这与他成为首席执行官以后执行的经营策略异曲同工。>>>详细介绍<<<
- 最新资讯:雷夫利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卸任宝洁CEO,由麦睿博 (Robert A. McDonald)接任,雷夫利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4]
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英特尔总裁——领袖中的领袖
安迪·格鲁夫1936年出生于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年幼时经历过纳粹的残暴统治,1956车逃离祖国,辗转到达纽约,后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68年入主英特尔公司,1976年成为首席运营官,1987年接任英特尔公司总裁,1997年成为英特尔董事长。1997年美国《时代周刊》授予他“年度风云人物”,1998年美国管理学会赋予他“年度杰出经理”,2001年他获得战略管理协会“终身成就奖”。2004年安迪·格鲁夫被沃顿商学院提名为25年来最有影响的CEO。
安迪·格鲁夫管理精粹:
-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名言。
- "要想预见今后10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10年中发生的事情。"安迪·格鲁夫谈未来。
- "在过去5年中,安迪·格鲁夫重新定义了英特尔公司,使之从制造商转变为业界领袖"。
领袖中的领袖:格鲁夫带领着英特尔公司平安度过了多次磨难。他曾说过:"在这个行业里,我有一个规则:要想预见今后10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10年中发生的事情。"过去10年中,格鲁夫把英特尔变成了也许是技术世界中最为自力更生的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他给英特尔打上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迹。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今后10年里,失败和成功都将以10倍速的节奏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妨听听格鲁夫告诉你偏执狂的求生之道:"在雾中驾驶时,跟着前面的车的尾灯灯光行路会容易很多。'尾灯'战略的危险在于,一旦赶上并超过了前面的车,就没有尾灯可以导航,失去了找到新方向的信心与能力。"在格鲁夫的眼里,做一个追随者是没有前途的。"早早行动的公司正是将来能够影响工业结构、制定游戏规则的公司,只有早早行动,才有希望争取未来的胜利。" >>>详细介绍<<<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动作研究之父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督。1912年,在泰罗与甘特的影响下,吉尔布雷斯放弃了收入颇丰的建筑业务,改行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他在体力劳动的操作方法上很有造诣。他的妻子莉莲对他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12—1917年的5年时间内,他把美国普罗维登斯巾的新英格兰巴特公司作为自己的试验基地。由于他的出色的研究成果,很快他就赢得了管理专家的荣誉。1924年6月14日,由于心脏病,正在准备参加布拉格国际管理大会的吉尔布雷斯突然死去,当时他才56岁。
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科学管理进行了验证。他们创造了一种衡量方法,通过它,有助于进一步打破衡量和管理的界限。在《疲劳研究》(1916)一书中,吉尔布雷斯写道:“生活的目标就是幸福,不管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有多么的不同。以一种发自内心保护人类生活的情感去消除疲劳和杜绝浪费。无论他都做了什么或是没有达到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增加‘让人感到幸福的时间’。”
吉尔布雷斯研究问题的角度被他自己称做“动作分析”。最为著名的是,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仔细审视了砖瓦匠的工作。其实他本人就多才多艺,自己也是一位砖瓦匠和建筑学家。这些砖瓦匠的工作是低效的。对此,吉尔布雷斯设计了一种能大大减少捆绑,提高效率1倍的脚手架,并为此申请了专利。吉尔布雷斯还发明了一整套动作流程图,并且与打字机的生产者雷明顿(Remington)合作,协助研发出一种更为有效的德沃夏克键盘布局。>>>详细介绍<<<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在欧洲经历了二战的残酷,并目睹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彼得·德鲁克感到那些优秀的领导者才是那个世纪的英雄。德鲁克在他那本发人深省的自传《旁观者的冒险》中写道:“我和其他维也纳的小孩一样,都是胡佛总统救活的。他推动成立的救济组织,提供学校每天一顿午餐。这顿午餐的菜式,清一色是麦片粥与可可粉冲泡的饮料,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两样东西倒胃口。不过整个欧洲大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数百万饥饿孩童的性命,都是这个组织救活的。”一个“组织”居然能发挥这么大的功用!从德鲁克活生生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强调“透过组织这种工具,尽量发挥人类创造力”观念的根源。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彼得·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详细介绍<<<
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管理咨询专家,是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1949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任职于斯隆学院。在组织文化领域中,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间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在组织发展领域中针对组织系统所面临的变革课题开发出了组织咨询的概念和方法(Process,consultation)。
沙因在大约 40 年中,即在一线从事众多组织的咨询工作,又吸取这些经验,进行严格的经验研究,创造出一套关于文化转型实践理论,他以非凡的才华将“参与式原理”和“观察式原理”融会成“实践性真知”,即对管理者和咨询师有用,又对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有助益。
沙因的主要研究著作包括组织文化和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eadeship)、组织心理(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职业动力学(Career dynamics)、咨询过程(Process consultation)、重新思考咨询过程(Process consultation revisited)等,另外还有几十篇研究论文。以下主要介绍他关于组织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1992年,沙因在他的名著《组织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一书中,将组织文化定义为:“一种基本假设的模型──由特定群体文化在处理外部适应与内部聚合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或发展出来的──由于运作效果好而被认可,并传授给组织新成员以作为理解、思考和感受相关问题的正确方式。”
根据沙因的说法,如果我们不能够将组织文化作为应对变革的首要资源的话,所谓的组织学习、组织发展、有规划的变革,等等将无从谈起。而且,如果管理者对自己的组织文化无意识的话,他们将被动地为文化所左右。文化最好能够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所理解,但是,对组织领导者来说,理解自己的组织文化则是必须的。>>>详细介绍<<<
刘永行(Liu Yongxing)——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 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刘永行以204.0亿人民币,排名第1位
- 2008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刘永行以1.9($bil)排名第652位;
- 2007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刘永行以1.5($bil)排名第664位;
- 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刘永行以180.8(亿人民币)排名第20位;
- 200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刘永行以91.70(亿人民币)排名第8位;
刘永行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1982年,中国改革为知识分子创业提供了可能,刘永行四兄弟为摆脱贫困 ,变卖家产筹资1000元人民币,以过人的胆识相继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 先是创建 "育新良种场" ,先后从事孵鸡、孵鹌鹑,带出了一个"鹌鹑王国"(四川新津县)和古家村这样一个改革开放早期的 "亿元村" 。在鸡、鹌鹑的孵化和养殖过程中 ,刘永行同陈育新一起研制开发并生产饲料。 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两年后,刘氏“希望”饲料试验成功。1991年,刘氏兄弟组建成都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1995年,刘氏兄弟分家,刘永行分得“希望”东方公司,任董事长。同年,刘永行创建“强大”集团,并任董事长。2000年11月,刘永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名富豪第2位。其个人及其兄弟财产为10亿美元。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
刘永行最崇拜的人是台湾的王永庆。他觉得的王永庆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做正事、为人很正派。“我们的目标是要做百年企业,所以,不能去做一些过分的事情。所以不要随大流,要独立地思考。”>>>详细介绍<<<
资讯阅读:刘永行VS黄光裕:两大首富两种路径
黄光裕:一个神秘莫测的富豪
- 2008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 首富
- 2008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 第307位
- 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第2位
- 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第10位
- 2007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 第4位
- 2006《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 第1位
黄光裕,1969年5月出生,主籍广东汕头。20世纪80年代中,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一道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转战北京。半年后开始在北京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在这家小店的门前挂了出来。1993年,国美开始在北京地区增开多家门店。1999年,国美开始向全国扩张。1998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约50亿元。鹏润投资下属企业是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
创业初始,黄光裕便敏锐觉察出北京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决计做长久生意,并确定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一举打破了过去百货店经营家电的垄断局面,使国美在北京迅速站稳了脚跟。1999年国美迈出了建立全国连锁网络的关键一步。然而这时黄光裕却把国美电器总经理一职托付给妹夫张志铭,自己另外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退居幕后进行资本运作。>>>详细介绍<<<
2008年11月2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已于日前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胡润榜首富黄光裕 涉嫌操纵*ST金泰股价被拘查
牛根生——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牛根生出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从事乳业27年。1978年,牛根生加入伊利股份,由职员做到副总裁,1999年,离开伊利创立蒙牛集团;*2002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2004年,赴港上市,2004年底,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其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详细介绍<<<
牛根生语录:“超乎常人想象的关怀,是明智;超乎常人想象的冒险,是安全;超乎常人想象的梦想,是务实;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是可能!”
杨致远(Jerry Yang)雅虎公司创始人、被誉为“雅虎酋长、世纪网络第一人””
杨致远于1968年11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其父在其两岁的时候去世,他和弟弟由母亲抚养长大。在杨致远10岁时,与其弟一起,随其母三人一道移民美国,定居在加利福利亚州圣何塞市,取英文名 Jerry Yang;刚到美国时,杨致远英文基础几乎等于零,他当时惟一知道的英文单词是Shoe(鞋子),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很快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那时他一边上学,一边当报童,若干年后忆及此般往事,杨致远说,那种生活简直像在地狱。度过了这段艰难黑暗的日子,杨致远于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离家不远的斯坦福大学。该校的电机系是硅谷神州的组成部分,他就选修电机工程,只花了四年,他就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并结识戴维·费洛。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发明了最早的网站搜索软件。
杨致远和戴维·费洛在1993年年底,靠着校园中的一台搜索器记录他们所喜爱的网站。于1994年4月,共同创立雅虎互联网导航指南,即“Jerrr万维网指南”。1994年秋季,它的访问量已首次突破100万人。1995年,杨致远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于1995年4月注册成立了雅虎公司,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杨致远和费勒根据斯威福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中的野兽将其站名取名为Yahoo!他由于当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得到市场广泛认可。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IPO,当日市值即高达 8.48亿美元。随着网络搜索市场的升温,以搜索引擎起家的“雅虎”目前正重新建立其行业巨擘的领先形象。因此杨致远被称为“世纪网络第一人”,开启了人类的网络时代。>>>详细介绍<<<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董事会周一宣布,将为公司寻求一名新首席执行官(CEO);在找到合适人选后,雅虎联合创始人、现任CEO杨致远将辞去其当前职位,但仍将留任公司董事会成员。
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红色资本家,石油大王原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企业家和艺术品收藏家。
阿莫德·哈默(Armand Hammer,1898年5月21日-1990年12月10日),俄裔美国人,企业家,“商业天才”。哈默传奇的一生从事过许许多多商业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年轻时的药厂生意;作为中间商在俄国的生意,在俄国开设的石棉厂与铅笔厂;古董与艺术品交易;美国禁酒时期投资酿酒业;从事养牛业;在西方石油公司的活动。此外,哈默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特别是对美国与苏联的外交来往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列宁称为“哈默同志”。
哈默的一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9/10,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和平使者。在苏联最困难的时期,他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他曾设法促进美苏两国进行会谈,共同研究“星球大战”计划,共同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决定。
他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和平与人权会议”的发起者和赞助人。不仅如此,他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盛赞哈默当年对列宁的帮助,并邀请他到中国访问,希望哈默能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80高龄的哈默于当年便应邀访问中国,以后又多次来华,开始为中美贸易铺路搭桥。1982年,他与中国有关部门签订了山西平朔露天煤矿的可行性意向,于1986年正式动工,是当时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1982年3月,哈默把他珍藏半个世纪之久的艺术珍品带到中国,在北京举办了“哈默藏画五百年原作展览”,为中美文化交流打开一扇窗口。1990年11月12日,阿曼德·哈默这本精彩纷呈的书终于合上了最后一页,这位百战百胜的“经营之神”、走遍世界各地的公民因病逝世,享年 92岁。 >>>详细介绍<<<
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是台湾著名的企业家,为台塑集团创办人,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1916年1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原籍福建省安溪县,其父王长庚以种茶为生,生活颇为艰辛。15岁小学毕业那年,王永庆便到茶园当杂工,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资本额在1984年就达45亿多美元,年营业额达30亿美元,占台湾国民生产毛额的5.5%,在民间企业中首屈一指。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王永庆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恢复建设。
在1982年年底日本神户商科大学教授安室宪一到台湾发表“新兴工业国家企业对海外投资之战略”演讲,首次以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相提并论,赞誉王永庆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经营之神”称誉就不断被各界沿用至今。……>>>查看全文<<<
2008年10月11日,王永庆因为担忧美国金融风暴对台湾的冲击,带着夫人和子女前往美国视察旗下的生产线和产房,美东时间15日9点38分早上(北京时间为:15日22点38分)在纽泽西因身体不适入院,后因心肌梗塞导致心肺衰竭在9点38分过世,享寿92岁。在台湾有“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惊传病逝,享寿92岁,不过他不是在台湾这块土地离开,而病逝美国新泽西,家属震惊、哀戚[5]
相关条目:台塑集团、王永庆法则、台湾长庚大学、冰淇淋哲学、贝尔效应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 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担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爱将(他们三人同处一个办公套间)。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出版了近二十本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他的文笔清晰流畅,深入浅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读之物,更是普通大众的良师益友。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查看全文<<<
相关条目:汇率目标区理论,空间经济模型,GG-LL模型,新经济地理学
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互联网先生、思科系统公司总裁
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思科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顿长大的钱伯斯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父母均为医生,他是家中的长子。钱伯斯秉承了父亲对商业的浓厚兴趣。钱伯斯认为父亲是一个对未来有深切洞察力的人,对他影响很大。钱伯斯曾获西弗吉尼亚大学法学和商业学士学位,以及印地安那大学金融和管理MBA学位。钱伯斯的商旅生涯始于IBM,在那里他工作了6年。之后,他进入王安电脑公司担任市场销售主管。多年的市场运作使钱伯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他独到的经营哲学。1991年慧眼识英的思科董事长摩哥里奇,以自己继承人的身份使钱伯斯加盟思科。到1999财政年度,思科系统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21.5亿美元,市场价值一度超过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实力的十大公司之一。18年前初创的思科系统公司现在是信息产业界成长最快的公司。美国《商业周刊》也在短短3年间第2次将他评为全球前25位高级企业总裁之一。钱伯斯也因此享有"互联网先生"的美誉。
钱伯斯的经营策略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四点:广集货源,为客户提供"从外壳到内核"的全套解决方案;避实就虚,防止与对手正面冲突;光声夺人,为网络设定软件标准;合纵连横,选择最佳战略伙伴。钱伯斯认为用户是思科公司文化和业务方式的核心,不仅是为了让用户高兴,更重要的是,正是用户的信任使公司始终领先于市场的变化。约翰·钱伯斯的理念精粹: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查看全文<<<
相关条目:思科公司、快鱼法则、影响世界的100条管理名言
卡尔·巴思(Carl Georg Barth)——弗雷德里克·泰勒的嫡系追随者
卡尔·巴思同弗雷德里克·泰勒关系最为密切,也最得泰勒的信任。管理学界公认他是泰勒最早、最能干、也最亲近的助手。卡尔·巴思生于挪威的奥斯陆,自小家境不是太好,当他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海军部门主办的霍尔顿工艺学校学习,并一边学习一边当学徒工。
泰勒对巴思有着极高的评价。在泰勒的著作中曾多次谈到巴思,并把巴思说成是一位“能解决很难解决的问题的人”。在著名的美国国会听证会证词中, 泰勒说:“在设计出新方法把科学管理迅速付之行动方面,巴思先生也许是最有效率之人。
1920年,由于巴思在推广泰勒制上的卓越贡献和不懈努力,他曾被推选为泰勒协会的荣誉会员,他还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终生会员。在泰勒协会的历史上,膺选荣誉会员殊荣的,只有泰勒本人、巴思、勒·查特利尔三人。>>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Dell公司总裁、直销之王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1965年出生于美国休斯顿的一个中产家庭。12岁时小戴尔就在集邮杂志上登广告做邮票生意,由此赚得了2000美元并用这笔钱购买了他自己的第一台个人电脑。1987年10月,戴尔依靠他过人的胆量和敏锐的感觉,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大量吃进高盛的股票,第二年他便获利了1800万美元。这一年,他只有23岁,他开始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戴尔为世人所瞩目的一个创举就是将大型计算机市场的营销策略成功地应用在了个人电脑市场之中,也就是通过直销进行产品销售,这使得Dell公司在占据市场方面具有了一种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优势。Dell公司在网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都无比钦佩。
戴尔今日如此成功,听听他的职员对他是如何评价。Dell女员工:“谁能比我们老板年轻?谁能比我们老板有钱?谁能比我们老板帅?面对着他,我们都嫁不出去了(认识了他,还能看得上谁啊?)。”戴尔依然保持着他一贯朴素务实的作风,他把心中最重要的部分都留给了对手和顾客。这一点就连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和微软的比尔·盖茨都对戴尔大加赞赏。格鲁夫评价戴尔说:“他虽然没有拉里·埃利森那样的影响力,也不具有史蒂夫·乔布斯那种傲慢的气质,但迈克尔具有超凡的胆识,在处理那些别人认为十分棘手的问题时,他总显得那样的从容不迫。”……>>>查看全文<<<
相关条目:戴尔公司、戴尔企业文化、戴尔黄金三原则、直销、WDM营销模式
丰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日本的“国产车之父”
丰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1894年-1952年):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日本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他缔造了丰田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生产“日本制造”的汽车。
丰田佐吉为了发展自己的工厂,将长子丰田喜一郎送到东京帝国大学工学系机械专业读书。大学毕业后,丰田喜一郎来到父亲的“丰田纺织株式会社”当了一名机械师。经过10年磨练,丰田喜一郎担任管技术的常务经理。
如今丰田的“提合理化建议”制度可谓举世皆知,对提高丰田汽车质量、使丰田能够一直走世界汽车业界前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最初形式是1938年11月制定的就业原则中所规定的,对于员工积极创造发明的奖励制度。丰田喜一郎一直非常热心地关注这一制度,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公司的发展,这一制度也在不断地普及完善,直至今日还在向前发展。丰田喜一郎十分尊重生产第一线员工的意见,经常会征集他们的建议进行工作改善。
喜一郎留给我们的教导1938年11月,超乎当时日本所想象的、月产轿车500辆、卡车1500辆的丰田汽车公司举母工厂正式竣工。在竣工典礼上,他强调“团结会产生伟大的力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不注意而使整个工厂的努力付诸东流”。
1952年3月27日,丰田喜一郎患脑溢血去世,终年57岁。
相关条目:丰田企业文化、丰田汽车公司、丰田公司选拔计划、丰田式生产管理、丰田的供应链管理、拉动式生产方式、拉动式生产方式、大野耐一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科学管理之父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出生于1856年3月20日,1915年3月21日去世。他的墓碑位于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烟囱的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泰勒是带着郁闷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的。他生前殚精竭虑研究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由于受到曲解而推行举步维艰。为了排除人们的疑虑,这位不善言辞的人不得不屡屡长途履行,为其理论和方法进行说明和辩护。而正是一次外出演讲的归途中,他在卧铺车厢感染了肺炎,不久被夺去了59岁的生命。 >>>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原理、泰罗制、新现代泰罗主义、泰勒的差别计件制、搬铁块试验、企业系统工程、和谐管理、磨洋工理论、例外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查尔斯·巴贝奇出生于一个富有的银行家的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巴贝奇在1812-1813年初次想到用机械来计算数学表;后来,制造了一台小型计算机,他于1834年发明了分析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前身)的原理。斯德歌尔摩的舒茨公司按他的设计于1855年制造了一台计算器。在24岁时就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参与创建了英国天文学会和统计学会,并且是天文学会金质奖章获得者。他还是巴黎伦理科学院、爱尔兰皇家学会和美国科学学院的成员。
巴贝奇的贡献主要有:1、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可能测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2、他利用计数机来计算工人的工作数量、原材料的利用程度等。他把这叫做“管理的机械原则”。 3、他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与后来别人提出的“作业研究的科学的、系统的方法”非常相似。 >>>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管理学家、作业研究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曾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被称为“商界教皇”,顶级商业布道师,《财富》杂志把汤姆.彼得斯评为“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将他和拉尔夫.爱默森、亨利.梭罗和瓦尔特.惠特曼相提并论;经济学家称他为“超级领袖”;《商业周刊》[6]根据他那些反传统的观点把他形容为“商业最好的朋友和最可怕的梦魇”。
汤姆.彼得斯的著作颇丰,而且每一本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畅销书。主要代表作《追求卓越》被称为“美国工商管理圣经”;仅在美国就销售了600万册;在福布斯杂志新近评选出的20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图书中排名第一。>>>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追求卓越》、影响世界的100条管理名言、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zberg)麦吉尔大学管理学教授、欧洲管理学院组织学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著名的自下至上管理(bottom-up management)理论的带头人。
思想/专长:组织管理和战略管理
评价/荣誉: 他因为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优秀论文而两次获得麦肯锡奖。他的第一篇获得麦肯锡奖的论文是《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发表于1957年;在1987年,明茨伯格又因为论文《精雕战略》而再次获得麦肯锡奖。明茨伯格的主要贡献是对于经理工作的分析,《经理工作的性质》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战略5P模型、明茨伯格的组织构型、渐进型决策过程模式、《管理工作的本质》、经理角色学派、管理学家、麦肯锡奖、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
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领导力大师,1980年被哈佛商学院授予终生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上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二人之一。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1972年开始任职于哈佛商学院。
思想理论:领导与变革
评价/荣誉:因改革哈佛商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而受到埃克森奖;因提出企业领导的新观点而获JSK奖;因撰写最佳哈佛商业评论文章而两次获麦肯锡奖;因著作《松下领导学》而获《财经时代》的全球商务书籍奖......>>>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海豚式管理、六变革法、《总经理》、领导力、麦肯锡奖
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简称SoL)的创始人和主席。国际组织学习协会是一个由致力于“人和组织的互赖发展”的企业、学者和顾问们所组成的全球性社团。
思想理论:强调在工作场所中人的价值的基本定位。
评价/荣誉:顶尖管理大师《金融时报》(2000年);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商业周刊》(2001年10月); 被誉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其著作《第五项修炼》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在过去 75年中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详细介绍<<<
相关条目:圣吉模型、组织学习鱼、左右手栏、学习型组织、成长上限模式、《第五项修炼》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迈克尔·波特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迈克尔·波特博士的《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次,并被译为17种文字;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已再版32次。......查看全文
相关条目:《竞争优势》、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战略、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波特竞争对手分析模型、波特的行业组织模型、波特竞争战略轮盘模型、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波特法则、波特四角分析模型、波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阿曼德·费根堡姆(Armand Vallin Feigenbaum)——全面质量控制之父、质量大师、《全面质量控制》的作者
1920年阿曼德·费根堡姆出生于纽约市。他先后就读于联合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 MIT ), 195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工程博士学位。
费根堡姆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他主张用系统或者说全面的方法管理质量,在质量过程中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参与,而不局限于生产部门。这一观点要求在产品形成的早期就建立质量,而不是在既成事实后再做质量的检验和控制。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生于1931年,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学S·C·强生荣誉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现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理事,营销科学学会托管人,管理分析中心主任,杨克罗维奇咨询委员会成员,哥白尼咨询委员会成员。除此以外他还是许多美国和外国大公司在营销战略和计划、营销组织、整合营销上的顾问。同时他还是将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为《哈佛商业评论》、《加州管理杂志》、《管理科学》等第一流杂志撰写了100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