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是在生息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脱离时,生息资本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一个资本生出。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有了利息,然后得出产生这个货币收入的资本。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提供的收益,这样收入资本化了。收入的资本化表明虚拟资本的形成。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可将它概括为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以有价证券等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马克思所论述的虚拟资本的范围,主要包括了
① 汇票。它主要指各种商业汇票。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商业汇票可以通过背书转让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汇票代替货币起着支付职能的作用。
② 银行券。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保证可以兑换黄金的、体现银行信用的凭证。它的发行是建立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的。
③ 债券。它主要指国债券。国债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国家发行国债,所借人的资本是用于非生产性开支,花费掉了。但是人们还是把每年国家的付款看作是自己资本所得的利息。这样的资本也是虚拟资本。
④ 股票。比如铁路公司的股票。该股票是铁路公司中相应部分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股票的所有者可以把它卖给别人。股票买卖的运动,独立于投在公司中的现实资本的运动。所以。股票也是虚拟资本。
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规避风险或投机取利而发展起来的金融衍生工具增多了。虚拟资本所包括的范围被大大扩展了,它不仅包括了各种有价证券,还包括了以股票等原生性金融工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如期权、期货、远期等。虚拟资本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一体化的形成,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到2000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6o万亿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品年末余额约95万亿,股票市值36万亿,债券余额29万亿),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NP的总和(约30万亿美元)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它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
有关虚拟资本的扩大或减少等问题, 马克思认为,“作为纸制复本, 这些证券只是幻想的, 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他们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 尽管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 因而可以作为资本价值流动。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并不一定反映实体资本的变化, 而取决于股票价格水平, 比如香港恒生指数被炒到1700 点时, 虚拟资本就扩大, 当降到700 点时, 虚拟资本就减少, 而与它们的实体资本价值变动无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利息率的下降趋势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涨, 以及独资企业改为股份公司和国家债务的增长, 使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的趋势。马克思指出:“它们的价值额, 也就是, 它们在证券交易所内的行情, 在利息率的下降与货币资本特有的运动无关, 而单纯是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结果时, 会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而必然出现上涨的趋势, 所以, 单是由于这个原因, 这个想象的财富, 按照它的原来具有一定的名义价值的每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表现来说, 也会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进程中扩大起来。同时, 在危机中和一般在营业停滞时期, 虚拟资本会大大减少, 这是因为“虚拟资本、生息的证券, 在它们本身是作为货币资本而在证券交易所内流通的时候, 也是如此。它们的价格还会由于信用的普遍缺乏而下降, 这种缺乏强使证券所有者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这种证券, 以便获得货币。最后, 股票的价格也下降, 部分是由于股票有权要求的收入减少了, 部分是由于它们代表的往往是那种带有欺诈性质的企业。在危机时期, 这种虚拟的货币资本大大减少, 从而它的所有者凭它在市场上获得货币的力量也大大减少。这些有价证券在行情表上的货币名称的减少, 虽然和它们的现实资本无关, 但是和它们的所有者的支付能力关系极大。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 一方面说明了虚拟资本价格变化的不稳定性。由于这种不稳定性往往会引起股票价格较大幅度的变动有时甚至是剧烈的涨跌,投机者会利用这种变动和涨落来进行买卖, 从中牟取暴利, 并由此而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 马克思又告诉我们, 只要在股票价格独特的运动和决定过程中, 没有欺诈, 不影响实体资本的正常运行, 不代表实体资本的破产和无效率, 即使有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裂, 对国民经济的实际影响也是无关紧要的。虽然经济的虚拟化是构成泡沫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是经济泡沫下的淤泥, 它会产生泡沫, 但本身却不是泡沫。
因此,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证券市场等狂炒和泡沫经济的问题。发行股票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发行股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随着中国股市的日益发展, 规模也越来越大, 因而股票资本的虚拟性对国民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80 年代下半期, 欧美资金狂炒日本股市, 把日经指数炒上了近4 万点, 90 年代又移师发展中国家, 像在东南亚等国家炒完了之后一走了之, 撂下了一堆坏账和沉重的债务引发了东南亚国家严重的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的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严重的, 为此我们要加强防范由于欺诈而形成的泡沫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对其虚拟资本的管理和监督, 进一步完善立法, 使股票发行和交易规范化, 把企业通过股份制而筹集的资金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马克思根据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运行的关系,把虚拟资本分为: 国债、公司股票和债券、期票和汇票、银行券等形式。一方面, 虚拟资本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首先, 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 就没有虚拟资本。即如没有股份制企业, 没有发行债券和其他有价值证券的经济实体, 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可能出现, 虚拟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其次, 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虚拟资本虽然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 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它的利润的价值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 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另一方面, 虚拟资本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它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 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以上市股票为例,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实体, 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 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 发挥着资本的作用。而与此同时, 这些股票中有的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 频繁交易, 被用于获取交易(价差) 利润, 充作同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 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一套资本变为几套资本, 前一套资本是实体资本, 后一套或几套资本就成为虚拟资本。
马克思在对虚拟资本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虚拟资本的不断发展, 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 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 一方面可以延缓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又使经济危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在当今世界, 虚拟资本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到更高的阶段, 如股票和债券的期货合同、利息率期货、物价指数期货等, 这些不仅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 而且是“无中生有”的虚拟资本。因为在期货交易中, 多数交易是根据金融资产的价格涨落支付其差额, 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绝大多数不必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的数额的证券, 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卖出这种证券, 交易物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 甚至有无东西交易都无关紧要, 形成了一种无交易物的虚拟资本。这一类高级形态的虚拟资本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虚拟资本不同, 这种虚拟资本自始至终滞留在金融市场上, 距离实体资本更远, 甚至与实体资本根本无关, 虚拟性更强。当今世界, 特别是80 年代以后出现的虚拟资本日益脱离其原先赖以存在的基础——实体资本而独立运行, 它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推动了实体资本的发展,但它在满足资本饥渴的同时又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 从而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90 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加速膨胀及其引发的一连串金融危机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经济学家过分强调引发这些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强调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是由于货币政策上的失误和过多的外债等等。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背后, 必然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在虚拟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揭示当代经济如何从虚拟资本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货币的虚拟化又怎样为当今世界埋下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的种子, 有利于我们合理发展虚拟经济, 防范金融危机, 更好地驾驭虚拟资本。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性[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用了五章篇幅对虚拟资本的产生过程、本质内涵及其独特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理论基石之一,认真学习并挖掘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对于建立健全我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虚拟资本的基础性要求建立健全信用服务体系
1、马克思研究虚拟资本是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开始的,信用是虚拟资本的基础。虚拟资本是随着信用制度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像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因为有各种方式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DIPS33信用的产生是源于社会财产的剩余,而且剩余的财产能够增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银行把货币贷出,货币变成资本商品,即转化为一个能够自行增值的价值。所有者凭借所有权,从货币使用者那里收取利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利息是未来的劳动成果。这种未来劳动的成果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被创造出来。当所有者把资产看成是支取未来收益的凭证,凭所有权索取未来劳动成果的方式被制度化,这时信用就能够将资产票据化,设计有价证券,并把对实物资产的占有转化为对有价证券的占有。于是就产生了占有有价证券索取未来劳动的现象 凡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使其持有者定期获得一定收入的资本,都是虚拟资本。
马克思将有价证券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它们的贴现已经成为银行家的基本业务;另一部分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总之,各种有息的和汇票有本质差别的证券。汇票表示债权,股票是所有权证书,“国家证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代表债权。“通过单纯流通手段的制造。就制造出虚拟资本。“随着信用制度发展,像伦敦这样大的集中的货币市场就兴起了,这个货币市场同时还是这种证券交易的中心,银行家把公众的货币大量交给这伙商人去支配,因此。这帮赌棍就繁殖起来。这种证书“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富的原始方法。”全部信用,都被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资本来利用。
虚拟资本的实质是,“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或权利证书”。虚拟资本的价格“会由于信用的普遍缺乏而下降,“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
2、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要发展虚拟经济,就需要有良好的信用制度。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缺乏诚信现象,比如造假账、虚假重组、联手操纵、恶意挪用资金、随意更改资金投向等等。这些现象集中表现为:一是没有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信用体系;二是银行的信用没有评级机构对其进行评级;三是企业的信用记录分散于各个金融机构当中;四是居民没有个人基本账户可供资信证明查询等等现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因此,必须加大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在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强调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要充分发挥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促进利润的平均化,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利润率的平均化是以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自由转移为条件,而货币形态上的资本比较容易自由地在各部门之间转移。信用制度和银行正是实现货币资本再分配的最灵活的机构。依据银行的贷款或投资,能使资本迅速地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因而促进了各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第二,有利于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速度。由于信用的发展.商品买卖可以采用赊账的方式,这就大大加快了商品流通.缩短了资本周转的时间,并节省了与商品流通有关的一切费用。第三,有利于资本集中,加速资本的积累。信用是资本集中的强大杠杆,它加速了资本集中的重要形式之一的股份公司的发展。信用还大大加速了大资本剥夺中小资本的过程,加强了大企业竞争的力量。信用把各种闲置的资本集中在一起成为巨额货币资本,缩短了个别资本积累的时间。
二、虚拟资本的二重性要求适度发展资本市场
1、虚拟资本的二重性是指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既存在相互独立又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虚拟资本没有价值,又不进入生产和流通过程发展职能作用,只不过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在量上总是大于实际资本,也不反映实际资本的数量变化。“当这些证券的积累表示铁路、矿山、汽船等等的积累时,它也表示现实再生产过程的扩大,就象动产征税单的扩大表示这种动产的增加一样。作为纸制复本,这些证券只是幻想的,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完全无关,这个想象的财富,按照它的原来具有一定的名义价值的每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表现来说,也会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进程中扩大起来。所以,虚拟资本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经济的发展.适度发展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从而为虚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最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高级组织形态。其主要功能:一是企业和国家筹措长期资金的重要渠道;二是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能灵敏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动向。
3、资本市场是一个高风险领域,这种高风险性是由证券的本质及证券市场运行的复杂性决定的。其一,证券的本质决定了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证券从本质上讲,它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它所表现出来的价格,只不过是市场对资本未来预期收益的货币表现而已。这种收益要受到利率、汇率、通货膨胀、所属行业的前景、经营者能力、经营业绩和个人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价格上就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其二,证券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与一般的商品市场相比较,证券市场的供需主体及决定供需变化的因素和机制更加复杂。证券市场参与者,从企业到政府、从个体到机构,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各不相同,有的是发行主体,有的是交易主体,还有的是中介机构,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市场的熟悉程度和内部运行机制也各不相同。从交易工具来看,各类工具诸如债券、股票、基金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在性质、交易方式、价格形成等方面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特别是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比如说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掉期合约等,它们共同特征就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额交易,不需要实际上的本金转移。最后交易的结果也只需要采用差价结算的方式。比如说按1O%的保证金比例,那么交易者用5000元的保证金就可以操作50000元的商品,交易价格每变动1 ,投资者就相应盈亏500元相对于5000元的保证金,盈亏率为1O 。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强。正因为这个因素,证券投资被认为是风险极大也是利润极高的投资。
证券市场上过度的市场风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比如1929年1O月,率先发生在美国股市.继而引起世界整个股市严重动荡的“黑色星期一”事件,令美国股民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了几千亿美元的账面价值,造成许多破产者跳楼自杀。1997年1O月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世界各国股市的动荡,纽约证券交易所连续几次因暴跌而停板,造成广大股民的极大损失。
4、作为牵涉面十分广泛的领域,它与扩大投资者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决定》强调:“建立健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在最近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机会。尊重市场规律,积极稳妥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我们要对证券市场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针,尽可能发挥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力争使其负面作用降到最小。
三、虚拟资本的独立性要求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虚拟资本的独立性是虚拟资本脱离现实资本的运动和循环,各种权益凭证在证券市场上流通,具有独特的运动规律。“这些所有权证书—— 不仅是国家证券,而且是股票的价值的独立运动.加深了这种假象.好象除了它们可能有权索取的资本或权益之外,它们还构成现实资本。这就是说,它们已经成为商品,而这些商品的价格有独特的运动和决定方法。它们的市场价值,在现实资本的价值不发生变化(即使它的价值已增值)时,会和它们的名义价值具有不同的决定方法。一方面,它们的市场价值,会随着它们有权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发生变化。这种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因为它不是由现实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预先计算的收入决定的。但是,假定现实资本的增殖不变,或者假定象国债那样,资本已不存在,年收益已经由法律决定,并且又有充分保证,那末,这种证券的价格的涨落就和利息率成反比。即有价证券价格=预期收益/银行利率。所以,虚拟资本没有真实的价值决定,“它的价值始终只是资本化的收益,也就是一个幻想资本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得的收益。因此,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跌落;第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货币。不管这种证券保护它的所有者取得的收益,象国家证券那样是不变的,也不管这种证券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增殖象在产业企业中那样会因再生产过程的扰乱而受到影响,在这两种场合,这种价格跌落的现象都是会发生的。证券价格在经济繁荣阶段,预期收益增加,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频繁、价格上涨,投机气氛浓厚,有价证券依附的资产价格虚增,以货币表示的财富增长,资产泡沫放大;货币紧缩的时候,资产泡沫破灭,资产贬值证券价格缩水。因此,虚拟资本“它们所代表的资本的货币价值也完全是虚拟的,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那末,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正是由于虚似资本的独立性,才使得证券市场得以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了。
2、当前的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能很好地显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表现为;一是直接融资比重小。在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规模结构及比例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是有差别的,二者应适应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需要而协调发展。但我国一直偏重间接融资方式,使其长期处于垄断地位。1999年直接融资比重为13.26 ,2000年为27 94 ,2001年为9.76 ,2002年为6.35 ,2003年上半年为2.18%,可见,直接融资方式占比重一直很低。经济主体的融资过分依赖间接融资,不仅增大金融机构的压力和风险,而且降低融资效率,不利于整个社会资金的有序流动,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
二是在直接融资体系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也不平衡。2001年末,我国GDP总值为0万亿元,同期的股票总值为38300亿元,相当于GDP的38.3% ,而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未清偿余额为35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
三是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品种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特种金融债券以及企业债。2003年国债发行规模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为4220亿元,企业债发行不到500亿元,且不能上市流通。四是股票市场发展缓慢。近几年来,我国股市一直低迷,交易量从历史最高时沪深两市一天的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跌到5o亿元左右;投资者数量从沪深两市开户时曾达到的7000万锐减到现在的市场交易数不足百分之一;股市融资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27 下降到去年的0.92 ;股票平均价格已经低于1999年的“5·19”行情水平;券商全行业亏损,流通股市值快速缩水等等,到处都呈现出股市的一派萧条景象。
3、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内资本市场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单一的、行政管制的主板市场没有很好地满足多层次的企业融资的需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资本市场只有通过面向需求的最大可能的细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才能高效率地实现供求的均衡,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此,《决定》提出“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要求“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能仅有股票市场,还要有债券市场;不能仅有中央政府债券市场,还要有公司债券市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和其他债券市场。
《决定》还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长期资金,完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及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办法,制定证券公司收购兼并和证券承销业务贷款的审核标准,在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下,为证券公司使用贷款融通资金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仅能够为不同性质的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选择,而且也能够保证上市企业和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可选择的、连贯性的运营与投资,更好地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 ↑ 汪冰、金迪.试析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性
好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