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風險因素分析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風險因素分析法概述

  風險因素分析法是指對可能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進行評價分析,從而確定風險發生概率大小的風險評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調查風險源→識別風險轉化條件→確定轉化條件是否具備→估計風險發生的後果→風險評價。比如,被審計單位所處的外部環境是固有風險的一個風險源,該風險源轉化為風險的條件是外部環境惡化,如市場競爭劇烈、有效需求不足產品生產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等。如果被審計單位所處的外部環境變壞,企業發生舞弊、欺詐行為,粉飾財務報表的可能性就加大,固有風險也相應增大。目前,應用風險因素分析法評價固有風險的通常作法是,審計人員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之後,如果各項因素都比較好,出錯的可能性比較小時,認定固有風險的水平在50%左右為宜;反之,如果有跡象表明有可能存在重大差錯,那麼審計人員應直接將固有風險水平定為100%。

風險因素分析法的關鍵

  風險因素分析法的關鍵之一,在於對各個因素風險程度的估計。各個因素風險程度通常可以採用描述法,即以“高、中、低”或“好、較好、中等、較差、差” 等標準來描述。但由於所分級別一般都比較有限,這種描述估計結果的方法往往過於粗略,只能大體反映各因素的風險程度,也不便於審計人員考察其對最終固有風險的影響。另外一種常用方法就是打分法,即將各因素的具體情況與標準水平做一比較,然後根據其差異情況用絕對分值來表述要素的風險程度。與描述法相比,打分法能夠比較詳細地反映各要素的風險程度,也有利於審計人員考察其對最終固有風險的影響。

  風險因素分析法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估計各個因素風險程度對最終固有風險的影響程度。由於與固有風險的敏感關係不同,不同的因素對最終固有風險的影響是不同的,在評價固有風險時,這種影響差別是通過給不同的因素設置不同的權數來區分的。而這些權數一般採用經驗值設置或根據專家意見確定。

風險因素分析法的運用

  事實上,審計人員想對固有風險各因素進行準確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難,即使是定量分析也存在很大的主觀性。這是因為,固有風險因素的風險概率的確定完全是主觀的,是憑據審計人員的主觀經驗予以確定的。也就是說,是在對影響固有風險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非常主觀的概率。用這個主觀性的概率表述固有風險因素的客觀狀況及趨勢,並使之成為固有風險評估系統的信息接入口,必然使固有風險的評估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對審計風險要素的分析計量就是對審計判斷的定量化,這是一種主觀的行為。

  儘管如此,我們仍可以通過局部改進該評估系統來減少其中的人為因素,增強其客觀性。比如說打分法就比普通的分等級評價更能切近地反映各固有風險影響要素的風險程度。在確定各個因素風險程度對最終固有風險的影響程度的權重數時,也可以採用數學上的判斷矩陣來計算,以增加其準確性。

  對評估系統進行改進的思想前提是這樣的:由於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對於簡單事物進行分析判斷的準確性要比對複雜事物進行分析判斷的準確性更高,所以對評估系統的判斷事項的劃分越細越有利於人們對該判斷的準確計量。判斷矩陣將各個風險因素對最終固有風險影響程度的判斷,變換為各因素間的兩兩比較,然後通過數學計算對各因素進行排序,從而確定各個風險因素對最終固有風險影響程度的不同。這樣,可使多因素的比較變成了兩個因素的比較,更便於操作,判斷結果也能更加準確。

風險因素分析的案例分析

社會醫療保險風險因素分析[1]

  (一)社會醫療保險的風險因素

  根據目的性、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性和適用性原則,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在做了充分問卷調查與征求總結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影響社會醫療保險的風險因素,主要由道德風險、基金籌集風險、人口老齡化風險、疾病風險以及醫療需求風險等五個因素組成。這些影響因素所構築的體系具有全面性、嚴密性和體系性的特征,依據是我們曾針對性地進行了三輪相關問卷調查,在初期構建的基礎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充分的整合與論證,運用規範研究方法最後得出下文的指標體系,因而其具有相當的信度與效度。現就三層五大類15項指標體系分述如下:

  1.疾病風險

  疾病風險是指參保人群的健康狀況和疾病發生的概率對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壓力,是一種純粹性質的基本風險。一方面,某些急慢性傳染病和某些地區的地方病雖然有所控制和下降,但未根本解決,某些傳染病在局部地區仍有爆發流行。另一方面,我國的疾病譜已逐漸接近發達國家類型,再加上心理行為、環境因素引起的疾病也日益成為嚴重威脅城鄉居民健康的危險因素。我國人口眾多,傳染病、流行病的危害極大,2002年我國發生“非典”已經在這方面敲響了警鐘。我國現在正處於艾滋病(AIDS)的高速增長期,對醫療費用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除此之外,鼠疫、霍亂兩種甲類傳染病流行趨勢不容忽視;性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部分乙類傳染病防治形勢嚴峻;血吸蟲病等地方病防治面臨新的挑戰;一些新發傳染病的威脅日益增加;食物中毒突發事件頻頻發生。如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就會迅速蔓延到整個地區,危及人群和社會。因而疾病風險更具有群體性和社會性。這些疾病發生的醫療費用基本上都是醫療保險保障的範疇,如果大面積的發生,醫療保險基金會造成崩潰的局面。

  2.道德風險

  醫療保險市場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市場,道德風險問題尤其突出。在社會醫療保險中,道德風險則是指由於社會醫療保險的提供,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利用信息優勢所採取的導致社會醫療保險費用不合理增長的機會主義行為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出於經濟利益而採取諸如誘導需求、借醫發財等機會主義行為;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方來說,由於社會醫療保險的提供,減少了個人躲避和防範風險的動力,增加了個人過度利用醫療服務的動機和激勵機制,這時就產生了道德風險問題。

  道德風險的表現形式:①醫療服務機構的道德風險。②參保人的道德風險。③醫療服務提供方和需求方合謀所產生的道德風險。表現為:人情處方,大肆泛濫;自費變公,瞞天過海等。

  3.人口老齡化風險

  所謂老齡化是指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老齡化風險是指由於參保人員結構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導致社會醫療基金支出面臨的風險。老年人患病概率大,是最需要得到醫療服務的群體。由於老年人退休後不繳納醫療保險金,而享受醫療保險的概率和標準遠遠高於年輕人,對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帶來很大衝擊。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結構性增長比例失衡。②老年群體醫葯費用支出繫數嚴重倒掛。

  4.醫療需求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醫療保險需求與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呈正相關關係,當人們的收入增加時,醫療保險需求隨著增加,當人們的收入減少時,對醫療保險的需求也相應減少。個人收入的變化會引起人們的消費結構變化。另外,不同效益類型的單位對醫療保險的需求層次也不同。虧損單位由於經濟狀況不佳,除基本生活開支外,其可支配收入很少,無力支付更多的醫療消費。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都面臨企業負擔過重和經濟效益不好等困難,部分經濟效益不佳、負擔較重的國有企業可能會面臨無力繳費的困境。企業效益好壞直接影響醫療保險的繳費和醫療消費,增加了醫療保險風險。很多人對醫療保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單位從自身利益考慮出現逆向選擇,即高危人群比例較大的單位選擇參保,離退休、年齡偏大的人群參保積極,年輕人群參保消極。很多居民對醫療保險改革的認識存在偏見,認為醫保藥品多是療效較差的低檔藥品,他們繳納醫療保險費與所得到的醫療待遇和購藥權利不成比例,因而不願參加醫療保險。很多效益好或職工年輕化的企業,考慮自身的利益擔心參保後吃虧,也拒絕參加醫療保險。

  5.醫療保險基金籌集的風險

  基金籌集的風險是指籌集的醫療保險基金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量和規模,基金的收入不能彌補基金的支出,造成醫療保險收不抵支,造成醫療保險運行的風險。據大數法則的原理,保險的覆蓋面越大,抗風險的能力越強。醫療保險資金的籌集水平,不僅取決於保險方對參保者醫療費用的補償程度,而且取決於參保者人群數量及其經濟狀況。具體表現有:

  ①瞞報繳費基數。②在職繳費人員流失。③基金欠繳現象加劇。

  (二)社會醫療保險風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用解釋結構模型可以科學地反映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係,其一般程式包括:

  (1)組織ISM專家小組:10人左右,由不同觀點人員構成,主要是省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領導、高校專家學者、相關課題研究組成員;(2)選擇系統的構成要素;(3)構思意識模型:意識模型是指ISM專家小組根據給出的系統構成要素,確定所研究問題影響因素之間的邏輯關係;(4)建立鄰接矩陣:鄰接矩陣是根據意識模型轉化而來的;(5)建立可達矩陣併進行分解:就是將可達矩陣裡面的所有可達關係層次化、系統化,並據此不斷優化關係直至最終整理出所研究問題的解釋結構模型;(6)根據所構建的解釋結構模型,分析解釋結構模型,並給出層次化、系統化的方案對策。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社會醫療保險風險的影響因素,可以劃分為包括總風險和其他15個具體因素在內的共16個因素,通過計算給出了社會醫療保險風險影響因素解釋結構模型,這裡由於篇幅限制,省略了具體計算過程。其中,保險總風險的直接影響因素包括:繳費人數、醫葯費用劇增、基金欠繳以及繳費基數等四個方面,也就是說要降低社會醫療保險總風險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從上述四個方面著手。但這四個方面影響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對它們構成影響的還包括較為複雜的關係。具體地說:繳費人數受到保險意識以及參保人員年齡構成等兩方面因素的影響。醫葯費用劇增主要受到參保人員結構、醫患共謀和疾病病種等三個因素的影響。基金欠繳則主要受制於企業效益和參保人員道德水平。繳費基數主要根據收入水平來確定,但同時會受到參保人員道德影響。影響社會醫療保險的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企業效益,也可以理解為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只有企業效益提高了,社會經濟發展了,才能切實提高弱勢群體的收入水平,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環境,進而從根本上降低我們社會醫療保險的風險。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夏斌.社會醫療保險風險因素分析及其綜合評價.2009年04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Angle Roh,Zfj3000,Meiledi,鲈鱼,HEHE林,KAER,y桑,陶朱公.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風險因素分析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