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疾病譜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疾病譜[1]

  疾病譜是指在整個疾病構成中按疾病患病率(或死亡.率)的高低而排列的順序,是綜合反映醫療單位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對瞭解某地區或醫療機構疾病種類及其變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疾病譜的改變[2]

  (一)發病率和死亡原因的變化

  由於抗生素和疫苗的應用,以及人口年齡變化、生活和工作方式、心理狀態、環境污染和職業危害等因素的影響,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明顯下降,而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遺傳性或先天性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率、病死率逐步上升。20世紀50年代,我國人口主要死因為呼吸系統疾病、急性傳染病、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到20世紀90年代,前4位死因變為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和意外傷害。

  (二)致病因素的變化

  近20年的研究證明,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遺傳性因素和醫療衛生服務方式等與人的健康有密切關係。據目前統計,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有10%是由生物因素引起,10%與遺傳因素有關,30%起源於環境因素。而50%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例如,全球性環境污染加劇等原因導致成人和兒童哮喘等疾病的發病率升高,我國哮喘發病率為1%~5%。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結構不合理、吸煙、缺乏鍛煉、濫用毒品等是引起多種慢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1998年WHO報道,全世界至少有350萬人由於吸煙和患與煙草有關的疾病而導致死亡。目前,發達國家的香煙消費量已大幅度下降,而我國仍處於上升趨勢,我國男性每年吸煙死亡人數已接近100萬。有研究表明,在所有吸煙者中,最終將有一半人死於煙草製品。一些新的傳染性疾病正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艾滋病流行已成為全球的公共衛生及社會問題。目前全球有近40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成千上萬人命喪於此。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目前,這種病死率幾乎高達100%的“超級癌症”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據估計,本世紀初亞洲將成為全球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而且值得註意的是,自1994年以來,我國艾滋病流行進入了快速增長期。

我國的疾病譜變化及原因[3]

  • 我國疾病譜的變化

  解放前,寄生蟲病、傳染病是導致我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據不完全統計,解放前我國居民死因順位大致為:寄生蟲病、傳染病、肺結核、妊娠分娩、呼吸系統疾病;解放後我國居民兀亡譜發生急劇變化。50年代,我國城市的死因順位為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消化系統疾病、心臟病和腦血管病;70年代則為腦血管病、心臟病和惡性腫瘤;到80年代,死因順位己轉變為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90年代以後則以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列前四位。據2001年全國36個城市生命統計結果,NCD占全死因的86.13% ,其中惡性腫瘤21.55%、腦血管病20.97%、心臟病19.06%、呼吸系統疾病13.93%。而2001年對9O個縣農村生命統計結果顯示,NCD占全死因的78.92%,二者前四位死因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農村呼吸系統疾病占第一位。

  • 疾病譜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1.第一次衛生革命的勝利使傳染病、寄生蟲病在疾病譜中退居次席

  公元6世紀114世紀和19世紀末,在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三次鼠疫大流行,導致數以千萬計乃至上億人口死亡。人們通過艱苦努力,最終查明瞭鼠疫的病因和流行規律,由此引發了以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為對象,以疫苗、抗生素、消殺滅為主要措施的第一次衛生革命。19世紀後半葉從歐洲開始,通過控制傳染源、預防接種改善環境等措施,控制傳染病的流行。新中國在解放初期開展了愛國衛生運動以及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消滅了性病,1962年消滅本土天花,有效地控制了多種烈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取得了巨大成果,是第一次衛生革命勝利的典範。這次衛生革命,我國的疾病譜、死因譜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傳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數已大大減少,而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疾病占我國總死亡率的一半以上,我國居民的死亡順位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

  2.主要危險因素和暴露水平的不斷增高。使NCD上升到疾病譜的榜首

  (1)人口構成因素

  ①老齡化: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約1.3億,預計2050年將達到4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老年人的各種組織器官和肌肉萎縮、退化、功能降低,機體抵抗力減弱,容易發生各種慢性病和惡性腫瘤。②城市化:2000年我國城鎮人口4.56億,占總人口的36.09%,比1990年增長9.86%。

  (2)不良生活方式因素

  ①吸煙酗酒。在我國,估計目前至少有3.2億人吸煙,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人群占總人口的71.8%,也就是說,我國有2/3的人口暴露在吸煙之中。1996年吸煙率為37.6%,比1984年上升5%,初始吸煙年齡由22歲提前到19歲。可見吸煙是導致NCD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②膳食結構改變。高脂、高糖飲食在膳食結構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1992年我國城鄉居民肉、蛋、奶、水產品消費量比1982年分別增加了81.1%、200.0%、323.0%、97.4%,而穀類和薯類則下降10.9%和49.4%。醫學研究發現,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多種疾病的發生有關係。高脂、高糖、高鹽飲食可以導致多種慢性病和惡性腫瘤的發生。飲食中脂肪的總攝入量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飲食中大量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增高,進而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另外,長期食用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引起機體內分泌紊亂,從而誘發各種癌症。加之我國北方地區居民有高鹽飲食的習慣,所以我國高血壓呈現北高南低的地區分佈趨勢。③體力活動減少。據調查,當前約有20%的居民體力活動每天不超過20分鐘。由於缺乏運動,攝入的熱量難於消化,容易造成肥胖,另外靜態生活方式可以使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從而誘發各種疾病。④肥胖。北京、上海人體超重率分別達到27%和15%以上,有些地區35~59歲人群超重率甚至達到50%。在肥胖病人中,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要高於正常體重人群。

  (3)環境污染

  ①飲水污染:1993年農村安全飲用水合格率僅為57.3%。其中細菌超標占76%。飲用被有機物污染的飲水人口有1.6億。據報告,全國164個縣1530個水質監測點,20%理化指標超標,22.1%有機污染超標。我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已有850多條河流受到污染。預計在21世紀前30年,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在總體上難以出現根本性的好轉。②大氣污染:我國有17個省、市、自治區以高氟煤為燃料,至少8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氣質量很差的環境中。在城市中,汽車尾氣、建築粉塵、工業廢氣等污染使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③農藥的污染: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了農藥和化肥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但由於人口壓力加大,對糧食、蔬菜、水果等需求的增加,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一時很難減少下來,甚至對農藥的攝人量短時間內仍然會增加。

參考文獻

  1. 張志剛,李成雲,齊寶寧,白雲峰,孟娟.某醫院2011年住院患者疾病譜分析[J].現代養生·下半月,2013(12)
  2. 牟善芳,馮鳳,鄒靜主編.第一章 護理髮展史 護理理論精要[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 戴東.我國疾病譜的變化及健康問題[J].丹東醫葯,2009(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疾病譜"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