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聯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郭炳聯——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目錄 |
郭炳聯(1952年- ),香港企業家,祖籍廣東省中山,郭得勝的幼子,郭炳湘及郭炳江的弟弟。家族經營雜貨批發等。 郭炳聯曾遠赴英國及美國升學,並獲得劍橋大學法律系碩士學位、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及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12年3月底,郭炳聯涉嫌貪污被捕,後獲保釋。2014年12月19日,郭炳聯在高等法院獲陪審團裁定其涉及的四條罪全部不成立,當庭釋放。
郭炳聯(1952年- ),祖籍中山市石岐區,是已故中山市榮譽市民郭得勝三子。
1977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之後還分別獲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碩士學位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大學博士學位。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數位通電訊集團主席、九龍公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渣打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和機場空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公司事業蒸蒸日上,投資項目遍及北京、上海、廣州、中山乃至北美等地。
在小區參與方面,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非執行董事,同時出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董事、香港總商會理事、香港港口發展局成員、警察子弟教育信托基金、警察教育及福利信托基金主席、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顧問委員會委員、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委派國際事務委員會及哈佛商學院亞洲顧問委員會成員。自1994年起,郭博士已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董;1997至1999年出任大學司庫;自1999年起,更復出任大學校董會副主席。
郭炳聯為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的子嗣。新鴻基地產創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亦經營其他地產相關業務包括酒店、物業管理、建築、保險、以及投資其它的行業如電訊、信息科技、基建及其它業務等。
其父郭得勝
講到郭氏三兄弟,先要講到他們的父親--郭得勝。郭得勝原籍廣東中山,早年隨父經營雜貨批發,戰後移居香港,1952年設立鴻昌進出口公司,專營洋貨批發。後來郭氏取得日本YKK拉鏈的獨家代理權,當時正值香港製衣業興隆,生意源源不斷,一舉奪得洋雜大王的稱號。1958年,郭得勝與好友李兆基(李兆基,祖籍廣東順德,1928年出生,早年曾在其父開設於廣州的一家銀號當學徒。1948年,年僅20歲的李兆基身帶1000港元,從廣州南來香港,在金鋪做外匯黃金買賣,1958年起與郭得勝、馮景禧合伙從事地產發展)進軍地產業。1963年,三人各投資100萬港元創辦了新鴻基公司。郭得勝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馮景禧任副主席。
1972年7月14日,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註冊成立,並於8月23日上市,市值為港幣4億元。雇佣員工約30名,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
1990年10月,郭得勝因心臟病複發去世。參加葬禮的有李嘉誠、包玉剛、邵逸夫、霍英東、鄭裕彤、李兆基等工商業巨子,當時報刊評論:這幾位扶靈者就已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
郭氏兄弟接班
郭得勝去世後,新鴻基地產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其長子郭炳湘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聯則出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氏兄弟順利接班,並使公司更上一層樓。1992年底,新鴻基地產市值超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成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產公司,堪稱地產巨無霸。新鴻基地產在內地的投資項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東安市場、方莊的新城市廣場、上海的中環廣場等。除了主業房地產,新鴻基集團還積極投入酒店、交通、電訊等多元化經營,是市場公認的子承父業最成功的家族企業。
郭炳聯先生心系祖國、熱心公益、造福桑梓的情懷,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得家鄉人民的贊佩。2003年11月和2004年2月分別捐資780萬港元和1020萬港元,作為中山紀念堂的專項維護基金。
郭氏兄弟秉承先父愛國愛鄉的精神,關心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1994年捐資700萬港元,重新裝修先父捐建的中山市孫中山紀念堂,他們還積极參与家鄉的經濟建設,計劃總投資15億港元,已投資2億港元,在中山市城區開發建設奕翠園住宅區,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香港是郭炳聯家,郭炳聯的童年、成長、與事業全都在香港。這些年來,每次出門回港,在飛機上透過雲霧看到廣廈千萬間,心頭總會涌起回家那份既溫馨又充實的感覺。 新鴻基集團視香港為家,由先父開始。父親創立事業的年代,香港先後發生銀行風潮、石油危機、政治局勢不穩,生意極難做。但父親是位非常勤力而又樂觀的商人,他努力拚搏,不懼低潮,終於衝破困難,基礎比以前更鞏固。
父親對香港的情懷和那份不怕困難的毅力深深影響了三兄弟。一直堅持將生意集中在香港,新鴻基集團由上市至今三十年,絕大部分投資在港,其餘在國內。已將根深深植在這片土地上,香港是吾家。
香港近年又再陷入經濟低潮,不少人變得悲觀抑鬱,但其實這一次困局絕不比以前眾多困境的難度為高。上一代香港人已掌握了衝破困難的秘籍,因為他們明白到只要保持信念,永不放棄,漫天風雨總會有黎明天晴的一刻。香港人比其它地區的人更靈活、頭腦轉得快,而且適應力強,只要重拾信心,肯學肯做,絕對有能力戰勝困難,為香港再創高。
香港人風雨同路,有輝煌的過去,更會有絢麗光明的未來,郭炳聯對香港的明天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