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豐產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速生豐產林[1]
速生豐產林是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選用經濟價值較高的速生樹種造林,通過集約經營,能夠取得速生、豐產、優質效果的人工林,它屬於商品林。
速生豐產林的標準[1]
時間指標主要是成林、成材的年限。根據林木的生長速度、立地條件、培育目的分地區分樹種確定。如多數桉樹主伐年齡6年、楊樹15年、杉木20年、馬尾松30年、樟子松40年、紅松50年。
產量指標主要是單位面積蓄積量。世界公認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平均生長量指標為10m3 / (hm2·a),我國原林業部曾制定了一些主要樹種的速生豐產林國家標準(表1)。
表1 主要樹種速生豐產林生長量標準
樹種 | 栽培區 | 年均生長量(m3 / hm2) | 目的材種 | 輪伐期(年) |
---|---|---|---|---|
杉木 | Ⅰ Ⅱ | 10.5以上 9.0以上 | 中徑材 中、小徑材 | 20~30 20~25 |
馬尾松 | Ⅰ Ⅱ | 1O.5以上 9.0以上 | 中徑材 中、小徑材 | 20~30 20~30 |
濕地鬆 | Ⅰ Ⅱ | 10.5以上 9.75以上 | 中徑材 中徑材 | 20~25 20~25 |
水杉 | Ⅰ Ⅱ | 11.7以上 10.5以上 | 中徑材 中、小徑材 | 15~20 20~25 |
註:Ⅰ類區為最適宜區,Ⅱ類區為較適宜區;原標準中使用單位為m3/畝,本表以m3 / hm2為單位進行了換算。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營林經營水平的提高,各地根據樹種和自然條件不同對一些樹種的標準做了適當調整。
速生豐產林的營造技術[1]
營造速生豐產林就是要採取綜合造林技術措施,使人工林的林木個體具備優良的遺傳品質,形成合理的林分結構,創造良好的林地生長環境,最終達到速生、豐產、優質的目標。
(一)選擇適宜的樹種
我國的樹種資源豐富,有不少既有速生豐產潛力,又有優良材性的樹種,應根據市場需求原則及滿足造林目的和適地適樹的原則,正確選用速生豐產林的造林樹種。堅持以選用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用優良的外來樹種。根據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及我國的具體情況,應以針葉樹種為主、針闊葉樹種相結合,避免造林樹種單一化,保證樹種佈局的合理化。速生豐產林樹種應具有早期速生、速生期長、適應性較廣、容易繁殖、用途廣泛的特性。我國的樹種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具備速生豐產特性的樹種。
(二)選擇立地條件好的造林地
適地適樹是造林最基本的原則,各個樹種必須在適生的立地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因此,在瞭解樹種生態特性的基礎上根據其要求選擇相應的造林地,才能做到適地適樹。營造速生豐產林不僅要做到適地適樹,還必須選擇熱量、水分和土壤條件較優越的造林地,使之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使樹種速生豐產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在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前,必須搞好造林規劃設計,合理安排樹種,選擇立地條件好的(即一、二類立地)且交通較方便的地方。
(三)採用良種壯苗
良種壯苗具備較強的生理機能,較大的抗逆能力,較優的乾材品質,因而也就具備了速生豐產優質的潛在能力。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必須選用良種壯苗。凡以實生苗造林的,培育苗木所用的種子必須是遺傳品質優良的種子,並達到國家標準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種子質量標準規定的要求;凡採用營養繁殖苗造林的,應在選優的基礎上建立採穗圃,培育健壯苗木。使用容器苗造林對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都有很大好處,可針對當地情況適當發展。在生長季節較短的寒冷地區還要推廣工廠化的溫室大棚育苗,以縮短育苗周期,提高勞動生產率,提供大量合格苗木。
(四)控制好林分結構
合理的群體結構能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光照、溫度、水分、養分、CO2等生活因數,既能保證林木個體得到充分發育的空間,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營養空間,發揮林分最大的生產潛力,達到速生、豐產、優質的目標。林分的群體結構取決於組成林分的樹種、比例、密度和配置。
人工林的初植密度大小,對人工林的成材年限與生產水平有很大影響。當前各地營造的速生豐產林,大都偏密。為了使每株樹木都有充足的營養面積,速生豐產林應適當疏植。在林木的群體結構中,密度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密度合適時,林木才能達到最高的蓄積量和生長量。如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10~15年採伐,培育中、小徑級材,適宜的株行距是3×5m、4×4m、3.5×5m;若培育大徑材,15~20年採伐,適宜的株行距可採用6×6m、7×7m、8×8m,或先密後疏。松樹、杉木速生林適宜的株行距是2×2m、2×3m。
對於集約栽培的速生豐產林,目前世界上大多國家的造林還是以純林為主,這主要是純林中主要樹種木材產量高及經營管理方便。但生產中營造純林已出現許多缺點,如病蟲害多、地力減退、防護效果差等。營造混交林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途徑。為了減少純林的不利方面,還應採用小面積純林鑲嵌配置、人工林輪作、保護枯枝落葉層、病蟲害綜合防治及其他措施。
(五)保證造林施工質量
整地、造林和幼林撫育是造林施工的三大環節,施工技術的高低對造林成果的好壞有直接的影響。
細緻整地是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基本要求,整地的方法和規格要因地制宜,還要兼顧水土保持的需要。種植穴的大小,要考慮苗木大小和造林地土壤質地、土壤水分和土壤解凍深度等。大苗造林,穴的大小一般為60cm×60cm×60cm~1OOcm×1OOcm×1OOcm;常規苗木造林,穴的大小約50cm×50cm×40cm。儘量做到提前整地,以熟化土壤、蓄水保墒。
植苗造林是幾種造林方法中最主要的造林方法。營造速生豐產林,除個別情況外,應強調植苗造林,尤其是要推廣容器苗造林。“兩大一深”栽植法(即大苗、大穴、深栽)是國內外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基本經驗。大坑深栽,可以增強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幼林成活率;同時,可以擴大根系分佈層次,增加根系吸收面積,增強抗旱、抗風能力,提高林木生長量。
(六)實行集約經營
實行集約經營,加強幼林撫育保護,創造良好的林木生長環境,是人工林速生豐產的重要保證。為了培育速生豐產林,及時對幼林採取集約撫育保護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要按設計的要求確保撫育質量。
幼林撫育要適時,除桉樹、楊樹等生長特別快的樹種外,一般連續撫育3~5年,頭兩年每年撫育2~3次,後2~3年每年1~2次。
林地灌溉主要指平坦地區、林農間作地、水澆地周圍的農田防護林及渠旁植樹,都可以結合農田澆灌進行林地灌溉。澆灌是平原地區林木速生豐產的必要措施,必需引起足夠重視。
林地施肥在林業先進國家中普遍應用。事實證明,林地施肥是一項經濟效益很高的措施。施肥時間應該在生長旺盛季節,遲效性肥料應在冬、春季施,最好在種植前一次施完。
適當地林糧間作既能起到以短養長的作用,又能保證幼林及時撫育,在培育速生豐產林時應當大力推廣。
速生豐產林的經營理念[2]
1.定向培育。是速生豐產工業用材林的前提,根據市場需求定向培育高產,優質、高效的用材林。它關係到培育目標,營林技術組合,產品的商品化及流通。首先要合理佈局,根據豐產林的發展原則和趨勢,我國國情,工業用材的需求和民用與加工企業的能力及佈局等,對適宜於營造豐產林的地區做出規劃,合理安排。合理佈局是採用先進配套營林技術和商品生產的必要條件。
2.速生。是針對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市地條件下,選擇適合於當地的牛長快的,在現定條件下樹高、胸徑,及材積相對比其它樹種生長快的樹種進行造林。
3.豐產。它是基於速生而言的,生長快的不一定豐產,即所期單的定向培育的目標值。這裡所說的是在一定的立地條件下,生長速度快,結構合理,一定年限的單位面積上的木材產量或生產力水平達到最高。
4.優質。它源於商品買賣中的買主所期望的值。不同樹種有不同的材質。即使在相同的立地條件下,經過相同的栽培措施,品種問的質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故此優質只是滿足大眾所盼望的期望值,它隨商品的不同用途而定。
5.穩定。即是持續利用,豐要是指林地肥力維持能力,提高林地穩定性,保持和提高林地長久生產力。
6.高效。主要是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市場經濟理論要求人們所從事的牛產必須在一定的時期內有較高的收益率,獲得最大的利潤值。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講,不單指提供人們所需的木材,而更要保持生物種群的合理效益的發揮,從而給人們生活帶來不可勝數的益處。
速生豐產林的會計核算辦法[3]
一、研究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的意義
速生豐產林是在高生產力的立地條件下,通過良種壯苗和集約化經營措施,定向為制漿造紙、人造板等林產工業和建築、傢具、裝修等行業提供原料或大徑級用材的林分,市場需求大,風險小,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前景廣闊,因此發展速生豐產林意義重大。研究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問題,制定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對於加強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建立和完善林木資產會計核算體系,改革傳統的林業會計核算模式,深化林業會計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的需要
在速生豐產林建設事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從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推進的過程中,我國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的管理工作也得到持續提升,逐步實現了由計劃經濟管理模式向市場經濟管理模式, 由單一建設管理模式向綜合業務管理模式, 由國內建設管理模式向國際通行管理模式的過渡,逐步實現了項目管理程式化,資金管理制度化,組織管理系統化,並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但我們還要看到,速生豐產林建設還有許多方面不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經濟理念、管理體制、經營方式和管理人才不適應。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不能適應速生豐產林經濟業務核算的需要,林業企業基本上還是採用傳統的重採輕育、採育分離的林業會計核算體制,速生豐產林建設還是運用計劃經營條件下的建設資金管理程式,套用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核算方法,沒有明確投資主體,沒有建立林木資本金制度,不核算完整的速生豐產林的培育成本和管護費用,沒有建立林木資產核算體系。因此現行林業會計核算方法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速生豐產林的經營情況,必須研究和探討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問題,以規範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
2.完善林木資產會計核算體系的需要
雖然我國初步建立了林木資產會計核算體系,但由於林木資產會計核算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目前國內外可以借鑒的資料極為有限,加上國家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使得林木資產會計核算改革出現了反覆,許多企業都不再進行林木資產會計核算。
研究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問題,可以為目前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林木資產會計核算打開突破口。因為速生豐產林經營規模相對較小,而且生產周期短,投入大,會計核算資料比較容易收集,從而為建立和完善林木資產會計核算體系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3.深化林業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研究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問題,制定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對於制定林業專業會計核算辦法具有重要意義。
林業會計制度應怎樣進行改革,才能改變當前多種會計制度和核算辦法並存的局面?無非是制定統一的林業行業會計制度,制定林業具體會計準則和制定林業會計核算辦法三種選擇。
目前不可能再制定統一的林業行業會計制度, 因為根據目前會計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就是要進一步深化企業會計制度改革,取消分行業的會計制度,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慣例,實行國家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
林業具體會計準則也不可能近期出台,因為林業生產周期長,以林地為依托,受自然因素影響大,加上我國林業會計核算起步較晚,對涉及林業會計核算有關業務的確認和計量,以及有關會計信息的披露,還處在理論研究和探討階段,關於林木資產再生產核算的會計實務操作也沒取得實質性突破,而且國際上關於林木資本金核算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
既然不可能再制定統一的林業行業會計制度,林業具體會計準則也不可能近期出台,那麼當前唯一的途徑就是制定林業會計核算辦法。研究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問題,制定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有利於林業會計核算辦法的儘早制定和實施。
二、制定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的原則
1.借鑒我國林木資產會計核算的歷史經驗
為了實現森林資源資產的價值核算,逐步將森林資源資產納入財務會計賬面,建立林木資產會計核算體系,國家財政部、原林業部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林木資產會計核算的辦法和規定,我國廣大林業財會工作者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許多豐富的經驗。例如在林木培育成本的核算,林木管護費用的結轉,以及林木資產的價值量核算與實物量核算的銜接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些都為速生豐產林培育成本和管護費用核算辦法的制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符合國際林木資產會計核算的慣例
《國際會計準則41號——農業》規定,對生物資產的會計核算,應分別核算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為了統一規範農業企業生物資產和農產品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披露。財政部於2004年頒佈了《農業企業會計核算辦法》。2005年又制定了《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初步建立了消耗性林木資產和生產性林木資產會計核算的框架結構,解決了消耗性林木資產跌價準備的會計核算問題,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協同。因此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也應借鑒國際會計核算慣例的有關規定。
三、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辦法的框架結構
1.速生豐產林的成本核算對象
速生豐產林生產包括種子、苗木和木材生產,其主要產品是木材、種子和苗木。速生豐產林按生產階段一般可分為種苗、造林撫育和採伐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林木產品也應分別核算其成本。
(1)種苗成本核算對象。種子應按樹種分別歸集費用,核算種子成本;育苗階段應按樹種、育苗方式、播種年份分別歸集費用,核算育苗成本。
(2)造林撫育成本核算對象。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可按照樹種、林班歸集費用,核算造林撫育成本。
(3)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對象。按木材採伐運輸方式、品種、批別及其生產過程等,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歸集費用。核算木材生產成本。
2.速生豐產林成本計算期
育苗階段核算至苗木出圃時,造林撫育核算至郁閉成林時。林木採伐核算至原木產品。
3.速生豐產林成本項目
根據速生豐產林生產的工藝特點,速生豐產林會計核算可設置種苗費、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和製造費用五個成本項目,企業也可以根據管理需要自行設置成本項目。
4.建立林木資本金制度
企業用育林基金營造的速生豐產林,在速生豐產林郁閉成林時按造林撫育成本費用,借記“消耗性林木資產”會計科目。貸記“生產成本”和“管護費用”會計科目,同時借記“育林基金”科目,貸記“林木資本金”會計科目。企業追加投資營造速生豐產林時,按實際投資額增加林木資本金。
林木資本金形成以後,正常的林木採伐行為,因其是在一定的資本條件下的生產經營行為,不再影響資本的數額:速生豐產林在自然力作用下的一般性盈虧也不變動林木資本:速生豐產林遭受病蟲害、水災等特大自然災害影響,報經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批准,才能減少林木資本金。
5.郁閉成林後管護費用的核算
速生豐產林雖然生長周期較短,但一般要在6年以上。落葉松等要達到l5—20年。由於是多年投入一次採伐。如按生產周期連續累計成本計價,其方法難以堅持。操作性不強。如按估價入賬。要對林木的實物量進行核定,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同時由於地域廣、差別大,估價標準難以確定,加之森林資源具有自然增值因素,又有易遭自然災害的風險,給估價入賬帶來許多難題。因此,應改革現行林木資產會計核算辦法,郁閉成林後發生的管護費用按受益面積計入有關樹種的成本,不再計算累計的林木資產成本,期末將郁閉成林後速生豐產林發生的管護費用作為期問費用處理,直接列入當期的“營業費用”科目,這樣處理比較簡便,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6.跌價準備的核算
由於速生豐產林易受自然災害和病蟲鼠害的侵襲,應該進行跌價準備的核算。速生豐產林在郁閉成林前不計提跌價準備,郁閉成林後的速生豐產林計提跌價準備。企業應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時對速生豐產林進行檢查,如果速生豐產林由於遭受自然災害、病蟲害、動物疫病侵襲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麵價值,應按可回收金額低於賬麵價值的差額,計提速生豐產林跌價準備。速生豐產林跌價準備一經計提,不得轉回。
企業設置“消耗性林木資產跌價準備”會計科目,核算企業計提的跌價準備。計提時,借記“營業外支出——計提的消耗性林木資產跌價準備”會計科目,貸記“消耗性林木資產跌價準備” 會計科目。速生豐產林採伐利用時,借記“消耗性林木資產跌價準備”會計科目,貸記“消耗性林木資產”會計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