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研究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資料研究法是指利用與營銷活動相關的各種現成資料,如社會發展、市場行情等方面的文字資料、統計資料、圖片資料等進行營銷信息的收集。
資料研究法能夠幫助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大量的相關信息。通過這種方法收集營銷信息的途徑十分廣泛,除了企業內部各種紀錄以各級政府的統計部門、財稅金融部門、工商管理部門及行業協會等提供的各種統計資料、調查報告;專業調研機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等的研究結果等都是營銷信息的重要來源。
作為一種間接的第二手資料收集,資料研究法可以為其他調查方法作准備,有時可以直接作為某項調查的依據。但是由於絕大部分現成資料的出現,並不是為了企業某個特定研究目標而準備,而企業的現實營銷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需要,企業與內外部環境的聯繫是全方位的,所以研究人員必須把握所收集第二手資料的準確度。在連續、大量、全面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繫,提高資料的有序化程度,這樣才能取得真正對企業營銷活動有用的信息。
資料研究法的步驟大致如下:
1、收集資料
(1)與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相關的數據類型。
現成的外部信息資料。指國家頒佈的政策法規和文件統計資料、各種研究報告會議文獻、圖書及報刊、公開發表的信息資料、相關機構主動向社會傳遞的各種信息資料,如廣告、產品說明書、宣傳資料等。
現成的內部信息資料。指機構內部的各種有關記錄、報表、賬冊、總結、合同、協議、生產經營計劃、客戶名錄、商品介紹、宣傳資料、公眾來信和來訪記錄等。
內部保密信息資料。指各種未公開發行的內部刊物,機構通過各種調研手段獲取的原始資料等。
(2)收集資料要註意的問題。
對資料的收集工作而言,應該遵循“先內後外、先易後難、先近後遠”的原則。先從本企業著手,一般說從自身信息資料庫中查找最為快速方便。只要能夠得到企業內各職能部門的協助,就能獲得大量反映企業本身狀況的時間序列信息,還可以獲得系統的有關客戶、市場等方面的資料。在內部查找的基礎上,再到有關的單位收集相關資料,比如圖書館、資料室、信息中心等公共機構。在收集外部信息資料時,要註意先收集那些比較容易得到的歷史檔案材料,公開發表的現成的信息資料,而對那些內部保密資料,只是在現成資料不足時才作進一步收集。同時,都應該從近期到遠期逐期查閱。
另外,為了提高資料收集效率,相關人員必須準備工具書、有關參考書目、報刊雜誌等。如《中國經濟年鑒》、《世界經濟年鑒》、《中國百科年鑒》、《中國新聞年鑒》、《中國主要企業名錄》、《國內外市場行情》、《全國報刊索引》、《半月談》、《辭海》等。同時,相關部門還要根據本企業的性質特點,訂閱購置相關的書籍、報刊雜誌,這樣才能及時廣泛地收集到有價值的相關信息資料。
2、儲存資料
企業內外部聯繫是多方位的,而且不同企業有不同的需要途徑十分廣泛,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但是調研人員應該連續、,所以資料收集的大量、全面收集資料,然後認真研究,將其中有關信息資料加以摘錄、剪貼、複製、裝訂、登記、歸檔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信息資料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提高各種資料之間的有序化程度,最終獲取真正反映企業營銷狀態及環境發展趨勢的相關信息。
(1)信息資料的整理。當信息資料收集工作告一段落以後,必須對所收集的信息資料進行整理,這是有效利用資料的基礎。首先對資料的可靠性、正確性進行審查,即檢查資料是否有錯誤或者遺漏,並及時給予修訂和補充。對那些轉手多次的信息資料尤其要持審慎的態度。同時還應該註意客觀地對待那些從不同角度反映問題的資料,既要收集觀點相同的資料,也要收集觀點不同的資料。然後根據資料的重要性及調研具體需要,採用逐字記錄、摘要記錄、擬寫大綱等方法把信息資料記錄下來,形成資料檢索索引,如資料卡片、電腦資料庫等。
(2)信息資料的保存。資料庫的建立關鍵要有科學的分類檢索系統,按一定的規律將浩繁的資料分門別類地歸檔,以便查詢和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資料分類是一門學問,對資料的不同分類,反映問題的側面會不同。分類檢索程式有按漢語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也有按偏旁部首排列或者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形成系統的資料類目。但必須註意,一旦設置了資料分類項目,那就是企業資料庫相對穩定的分類檢索系統,否則隨著入庫資料越來越多,引發檢索系統混亂而無法真正發揮資料庫的作用。在現今社會的條件下,可以充分利用電腦儲存、加工、檢索、傳遞信息資料的目錄、摘要、索引等,建立四通八達的電腦網路資料庫。
3、分析利用資料
在確定了市場調研需要研究的具體問題,並採用相應措施獲取了所需的資料以後,還要進一步運用科學的手段對擁有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這樣才能為市場調研的最終結論提供充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