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1个条目

維特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目錄

什麼是維特效應

  “維特效應”即自殺模仿現象——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維特效應”因此得名。

  自殺行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傳染性。尤其在一個團體中,如果成員共同存在某一種情緒(通常是負面的情緒),但缺乏應對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個體選擇一種方式發泄,其他就會傾向於模仿。

維特效應的研究

  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有著異常強烈的時代精神,它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時代的普遍啟蒙意義。對於維特的精神和性格,讀者都會產生欽慕與愛憐;對於他的命運,都不免一灑自己的同情淚。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為此,好幾個國家將《少年維特之煩惱》列為禁書。

  菲利普斯研究興趣之一就是追蹤從那時開始一直到現代所出現的各種形式的“維特效應”。他發現對轟動性的自殺事件報道,在報道所涵蓋的地區,緊接著自殺率就會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一些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別人自殺身亡消息後,就啟發了自殺念頭,效仿了自殺者。這裡面貫穿著一個社會認同原理,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內心痛苦的人採取了自殺的形式,他也就認同了這種消除痛苦的手段。

  菲利普斯是通過對1947年到1968年之間美國自殺事件的統計得到“維特效應證據的。他發現每次轟動性自殺新聞報道後的兩個月內,自殺的平均人數比平時多了58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一次對自殺事件的報道,都殺死了58個本來可以繼續活下去的人。菲利普斯同時發現,自殺誘發自殺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對自殺事件廣為宣傳的地區。而且,這種宣傳越是廣泛,隨後的自殺者就越多。

維特效應的社會起因分析

  “維特效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就像情緒上的“流感”。媒體對自殺新聞的大肆渲染對於一些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具有強大的暗示、誘導性。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自殺事件發生後,媒體的報道連篇累牘、大肆渲染。結果從當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其中5人不治,當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殺身亡個案,較3月份增加32%。有幾名死者留下遺書,清楚寫明其自殺與張國榮輕生有關。

  在中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至少有100萬人自殺未遂。自2000年以來,每年10萬人中有22.2人自殺,每2分鐘就有1人自殺、8 人自殺未遂。可以說,如果每一起自殺都要報道的話,恐怕整張報紙都裝不完。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人自殺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當然跟中國社會轉型期急劇變化,人們承受的精神和物質壓力越來越大有直接的關係,自殺行為的增加,也不能全部怪罪於媒體。但是正如筆者前面所說的,媒體的自殺新聞與自殺行為的增加確實有不可迴避的關聯。僅僅出於敬畏生命的人道主義考慮,媒體也應該主動進行反思並警醒。

  社會可以關註自殺現象,但不應炒作自殺個案,或者把自殺“娛樂化”處理,而應該在報道中採訪一些專家學者等,突出心理危機干預,從而啟發公眾對自殺背後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易發人群

打工族易發

  員工“連環自殺”曾經發生在多家公司,類似事件也發生在外國企業。2009年,歐洲第三大手機運營商——法國電信集團員工自殺,18個月23人自殺。該公司“大幅裁員、轉崗和重組”有著直接關係,法國電信不停地要求員工加快工作進度,嚴重影響了員工情緒。

  自殺是“心理傳染病”。當有一個人選擇自殺時,其他有著類似境遇的人很可能效仿,稱之為“維特效應”。也有觀點認為,“維特效應”是導致自殺者選擇自殺作為解決問題方式的原因,遇到的“問題”,才是導致自殺事件的根源。

職業壓力

  職業壓力表現:工酬不合理造成的壓力;管理模式落後、不科學的束縛壓抑員工熱情的壓力;組織惡劣導致的與同事和上下級關係惡化、部門關係衝突人際關係壓力;因工作過於繁忙無暇兼顧家庭產生的壓力;因結構和崗位調整而產生的對職業發展前景壓力;因各種現場安全事故和隱患形成的安全壓力等等。這些職業壓力影響著人們在職場中的心理與行為

  法國社會學“鼻祖”塗爾乾在《自殺論》中的說法,個體社會關係越孤立、越疏離,就越容易自殺。

心理健康預警

  與國外不同,我國發生的幾起連續自殺事件,全部為80後、90後的新生代打工者,其中絕大部分為生產一線的農民工。據統計,我國農民工外出打工的1.5億人中,“新生代”占到60%,大約有1億人。 很多80後、90後農民工自認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人,許多人跟隨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長大,習慣都市生活,註重個人發展和生活品質。第一代農民工是單純地追求工資收入,更願意“落葉歸根”的話,那麼新生代農民工則更註重自身的權益和個體感受,融入城市衝動更強,“打工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尋找個人發展的更好機會”。 戶籍、醫療、住房、社保的差異,使新生代農民工明白自己並不是“城市人”。雖有夢想、很自信、更獨立,且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其工作和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新生代農民經歷著更加顯著的城鄉分裂,更多的收入不平等,以及更深刻的社會排斥。他們在城市社會的邊緣,無法忍受的歧視與落差侵蝕著他們的心靈。

  “無人溝通、壓力過大、需要伴侶、對未來恐慌。”不排除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社會閱歷淺、抗壓能力差、心理脆弱,但更主要的是,密集型工作、勞動強度大,進一步增加挫折感和孤獨感。同時,企業的程式化管理,缺乏人情味和心靈關懷使這些年輕人人際交往途經匱乏,導致抑鬱心理無處排解。

  一位心理學家表示,在工作中,當企業提出的要求超出一個人的能力和資源範圍時,人們會感到緊張,甚至造成如缺勤、離職、事故增多以及體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鬱症和自殺等一系列心理疾病。“在心理問題嚴重者看來,除了自殺,他們似乎找不出別的‘解決辦法’”。

  連續發生的員工自殺事件,讓人們意識到: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健康正在拉響警報。

維特效應的積極應對[1]

  “維特效應”生動的展示了,人在多數時候並不是依有意識的理性思考和深思熟慮的計劃而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們還會依靠本能、習慣、傳統、宗教和對前輩的模仿來行事;當他們面臨困境,而這些常規指導源都無法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時,便會陷入極度的不安與無助,此時,若身邊處境類似的人選擇了自殺,他們很可能接受這個簡單而容易的答案。甚至在自殺方式上,他們也懶得去考慮,而簡單的模仿了事。

  一個人選擇自殺的目的,不僅是結束自己生命,通常,這是他展示給社會的一個姿態,是對身邊人的一次喊話,要以最強烈的聲音發出最後一條信息:我為你可付出這樣的代價;瞧你把我逼到了這裡;瞧你把一切都毀了;我很歉疚;我是無辜的;我已拼盡全力了;我並不如你想的那麼無恥,等等。這些信息,原本或許可以用其他方式表達,但許多人從來沒有學會,當他們看到別人用自殺來喊出同樣淤積於胸的那句話,並且看上去都被聽懂了時,他們認為自己終於學到了。

  面對維特效應,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連環效仿事件”發生後,許多人會把矛頭指向社會體制、企業管理的問題等等,但這些問題豈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工作壓力的增大等必然容易導致各種消極情緒的產生,當我們無力短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時,能做的就是增強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識,掌握一些情緒調節,心理減壓的方法,提高心理抗挫能力,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steluo,Mutou,Dan,KAER,y桑,Mis铭,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維特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