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組織社會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組織社會學(Organic-sociology)

目錄

組織社會學概述[1]

  “原始”的社會組織之於早期人類社會和“人工創立的”社會組織之於現代社會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科爾曼,1999)。社會學,作為伴隨現代社會發展而誕生和發展的學科,必然對社會組織特別是正式社會組織(也包括與其相關聯的非正式社會組織)表達自己的關註。組織社會學就是表達社會學的這種關註的專門分支領域。學者們一致認為組織社會學濫觴於韋伯科層制研究,而在20世紀40-50年代是組織社會學形成獨立的分支領域,為此作出貢獻的是帕森斯和他的學生墨頓。他們繼承了韋伯的學術遺產——科層制研究,同時又將社會組織當作社會系統加以結構——功能主義的理解。這種繼承被繼續下去:墨頓的四位學生塞爾茲尼克(關於田納西洲的研究)、李普塞特(工會研究)、布勞(科層制動力研究)和科爾曼(社區研究)把組織社會學的研究的領域大大拓寬了。然而在60年代以後,組織研究本身在深入(70年代出現了組織研究的四個流派:組織生態學資源依附理論新制度主義交易成本經濟學)的同時,組織研究的社會學淵源、經濟學淵源、管理學淵源難以分清了,所有關於組織研究的新成就都可以算做是組織社會學研究的新成就。(王思斌,2000;楊偉民,1989;拉法耶,2000)

組織社會學的研究內容[2]

  該學科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對組織的結構與設計的認識;

  二是對基本結構的功能進行分析;

  三是對組織的運轉過程與規律的研究;

  四是對組織運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診斷和分析。

組織社會學的研究對象[2]

  任何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都是社會存在的一部分。關於組織現象研究,除了社會學之外,還有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等方面的研究,而每門學科的研究角度和內容都存在著差別。

  關於組織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張家麟編著的《組織社會學》認為,組織社會學是一門關於具體的社會系統、社會結構、社會過程以及它們組成成分的形成、發展和發揮作用的規律的科學。書中還進一步認為,組織社會學是通過研究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組織與社會的相互關係,以揭示社會組織及其活動的規律性。

  蘇聯應用社會學家達維久克認為,組織社會學是研究組織的結構、活動和發展規律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組織系統的結構和活動的原理,確定組織系統效率的標準,制定完善組織系統的方法,以及闡明個人與非個人組織因素及其個別與一般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周雪光認為,組織社會學就是從社會學角度去研究組織現象。

  楊偉民認為,組織社會學是瞭解、解釋、預測如何更好地建構社會組織以實現其特定目標的一門學科,其研究對象是社會組織中的正式組織。社會的組織指的是社會的各個構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性。其範圍可以是整個社會、社區,也可以是社會群體

  《中國百科大辭典》中認為,組織社會學是社會學分支,用社會學原理和方法研究企業、政府、社會團體的結構,組織目標、行為和功能,內部、外部關係及其變化,以提高組織效率,推動組織發展

  《社會科學新辭典》中認為,組織社會學是一門年輕的社會學分支學科,主要從社會學角度研究作為一個社會系統的組織,它與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社會心理學集體行為社會學等有密切聯繫。它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西方迅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以後成為蘇聯和東歐國家社會學的重要分支。

  綜合各方面觀點認為,組織社會學是指對專業組織(包括企業及各類機構)的結構、功能及其運轉規律和問題的研究科學。在這一定義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組織社會學的研究客體,二是組織社會學的研究內容,三是研究的基本變項。

組織社會學的基本任務

  組織社會學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組織運用新設施或出現新的變化後,對組織內外各要素產生的影響。一般來說,這些任務可歸納為:研究組織的系統結構及其原理,確定系統效率的標準,制定完善組織結構的方法,以及說明個人與組織及個別與一般組織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通過對這些變化的研究,把握組織發展的總體脈絡,從而加深對社會制度結構的理解。如果從研究領域的角度來看,組織社會學的研究任務可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行政系統中,對政府行為的可行性、中央集權的局限性,以及整體社會控制方式的研究。對企業及大型組織進行分析,並確定它們在整體社會結構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問題的研究。在這裡,它與政治學政治社會學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二,在營利性組織中,對組織的規則的形成過程、複雜程度與組織發展的關係,規模與效益之間的關係,交易費用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不同類型的經濟組織結構的比較研究等。經濟組織是最活躍的組織形式,現代社會中的任何一種類型的組織形式都是首先從經濟領域里發展出來的,然後才被逐步推廣到其他領域。在這裡,它與勞動社會學職業社會學有密切關係。

  第三,關於組織過程的研究,即等級關係機制、水平關係、正式和非正式、上下左右的關係機制。這些機制指揮著個人的活動,構成一種達到目的的途徑和信息傳遞的過程。這些過程受到通信技術變化特別是資訊理論的深刻影響,並且隨著影響人們相互關係的文化而演變。

  第四,關於各類新型組織的研究。新型組織是社會活力的體現,誰能率先發展並使用新型組織,誰就會獲得最大的效益。這一點可以從工業組織出現所帶來的影響,及美國最早發展出的公司制度組織形式的作用得到印證。例如,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率的提高並不是市場的需要,而是由於福特公司發展出了最新的生產線組織形式。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一方面是單位組織形態的劇烈分化,單位組織研究已經越來越引起學者的關註,另一方面新型企業組織,尤其是各類新型的經濟組織,如股份制、鄉鎮企業組織等大量出現,它們的出現極大地衝擊了原有的組織形式,發揮出較高的效率。

組織社會學研究的特點

  組織社會學是一門交叉學科,與許多學科都有聯繫,如勞動社會學(研究組織成員的激勵與工作問題)和管理社會學(研究組織內管理者的角色和企業發展方向的問題)。組織現象本身就是一個交叉領域,除組織社會學外,還涉及管理學、行政學公共政策、科學技術和科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碰到與其他分支社會學或社會學理論相同或相近的內容。值得註意的是,對同一現象往往有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角度,換一種說法更容易讓人理解。例如,組織社會學中有關人的研究,就與心理學和一般行為學存在很大區別,組織社會學把人看成一個角色或組織人,他的行為表現與組織的存在息息相關,而心理學研究的則是一個社會人或自然人的心理狀態。因此,組織社會學與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相同是很自然的事,遇到這類問題時註意加以區別,從中便可體會組織社會學的特點。

  組織的特點與其他社會現象不同,尤其在我國社會中,組織結構圖所表現的組織與實際運行的組織可能會有很大的區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顯形與隱形組織形式。因此,若想得到組織運轉的真正資料,只有去組織內部進行長期的觀察,從人們的行為方式中觀察組織的運轉模式,勾畫出實際的組織結構。縱觀組織社會學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到許多組織理論都來自工作實踐,如泰羅(Frederick Taylor)的科學管理理論梅約(George Mayo)的人際關係理論巴納德(Chester I·Barnard)的非正式組織理論等。

參考文獻

  1. 趙孟營.論組織社會學之建構性張力及其消解[J].人文雜誌,2004,(6):156-163.
  2. 2.0 2.1 於顯洋.組織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泡芙小姐,Gaoshan2013,Tracy,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組織社會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