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社會網路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網路理論(Social Network Theory)

目錄

社會網路理論的概述

  社會網路理論髮端於20世紀30年代,成熟於20世紀7O年代,是一種新的社會學研究範式。從3O年代到60年代,“社會結構”的概念從心理學、社會計量學、社會學、人類學、數學、統計學概率論等不同的領域不斷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結構研究範式。社會網路理論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研究領域。

  社會網路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國著名人類學家R·布朗對結構的關註中提出來的。布朗所探討的網路概念聚焦於文化是如何規定有界群體(如部落、鄉村等)內部成員的行為,他的研究比較簡單,實際的人際交往行為要複雜得多。較成熟的社會網路的定義是Wellman於1988年提出的“社會網路是由某些個體間的社會關係構成的相對穩定的系統”,即把“網路”視為是聯結行動者(actor)的一系列社會聯繫(social ties)或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它們相對穩定的模式構成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o隨著應用範圍的不斷拓展,社會網路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際關係的範疇,網路的行動者(actor)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合單位,如家庭、部門、組織。社會網路與企業知識、信息等資源的獲取緊密相關。網路成員有差別占有各種稀缺性資源,關係的數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動者在網路中的位置等因素,影響資源流動的方式和效率。

社會網路理論的主要內容

  根據分析的著眼點不同,社會網路理論有兩大分析要素:關係要素和結構要素。關係要素關註行動者之間的社會性粘著關係,通過社會聯結的密度、強度、對稱性、規模等來說明特定的行為和過程。結構要素則關註網路參與者在網路中所處的位置,討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動者和第三方之間的關係所折射出來的社會結構,以及這種結構的形成和演進模式。這兩類要素都對知識和信息的流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具體來說,強弱聯結、社會資本、結構空洞是社會網路理論三大核心理論。

  1.聯結的強度:強聯結弱聯結

  社會網路的節點依賴聯結產生聯繫,聯結是網路分析的最基本分析單位。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國社會學雜誌》上發表的《弱關係的力量》一文最先提出聯結強度的概念。他將聯結分為強弱聯結兩種(StrongTie,WeakTie),從互動的頻率、感情力量、親密程度和互惠交換四個維度來進行區分。強聯結和弱聯結在知識和信息的傳遞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強關係是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身份、收入水平等社會經濟特征相似的個體之間發展起來的,而弱關係則是在社會經濟特征不同的個體之間發展起來的。群體內部相似性較高的個體所瞭解的事物、事件經常是相同的,所以通過強關係獲得的資源常是冗餘的。而弱關係是在群體之間發生的,跨越了不同的信息源,能夠充當信息橋的作用,將其他群體的信息、資源帶給本不屬於該群體的某個個體。

  弱聯結是獲取無冗餘的新知識的重要通道,但是,資源不一定總能在弱聯結中獲取,強聯結往往是個人與外界發生聯繫的基礎與出發點。網路中經常發生的知識的流通往往發生於強聯結之間。強聯結包含著某種信任、合作與穩定,而且較易獲得,能傳遞高質量的、複雜的或隱性的知識 (hansen)。過於封閉的強聯結將限制新知識的輸入,禁止對已有網路外部新信息的搜索,使擁有相似知識和技能的行動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當中。

  2.社會資本理論

  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首先提出的“社會資本”概念。其後Coleman認為社會資本指個人所擁有的表現為社會結構資源的資本財產[ 。它們由構成社會結構的要素組成,主要存在於社會團體和社會關係網之中。個人參加的社會團體越多,其社會資本越雄厚;個人的社會網路規模越大、異質性越強,其社會資本越豐富;社會資本越多,攝取資源的能力越強。不僅個人具有社會資本,企業也有“企業社會資本”,通過聯結攝取稀缺資源的能力就是企業的社會資本[ 。由於社會資本代表了一個組織或個體的社會關係,因此,在一個網路中,一個組織或個體的社會資本數量決定了其在網路結構中的地位。

  3.結構洞理論

  美國學者Burr在1992年提出了結構洞的概念。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其社會網路均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網路中的任何主體與其他主體都發生聯繫,不存在關係間斷現象,從整個網路來看就是“無洞”結構。這種形式只有在小群體中才會存在。二是社會網路中的某個或某些個體與有些個體發生直接聯繫,但與其他個體不發生直接聯繫,無直接聯繫或關係中斷的現象,從網路整體來看好像網路結構中出現了洞穴,因而稱作“結構洞”。

  可以看出,Burr的結構洞觀點是與Granovetter關於聯結強弱重要性的假設有很強的淵源,結構洞之內填充的是弱聯結,因而Burr的觀點可以看作是Granovetter觀點的進一步發展、深化與系統化。另外,結構洞與社會資本有關。Burr認為社會資本伴隨行動主體的中介機會而產生。主體擁有的結構洞越多,具有的社會資本越多。

社會網路理論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於社會網路理論的知識鏈中的知識活動分析[1]

  目前對於知識鏈上流程的認識國內外並不統一,但是知識獲取、知識傳遞和共用、知識創新無疑是知識鏈上不可或缺的環節。知識活動發生在社會關係網路中,必然會受到社會網路特性的制約和影響。

  1.基於社會網路的知識獲取

  運用知識創造價值首先要獲取知識。知識獲取,指知識活動的主體從周邊環境中尋找知識來源,以獲得所需要的知識或信息的過程。在一個組織內,各行為主體(組織成員)因各種原因頻繁接觸,其組成的關聯網路是知識獲取的主要來源。Granovetter關於弱聯結力度的闡述提供了分析知識獲取的一個新思路。由於強聯結是在社會經濟特征相似的個體之間發展起來的,相似度高的個體所瞭解的事物和社會經歷在很大程度上相同,因此在強聯結維繫的同質群體內部,知識以固有形態存在,個體難以獲得新的知識。弱聯結所聯繫的是兩個社會經濟特征不同的個體,它們嵌入在不同的社會網路中,擁有異質的信息源。作為群體之間的聯結,弱聯結可以跨越不同的信息源,起到溝通和連接網路中異質群體(如不同職能部門)的橋梁作用。弱聯結的存在降低了獲取知識的難度和成本,使人們可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註於核心任務。

  個體獲取知識的活動受到對他人技能的識別、路徑的長度和潛在成本的影響。在個人與他可接觸到的一系列聯繫人所組成的社會網路中,行為主體首先要知道誰擁有自己需要的知識技能,並對其掌握程度有一個主觀評估,才能開始向潛在的目標搜尋、索取所需要的知識。根據認知心理學理論,行為主體為了達到一個既定的目標,總是傾向於採取那些路徑最短、能耗最低的方法。聯繫人能否及時將信息提供和傳達是影響搜尋決策的一個因素。潛在成本則表現為尊重、信任和基於互惠原則產生的將來要盡的義務。Cross和Borgatti通過問卷調查回歸分析,得出了成本會影響向某個聯繫人搜索信息頻率的結論。在企業內部找到擁有知識的專家便意味著獲得解決問題的專業知識,企業有必要建立知識地圖,構建知識庫,縮短知識搜尋和獲取的周期,保證知識鏈下一個環節的輸入。

  嵌人在社會網路中的知識搜尋具有路徑依賴和自鎖效應。人們在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時,總是首先考慮自己的以往經歷中是否有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如果沒有,則搜索網路中其他成員中是否有類似經歷和經驗;若兩者都沒有,人們才會進行邏輯思考(Loasby,1999)。上一次向某人尋求幫助的結果(如獲得的信息是否準確快速)又會影響下一次的搜尋決策。因此知識搜尋的範圍受限於先前的經驗累積,搜尋者按一定的慣性選擇相似網路進行發展,使搜索最終限於有限的幾個節點之間。

  個體在社會網路結構中的位置,決定個體對資源的獲取能力及其對其他個體的影響。企業也可以視為網路中的節點,對於企業整體而言,弱聯結帶來的新知識有利於企業迅速掌握新技術,獲得更多商機,拓展合作關係,從而提高競爭優勢

  有兩種重要的網路位置會給企業層面的知識獲取帶來便利:

  a.處在結構空洞位置的企業具有信息優勢。Butt認為,一個網路中最有可能給組織帶來競爭優勢的位置,位於橫跨了關係稠密地帶之間的結構空洞上。占據了結構空洞的企業,能將兩個關係稠密地帶聯結起來,有機會接觸到兩種異質的信息流,獲得無冗餘信息;同時作為信息流動的必經節點,具有相對控制優勢。因此能發現網路中的結構空洞,並充分利用它的企業可能從豐富的信息源中獲得更多知識。

  b.網路中的核心企業具有的資源優勢。核心企業往往掌握大量網路成員生存的必要資源,如核心技術品牌資源、大規圃模的製造能力,並且難以替代;其它成員對核心企業高度依賴,使核心企業被看作期望的潛在合作者,能夠參與一系列的重要聯結,從而在網路中所占據戰略性位置。核心企業因為擁有較多的聯結關係和社會資本,對於網路中的資源流動具有支配權,能夠更快地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支持。

  2.社會網路關係、結構對知識的傳遞和共事的影響

  知識在知識鏈中的流動形成知識流。不同的社會網路關係,適合傳遞的知識類型往往是不同的。

  目前對於知識類型的劃分,最權威的有兩種:一是經合組織(OECD,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將“知識”歸納為四種類型:事實知識(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技能知識(Know—how)和人力知識(Know—who)Els]。另一種是在此基礎上,Nonaka進一步將知識劃分為兩大類別:顯性知識隱性知識顯性知識(explicitknowledge)是可以表達的,有物質載體的,可確知的。在OECD對於知識的四類劃分中,事實知識和原理知識基本屬於顯性知識。隱性知識(tadt knowledge)往往是個人或組織經過長期積累而擁有的知識,通常不易用言語文字表達,傳播起來非常困難。隱性知識所對應的是0ECD分類中的技能知識和人力知識。

  弱聯結有利於簡單信息的傳遞,促進事實知識的分享。在過去,如果缺乏面對面的交流,社會網路就很難跨越空間的距離得以構建。IT技術的發展給人們提供了新的互動環境和交流空間,使現實人際交往逐步向網路世界延伸。個人具有了更多的弱聯結關係,於是弱聯結在顯性知識傳遞和擴散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例如在技術迅速革新的IT行業,IT工作者就非常依賴網路資源瞭解Web技術的發展動態,通過郵件、新聞組、行業雜誌,供應商網站,準確、高效地獲得最新發佈的行業信息。

  當組織間具有較強的社會聯結、信任關係和具有相同的價值和規範時,組織間的知識傳遞會更有效率。強聯結能夠有效促進技能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傳遞和共用。

  a.強聯結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接觸,空間距離的接近有利於隱性知識的流動。隱性知識是蘊藏在人的頭腦中,與個人的觀念、洞察力和經驗等聯繫在一起,難以通過正式的信息渠道遠程傳播。人們只能通過親自參與,觀察或實際應用,在“乾中學”、“用中學”,共用隱性知識。近年來實踐社群(Cornmunity of Practice,CoPs)作為一種非正式組織,在組織學習知識共用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引起知識管理領域學者的關註。實踐杜群指一群人基於共同的興趣和主題聚集在一起,相互學習,分享實踐經驗,尋求新方法。實踐社群是由頻繁聯絡或親密接觸的人群組成的,這些人互相瞭解,社群中佈滿強聯結。在實踐社群開展的各項討論、交流等活動中,人們把從不同渠道所獲得的事實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而將事實知識有效地內化為個人的經驗和技能。眾多研究都表明,不僅僅實踐社群,其他非正式的社會關係網路(如科學共同體、技術共同體、客戶關係網路、個人關係網路、學術交流網站等)對隱性知識的傳遞和共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b.強聯結能增加社會資本,促進隱性知識的分享和擴散。強聯結反映了強烈的、充滿感情的和長期的、累積性的相互聯繫。行動者之間的信任和瞭解,增加了行動者互相交換意見的意願和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在此過程中,成員間的相互信任進一步增進,從而在網路成員之間建立起長期、穩定、互惠的知識協作、知識交流關係。除了企業內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程度外,企業的社會資本還包括企業與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咨詢機構等之間的商業網路,企業獲得知識來源的信息網路等 。社會資本的增加,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不確定性,加速信息和知識等資源的流動,尤其是隱性知識的傳遞。

  3.社會網路推動知識創新

  為了保持持續的、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企業還需利用已有的知識來創造一些新知識。日本學者Nonaka提出了“群體知識創新理論”,認為知識創新過程由兩種類型知識在個人和組織之間的四種相互作用所構成:a.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稱之為社會化,社會化通常從建立一個交互作用的“場”(Ba)開始,這個場有助於成員共用經驗和思維模式;b.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稱之為外部化,外部化可通過有意義的“對話或收集反映”來觸發,適當的隱語和類比常有助於成員將難以交流的隱性知識清楚地闡述出來;c.從明晰知識到明晰知識,稱之為融合化,融合化由企業中不同部門的知識“網路化”而觸發;d.從明晰知識到隱性知識,稱之為內部化,內部化由“乾中學”觸發。通過知識的四種相互作用,企業中的不同個體知識在模仿、交換和組合過程中得以創造出新知識,併在群體內傳播,使之最終體現為產品、服務和系統中的能力。

  Nonaka的理論強調的是知識創新機制的形式,即知識創新是不同類型知識之間的互相轉化,卻忽略了知識創新活動主體——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從動態過程上看,知識創新是個體的知識創造和知識在組織中的傳遞的有機結合。知識首先在個體的大腦中產生,然後在腦與腦之間傳遞,從而形成更大量更綜合更成門類的知識。一定數量以上的知識必須通過多人的努力才能實現創新。在人與人的社會互動過程中,知識創新時有發生。維繫在社會網路中的成員所擁有的知識資源既有交集,又有互補。他們有著相近的生活、教育或工作經歷,有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礎,既有共同的背景知識、語境知識,也有不同的視角知識、體驗和認知特性,甚至存在偏見和衝突。在交往理性的支撐下,各個成員都會運用其他成員的經驗、知識資源,同時也會向其他成員奉獻各自的經驗和知識。網路中容納的不同個性、觀點、理念是輸入,通過知識的搜尋、傳遞、共用,這些不同的人類思想和智慧或發生衝突,或達成共識,併在此過程中不斷升華和超越,最終產生了知識鏈的輸出——創造出來的新知識。

  在一個聯繫緊密的社會網路中,由於社會互動頻繁,知識的流動和溢出加速,知識獲取的成本降低,知識創新的效率無疑會有所提高。但這並不意味著結構鬆散的網路,知識創新就不會發生。一個聯繫鬆散的網路則由於含有大量的結構洞,提供了多樣化的資源優勢。占據結構洞位置的行動者在知識獲取上占有優勢,有益於將異質知識加以綜合,實現知識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王夏潔,劉紅麗.基於社會網路理論的知識鏈分析[J].情報雜誌.2007,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东风,连晓雾,阳天天天,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社會網路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