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社會資本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資本理論(Social capital theory),也稱社會總資本

目錄

社會資本理論的概述

  上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學、社會學、行為組織理論以及政治學等多個學科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關註一個概念,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所謂社會資本,一般是指個人在一種組織結構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獲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個人的親戚、朋友、同學、老鄉等關係,一個人能從這些關係中獲取得利益越高,那麼他的社會資本就越高。

  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資本理論逐漸成為學界關註的前沿和焦點問題,社會學、政治學等許多學科都從學科的角度對社會資本進行了研究,以用來解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社會資本甚至被西方國家的決策圈看成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謂的“第三條道路”。國內學者也對社會資本理論做了深入研究,雖然社會資本理論有強大的解釋力,但是社會資本理論也有其局限和困境。

  社會資本理論是社會學學科理論和方法趨向綜合的反映,也是方法論的實體論向關係論轉變的集中體現。[1]

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 [1]

  關於社會資本理論,許多學者都進行了研究。布迪厄是第一位在社會學領域對社會資本進行初步分析的學者;科爾曼對社會資本做了較系統的分析;帕特南從政治的角度對社會資本進行了研究。本文將遵循上述思路對社會資本理論進行探討。

1.布迪厄對社會資本的先驅性研究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關係主義方法論的基礎上提出“場域” 和“資本” 概念。“場域是以各種社會關係連接起來的、表現形式多樣的社會場合或社會領域⋯⋯一個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係的一個網路,或一個構型。”⋯場域是由不同的社會要素連接而成的,社會不同要素通過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場域中存在和發揮作用。場域就像一張社會之網,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網上的紐結。位置是人們形成社會關係的前提,“社會成員和社會團體因占有不同的位置而獲得不同的社會資源和權利。”布迪厄認為場域作為各種要素形成的關係網,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動力是社會資本。布迪厄把資本劃分為三種類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集中研究了資本之間的區分及相互作用。認為資本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布迪厄提出,所謂社會資本就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的集合體,那些資源是同對某些持久的網路的占有密不可分的。這一網路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認的,而且是一種體制化的網路,這一網路是同某團體的會員制相聯繫的,它從集體性擁有資本的角度為每個會員提供支持,提供為他們贏得聲望的憑證。”社會資本以關係網路的形式存在。

2.科爾曼對社會資本的較系統的研究

  詹姆斯·科爾曼(James S.Coleman)以微觀和巨集觀的聯結為切入點對社會資本做了較系統的研究。他認為社會資本研究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對社會資本的研究來研究社會結構。科爾曼指出:“蘊含某些行動者利益的事件,部分或全部處於其他行動者的控制之下。行動者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相互進行各種交換⋯⋯其結果,形成了持續存在的社會關係。” “這些社會關係不僅被視為社會結構的組成部分,而且是一種社會資源。” 科爾曼由此提出了社會資本的概念。他把社會結構資源作為個人擁有的資本財產叫做社會資本。社會資本不是某些單獨的實體,而是具有各種形式的不同實體。科爾曼認為社會資本是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相並存的,每個人生來就具有這三種資本。其中物質資本是有形的,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是無形的,它們三者之問可以轉換。社會資本的形式有義務與期望、信息網路、規範與有效懲罰、權威關係、多功能社會組織和有意創建的組織等。

3.林南對社會資本研究的新進展

  林南(Nan Lin)通過對社會網的研究提出社會資源理論,併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社會資本理論。林南首先提出了社會資源理論。所謂資源在林南看來,就是“在一個社會或群體中,經過某些程式而被群體認為是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占有會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機遇。” 他把資源分為個人資源和社會資源。個人資源指個人擁有的財富、器具、自然稟賦、體魄、知識、地位等可以為個人支配的資源;社會資源指那些嵌人於個人社會關係網路中的資源,如權力、財富、聲望等,這種資源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必須與他人發生交往才能獲得。社會資源的利用是個人實現其目標的有效途徑,個人資源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所能獲得的社會資源。在社會資源理論的基礎上林南又提出了社會資本理論。社會資源僅僅與社會網路相聯繫,而社會資本是從社會網路中動員了的社會資源。林南認為社會資本是“投資在社會關係中並希望在市場上得到回報的一種資源,是一種鑲嵌在社會結構之中並且可以通過有目的的行動來獲得或流動的資源”⋯林南定義社會資本時強調了社會資本的先在性.它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結構之中,人們必須遵循其中的規則才能獲得行動所需的社會資本,同時該定義也說明瞭人的行動的能動性,人通過有目的的行動可以獲得社會資本。

4.帕特南從政治的角度對社會資本進行了研究

  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在科爾曼的基礎上,將社會資本從個人層面上升到集體層面,並把其引人政治學研究中,從自願群體的參與程度角度來研究社會資本。帕特南在《讓民主的政治運轉起來》中提出公民參與網路。認為由於一個地區具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文化環境,人們容易相互熟知併成為一個關係密切的社區,組成緊密的公民參與網路。這一網路通過各種方式對破壞人們信任關係的人或行為進行懲罰而得到加強。這種公民精神及公民參與所體現的就是社會資本。在帕特南那裡,社會資本是一種團體的甚至國家的財產,而不是個人的財產。帕特南強調,如果認識到社會資本是重要的,那麼它的重心不應該放在增加個人的機會上,而必須把註意力放在社群發展上,為各種社會組織的存在留下空間。

社會資本理論的解釋力

所渭解釋力指社會理論對社會現象解釋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目前社會資本的研究與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

  1.經濟與社會發展

  納克等人對社會資本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係進行了經驗研究,“結果發現一個國家的國民對他人的信任程度越高,國家的國民規範越明確,則該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越高,三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關聯。”

  2.社會轉型與社會分層

  一部分主張“精英再生” 理論的學者指出:“那些在傳統再分配體制下擁有較高社會地位的精英們會在市場轉型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在傳統體制下積累的社會資本,並將這些資本迅速轉化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可用的資源,從而使自己在新的社會中繼續獲得較高的經濟社會地位。”還有一些學者如安海爾等對德國的作家群體的分層狀況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作家們擁有的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社會地位的高低。”

  3. 勞動就業

  勞動就業是社會資本理論應用較早的一個研究領域。人們對社會關係網路在個人求職中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歐美等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較完善的國家裡,人們在就業和求職過程中還是會更多依靠自己的社會網路關係,求職者可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網路來獲得信息與幫助,從而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時,對雇主來說,使用社會網路尋找雇員可擴大雇佣範圍,保證員工質量。

  4.企業的發展

  卜長莉在其《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一書中就社會資本與企業發展的關係進行了探討。認為企業的網路聯繫可分為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內部網路主要包括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繫;外部網路主要指企業與其他機構之間的聯繫。“網路這一關係性的社會資本是企業發展的條件⋯⋯員工之間、企業之間的信任可以提高參與合作的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質量,影響合作的結構。” 。也就是說,信任的程度能影響企的規模,信任也能降低企業的交易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社會參與與民主政治

  帕特南指出,公民對於公共事物的參與有助於產生自發的社會網路組織及成員間的信任和規範,這是市民社會生存所依賴的社會資本。其他一些學者研究表明,“以社會參與行為和自願連屬組織為代表的社會資本是市民社會的基石,人們不僅可以通過社會參與和自願組織活動更為積極地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務⋯⋯而且可在自發形成的組織活動中自然體驗到民主的程式和實質。”

  6.科學與技術創新

  許多研究者註意研究了社會網路在科學積累與新思想傳播中的作用。他們指出,科學知識的積累就是新的科學思想在科學家之間的非正式網路聯繫中進行的。“這種非正式聯繫或網路被稱為無形學院。” “無形學院” 的存在實質上是科學共同體中的社會資本存量,它為科學家之間交流、合作提供了前提,從而有利於科學與技術創新

  7.教育與家庭

  科爾曼曾指出,在傳統社會中,兒童的成長過程會受到家庭和鄰裡人的關註,這些構成了兒童成長的社會資本。但隨著現代社會結構的變化,父母工作壓力不斷增加,鄰裡人際關係逐漸淡漠,兒童所獲得的社會資本越來越少,不利於他們的成長。許多學者也對這一領域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關心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們學業成績的高低和在學校里表現的好壞,社會資本在人力資本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8.對農村問題的研究

  許多學者對農村的社會資本存量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市場經濟的衝擊,隨著農村的貧富差距拉大,農村社會的社會資本存量越來越少,農村的人際關係觀念逐漸淡薄,相互之間的交流與互相幫助越來越少,農村的社會資本不斷流失。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農民的團結,對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民非常不利。

社會資本理論的困境

雖然社會資本理論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但社會資本理論也有其自身無法解決的困境。

  1.外部困境:現代越來越個體化的社會使得社會資本的形成愈加困難現代社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行為越來越理性化(功利化),使得人際關係趨於淡漠,人們之間的各種關係大都建立在能否獲利的基礎上。在這種情況下,集體、團體、社會、國家的利益就難以得到保障。巨集觀層次的社會資本就難以實現。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由原來聯繫較為緊密的血緣集體中,正在轉移到高度集中化的和越來越城市化的國家集體中。隨著這種轉移,單個人就越來越脫離了原先密切的、地域性的血緣和庇護群體。在龐大的、高度集中和不斷城市化的國家裡,單個人在越來越高的程度上依靠自己謀生立業。“人們擁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為自己做出決斷。”

  此外,個人也越來越多的占有著可供支配的、可利用的資源,人們不願建立社會資本;當然,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流動增加也使得人們不願在某個地方對社會資本做過多的投資,人們只是在必要時才對社會資本進行短期的、功利性的投資。

  總之,現代越來越個體化的社會使得社會資本的形成非常困難,這是社會資本理論的外部困境。

  2.自身困境:用經濟學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和社會關係社會資本概念來自經濟學,而經濟學大都是從是否獲利或是否增值的角度來談論資本。因此引入社會資本以後,人們仍然會在這樣的意義上來使用社會資本,這在微觀層面上是比較普遍的。微觀社會資本經常被用來指能為行動者帶來收益的、持續穩定的一種社會關係,它強調的是個體對有意投資的關係資源的利用。

  經過社會資本概念的拓展,雖然社會資本不再僅指能為行動者帶來收益的、持續穩定的一種社會關係,它甚至上升到了社會規範、文化、信任及社群、團體發展的層面上,但是這樣一個來自經濟學的概念總會關註社會資本的經濟功能。從現有的文獻的題目與主題上來看,大多數關註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雖然社會資本的含義已經超越了錢與物的範圍,但人們還是把它們緊緊聯繫在一起。

  總體來說,社會資本是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有其自身所無法剋服的困境。

參考文獻

  1. 1.0 1.1 陳正祥.大學生骨幹培養理論輔導讀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olo,Vulture,Zfj3000,Cabbage,Dan,Yixi,鲈鱼,HEHE林,Gaoshan2013,方小莉,Lin.

評論(共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社會資本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34.102.131.* 在 2008年5月14日 20:34 發表

本部分的主要觀點是由趙延東整理的,發表在*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上

回複評論
112.105.231.* 在 2010年6月17日 21:01 發表

網路和網路是不是不應該搞混

回複評論
碧锋维康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6月17日 16:11 發表

社會資本和社會資本理論是同一個概念嗎?

回複評論
Yixi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6月17日 17:39 發表

碧锋维康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6月17日 16:11 發表

社會資本和社會資本理論是同一個概念嗎?

社會資本一般是指個人在一種組織結構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獲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個人的親戚、朋友、同學、老鄉等關係,一個人能從這些關係中獲取得利益越高,那麼他的社會資本就越高。社會資本理論是社會學學科理論和方法趨向綜合的反映,也是方法論的實體論向關係論轉變的集中體現。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複評論
202.99.210.* 在 2012年2月13日 10:42 發表

社會資本對中國中產階級的形成有何作用?

回複評論
202.101.72.* 在 2012年4月7日 12:27 發表

政府的社會資本主要包括什麼?有些學者認為政治制度、政治理念也是社會資本,這種看法對嗎?

回複評論
111.116.89.* 在 2012年5月30日 15:48 發表

本部分的主要觀點是由趙延東整理的,發表在*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上

這個期沒有他的文章

回複評論
58.215.136.* 在 2013年11月2日 09:37 發表

社會資本是不是資本逐漸累積的過程?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